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底两万里/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海底两万里》在引入入胜的故事中,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还要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洋生物,谴责滥捕滥杀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话题,作者早已在两百年前就热切呼吁。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但是没有任何一点在读者读起来感觉十分刻意或困难,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牢固。

这部小说的作者儒勒·凡尔纳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让人读起来趣味盎然。

内容推荐

《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海底两万里》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随“鹦鹉螺”号潜水艇艇长尼摩及两位同伴一起周游海底的故事。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秘密公诸于世。

目录

海怪之谜

悉随先生尊便

内德·兰德

亳无进展

终极挑战

落入“鱼”口

尼摩船长

神秘的鹦鹉螺号

英丽的海底世界

万尼科罗群岛

托列斯海峡

珊瑚基池

采球场

海底通道

希腊群岛的社密

维哥湾的财宝

沉浸的大西洋洲

海底煤矿

鲸鱼之战

冰山和南极

冰层下脱险

向北、向北

太章鱼

太暖流风暴

海底电缆和“复仇号”

屠杀行动

逃生

试读章节

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这个奇特的海怪能以惊人的速度从这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相传在短短三天内,喜金孙总督号和克利斯托巴尔哥郎号竟在相距七百里的两处都看见了它。

这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立刻成了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一时间,科学界和新闻界持不同观点的人争论不休。

在1867年头几个月里,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被埋葬。但就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些新的事件,让人捉摸不透。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867年3月5日,蒙特利奥航海公司的摩拉维安号夜间驶到北纬27度30分、西经72度15分的海面上,以顺风十三海里高速前进。不料,船的右舷撞上一座没有在任何海图上标明的暗礁,当时船身只感到轻微震动,好在船体十分坚固,否则摩拉维安号连同船上两百三十七名乘客一定会葬身海底。

事故发生时,船上值班的海员们立即冲向船尾,发现附近水面有个六百多米宽的大漩涡——好像水面受过猛烈的冲击,对于具体船的受损情况,他们无从而知。他们只把事故发生的地点确切地记了下来。摩拉维安号继续航行,直到摩拉维安号驶进船坞检查,才发现船底龙骨折断了一部分。

可是,如果不是五周后一起更严重的事故发生,它很可能跟许多其他的事件一样很快被人忘掉了。

1867年4月13日下午,英国最大船主苟纳尔的最好的邮船斯科脱亚号在西经15度12分、北纬45度37分的海面上行驶着,乘客们正在大厅中吃点心的时候,船尾、左舷机轮后面一点,似乎发生了轻微的撞击。这次冲撞是十分轻微的,要不是管船舱的人员跑到甲板上来喊:“船要沉了,船要沉了!”也许船上的人谁也不会在意。

旅客们起初十分惊慌,但船长安德生很快就使他们安稳下来。危险并不会立刻就发生。斯各脱亚号由防水板分为七大间,一点也不在乎个把漏洞。

安德生船长立即跑到舱底下去。他查出第五间被海水浸入了,海水浸入十分快,证明漏洞相当大。好在这间里没有蒸汽炉,不然的话,炉火就要熄灭了。

安德生船长吩咐马上停船,并且命令一个潜水员下水检查船身的损坏情形。一会儿,他知道船底有一个长两米的大洞。这样一个裂口是没法堵住的,只好保持现状,勉强航行。好不容易船驶进公司的码头,已经误了三天,在这三天里,利物浦的人都为它惶惶不安。

斯科脱亚号被架了起来,工程师们开始检查。他们眼睛所看见的情形连自己也不能相信。在船身吃水线下两米半的地方,露出一个很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的缺口。铁皮上的伤痕十分整齐,就是钻孔机也不能凿得这么准确,弄成这个裂口的锐利器械一定不是用普通的钢铁制的,因为,这家伙在以惊人的力量向前猛撞,凿穿了四厘米厚的铁皮以后,还能用一种很难做到的后退动作,使自己脱身逃走。

不管有没有冤枉这怪物,人们都把船只失踪的原因算在它身上。由于它的存在,五大洲间的海上交通越来越危险了,大家都坚决要求不惜任何代价清除海上这条可怕的海怪。

斯科脱亚号发生事故的时候,我身为法国巴黎自然科学博物馆副教授,由政府派往美国内布拉斯加州进行了半年的科学考察,满载珍贵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回到纽约,准备短期逗留一个月后回巴黎。

大概是因为我以前在法国出版过一部著作——《海底的神秘》,所以我刚到纽约,就有很多人来约我对最近的一系列海怪事件发现发表意见。

我发表了意见。我从政治上和学术上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各个方面。现在将我发表在4月30日《纽约先锋论坛报》上的一篇材料很丰富的文章的结论,节录几段在下面:

“我一个一个研究了各种不同的假设和所有不可能成立的猜想,不得不承认实在有一种力量惊人的海洋动物的存在。”

“海洋深不可测的底层,我们完全不了解。探测器也不能徙达到。最下层的深渊里是怎样的情形呢?海底两万二千海里或一万五千海里的地方有些什么生物呢?这些动物的身体构造是怎样的呢?我们实在很难推测。”

“可是,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可以用‘两刀论法’的公式来解决。”

“生活在地球上的各色各样的生物,或者我们认识,或者我们不认识。”

“如果我们不认识所有的生物,而大自然又继续对我们保守某些鱼类学上的秘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在探测器不可及的水层里还有鱼类鲸类的新品种,它们有一个‘不浮的’器官,因为在海底下呆久了,在偶然的情况下,由于一时高兴,或者任性,就突然浮到海面上来。这说法还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反过来,如果我们的确认识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那么我们就必须从已经加以分类的海洋生物中找出我们讨论的这个动物;在这种情形下,我就要承认有一种巨大的独角鲸的存在。P1-3

序言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本名著是凡尔纳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见所闻。

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主人公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这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径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乃至南极,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候,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主人翁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他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精心研究、设计、建造了这只独角鲸大怪物——潜水船(鹦鹉螺号),他与潜水船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好像这又不是他这种孤独生活的唯一目的。他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搜寻自由,又对自己孤僻的生活感到悲痛。在这孤独的生涯中他巧遇了阿龙纳斯并与他共同经历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事件。

十一万公里的行程,是个大场面,一路所见,可以说无奇不有。谁见过海底森林?谁见过海底煤矿?谁见过“养”在贝壳里、价值连城的大珍珠?当了俘虏的阿龙纳斯和他的朋友们都见到了,而且曾经徜徉与其间。他们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内德·兰德手刃了一条凶恶的鲨鱼;他们在红海里追扑过一条濒临绝种的儒良,儒良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他们在大西洋里和章鱼进行过血战,一名船员惨死;这些场面,都十分惊心动魄。此外,书中还描写了抹香鲸如何残杀长须鲸,鹦鹉螺号潜艇又是如何杀死成群的抹香鲸的,情景十分罕见。

阿龙纳斯是个博物学家,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一道,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知道了什么是太平洋黑潮,什么是墨西哥暖流,飓风是怎样形成的,马尾藻海又是什么样的……知道珊瑚礁是怎样形成的吗?知道海洋究竟有多深吗?知道海水传播声音速度有多快吗?这一类知识,书中比比皆是。

鹦鹉螺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可能还生。但是,凭借着潜艇精良的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海底行程。

《海底两万里》在引入入胜的故事中,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还要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洋生物,谴责滥捕滥杀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话题,作者早已在两百年前就热切呼吁。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但是没有任何一点在读者读起来感觉十分刻意或困难,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牢固。

这部小说的作者儒勒·凡尔纳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让人读起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这部科幻小说似真亦假,体现了科幻小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令人赞叹不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底两万里/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 墨言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1067534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3158992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5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