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为配合《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本书为第二卷,包括“魏晋南北朝编”和“隋唐五代编”两部分,内容包含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时期文学史的纲要和纲要引据的材料(包括史实、作品和评述材料),引据材料精确并注明出处,在必要的地方还加以编者的补充说明。内容详实具体,为高等院校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文学史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图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为配合《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本书为第二卷,包括“魏晋南北朝编”和“隋唐五代编”两部分,内容包含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时期文学史的纲要和纲要引据的材料(包括史实、作品和评述材料),引据材料精确并注明出处,在必要的地方还加以编者的补充说明。内容详实具体,为高等院校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文学史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目录 魏晋南北朝编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总论 第一节 建安文学 第二节 正始文学 第三节 两晋文学 第四节 晋宋山水田园文学 第五节 齐梁陈文学 第六节 北朝文学 第七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成就与贡献 第二章 建安文学 第一节 孔融与曹操 第二节 曹丕与曹植 第三节 建安时期的其他作家 第三章 正始文学 第一节 阮籍与嵇康 第二节 “竹林七贤”的其他作家 第四章 两晋文学 第一节 太康作者 第二节 南渡诸家 第五章 晋宋山水田园文学 第一节 田园诗人陶渊明 第二节 山水诗人谢灵运 第三节 颜延之与鲍照 第六章 齐梁陈文学 第一节 永明诗人 第二节 梁陈诗人 第三节 宫体诗人 第四节 文选与文论 第七章 北朝文学 第一节 “北地三才” 第二节 庾信与王褒 第三节 北朝三部名著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第一节 古代小说的产生 第二节 志怪小说《搜神记》 第三节 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隋唐五代编 第一章 隋代文学 第一节 隋代概况 第二节 隋代文学 第二章 唐代社会和文学概况 第一节 唐代社会概况 第二节 唐代诗歌发展概况 第三节 唐代散文发展概况 第三章 初唐文学 第一节 唐太宗和贞观年间的文人 第二节 初唐四杰 第三节 陈子昂 第四节 其他文人 第四章 盛唐文学 第五章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第六章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第七章 中唐前期的文学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 第九章 新乐府运动和元稹、白居易 第十章 中唐后期的文学 第十一章 晚唐文学 第十二章 唐代诗僧及敦煌文学 第十三章 唐代传奇和词 第十四章 五代十国的文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2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预衡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4581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0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30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33.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04 |
宽 | 142 |
高 | 3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3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