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犹太巨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19世纪以来有影响的犹太革命者。主要是介绍犹太民族中有众多革命者这一过去一直被人们忽略的现象,以及这些犹太革命者个人的经历。至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它产生的影响,本书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一些19世纪以来有影响的犹太革命者。主要是介绍犹太民族中有众多革命者这一过去一直被人们忽略的现象,以及这些犹太革命者个人的经历。至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它产生的影响(如希特勒将犹太人与共产主义混为一谈),本书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目录

前 言/1

第一章 犹太民族与社会革命/1

一、奇特的犹太民族/1

二、犹太民族追求自由的传统/5

三、反犹主义与“犹太人问题”/11

四、犹太人的解放与社会革命/16

第二章 犹太思想与马克思主义/24

一、马克思的犹太血统/24

二、马克思的革命活动/28

三、“红色圣经”——《资本论》/32

四、马克思对“犹太人问题”的态度/35

五、马克思主义与犹太文化/41

第三章 19世纪德国的犹太革命者/47

一、欧洲革命与德国犹太人/47

二、轻狂的工人领袖——拉萨尔/52

三、修正主义鼻祖——伯恩施坦/60

四、革命诗人—一海涅/68

五、从工厂主到革命家一保尔·辛格尔/75

六、工人运动中的政治流星——波尔恩/78

第四章20世纪初期的犹太社会主义者/85

一、社会主义潮流势不可挡/85

二、国际主义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88

三、匈牙利家喻户晓的革命者——库恩·贝拉/96

四、奥国三杰——鲍威尔、阿德勒和布劳

恩塔尔/104

五、东欧的犹太革命组织——崩得/117

六、俄国孟什维克领袖——马尔托夫/122

第五章 犹太布尔什维克/128

一、犹太人与十月革命/128

二、苏俄红军之父——托洛茨基/132

三、职业革命家斯维尔德洛夫/145

四、党内反对派——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152

五、“红色恐怖”专家一一捷尔任斯基/16l

六、两面人卡冈诺维奇/168

第六章 犹太社会主义者在其他国家的实践/176

一、德国1918年革命中的犹太人/176

二、“中派”德国革命领导人  胡果·哈阿兹/180

三、奥地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希法亭/186

四、美国劳联主席——龚伯斯/188

五、法国社会党党魁——勃鲁姆/193

六、英国工党领袖——拉斯基/199

第七章 犹太革命者在中国/203

一、国共合作的发起者——马林/203

二、红色使者——越飞/213

三、孙中山的高级顾问——鲍罗廷/219

四、王明路线的始作俑者——米夫/230

五、参加中国革命的其他犹太人/237

附录 “犹太人一共产主义”——希特勒的反犹谜底/240

一、反犹运动源远流长/240

二、荒唐离奇的《锡安长老议定书》/246

三、希特勒反犹思想的形成/249

四、“左”“右”两难的犹太人/257

跋 犹太巨人成就奇崛伟业/264

试读章节

公元前1世纪,强大的罗马帝国在地中海地区兴起,并很快将势力延伸到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罗马统帅庞培率大军将耶路撒冷围困了3个月后,终于攻破了这座古城。有1万多名犹太人被杀死,-另有一大批人被俘后押解到罗马,沦为奴隶。从此,巴勒斯坦成了I罗马帝国的属地,犹太人再一次陷于一个外来民族的统治之下。罗马人的统治比希腊人更加专横和残暴,不但从经济上进行残酷的压迫和掠夺,而且在宗教和文化上采取歧视和压制政策。几十年后,犹太人积聚了多年的仇恨全面爆发了,他们纷纷揭竿而起,反对罗马帝国的暴政。这次犹太全民大起义称为“犹太战争”。

犹太人的起义很快席卷了整个巴勒斯坦,许多地方的罗马人都被杀死或赶走,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没有多久,罗马当局就调集了数万大军前来镇压起义。强大的罗马军团在韦斯巴芗的指挥下,最后打到了耶路撒冷城下,把这座圣城围困了起来。犹太起义者坚守着有三道城墙的耶路撒冷,同罗马人展开了浴血奋战。战斗断断续续进行了3年多,直到公元70年罗马大军才在犹托·泰特斯的统率下攻陷了耶路撒冷。当罗马军队突破了耶路撒冷最后一道城墙后,犹太起义者被迫退守圣殿。罗马人又用攻城的手段向圣殿发起攻击。6天后,圣殿也被攻陷了,绝大多数起义者视死如归。罗马士兵冲进圣殿,进行疯狂的杀戮,随后又放火焚烧了这座宏伟的圣殿。

在耶路撒冷城被攻破前,有一位名叫约瑟福斯的犹太起义军首领投降了罗马人,但他后来因此一直在良心上感到不安。为了弥补自己贪生怕死的罪过,他写了一部叙述犹太战争的书。书中记录下耶路撒冷陷落前后的惨烈场景。约瑟福斯写道:“到后来的时候,城中狭窄的街道到处都是血污,在夏天的烈日下,尸体都发臭腐烂了。城中已没有什么食物了,稻草、兽皮、腐肉都被吃光了,连祭坛上的祭物都被吃掉了。但人们仍不愿向罗马人投降,因为他们深知自由的可贵。”

耶路撒冷陷落后,一些犹太人继续在各地抵抗着罗马人。其中以在死海之滨的马萨达要塞抵抗的时间最长,结局也最为悲壮。

马萨达原是希罗德王在死海南端沙漠中的一座岩石山顶上修筑的一个行宫,易守难攻,地势险要。耶路撒冷陷落后,一支起义的队伍退到这里,据守在山上的要塞中。他们靠自己种粮食,接雨水为生。罗马军队在山下围困了整整两年,最后在公元73年靠数万士兵背土铺成了一条上山的道路,最终攻陷了要塞。当罗马将军锡尔瓦率军进入马萨达要塞后,发现山上的房屋和粮食全已烧毁,要塞中只有960具男女老幼的尸体。原来,当山上的犹太人看到要塞已被罗马人攻破,为了避免被俘受辱,决定集体自杀。但是,犹太教律法却禁止犹太人自杀。于是,他们的首领便决定通过抽签挑选出10个人先杀死众人,10人中又由一人杀死其余9人,最后这个人再自杀。

马萨达要塞最后仍有7个人侥幸活了下来:两名妇女和5个孩子。她们成了这一历史悲剧的见证人。后世的考古学家们也在马萨达发现了许多证实这些犹太英雄事迹的遗物。后来,马萨达成为了犹太人追求自由,宁死不屈的象征。

持续了7年的犹太战争结束后,罗马大军押着俘获的犹太俘虏,高唱着凯旋的歌曲回到罗马。为了纪念这次胜利,罗马人在罗马广场修建了一座宏伟的凯旋门,上面雕刻着战争的场面和各种缴获的战利品。其中包括许多犹太圣殿中祭祀的用品。这座罗马人庆祝胜利的凯旋门,在犹太人眼中却是失败和屈辱的象征,他们至今不愿意从这座凯旋门下走过。

罗马人的武力政策并未能使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完全屈服。在公元115年和132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又先后两次举行起义,但都因力量悬殊而失败了。最后一次是在大卫家族的后裔巴尔·科赫巴的领导下发动的,犹太起义者曾一度攻占了耶路撒冷城。罗马人用了3年时问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星辰之子”科赫巴也壮烈牺牲。这次起义的失败,标志着犹太人为恢复民族独立和自由斗争的结束。罗马人对犹太人进行了更加残酷的报复,成千上万的犹太八被处死。据说当时遍地都是钉着犹太人的十字架。  

犹太战争和起义失败后,犹太人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废墟和荒野,多数城镇和村庄都被毁坏了。昔日繁荣的巴勒斯坦,而今人烟稀少,四处萧条,满目凄凉。犹太民族的主体也离开了巴勒斯坦,成了一个没有国家的流散民族。而且在此之后,直到20世纪,犹太人就没有再举行过有组织的起义和反抗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散居在不同的国家里,已不再是一个聚居在一起的民族了。

中世纪是犹太人历史上非常黑暗的一个时期,他们在欧洲受到的欺凌和迫害难以形容。然而,尽管犹太人在强权和迫害面前看上去唯唯诺诺,逆来顺受,实际上他们在精神上始终乐观、自信,甚至可以说高傲。他们虔诚地信仰着犹太教,相信他们是上帝的“特选子民”,一切苦难都不过是过眼烟云,都只不过是上帝对他们的错误的惩戒。他们认为,上帝(雅赫维)将会降临,犹太人最终将得到拯救,他们的民族最终将会繁荣,他们的子孙将如“天上的众星”,将如“地上的尘沙”一样繁多。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天意,而不是人的行为,所以没有必要怨天尤人。

也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下,犹太人在频繁的艰苦磨难面前始终保持着信心。财产没收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再重新聚集创造;从世代居住的地方驱赶了出来,再找一个新的地方重建家园;虽然在肉体上受到折磨,在外表上受到基督教统治者的轻蔑和唾弃,但他们在精神上却是高傲的。只要精神不垮,犹太民族就不会灭亡。

P8-11

序言

许多人都知道,犹太民族是世界上一个独特而奇异的民族。这个民族中涌现出了与其人数不成比例的世界级人物,产生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因而犹太人也被人们冠以种种称号,如“最聪明的民族”、“最善于学习的民族”、“最会赚钱的民族”等等。然而,也许有的人不知道,犹太人还被人们称为“激进的民族”。因为自19世纪以来,在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运动中,有众多的犹太人投身其中。无论是新兴资产阶级起来反对封建专制君主制、争取平等自由的社会革命,无产阶级起来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压迫,争取建立公正社会的阶级革命,还是被压迫遭奴役的弱小民族起来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革命中,都活跃着犹太革命者的身影。而且令人惊奇的是,犹太革命者在历次革命运动中所发挥的影响、所起到的作用和所获得的地位,与这个人口不多的小民族同样也是不成比例的。

在世界革命中,有这么多的犹太人,而且有这么多有影响的犹太人,这是过去人们没有注意的一个现象。这到底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还是具有某种必然性和规律性?这一现象同犹太民族的历史,同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以及同犹太人的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和传统之间是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我们觉得,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我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介绍了一些19世纪以来有影响的犹太革命者。我们主要是介绍犹太民族中有众多革命者这一过去一直被人们忽略的现象,以及这些犹太革命者个人的经历。至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它产生的影响(如希特勒将犹太人与共产主义混为一谈),本书只是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我们觉得还要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对这本书的书名《犹太巨人与世界革命》,我们在这里也想作两点说明。

一、书中所说的世界革命,主要指的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而不包括在此之前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自由主义革命,也不包括以民族主义为旗帜的民族解放运动或者其他性质的革命。否则,我们所选的犹太革命者的人数会更多。如西奥多·赫茨尔、哈伊姆·魏兹曼、大卫·本古里安等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导人就没有包括在我们所说的“犹太革命者”的范围内。但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社会主义运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出现许多不同的学说和流派。有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科学社会主义,也有追求社会平等公正的“民主社会主义”,还有伯恩斯坦等人提出的“修正主义”等等。本书所谈的“革命”,也并不仅限于共产主义革命,而是包括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所有以社会主义为旗帜的运动和革命。

二、本书写的是“犹太革命者”。但是,到底哪些人算“犹太人”,即确定犹太人的标准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有争议的。由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有人认为判断犹太人的标准是宗教信仰,也有入认为判断犹太人的标准是民族或者种族。有不少“犹太革命者”否认自己属于犹太人,尤其是左翼革命者,基本上都是既反对宗教信仰又反对民族主义的,因止匕他们多数都不认为自己是犹太人。我们这里采用曲标准,主要是根据家庭出身和血缘关系,而不一定根据他个人的态度。另外,我们之所以把书中涉及的犹太革命者称为“犹太巨人”,因为他们都是世界级的知名人物。这里所说的“巨人”,主要是根据他们的知名度,而并不反映对他们的评价,也不带有褒贬之义。

本书的写作分工情况是:肖宪负责全书的构思、策划和写作,黎志军参加了第三、五、六章的写作,王训田参加了第四、七章及附录的写作。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杨曼苏、左文华、吴磊先生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还想对北京思奋文化科学研究所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该所所长桑思奋先生对作者的信任,以及他对本书的写作和出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作 者

后记

          犹太巨人成就奇崛伟业

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抱怨: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成功地把两个美国公民送上月球,但从1949年至今仍不曾有一个美国公民能登上中国内地。

7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开启了中美两国的破冰之旅,在参观上海工业展览会时,有西方记者问他:您认为谁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尼克松的回答是:可惜,是马克思。

可惜者,遗憾也。不过,尼克松无奈、不甘的是什么呢?

时光过去了30多年,期间尼克松先生作古,当年的苏联已成了历史,东欧所有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也已面目全非、山河变色。而2005年,英国在一次对4000多人抽样调查时,70%以上的英国人认为,对人类进程影响最大的人,仍旧是马克思。我相信这个回答绝对是出于这些普通人的自觉和本心,因为今天的人并没有当年美国总统那种政治家的精神负担和政治顾忌。马克思身后已过去100年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具有巨大的冲击力。

2005年8月22日,德国《明镜》周刊刊登“多数德国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仍有现实意义”的封面文章,当即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文章说2/3的原东德人和56%的西德人都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好的思想,只是迄今为止实施得较差”。学者诺尔特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主义,富于创造性,而且卓越有成效,因为它是第一个跟一个人联系起来的主义。”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20世纪初,共产主义不再仅仅是飘荡在欧洲上空的幽灵,从广袤的俄罗斯到欧洲各国,乃至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社会主义运动势如燎原之火,曾席卷了多半个地球。

上世纪西方曾有人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整个20世纪,就是两个犹太人之间的决斗。谁?耶稣和马克思。

果真如此吗?

谁都知道,是基督教和希腊理性主义,奠定了西方的文化传统。随着近年来西方重大的考古发现,现在恐怕没有几个人还会怀疑两千年前是否真有耶稣其人了。

然而耶稣这位肩挑东西的“上帝之子”,其种族既非盎格鲁撒克逊人也不是日耳曼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犹太人,一个对犹太教以至于犹太传统离经叛道的犹太之子!

以“上帝特选子民”自称的犹太人,是曾为人类奉献过《圣经》的伟大民族。就《圣经》的影响而论,特别是在西方世界,其在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价值观等等领域,其永恒的价值是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的。

经历了出埃及、巴比伦之囚劫难的犹太民族,几千年来虽饱经离家之苦、亡国之痛,但上帝的鼓舞使他们灭国却并没有亡种。从公元前586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被巴比伦人摧毁,直到1948年以色列复国,犹太民族在苦难的历史长河里挣扎了2400多年。他们怀着为弥赛亚拯救的希望,虽云散天涯,但始终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智慧地面对人生。人们无数次探讨文化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说请你看看当代的犹太人就知道了。人类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犹太民族是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伟大民族,他们是天然的思想行动者和革命者。

尽管犹太民族自古至今的人口从来没有超出过世界总人口的千分之三,但骄傲的犹太人起初却要把上帝永远封闭、固定在他们惟一的种族之内。犹太教严格地坚持只向本族人开放,如此就严厉限制了他们融入全人类的可能。是耶稣把上帝改造成了人的上帝。他以普度全人类的人文胸怀,把基督教从犹太人的一个小教派,转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宗教。而正是由于耶稣的普世精神,才有了伟大的“使徒”保罗敢于突破神圣的犹太教的禁锢,使基督的精神光大于世界。耶稣、保罗均是被罗马帝国残酷地处死的,但不要忘记他们的人文普世理念和传教方式,首先是为本民族的犹太教所不容。今天回顾历史,应该说耶稣无疑是他那个时代人类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和宁死不屈的革命家。

上帝是什么样子呢?人们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大哲学家康德说过,人类永远不会见到上帝。但犹太人从一开始就认为,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即使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人把与上帝的距离拉得也很近。而人又代上帝宣称地球上的所有人,从国王到乞丐都是他的儿女,于是才有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欧洲人走出《圣经》,进而要求人人平等的自由权力。上帝进而被人化,这是西方文明之所以被称为“基督教文明”的衍化人文过程。

西方的近代资本主义是对封建主义的否定。过去我们常说,资产阶级文艺复兴,不对,精确地说应当是文艺复兴派生了资产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领导了文艺复兴。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历史贡献,马克思对其的高度评价早已写得清清楚楚。

社会主义的核心理念说到底是人类对社会公正的追求,社会主义的根本是出自于人性,反对社会的不平等即人奴役人、人压迫人,穷人、弱者与社会不幸的人群及完善论者是社会主义理想和实践的社会基础。

善良正直的人们从法国大革命起喊出的就是平等、自由。读读法国大革命史,甚至看看雨果的著名小说《九三年》,许多民众当时渴望的政治解放诉求,到今天人类也没有完全实现,不论是在今天的法兰西还是当初的前苏联都没有彻底完成这一神圣的人类理想。为什么?说到底,自由、平等、博爱只有到社会主义才能彻底实现的。过去我们在哲学上讲“一分为二”,结果是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有学者近年来又提出了“一分为三”,其实中国哲学几千年前就讲:“一而二、二而三、三生万物了”。三者,多也。因此莫如说“一分为多”,社会主义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学说,它最终是一种人类前进中认识到的一种科学的社会形态。从几千年前的宗教发端到法国大革命中的张显,人们如果从大文化、大视野对此进行历史的考量,社会主义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其来有自、传承已久的人文理想。

正是马克思把五花八门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整合、提炼,创造了具有普世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向共产主义追求过程当中的初级阶段,是一种理想公平社会的物化形态。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人压迫人、人剥削人、人奴役人的不公现象,那么革命就必然有着天然的魅力。人类从轴心时代以来,无论是《圣经》里的“天国”,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还是古罗马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意大利康帕内拉描述的神殿《太阳城》,也无论是佛教里的极乐世界,乃至孔子的大同理念,这些人类的普世理想无一不体现着人类对社会公平的正义追求,这是社会主义所以在19世纪、20世纪形成为世界主流运动的根本。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动荡,今天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评价要科学、客观、冷静得多。社会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东西,实现社会主义更不会只有一条永远不变的道路。从犹太的古先知们到耶稣、马克思,公平正义这股绵延不断的洪流,是在批判与继承、斗争与妥协、否定与肯定中逐渐发展的。人类的历史既不是计划出来的,更不可能是设计出来的。这部专著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告别的是空想,但我们永远不可能告别的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的坚定信念。只要天还是蓝的,树还是绿的,人类还要在大地上继续着生活,那么犹太民族前仆后继的伟大卖践,就必会继续来者,青史长存。

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从风生水起到波澜壮阔,一是曾建立起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二是发展了西方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改良运动,随着一浪浪的社会主义革命风潮,资本主义收敛了原始阶段的野蛮、放纵。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反垄断法,广泛的社会福利,高额的累进税率,遗产税的征集,议会民主的实现,如今一些西方企业家们的眼光里,已经不仅仅再只是财富的聚敛,还觉悟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总之,资本的社会化过程,正是当年马克思对社会主义衍进过程中的具体构想,他曾说过:只有成熟的资本主义才能脱化出社会主义,今天回想起来这绝对是深奥其中的真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在许多方面给社会主义开了一条恶劣的歧路,这道旧辙今天我们再也不能重复了,应当说“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是从理想到伦理极为科学、明智的历史选择。

同为犹太人的马克思和耶稣相距1800年,他们同是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犹太民族伟人,人们至今还在他们的影响下继续着历史。

如果没有犹太民族,人类的历史绝不会有它如此辉煌的今天;如果没有犹太民族,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也许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回首从19世纪至今的社会主义革命者行列中的犹太民族巨人,真令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犹太民族为人类贡献了大量精神瑰宝和思想巨人,从远古的摩西、耶稣、保罗,近代“第一个信仰自由”的大哲人斯宾诺莎,19世纪、20世纪的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成就了人类精神的巅峰。这个被希特勒魔鬼化的犹太民族不愧是一个孕育着勃勃生机的灵性超然的伟大民族。

10多年前,我曾和一些朋友谈起,列宁时期的苏联,布尔什维克7巨头中犹太人占了4个: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斯维尔德洛夫。整个苏共政治局24个委员中,有2/3是犹太人,其中包括理论家拉狄克、明仁斯基等。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领袖也都是犹太人,帮助中共建党的马林、越飞,中国国民革命时期来华的鲍罗廷等也都是犹太人。以至民国时期有“犹太共产主义”之说。10多年前我与中国社科院亦师、亦兄、亦友的韩秉芳教授,说起出版策划“犹太·以色列丛书”的计划,韩教授是对马克思著作有着精湛研究的学者,他不仅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还鼓励我说:“犹太·以色列丛书”能出版,无论就其学术还是历史价值,都将是独特的。

仰仗云南大学西亚研究所的诸位专家,“犹太·以色列丛书”得以陆续问世。肖宪教授以严正、科学的治学态度,创作了《犹太巨人》这部专著。杨曼苏、肖宪等教授以艰辛的劳动和这套丛书证明,他们不愧是当今中国研究希伯来文化的权威学者。中国工人出版社的各级部门领导,特别是刘延庆先生对这套丛书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精力,王薇、王宁和樊晓哲三位年轻女编辑对丛书作了认真细致的编辑加工。在此,我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犹太巨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宪//黎志军//王训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37596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8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