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文学批评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由傅书华所著,本书系集中体现了山西批评家的整体成就,是山西文学界值得关注的一件重要事情,对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乃至全国文学创作健康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山药蛋派”的小说创作无疑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让我们先从根据地文学说起。相对于国统区、沦陷区文学形态而言,根据地文学形态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态,直接影响了其后的共和国文学。其中,从真正体现了根据地文学形态、创作实绩方面给以考察,以“山药蛋派”小说创作为主体的山西根据地文学占有重要位置。

内容推荐

《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由傅书华所著,《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共分为:宏观审思;“山药蛋派”论析;“晋军”论析;“晋军后”论析;学苑掠影;后记几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三次小说创作高潮之再审视、论山西作家群流变中的精神演化等,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目录

宏观审思

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

——山西三次小说创作高潮之再审视/2

论山西作家群流变中的精神演化/20

山西小说兴衰论析/32

“山药蛋派”论析

论“山药蛋派”作家塑造典型的成型方式/38

论赵树理文艺创作中的三晋文化特质/50

梦幻中的现实

——从马烽、孙谦的三个电影文学剧本论一种创作模式/62

“晋军”论析

论“晋军”作家塑造典型的成型方式/74

沉默如金的成一/82

执著于生命存在的李锐/86

土著张石山/93

人性与物欲的对抗

——论钟道新的中短篇小说/98

“两结合”的《抉择》/107

人类的“十四岁”诗吟

——论蒋韵的小说创作/112

《龙族》带给长篇小说的启示/120

“晋军后”分析

论报告文学写作的困境与出路

——以张雅茜的《大医之道》为例/128

情感与理念的倾斜

——本土作家田澍中论/132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今天

 ——致张行健/140

对社会底层卑微人生个体日常生存的关注

——读王祥夫的新世纪小说/149

葛水平小说三题/157

真实(现实主义)的力量及其现实意义

——评李骏虎长篇小说《母系氏家》/167

神性、人性与社会性的纠结

——评青年女作家小岸近期小说创作/175

偶谈探索性新锐散文写作

——从玄武散文说开去/185

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四题/190

学苑掠影

重在深层的清理、反思与转换

——关于“十七年文学”的若干思考/202

论中国当前女性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221

心灵的迷狂

——张承志现象批判/234

后记

试读章节

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六十余年来的中国小说创作中,山西的小说创作,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成一、李锐等人为代表的“晋军”群体,以张平为代表的“晋军后”创作,三次规模不等、程度不同地影响过中国文坛。这三次影响,“山药蛋派”的小说创作,因其时间的沉淀,已经成为具有“史性”意义的话题,“晋军”及“晋军后”的小说创作,则现实意义更为突出。但无论其“史性”意义还是其现实意义,二者之间却又是血肉相连一脉相承的。山西小说创作之所以能够如此,有着其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在,值得我们花大力气给以一次次地认真地探讨,本文的写作,就是基于此的一次努力。

在上述山西小说创作对中国文坛的三次重要影响中,“山药蛋派”的小说创作无疑是其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

让我们先从根据地文学说起。

根据地文学形态相对于国统区、沦陷区文学形态而言,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文学形态,并直接影响、开启了其后的共和国文学。宽泛地说,根据地文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态,自井冈山红色苏区始,至建国之日终。姑且先不说红色苏区的文学尚不成熟,既以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文学而言,尽管其时比较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多达十几个,但不论哪一个根据地或解放区,从真正体现了根据地文学形态、创作实绩方面给以考察,都无法与以“山药蛋派”小说创作为主体的山西根据地文学来一争高下。

不错,陕甘宁边区是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根据地文学的中心,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价值的,却是在文艺思想的冲突方面,在五四文学谱系进入根据地之后的演化方面,如对王实味、萧军等人的批判,如丁玲文艺思想的转变,如《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作品的出现等等。当然,贺敬之等人的《白毛女》、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柳青的《种谷记》、欧阳山的《高干大》等确实是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文学的丰硕成果,且这些人的创作,在建国后,在根据地文学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一脉相承上,也仍然属于体现实力、实绩的代表性作家,特别是柳青,他的那部《创业史》,堪称是根据地文学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一脉相承下来的集大成者,但在根据地时期,上述这些丰硕成果,毕竟是归属在赵树理的“方向”“旗帜”之下的。

不错,孙犁等人的创作,确实体现了冀中区根据地文学的成就,但在创作队伍的阵容方面,那还是不能与山西根据地其时已经成形的“山药蛋派”的创作队伍相比的,且孙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即已经基本上停止了自己的创作,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文学创作,在新中国的文学格局中,其分量也是不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的,就是说,在体现根据地文学对新中国文学的影响上,冀中区的根据地文学是不能与山西根据地文学相比肩的。

不错,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确实是根据地文学的代表性成果,但前者已经不好说是单单归属于哪一个根据地了,后者即使归之于东北解放区,但无论从根据地文学创作历史的长短上,还是从根据地文学创作的整体实绩上考量,东北解放区的文学创作,是远远不及山西革命根据地的文学创作的。

如果上述的描述尚能成立的话,那么,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在那么多的根据地、解放区中,在体现根据地文学形态、创作实绩方面,为什么单单山西革命根据地能够首屈一指,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呢?是根据地文化与山西地域文化的亲和性使之然?是革命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亲和性使之然?抑或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再让我们从文艺思潮、文艺运动的角度给以考察。

P2-3

序言

山西是文学大省,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历史上出过许多成就卓著的大作家,也出过不少大评论家,比如唐代司空图,就写过文学评论经典《二十四诗品》等作品。近现代山西文学史上,同样有过一些影响很大的评论家,比如李健吾等。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我省创作的繁荣兴盛,文学评论发挥了引导和推动创作的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批评家》杂志为核心,凝聚和培养出一支在全国评论界令人瞩目的评论家队伍,成为“晋军崛起”中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些评论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磨砺,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理论素养越来越厚实,评论视野越来越广阔,写作成就越来越突出。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省作家协会决定推出这套《山西文学批评书系》,以展示我省文学评论家的实力。

《山西文学批评书系》入选的八位中青年评论家段崇轩、傅书华、苏春生、陈坪、杨占平、侯文宜、杜学文、王春林(以年龄长幼为序),都是当下山西文坛的骨干力量,都还在职,担负着宣传、文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领导或教书育人工作,并且都已经从事文学评论二三十年,出版和发表过许多专著和评论文章。这次,他们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地遴选出近些年来发表的文章,结集成书,代表了他们各人的学术水平和评论风格,应当说,集中体现了山西批评家的整体成就,是山西文学界值得关注的一件重要事情,对于进一步促进全省、乃至全国文学创作健康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自己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偶尔也写点评论文字;不过,却一直重视和关注文学评论,有不少评论家是我的老师或朋友,在我的写作过程中,都给予过难忘的帮助,这次《山西文学批评书系》中的八位评论家,多数都写过关于我创作的文章。因此,我对评论家的创造性文学劳动非常尊重。人们常说,评论和创作是文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没有健康的高水平的文学评论,就难以有创作的不断提升。评论家通过对作家与作品的解剖、分析、判断,通过对与作家作品相关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的研究和探讨,实质上是参与到了整个文学秩序中,并构成强有力的一环。

就国内目前的文学评论状况而言,我认为,伴随着新时期文学三十多年的演变,评论也已趋向多元化。文学评论作为文学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随着文学的发展不断变化;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方式,与社会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评论也不例外。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时代逐渐转变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价值观念、文化素养,也随之发生了遽变,文学创作所反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创作本身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样,文学评论自然不能仍旧墨守成规,在评判作品的价值时,在分析作家的艺术风格时,在研究创作倾向时,都不再像以往那样单一了。另一方面,文学评论家自身的理论基础、观察问题的角度、写作的方式等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衡量作家、作品的标准也越来越新颖、宽泛。应当说,文学评论总体上是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了。这个特点,我们从这套《山西文学批评书系》中能够明显地感受到。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理想的文学批评当然是既要有“作协派批评”的生动活泼和尖锐犀利,又要有“学院派批评”的理论深度和旁征博引。但是,正如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文学批评也难以达到这种理想化程度。我个人的看法是,每一种形式的批评,都有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局限,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局限,切实做到有理有据,把握住所评作家或作品的核心问题,真正起到指导创作的作用,评论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不管是“作协派批评”,还是“学院派批评”,或者别的什么批评,都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不过是表达方法方式不同而已。其实,这些批评方式,都有着一种互补的成分。评价一个作家的创作成败,或者一部作品的水平高低,既需要“作协派批评”的生动活泼和尖锐犀利,也需要“学院派批评”的理论深度和旁征博引,还需要别的批评从另外角度进行透视。这样,对于所评作家或作品乃至整个文学,才是有益的。

关于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就我所接触的作家而言,绝大多数对批评家是友善、尊重和理解的,他们认为批评和创作是相互联系的,都是文学的组成部分,没有批评的创作是不完善的;对于批评家关于创作的看法,有些作家确实受到了启示,即使有些看法不一定符合作家的创作意愿,也能够理解,因为从评论家的角度看作品,总是与作家有一定的不同。当然,也有少数作家认为批评家是依附于作家而生存的,轻视批评家的作用,这只能说这些作家还没有真正理解了批评的意义和作用,随着他们阅历的增多,会逐渐改变这种态度的。

《山西文学批评书系》的面世,我觉得对于八位评论家的写作,是一个有价值的小结,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同时,对于整个山西文学评论的发展,也有诸多的启示意义。希望全省的老中青评论家都能够不断表现出各自的独立性,建立各自的风格特点,积极参与到全省和全国文学创作中,发出我们的声音,展示我们的实力,为进一步推动山西文学创作大繁荣大发展,发挥特殊作用。

2012年4月16日

(张平:山西省副省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后记

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的是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作家协会相关的领导同志,这倒不是场面上的应景话,而是实情。近年来,山西几个以作文学研究、文学评论为志业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议论,希望能出一套山西文学批评书系,但说归说,却落不到实处。现在,有了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作家协会的支持,这套书终于能够出版了,而我的这本书,也有幸列入其中。

回顾我的学术经历,受益于山西省作家协会多多,自己也很愿意参加他们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学术活动。其原因我想大概有这么三个方面。第一,山西省作家协会不仅创作力量雄厚,学术研究、文学评论也颇具实力,与之交往,言谈之间,每每开阔了我的学术视野,提升了我的学术感悟力。第二,作协的“气场”感染人,特别是对我这样从小备受压抑胆小怯懦之人,尤其如此。那种锐气,那种豪气,那种汪洋恣肆,那种酣畅淋漓,人气文气,相得益彰,实实是让我感佩不已。第三,自然也因为对山西文学的研究、评论,是我学术工作的一部分。

但,实在惭愧,自己对山西文学的研究、评论成绩却少得可怜。非不尽力也,乃学识、才情、能力所限也。

从本书的栏目设置,读者自然可以大致看到本书的内容安排,需要再补充说明的有这么三点:第一,本书的“山药蛋派”“晋军”“晋军后”是从比较狭义的概念来确定的,有些作家,虽然创作成就甚大,自己也写有评论文字,但却没有收入本书中。第二,不论创作成就大小,也不论我对之写的评论文章多少,在本书中,每位作家只收入一篇我对他的评论文字。这样,对赵树理的研究分量就显得轻了。成一、李锐、张石山虽然创作甚丰,我也写过对他们小说进行评论的文字,但这次我却收入了记写他们三人的三篇随笔,那是因为我觉得随笔似乎更能表达我对他们的感觉。第三,“学苑掠影”的三篇文章,不是谈山西文学的,而是从自己的学术题目中,选了三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一篇是研究“十七年文学”的,一篇是研究女性文学的,一篇是研究国内重要作家的。这一辑的文章,似乎与本书名不一致,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尽量与本书系的体例一致,即在选取对山西文学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适量选取一点自己学术研究上的代表性成果;一是也想表达自己的这样一个意思:要想做好对山西文学的研究、评论工作,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广阔的学术眼光。

不知不觉间,自己已是年近花甲之人了,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不能作出一点比现在有分量的学术成果来,虽然自己有这样的愿望。常常觉得时间过得飞快,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真是担心哪天眼一闭,不睁,一辈子就算过去了。所以,还是要抓紧做。

最后,感谢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王灵善、编辑陈学清、史晋鸿为此书所付出的辛劳。

再多说一句并非多余的话: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没有这么多好人对我的帮助,我是什么也做不成的。所以,我应该更加努力。

傅书华于2012年3月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文学批评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书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37163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5
16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7: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