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狱中书简
内容
编辑推荐

《狱中书简》可以说是葛兰西的自画像。虽然一幅幅画面孤立地看,仿佛无形的草图:监狱生活的零碎消息,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对艰辛但有趣的童年的回忆,索要阅读的书籍和报刊,对不同题目的理论思考,各种心理状态的表现……但如果把一幅幅画面连贯起来,整体地静观,葛兰西的自画像则向我们显现出悲壮的色彩,他那病弱衰竭的形象放射出崇高的光辉,使我们能够深入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内容推荐

《狱中书简》(全译本)收集葛兰西自1926年11月至1937年1月,从流放地和法西斯监狱写给亲友的456封书信。《狱中书简》是葛兰西思想及活动的“档案”,是《狱中札记》的“导言”及“指南”。《狱中书简》是一幅葛兰西真实、生动的“自画像”。这是一曲动人心魄的“悲壮交响乐”,这是一部不朽的意大利现代文学杰作,克罗齐盛赞属于整个意大利民族。它是首次从意大利文译出的葛兰西重要著作。

目录

译序

狱中书简(1926—1937)

人名对照表

葛兰西生平著作年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196

最亲爱的朱丽娅:

最近塔尼娅转寄给我5张照片,是德利奥同其他孩子在一起拍的;一张1929年的照片,德利奥坐在索契的矮墙上,在吃一串葡萄。这是在同你及我们的儿子们分离后4年半中收到的最有趣的照片,有动感和自发性。我能够把握德利奥在一小段时间内外现的不同表情和不同态度,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天生个性。我觉得恰恰因为在小组中他的个性突显并更真实自然;每人都具有特性,每人都具有个性,但是小组是同质的、“群众”形式,它在个体中显现,并更好地启发个体。德利奥已长大了,并能和谐地发育(海岸上拍的那张裸体照片清晰可见);我觉得的孩子:把他同坐在他左边的小姑娘相比就一目了然了,小姑娘的表情有点天真好奇,但仅仅是从表面看:我觉得她主要是机灵,天真是一位可爱的小演员故意装出的。你还记得当德利奥在罗马洗澡时你说的话吗?“我们确实有个漂亮的儿子!”对罗马的回忆,还被1925年我看到德利奥患病的情景所强化,肯定比目前的照片更多地帮我重构德利奥的形象;这对于朱利亚诺要困难得多,虽然德利奥间接地帮助我。最亲爱的尤尔卡,有很长时间我没有收到你的信了。现在我害怕我的信寄不到你那儿,而你的信又被误投。近来我终于知道你的健康状况。我觉得这种做法必将使相互关系变得因袭、烦琐、不自然,它反映出牢笼铁窗使相互感情变得易怒和反常。你记得吗?我们相互约定在相互通报自己消息时永远坦率和真诚。为什么我们没有信守诺言呢?因为我们没有同这种行为方式绝对地决裂,这种行为方式带有封建生活、俄国16世纪落后保守的家庭教育①18世纪英国法规(根据这种法规,丈夫向妻子隐瞒子女的生活,法庭制裁在母亲与儿子之间没有亲戚!)的味道。自然,收到你的一封信使我感到非常幸福,它极大充实了我无益的时间,粉碎了。我同生活及世界的隔绝。但我认为即使你为自己写信也有必要,因为我觉得你也应孤独,有点同生活隔绝,给我写信可以使你感觉不那么孤独,当1926年11月19日警察局法令通知我,我要到殖民地流放5年。监狱长通知我将发配索马里,而我的其他同事被通知流放目的地是昔兰尼加②和厄立特里亚。由于我了解到流放地的旅程,所以我确信不会活着到达目的地(几乎两个月戴着脚镣旅行,还需穿越赤道),无论如何我也不会活得长些他们允许我写信,但大约有12小时我迟疑不决:不给任何人写信,像个石子在大洋中消逝,不是更好吗?其后我决定给你写信,信极短,你是否还记得那廖廖数语,虽然话语不多,但流露出我当时的想法。当我在乌斯蒂卡时,我给家里写信,因为26日在那不勒斯正式通知我们不去非洲,我的一个姐妹回信说,她觉得我的信好像一份遗嘱。现在我对此感到可笑,但那是我一生中的道德转折,因为我习惯于应当迅速死亡的想法。在这之后,还有什么能更深刻地打动我?

紧紧地拥抱你。

安东尼奥

1931年1月13日

197

最亲爱的塔吉娅娜:

我收到你去年12月28日的来信、3张明信片和近期一封带英国杂志说明的信。我不知道能否把我所想的一切写给你,因为我也想给朱丽娅写信;至少我竭力把牵挂在心的事情写给你。你12月28日来信与其说令我不快,不如说令我惊奇。我感谢你坦诚相告;可能你这样做太晚了,误解的后果(如果只是误解的话)似乎不可弥补,因为误解已经日积月累。我很害怕这些后果的最大牺牲品不是我(在这四年半里我经历情感灵敏性锐减的过程)而是朱丽娅。你在一张明信片中提及,我最好早就应承认这些事情,你错了。我只冷静地观察到杰尼娅很幼稚地努力阻止德利奥同我亲近(我仍清楚地记得,只是由于你的干预,德利奥才不再叫我叔叔,有好几天他正是这样叫我的),但我把这一切解释成以病态形式依恋孩子,这令我担忧,正如我观察到也令你父亲担忧。在1925年我去莫斯科,德利奥刚7个月,受着百日咳的折磨,事情起因于送女医生一件礼物——科雷乔①的《达奈》中的小天使复制品。我作为父亲签了名,杰尼娅写上她的名字和朱丽娅的名字,又在括号里写上“妈妈们”:你父亲很生气,不让德利奥叫杰尼娅妈妈。他继续说:德利奥只有一个妈妈、一个妈妈、一个妈妈。在罗马她的行为举止给我留下太多印象。不久前我读到在热那亚发生在一个撒丁家庭的悲剧:一位妇女患上癌症,她服毒并让5岁的孙子也服毒,留下的遗言说想带孙子去天堂,因为在天堂她也不能没有孙子陪伴。这种病态的爱能到犯罪的程度,使我思绪万千,却恰恰不能解决问题:此外我对杰尼娅非常尊重,我认识她时,她还卧病在床,我知道她承受了多大痛苦,理解她虽然身体不能活动,但内心十分活跃,她把德利奥看作自己的儿子,即视为她同生活及世界的唯一及最大联系。这就是我所观察的一切。于是,你写的那些内容不能不令我惊讶。我觉得主要是道德失衡和不负责任的情况十分严重。一个被普遍承认的伦理原则是,不停止对倒地者攻击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所有体育比赛规则都记录着这个原则:只有未开化的黑人不愿意承认它。

我对你说过,朱丽娅可能成为这种不负责任行为的最大受害者。朱丽娅确实已成为这种类似捉迷藏游戏的家庭关系制度的最大牺牲品,我觉得它直接源于拜占庭主义和古老的落后保守的家庭教育。在家庭组合的相互关系中,每人都攫取指责他人的权利,每人都想当巨头,决定他人能知道什么和不能知道什么,等等。这一切都被利他主义和无私温情所掩饰,却是傲慢自大、纯粹的利已主义,压制他人的个性。在表述时我竭力保持冷静和谨慎,但我不能不把面包称作面包。可能我的过失在于没有提出抗议,包括对你,在过去强烈地使我几个月绝望恼怒,可能尤其造成朱丽娅的许多痛苦。

亲爱的塔尼娅,现在你千万不要伤心,让我们共同努力,尽一切可能调整道德和感情的失序,以帮助朱丽娅走出她的困境。

此时我收到你1月9日的信。在那次麻烦之后,我总能按时收到《法西斯评论》。可见主要是确认已经订阅的杂志;你尚未确认吗?有15天我再没有收到刊物,虽然他们还应当寄给我去年的那些杂志。至于英文杂志,你说我将收到由彼埃罗指定的4种杂志介绍;因此我等着。下一次我将给你写得更长一些。

亲切拥抱你。

安东尼奥

1931年1月13日P292-P294

序言

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1891—1937)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总书记,是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英勇无畏的反法西斯战士,又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1891年1月22日,葛兰西出生在撒丁岛阿莱斯镇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他从小生活在屈辱、贫困之中,11岁辍学,干了两年繁重的体力活,亲身体验到社会的不平等。在高中的一篇作文中,他满怀对中华民族的深切同情,有力地谴责了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并表达了对社会革命的渴望。

1911年11月,葛兰西以优异成绩获都灵大学奖学金,在语言系学习。由于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时常病魔缠身、头疼欲裂,但他战胜贫病,顽强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受到教授器重。

1913年葛兰西加入社会党。1915年4月在通过大学最后一门考试后,开始职业革命家生涯。1916年至1918年,他为《前进报》、《人民呼声》撰写文章。1919年5月,葛兰西创办《新秩序》周刊;后领导都灵工厂委员会运动,开展同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受到列宁的赞扬。1921年葛兰西同陶里亚蒂等人创建意大利共产党;1922年任意大利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1924年,创办《团结报》,主张北方工人同南方农民联盟反抗法西斯暴政;当选意共总书记。1925年,他为意共“三大”起草决议,清算波尔迪加机会主义路线。1926年撰写《关于南方问题的几个论题》;正当他组织反法西斯总罢工时,11月8日被捕,后被法西斯特别法庭判处20年监禁。

在狱中,葛兰西时刻关注外面的斗争。他决心把监狱当作特殊战场,继续战斗。在狱中,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他写信让亲人寄来花卉种子,种在4平方米的土地上,看它们生根、开花。受伤的麻雀飞到他的窗前,他小心翼翼地替它包扎,精心护理,使其痊愈。康复的麻雀在他手上跳来跳去,成了他的狱中伙伴。

在狱中,他从未以领袖自居,积极参加难友们成立的公共食堂的劳动:削土豆,择生菜,做兵豆汤。他把监狱当作课堂,组织政治犯文化补习学校,亲自教授历史、地理;他自己参加德语班学习。

葛兰西没有忘记法西斯公共部长气急败坏的狂吼:“我们要使这个头脑20年不能工作!”1929年2月,当条件刚刚允许他工作时,他立即拟定了理论研究计划,向亲友索要所需的书籍和报刊资料。他要总结几年的斗争经验与教训,探索马克思主义革新之路,使敌人的妄想彻底破产。

敌人的残酷迫害,狱中阴暗潮湿的环境,使他本来就很虚弱的体质更加恶化:他有时彻夜不眠,有时大口吐血,有时高烧不退。惨无人道的法西斯为了达到“慢性杀害”的目的,又不给以及时治疗。不仅如此,敌人还阴谋利用病痛诱其变节;说只要向墨索里尼递交请求宽恕的申请书,就可获释并充任高官。葛兰西的回答是:“这是建议我自杀,然而我没有任何自杀的念头。”但他从不做无谓的牺牲,无损于革命气节又有权要求的条件从不放弃。他申请订书订报;拥有笔、纸、墨水和单人牢房,从而在物质上保障了理论研究的进行。

像刀剑一样坚韧的葛兰西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从1929年至1935年写就一部《狱中札记》。这部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狱中札记》共计33本笔记本,长达2848页,内容丰富,思想独特,是他为自己建造的非人工所为的纪念碑。

1937年4月27日,身受法西斯残酷迫害的葛兰西突发脑溢血逝世,年仅46岁。

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严峻形势下,葛兰西的威望反而更高,影响更大。主要由于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批判了苏联的官方哲学和政治体制,其实践哲学和领导权理论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1933年至1934年,葛兰西认真研读了布哈林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教材》,撰写了批判性的笔记和评论。葛兰西不同意布哈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独立的、相互封闭的概念体系加以叙述。他指出,布哈林的全部错误的根源在于“企图把实践哲学分为两部分,一是‘社会学’;二是系统哲学;离开政治历史理论的哲学只能是形而上学”。他认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的现代思想史上的伟大成果恰恰是哲学的具体历史化及哲学与历史的同一;“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领域,才能消除任何机械论和一切迷信‘奇迹’的痕迹”。这里,葛兰西强调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紧密结合,是把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作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来把握的。

同把辩证法仅看作方法论的肤浅看法相反,葛兰西认为“辩证法是新的思维方式,一种新的哲学”。他指出,布哈林却把辩证法与政治历史理论分开,“就再不能认识辩证法的重要性与意义,就把认识论、历史学与政治学的精髓贬低为形式逻辑的一个分支和一种入门的经院哲学”。因为,在辩证法(即认识论)中,历史、政治和经济的一般概念融为有机整体。

葛兰西写给朱丽娅(1896—1980)和孩子们的信大多经塔吉娅娜转寄。1922年6月,葛兰西在莫斯科郊外的“银色森林”疗养院治病,结识了病友杰尼娅的妹妹朱丽娅。朱丽娅在罗马圣切齐利娅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毕业,1916年随家人返回俄罗斯,后在伊万诺沃音乐学校任教。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葛兰西同朱丽娅分多聚少。在1925年秋,朱丽娅带着德利奥同葛兰西团聚后,因丈夫的被捕、自己的患病,他们再也没能相见。他们之间也产生过误会,但他们的爱情是忠贞不渝的。长子德利奥1924年在莫斯科出生,成长为苏联海军上尉,后来到列宁格勒海军学院教授数学。次子朱利亚诺1926年在莫斯科出生,从未见过父亲,他继承了母亲的职业,成为一名音乐家——莫斯科古典乐团单簧管演奏员,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授。

彼埃罗·斯拉法是葛兰西青年时代的挚友。他是位反法西斯战士,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他慷慨无私地向葛兰西提供了理论研究不可或缺的书刊,并到米兰、杜里、福尔米亚和罗马探望葛兰西。

正如孙犁所说,“信件较文章更能传达人的真实感情,更能表现本来面目”。《狱中书简》可以说是葛兰西的自画像。虽然一幅幅画面孤立地看,仿佛无形的草图:监狱生活的零碎消息,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对艰辛但有趣的童年的回忆,索要阅读的书籍和报刊,对不同题目的理论思考,各种心理状态的表现……但如果把一幅幅画面连贯起来,整体地静观,葛兰西的自画像则向我们显现出悲壮的色彩,他那病弱衰竭的形象放射出崇高的光辉,使我们能够深入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田时纲

2006年10月25日于北京

后记

20世纪80年代初,我有幸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二批留学生,被派往罗马大学进修现代意大利哲学,研习的重点是葛兰西哲学思想。

在撰写硕士论文《论葛兰西的认识论思想》时,我除了认真研读《狱中札记》外,还参阅了《狱中书简》,它像一曲“悲壮交响乐”,使我的心灵受到震撼。

1989年秋,我应邀出席在福尔米亚召开的“葛兰西在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作完学术报告后,葛兰西次子朱利亚诺向我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会后,葛兰西研究所所长瓦卡教授送我一套新版的《狱中书简》,是团结报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两卷本。他建议我按此版本译成中文。

1997年,我终于同三联书店签约,翻译《狱中书简》。但随后我因去罗马工作,不能按时交稿,不得不中止出版合约(虽然我利用业余时间,已完成近百封信的译稿)。

2005年秋,我应邀参加在那不勒斯举行的《克罗齐史学名著译丛》中文版发布会。会后,意大利哲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决定,为纪念葛兰西逝世70周年,两所合作出版葛兰西书信两卷集——《狱中书简》和《火与玫瑰》。其后,这两本书又先后顺利列人人民出版社出版计划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

在《狱中书简》译稿即将付梓之际,我感到欣慰:《狱中书简》是首次从意大利文译出的葛兰西重要著作。此外,这个中译本以团结报出版社1988年版为蓝本,将原编的428封信和续编的28封新发现信函,按写作时间统一排序,总共456封信。需要说明的是:一、在写作时间上加方括号,表明是可能时间;未注明时间,则因写作时间不详。二、正文中的楷体字译自原文中的斜体字(多为非意大利语)或诗句、歌谣、谚语等。

最后,我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刘丽华编审和美术编辑肖辉女士,她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同她们的合作既愉快又卓有成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狱中书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葛兰西
译者 田时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61191
开本 32开
页数 65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7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354.6-0
丛书名
印张 20.6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