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潦草的痛/小说月报原创长篇小说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半夏创作的《潦草的痛》讲述了这么个故事:梅表姐将家作为一生的守护,却在网络视频中窥知丈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偷情,姐姐周弥不能容忍丈夫出轨,毅然离婚,独身女人的艰辛,进入青春期的儿子,让她身心交瘁;妹妹周舒汪满足于书香气息浓郁且成功富有的丈夫,流连于情人的温柔乡里中……

那些潦草的痛,痛点不明,却又挥之不去!

内容推荐

《潦草的痛》讲述的是三个家庭的故事,梅表姐将家作为一生的守护,却在网络视频中窥知丈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偷情,姐姐周弥不能容忍丈夫出轨,毅然离婚,独身女人的艰辛,进入青春期的儿子,让她身心交瘁;妹妹周舒汪满足于书香气息浓郁且成功富有的丈夫,流连于情人的温柔乡里中,东窗事发,面对丈夫因屈辱而生的咬牙切齿的痛恨,家庭即将分崩离析的困境,惶惶不可终日……

《潦草的痛》的作者是半夏。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之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一只穿过夜的黑猫

试读章节

玫表姐发现她左手腕上那只属于罕见玻璃地夹着丝丝豆瓣绿的玉镯,在腕动脉“突突”的异动中发出清脆的一声响。再一看,那只玉镯不再水透清亮了,完全就是普通的一只稀饭玉,夹棉夹絮混沌沌的,而原来那些许正宗的翠绿现在看来就像那水沟里的老青苔,分明只是死浓死浓的绿,黯然失色。

玫表姐的两汪浊泪哗地滂沱而下,世界一下子化成毛玻璃,模糊了。

五十岁的玫表姐无意问看见了丈夫的卧室里晃荡着一个女人,那女人穿着吊带背心,丰乳肥臀。玫表姐的丈夫唐朝是常驻泰国的中国某投资公司的中方代表。

表姐王文,大周舒整整十岁,同一天的生日。自小,周舒跟王文感情就铁,王文是姨妈的大女儿。周舒小时候穿的漂亮衣服都是表姐淘汰给姐姐周弥,周弥穿过再给周舒的。表姐没有妹妹,只有两个弟弟。

“王文”两个字写得挨紧一些就成了玫瑰的“玫”了。所以周弥周舒两姊妹就叫她“玫表姐”或者反过来“表姐玫”。表姐王文很喜欢她们这样叫她。

玫表姐是更喜欢活泼开朗的小表妹周舒的。玫表姐后来要淘汰的漂亮衣服总是要等到周弥穿着嫌小了,才同意送去给两姊妹,其实,她是只想传给周舒穿,她不喜欢大表妹周弥。

玫表姐生在昆明长在昆明,周弥周舒姐妹俩读大学之前一直在县上,也不是家里条件差,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漂亮衣衫。周舒现在都还记得玫表姐穿小后给她的一件的确良衬衣——两前襟绣着浅灰色的细花花,好看死了。衬衣是水红色的,它像道具一样被周弥周舒姊妹俩借给好伙伴们到照相馆里拍过照。绣着花的水红色衬衣昆明也买不到,它是姨爹出差到上海买回来的。

周弥周舒姊妹俩读书猴,一个接一个考进了昆明城,周末姐俩便去姨妈家。

小时候的姐妹情深在大家都成人成家后淡寡了些,可是周舒和玫表姐的情感维系得还是紧的。这不,周舒在自身的情感生活发生八级超强地震前,充当了一回玫表姐情感生活的救世主。

周舒后来只轻描淡写地跟姐姐周弥说玫表姐的婚姻发生大海啸了。在两年前那场死了二十多万人的印尼大海啸中,正在泰国普吉岛度假的表姐夫唐朝死里逃生。当时玫表姐在没有任何消息的三天中惊恐不安,周舒始终陪伴着她,直到唐朝报平安的电话打回家。

“玫表姐”叫起来就像叫巴金先生《家》里的“梅表姐”。在学中文的周舒印象里,最著名的表姐当然就是“梅表姐”了,除此,最著名的表妹是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表妹唐琬。而周舒的小名正好叫婉婉,玫表姐欣然接受表妹周舒的建议,称其“婉妹”。

周舒读大三那一年的暑假,假期很长,玫表姐出差到浙江,她约了周舒去。玫表姐约周舒去的目的一是她想有个伴,出行方便,另外她说,婉妹不是还没出过省吗?正好跟我去,可以沾光,省好多钱呢。玫表姐那时是一家土产进出口贸易公司的业务员。

那次玫表姐把手上的差事弄完,姐俩特地去了绍兴一趟。那年头浙江省的旅游点除了杭州西湖,最有名气的也就数绍兴了。参观鲁迅故居、咸亨酒店,乘乌篷船,一路游玩,她们最后去了趟沈园。沈园最有名气的就是园中有一回廊粉壁上题着两阕词——《钗头凤》,这两阕词前一阕为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所作,后一阂为其前妻也即陆游的表妹唐琬所作。两阕词堪称千古绝唱,是唐琬与陆游分手多年忽在沈园偶遇后各自写下。词语间二人情伤各自舔疗,诉说的却是同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

玫表姐对文人骚客的情事不感兴趣,而周舒这个中文系的大三女生却在这处遗迹前连声叹息。

周舒那阵子非常无望地暗恋着她的古代汉语老师木本源。  木本源老师天生名士风范,莫说周舒他们班,他们系,就是别的系,喜欢他的女生也是数不清的。周舒觉得自己是一相情愿,她知道自己的姿色不算出众,但她的内心却纤细多情。如何向木老师表达爱情周舒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她在一本漂亮的笔记本上写过些给木老师的文字,但周舒是不会把那些字抄在信笺上寄出去的,周舒没那个胆。周舒可不想成为同学们笑谈的主角。她不愿被别人戏称为又一只开屏的孔雀。

拿木老师这么一个大众情人来作为抒情对象,周舒是自己的牙齿咬着自己的舌头自个儿疼。

木本源是女生宿舍熄灯后卧谈会上的第一号男主角。那时候丽江还不出名,纳西族风情还没几个人晓得。“木”姓是丽江纳西族贵族专用的姓,木老师的父亲木兰馨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一代丽江才子。木本源从他父亲那里得些家学的遗风异桌那是必然。

后来周舒才晓得,纳西族男人来到人世的一个主要修行就是读书写字画画下棋弹琴,而纳西族的女人们生来就是做事干活的,纳西女人嫁了人就要把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事情揽完揽尽。在云南有一句流传范围极广的俗话是“买个骡子驮,不如讨个丽江婆”。

听过两堂古汉语课,周舒迷上了木本源老师。

木老师身材颀长,头发天生微卷,鼻梁自然是挺而直的,连到喉结处的胡髭修得干干净净,泛着微微的青色。他的课讲得生动而激情四溢。

木老师的眼睛不大,眼皮不单不双,但眼光却很有穿透力。

一般来说,木老师在台上专心地讲课,眼光总是或温暖或犀利地找到一个专心听讲者,这是他个人的习惯。尽管他的这种目光是随机地与同学对接,但是一旦与女生对接上,着了,那个女生绝对地无一例外地自我燃烧起来。被木老师注目了的女生往往都有被点中了爱情死穴一般的昏厥感……

木老师那成熟男人的气质不知当年迷晕了多少女生,周舒只是其中一个。别的女生喜欢把被木老师“注目”了的那种感觉故意地渲染夸大,无比虚荣地讲出来,周舒可不,周舒只把那种感觉独自品尝,像呷青梅小酒,一点酸涩一点甜蜜地自我沉醉,不愿与人分享。自然,在课堂上男生的目光也会与木老师的目光对接上的,但那不会是爱情的电光火石,其结果一般是那个男生得了木老师眼光的鼓励和启发,变得像只公鸡似的,自信骄傲起来。

木老师自小浸泡在那个世外桃源般的丽江古城里。那个小城现在了不得了,举世闻名,被称为世界著名的艳遇之都,蜂拥而去的人里一大部分只为在那里逢着帅哥邂逅美女。在时尚报刊评选的人一生必要去的一百个地方,丽江名列前茅。

木老师读大学前没有离开过丽江,外界的纷乱似乎没有侵扰到位于云南西北部的丽江古城。“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当了几年小学教师的木本源收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这样子,有着正宗纳西贵族血统的那个木姓青年,毫无过渡,一脚踏进巍巍皇城。木老师在北京一待就是七年,研究生毕业后分回云南。

周舒青春大梦里的木老师,他由里及表的那股子艺术家的味道,连男生们都为之倾倒了一大片。当年木老师的穿着就是全体男同学的模子——上身他爱穿一件灯芯绒的便西服,下身一律牛仔裤,脚上永远穿咖啡色牛筋底系带的翻毛麂皮鞋,春秋一概如此;夏天,不过是把灯芯缄便西服换成棉布格子衬衫或者一件本白色水洗麻的套头三粒扣短袖衫;冬天,就更帅了,着一件草绿黄的军用小棉袄,颈间围一条羊毛格子围巾,下着粗灯芯绒裤,或者格子衬衣外套粗棒针衫。当年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风靡全国,木老师简直就成了日本影视巨星山口百惠的恋人三浦友和的翻版!在京城读大学,被最潮流的风熏过,这一点至关重要啊。P1-5

序言

痛其实是尖锐的难受,是深深的伤,是疾病的喻示。在我看来痛是一个表示程度的词,它是深切的彻底的。

我为何说疼痛是潦草的呢?

因为,现在的人疼痛处太多。疼痛了便要疗治,肉体的疼痛用药用手术医治,精神层面的疼痛则要用爱来安抚。

四顾看看,来自爱的安抚和自我的救赎都显得浮皮潦草和敷衍马虎。世界正加速度前行,时间相对缩短不够用,不提速不潦草不稀释的爱其实是绝迹了,这是没办法的事。

不论是肉体的疼痛或者精神的疼痛其实永远都是真实的存在,痛点一定精准,疼痛会在痛点周围弥散,一个人疼痛时不能努了劲地去疼去痛的,得不在乎它,不在乎它,就麻木了,麻木是一种比疼痛好得多的感觉。

疼痛永远是不潦草的。只有潦草的爱,只有爱会变得潦草。于是,疼痛只好跟着潦草起来,能隐忍的都隐忍了。我们不得不咽泪装欢。我们不全顾得过来那深深浅浅的无处不在的疼痛。

可是,偏偏我们都不想要潦草的爱。

此书献给我爱的人……

后记

每天晚饭后。散会儿步,我便上一天中的第三次班(第三次进大楼)。

进报业集团的办公大楼,上电梯,到十七楼,进办公室。当然周五这一天的晚间除外,我得值班,等着审阅编辑们的清样,干不成业余写字的活儿。办公室就我一个人,这晚间的第三班它就成了我独自一人读书、写字、喝茶时最惬意的一个所在,哪天晚上没进去坐一下。便会觉得欠欠的。掐指一算我每天加上正班,有十二至十四个小时是待在办公室里的。

故事2007年10月于鲁院开写,写到2008年1月从北京回到昆明,完成了五万多字。之后几次拿起来都无法往下写,无法把故事往下圆,想了N个方向,都走不远,也想过就那样刹了车,删减字数,打磨成一个中篇得了,却又不心甘。

直到2008年秋天来临,换季换了心情,我安静下来。我可以面对一段段伤心的情爱故事了。之所以这样是某天我突然来了灵感,原来的小说名被我改了,我找到了这篇东西内在的那个硬核,我找到方向了。小说如何接续下去在我心里便有了谱气,就像当年写《心上虫草》时我定下小说名“心茧”一样,接下来我就只是需要用字用词用句子来丰满那附着在硬核上的果肉了。果肉吃起来是酸是甜是涩,是汁多汁少,是嫩是老,留待读者去体验吧。

书稿画上句号的那一夜,我在办公室流了好多泪。泪水的成分是复杂的,伤感、开心、如释重负、惴惴不安,全有,总体上是生完孩子后那种五味杂陈的感受。

我是为小说人物的爱恨情仇痛快淋漓地哭了一场,唯有这样才可把那些情爱的伤口冲洗一下,把对人间情爱的思考来一次梳理。现在稿子修改了四遍,每一次修改都是再次沉淀的过程,现在一段一段伤心的故事都像渣滓一样沉在生活这杯溶液的底层,澄明的思考清亮地呈现了出来。我希望这次书写,我的读者包括我在内都分清了世事混沌的背后有各种各样的成分,我们从此对人生会有个明明白白的态度。

每个夜晚,当我歇笔关机时都是午夜时分了。下楼回家是我一天里最松弛最充实的时候,家在紧邻的院子里。回家要走七八分钟的路程,这段路我放慢脚步走。晴天我抬头看看夜空,看看月亮看看星星,路经花园的时候去嗅植物的气息去闻花香,写作这个小说时最后闻见的短短一截香是某户人家窗台上爬出来的金银花的香。金银花属于忍冬科植物,这还是秋呢,它这就要休眠了,不准备香到冬天去……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注意到了它,一只黑猫。它蹲踞在我家那个单元楼道的门口,具体的位置是一条阴沟的水泥盖板上,每天都不会错一下地盘。它的姿态每天都一样。安静地待着,背是侧对着我的,听见我的脚步,它就扭过脸来看我。我走近它,停下来俯身去看它。在深夜的黑里,在附近人家窗口透出的幽微的光里,它的孤独配合了黑夜的寂寞。我的心被扯了一下,除人类之外的其他族类,它们如何消解自身的孤独呢?

之后,每天午夜时分回家,只要不下雨,它都在,每次我都停下来与它对望,我们相互探究。那一刻它是不孤独的吧,至少我看它那几秒钟是不孤独的。它怎么没有伴呢?流浪猫是很多的啊。我对黑猫的注视不会超过半分钟,有时只是几秒钟。束了我学它们叫一声——“喵!”,然后跟它再见,掏钥匙开单元防盗门,上楼,回家。

大前天,雨后天晴,我在正午时分与那只黑猫相遇,它在楼道门对着的草地上晒太阳。我从来没在白天遇见过它,我停下脚步,看它。它的两只眼珠在垒身黑毛的映衬下,黄成闪亮的两粒宝石。

盯着它看,它竟然怕了我,边回脸看我边走开去。我忽然想应该给这只黑猫留个影,夜间是拍不成它的,它已是我心日中的一个朋友。取出相机,它躲开镜头逃到一株铁树后面探头看我,我的镜头拉不过来,想把它的尊容拍大一点,我朝着它去,它害怕了,三两步就蹿上了一堵绿叶纷披的围墙头。  它或许不是流浪猫吧?它是围墙背后有主人宠爱的猫吗?那围墙背后是一私人建盖的豪华大宅子……

黑猫深夜出没,像是专门守候着我回家似的。在刚刚完成的书稿前言里我写了一句“此书献给我的爱人”,现在我心下想也还可以添上一笔的,此书也献给那只穿过黑夜的黑猫……

我的书稿最后一句是这样的——

周弥会在未来的日子发现人类大大小小的疼痛都变成一种浮皮潦草的疼了,痛点不清不明,因为抚慰这种疼的爱先自潦草起来了……

可是,偏偏,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要潦草的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潦草的痛/小说月报原创长篇小说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半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59151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4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