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与思
内容
编辑推荐

本文集处处洋溢着文采和才情,文集内容广博、思想深邃,透露出的不只是磅礴的气势、荡然的正气,更有济世为民的情怀。作者博引旁征、纵横古今,将一个个如此重大的主题、一份份如此繁复的材料匠心独具地组织在一起,书写出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章。作者把人生的体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思索呈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文集内容广博、思想深邃,透露出的不只是磅礴的气势、荡然的正气,更有济世为民的情怀。作者博引旁征、纵横古今,将一个个如此重大的主题、一份份如此繁复的材料匠心独具地组织在一起,书写出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章。我惊讶于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服膺于作者驾驭语言的精湛水平,更对作者的博阅强识喟叹不已。我深深地感到,如此全景的呈现、如此精辟的分析,非广博不能应对,非深邃不能完成,非智慧不能破解、非宽阔的胸怀不能体悟,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不能著就。正因为如此,虽然在我们视野之中,关于人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问题的著作汗牛充栋,但这本文集中特有的诗性解读,的确是一道别致的风景、一处丰厚而独特的资源。

目录

树与草

白与黑

墙与桥

生与死

贫与富

赋与吏

城与乡

游与吟

试读章节

多年前,我在路遥长篇小说《人生》中读到开篇引用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印象颇深。随着年岁渐长、阅历渐丰,对此的理解也愈益深刻。

近年来,我在每次出国考察之余,均顺便对相关国家的发展历程做些比较研究,不禁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浮沉,其紧要处何尝不也就是那么几步?在历史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国家如能清醒认识世界和自身、传统和现实、优劣和短长,找准发展的战略路径,革故鼎新,发奋图强,就能乘势而上,全盘皆赢。像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美国独立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莫不如此,经验极其宝贵。相反,如果一个国家处于发展紧要关头却未能抓住机遇或裹足不前,甚至抱残守缺,那么也许不用太长时间,该国的国力就可能衰退,甚至后果不堪设想。如晚清时期的中国、19世纪末的英国、20世纪80年代后的前苏联等,教训极为深刻。

2004年初,我率团对埃及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财政考察,既了解了不少财政经济情况,又进一步认识了这个伟大国家的灿烂光辉历史;既明晰了她在当代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重要政治地位与作用,也弄清了她在公元前4世纪就因思想的僵化及异族的入侵而使文明断裂。当然,特别引人思考的是:当前埃及经济处在一个安与危、兴与衰、生与死的十字路口上,埃及人、关心埃及的人以及我一脸茫然……

其实,从中学时代至今,或许可以推至更早一些,埃及的辉煌历史和埃及领袖的丰功伟绩就在课本和媒体中影响着我,并烙在脑海里了。埃及在我心中是高大的、美好的。然而,当我来到埃及后,却同时得到了两种反差较大的印象。

一方面,我进一步了解到: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文明处在顶峰。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5000多年,公元前3100年左右就建立了第一王朝,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雄踞塔旁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人勤劳智慧的象征,也是令世界各国人们驻足兴叹的圣地。

我进一步了解到:现代埃及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因其战略位置重要、人口规模庞大、政治社会稳定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表现,一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81年穆巴拉克总统执政以来的20多年里,埃及摆脱了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束缚,回归到了阿拉伯国家这个大家庭,并重新获得了威望,成功地拥有了阿拉伯世界“老大哥”的身份和地位。埃及的立场和舆论往往能够引领着整个阿拉伯世界,左右阿拉伯民众的情绪。在许多非洲事务中,特别是面对一些非洲国家间一触即发的矛盾,埃及多次力挽狂澜、化险为夷、转危为安。1992年埃及副总理加利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使世界各国对埃及刮目相看。穆巴拉克总统本人也凭借其威望成为埃及人民的伟大领袖和近代国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埃及著名人士安瓦尔·穆罕默德写道:“非洲国家的首脑在不到四年内两次选择穆巴拉克为非洲领袖,这是史无前例的。”近些年来,埃及在中东问题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探讨阿拉伯世界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案时,不仅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要同埃及频繁磋商,就是以色列乃至美国也得时常听取埃及的意见。

我还进一步了解到:从殖民者占领下独立后的埃及,经济建设长足进步。特别是穆巴拉克总统执政后,将经济工作放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并逐步调整经济政策。由“消费型开放”转向“生产型开放”,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本向生产项目投资,加速本国工农业的发展。同时,实行慎重: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努力实现财政金融平衡,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增加外汇储备,不断提高私营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开展经济外交,多方争取外援,以赢得大量外援和巨额债务减免。更值得称道的是,埃及还顶住外来压力,从具体国情出发,坚持改革的循序渐进,并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照顾低收入者的利益,力图将经济改革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另一方面,我没有想到:开罗城郊即是沙漠。当我们走出开罗机场,举目四顾,发现天地之间主色调只有一个“黄”字。我们在飞机上看到的连绵不断的沙漠已经延伸到开罗,已经包围了开罗,已经侵蚀着开罗。蓦地,我感到一阵惊诧——原来举世闻名的开罗竟像一只灰色大鸟,是栖息在沙漠中央的。

我没有想到:开罗城内缺少像样的新建筑。我们入城看到的,大都是一些破旧低矮、年久失修、灰头土脸的小砖楼。尤其是大多砖楼并不封顶,一束束锈烂的钢筋齐刷刷地指向天空,似乎要向世人诉说些什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埃及税法规定,房子建成后要缴纳建筑税。为了避税,开罗人就让房顶呈现出上述“开放性”,以示“尚未完工”,而房子里早已住上了人,甚至已经住了若干年、若干代。这令我这个搞财政的备感有趣。前年在希腊,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形,原因当然也是一样的。我不禁感叹:原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道,外国乃早已有之啊!

我没有想到:开罗街道车行拥挤且管理较乱。公路两旁建筑与路争地,旁曳斜出,犬牙交错,既难觅古都的模样,也侵吞了纵横捭阖、大气磅礴的皇城架势。有意思的是:开罗城内交通要道上并不画分道线,司机们在滚滚车流中开起车来,可以横冲直撞,如同驰骋疆场。执勤的警察,对此大都见怪不怪,置若罔闻。道路中央还时常出现一些骑驴的人,与冲锋陷阵的汽车司机相比,他们显得格外神清气闲;有的行人还抱着两头羊或顶着一筐饼,任你喇叭高鸣,他自闲庭信步。那些早该报废的公共汽车呼啸着夺路而行,车里沙丁鱼似的挤满乘客,有的还悬空吊在车外。公共汽车开动时前后车门皆不关闭,不时可见乘客步履轻盈地跳上跳下。毕业于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长期在埃及工作的中国导游告诉我们,开罗公共汽车到站是从不停靠的,乘客们必须以“铁道游击队”功夫飞身上下车。她试过一回,结果脚踝扭伤,一瘸一拐,半个多月方才恢复。P91-P94

序言

这本文集是由我和杨美艳女士审闭的。拿到书稿后,我只粗粗一翻,便不忍释卷了。文集中处处洋溢着的文采和才情感动着我,文集中对经济社会问题的深邃思考吸引着我,文集中得出的大智慧、大胸怀的建议启迪着我。阅读历程是这样的愉悦,就像是在某个午后,一位智者点上根烟,透过丝丝缕缕的薄雾,与你娓娓道来;又像是在某个黄昏,一位老朋友与你行走在田野小路上,谈古论今,思绪也顺着那曲折蜿蜒的石子路不断延伸到远方……

“这次是春天到的美国纽约”,“童年,是在乡村跟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就这样,在一个个亲切朴素而充满诗性的开篇下,作者把对人生的体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思索呈现在读者面前。《树与草》分设上下两篇,上篇写大树,由纽约中央公园树林有感而发,从对树木的爱护写到环境保护意识,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篇写小草,以细腻的笔触、敏感的心性,引发出关于人生价值、生活态度的哲学性思考。《白与黑》以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协调发展。《墙与桥》从与欧盟同行互赠礼品的小事写起,探讨了存在于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层面的阻隔与融通。《生与死》纵贯古今,探求了埃及等文明古国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贫与富》则以印度为样本,通过许多国家发展的历程对比以及全方位分析,剖析了发展中国家亟需应对的贫富分化现象。《赋与吏》全景式地阐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基层政府管理的重要课题。《城与乡》通过作者从乡村到城市的切身经历,深刻描绘了我国亟待解决的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问题。《游与吟》中那简洁而精准的语句、或急或缓的节奏,幻化出极地之美、玩耍之趣,作者那未泯的童心、满怀的激情、对大自然的挚爱跃然纸上。

文集内容广博、思想深邃,透露出的不只是磅礴的气势、荡然的正气,更有济世为民的情怀。作者博引旁征、纵横古今,将一个个如此重大的主题、一份份如此繁复的材料匠心独具地组织在一起,书写出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章。我惊讶于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服膺于作者驾驭语言的精湛水平,更对作者的博闻强识喟叹不已。我深深地感到,如此全景的呈现、如此精辟的分析,非广博不能应对,非深邃不能完成,非智慧不能破解,非宽阔的胸怀不能体悟,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不能著就。正因为如此,虽然在我们视野之中,关于人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问题的著作汗牛充栋,但这本文集中特有的诗性解读,的确是一道别致的风景、一处丰厚而独特的资源。

身为领导,作者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也许只有在一天忙碌的公务结束之后、夜深人静之时,他才能有机会坐在书桌旁、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思想的轨迹。那么,是什么样的精神在引导着他?是什么样的激情在鼓舞着他?这一切,都源于什么样的动力呢?春秋时期的叔孙豹提出“不朽”有“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言”就是著书立说。现今距春秋时代久已,然而,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脉却由古圣先贤、仁人志士传承下来。我想,作者正是怀抱着这种经世济民的赤子之心,秉承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的执着情怀,才会虑国忧民而夜不能寐、不辞辛劳地挑灯疾书吧。

就这样,作者用自己的心血书写出这串串文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关心国家的悲悯情怀,心系民生的人文情怀,学以致用的济世情怀,着实令人感动。在这继往开来的世纪更迭之时,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风云之中,中国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庙堂之中能有这样充满理性的思考者、感知民情的实践者,实为一幸事矣!

人民出版社 陆丽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与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61351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3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12-53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