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
内容
编辑推荐

叶卡捷琳娜二世与俄罗斯留里克王朝有血缘关系,为留里克王朝的后裔,原名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普鲁士王国的什切青,1796年11月6日逝世于沙皇村,俄罗斯帝国女皇,1762年至1796年在位。

蔡丽、袭静编写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用翔实的史料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因政绩卓著在俄国历史上与彼得大帝齐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蔡丽、袭静编写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用翔实的史料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因政绩卓著在俄国历史上与彼得大帝齐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传奇人生,着重讲述了她的成长历程和独特的“爱情政治”式的执政手腕,旨在让读者了解真实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并能从她的故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目录

第一章 学做俄罗斯人

第二章 孤寂无望的婚姻

第三章 意志与情夫

第四章 俄国的强悍女皇

第五章 战场上的铁腕

第六章 用情人统治国家

第七章 把欲望带进坟墓

试读章节

卡德尔小姐的成功,使得其他教师都相形见绌。在索菲亚的眼里,教德语的老师瓦格纳迂腐又迟钝,而音乐“不过是一些噪声而已”。在所有老师的眼里,索菲亚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能够兼收并蓄。当然,音乐老师例外,他认为他的这个学生太缺乏欣赏音乐的能力,即使最优美的旋律也无法引起她丝毫的兴趣。

读书抚慰了索菲亚孤寂的心灵,知识启迪了她的智慧。她时常觉得她有很多话要说,有许多观点要发表。于是她常常站在镜子前与自己对话。激动的时候,她发现自己两眼炯炯有神,甚至容貌也变得越来越讨人喜欢了。她意识到不凡的谈吐、敏捷的思维往往能弥补人相貌上的不足,人们似乎更愿意去接近那些相貌平平但富有才华的人。智慧可以使人变得自信,而信心可以使人变得漂亮,索菲亚坚信自己会成为一个杰出而漂亮的女人。于是,她更加贪婪地读书,她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除了读书,旅行是索菲亚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她那热衷于社会活动的母亲对什切青这个小地方的生活深感厌倦,因此她总是找各种借口拉上丈夫和孩子到处旅行。好在夫妇俩都出自普鲁士赫赫有名的大家庭,各种各样的亲戚多如牛毛。他们有时一个月就要外出旅行几次,有时一出去就是半个月甚至20天,他们差不多走遍了大半个普鲁士,从采尔布斯特到汉堡,从不伦瑞克到奥廷,从基尔到柏林。这样的旅行使索菲亚眼界大开,她习惯了宫廷的气氛,学会了各种礼节,熟悉了所有欧洲的国王和亲王的家谱。但在所有旅行中给她印象最深的是和表兄彼得的相遇以及关于三顶王冠的预言。

1739年她随父母到基尔参加她母亲的表兄荷尔斯泰因一哥道普的阿多发·腓特烈(未来的瑞典国王)举行的宴会。在这个宴会上,她第一次遇见了她的表兄——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乌尔里希。当时她10岁,彼得ll岁,尽管还是小男孩的彼得相貌丑陋,身材瘦弱,甚至有点畸形,但索菲亚却和他玩得很开心。而后来的另一次旅行则使索菲亚对彼得难以忘怀。那是1742年,她在不伦瑞克旅行时,有位专门研究手相的天主教神父扯着索菲亚的手仔细地看了两遍后说:“祝福你,公主,我在你的手上看到了三顶王冠。”当时所有的普鲁士公主都想遇上一顶王冠,而索菲亚却有三顶!因此,见多识广的小姑娘坚信自己一定能戴上王冠。加上大人们常说三年前她遇见的表兄彼得有可能继承瑞典或俄罗斯的王位,并拿他们开玩笑,认为他们是很般配的一对儿。渐渐地,索菲亚也觉得自己是属于她表兄彼得的了。

聪敏的索菲亚为什么对这个畸形的小男孩情有独钟呢?这和不久前北方宫廷的惊人政变有密切关系。1741年12月16日彼得大帝的次女伊丽莎白一世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小伊凡的统治和其母亲梅克伦堡公爵夫人的摄政,登上了俄罗斯的皇位。就是这个伊丽莎白曾经差点成了索菲亚母亲的嫂子。她曾和索菲亚母亲的一个哥哥,也就是索菲亚的一个舅舅定了亲,但不久之后,索菲亚的这位舅舅就被一场天花夺去了性命。伊丽莎白对未婚夫的暴卒深感悲痛,从此便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没有结婚。她一直怀念她的未婚夫,因此和他的家人也保持了亲密的联系。就在她登上皇位前不久,她还要求把那位英年早逝的未婚夫的画像寄给她。1742年1月,又传来了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伊丽莎白因自己膝下无子,便把她的外甥彼得·乌尔里希接到了圣彼得堡立为皇储。彼得·乌尔里希是彼得大帝的长女安娜和荷尔斯泰因一哥道普的查理·腓特烈公爵也就是索菲亚母亲表兄的儿子。

这一消息令索菲亚的母亲约翰娜欣喜若狂,她认为索菲亚的运气来了。凭着荷尔斯泰因一哥道普家族与伊丽莎白的特殊关系,索菲亚与彼得的结合完全有了可能。P6-7

序言

今天,当人们打开世界地图,俄罗斯那横跨欧亚的超大版图总是十分醒目。众所周知,俄罗斯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它的领土有一大部分是通过战争掠夺而来。在俄罗斯数百年的扩张史中,有一个人的业绩不可忽视,她就是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这个女人放荡风流,工于心计,爱好掠夺,不仅给俄罗斯抢来大片领土,连她自己的皇位也是抢来的。俄罗斯历史上只有两位皇帝被称为大帝,其一是以改革和侵略著称的彼得大帝,其二就是这位叶卡捷琳娜二世。这位女皇被称为俄罗斯的“武则天”,她在位时两次打败土耳其,一次打败瑞典,夺取了黑海的出海口;三次参与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共使俄罗斯的版图扩大了67万平方千米。

可实际上,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血管里没有一滴俄国人的血,她来自德国。一个外国女人,用她的智慧、毅力和雷霆手段窃取了这么庞大的国家,还把它治理得繁荣昌盛,使它的人民甘愿臣服,这件事放到任何时代都令人震惊。

叶卡捷琳娜为何能够掌权,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她靠的是“情人政治”。有学者统计,这位荒淫的女皇一生共有23个情人!他们当中有人帮女皇夺权篡位,有人帮女皇治理国家,有人帮女皇出兵打仗,还有的只是女皇的玩物。女皇究竟有什么魅力使这些“壮丁”为她服务,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女皇的风流史还要从一场欲求不满的婚姻说起。叶卡捷琳娜是德国一个没落小公爵的女儿,14岁就来到俄国,不久嫁给了俄国皇储彼得三世。彼得三世身体孱弱,脾气古怪,一点也不爱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结婚八年都没跟自己的丈夫上过床,还是处女一个。

受到冷落的叶卡捷琳娜没事可做,只好用读书打发时间。她说自己“无时没有书本,无时没有痛苦,但永远没有快乐”。当然,光是书可满足不了一个女人的空虚。几年之后,叶卡捷琳娜红杏出墙了。

在情人的帮助下,叶卡捷琳娜秘密组织起政变的小团体。当然,俄罗斯是不能接受一个外国人当沙皇的。为了使自己“俄罗斯化”,叶卡捷琳娜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把俄罗斯的语言、风俗、礼仪学得通透,还皈依了“国教”——东正教。与此同时,沙皇彼得三世的统治却并不得人心,屡次触犯众怒。在这种政治风向下,叶卡捷琳娜趁机发动政变,把彼得三世赶下了台。这次篡位不但没有成为罪过,还堪称顺应民意的“义举”!这时候叶卡捷琳娜33岁,已经忍耐了丈夫18年,而接下来的34年里,她将扮演欧洲的霸主。

彼得三世很快就“神秘地”死在狱中。叶卡捷琳娜登基后更加肆无忌惮,她的情人越来越多,其中很多都是军官和大臣,比如奥尔洛夫、波将金、朱波夫……哪怕到了晚年,她也仍喜欢跟年轻英俊的小伙子一起厮}昆。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经批评女皇的风流,女皇却声称自己“忠贞不贰”。伏尔泰问她对谁忠贞不贰,她得意地答道:“当然是对健壮的身材和男人的雄风了。”

这位女皇在公事上也精力充沛。除了她那些出类拔萃的大臣,叶卡捷琳娜自己也是个工作狂,在政务和军事上都十分勤奋。她在位期间,俄罗斯发动多场对外战争,大肆干涉外国事务,版图和国际影响力都大大增加。但这并不能说明女皇是个蛮横的人。在生活中,女皇待人和善,宫廷里的侍从们都很喜欢她。而且,她对俄国的文化和艺术十分支持,比西欧任何一位君主都更慷慨地资助哲学家和艺术家。这也许是因为在她最困苦的时候,书本是她最忠实的“情人”吧。

叶卡捷琳娜二世“活到二百岁”的愿望没有实现,她死于67岁。她一生的霸权事业无疑是成功的,她对俄罗斯的巨大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虽然她夺权篡位,谋害亲夫,私生活堪称无耻,但这都可以用一句话解释:她嫁给了俄罗斯,只有权力是她的至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丽//袭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409823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5-02-01
首版时间 2015-02-01
印刷时间 201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4
CIP核字 2012055813
中图分类号 K835.127=4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0
16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