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幸福做女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女人,若想幸福,必须忘掉“白马王子”的故事。这些美丽的童话永远是童话,生活中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如果有幸被你遇到,则是极大的不幸。因为爱的首要原则是平等,所有不平等的爱最终都会通往墓地。你若不想成为爱情烈士,就必须像男人一样,立足职场,兼顾情场,实现共赢。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只能暂时舍鱼(情场)而取熊掌(职场)。因为经济的独立是爱情自由的保障。就算你爱得天昏地暗,也一样离不开面包。

幸福无法在别处,与其把梦想寄托在男人身上,不如好好经营自己,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翁。

内容推荐

本书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爱情、婚姻、真诚、金钱、男人、岁月,旨在帮助女性朋友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本书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思想是:希望女性朋友们,除了在谈恋爱时,充分享受做女人的感觉,其余时间和场合,最好忘记自己的性别。老老实实学本事,勤勤恳恳积经验。点点滴滴长智慧,在职场上和男人公开过招。只有这样,你才能超越自身性别,摆脱女人最大的敌人——依附,像男人一样拥有自由和责任,成为3.0版拥有中性美的出色女人。

这是全新的女人思维方式,醍醐灌顶的精彩语录,本书中,超人气女性情感专栏作家告诉你如何幸福做女人。

目录

幸福无法在别处(代序)

1.灌水之爱,陪你到2046

2.鱼和自行车的爱情

3.漂泊男人:带爱情上路

4.我的零食男友

5.身后的三个男人

6.咖啡女人遇到茶男人

7.单身女人双人房

8.7点50的爱情

9.小资女人和绅士男人的三个夜晚

10.爱遍天下优秀男人

11.男人的性感指数

12.低成本做女人

13.与CEO谈一场低温恋情

14.资本爱情现在时

15.把藤丈夫打造成树男人

16.全职太太的成本、收益和风险

17.全职太太的N种生活

18.平装老公VS精装情人

19.当调情成为艺术

20.第一先生:站在名女人背后的男人

20.美国弃妇反击战:因离婚而成名

21.女人独自上路

22.把男人当成备胎

23.野玫瑰也有春天

后记:从李字春到杜拉斯——谈女性的独立和解放

试读章节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伊韦每次回国,都会约上我们几位好友一起喝几杯。地点就选在他家。也许是他漂泊得太久,那些充满异国风味的咖啡馆、酒吧去得太多的缘故吧。伊韦的家是一所靠海的漂亮房子,有一个像小型酒吧大小的客厅,一面连着阳台,透过长长的落地窗可以望见对面的大海。一面靠近厨房,因为久不开火,索性改成了吧台。吧台下面的柜子储藏着足够多的好酒,看上去很像一个真正的酒吧,如果灯光足够暗的话。

“你知道吗,当初我就是为了这个房子才去香港工作的。”伊韦一边缓缓地往杯子里倒酒,一边说。口气淡淡的。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的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怎么也不相信他会成为一个四处漂泊的世界公民。记得大学毕业前最后一个晚上,我们4位好友一起回眸过去,畅想未来,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心愿——漂洋过海,看看地球另一面那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怎么生活。只有伊韦除外。他的梦想——说出来有些好笑,就是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娶一个厨艺不错的好太太,每天晚上做好饭等他回家,早晨煮好咖啡叫他起床,最好再能给他生上一对双胞胎。此生便足矣。至于国外,有机会可以去旅游度假,生活嘛,还是要在本土。

当我们几位忙着考研、办签证、为自己的宏伟蓝图日夜奔波时,伊韦则像钟表一样,每天踏着固定不变的节拍奔向他工作的银行,看那些厚厚的财务报表,无限次和10个阿拉伯数字亲密接触。工作实在枯燥无味,他却毫无怨言。不过幸运的是,他如愿以偿娶了位有一手好厨艺的太太。我们的胃都享受过她的款待。

说实话,当我奔波一天坐在麦当劳里吃千篇一律的晚餐时,对伊韦那只幸福的胃真有些羡慕又夹着几分妒忌。不过若是知道他日后付出的代价就不会了。他那位有一手好厨艺的太太总是抱怨他们的蜗居太小,特别是那个由阳台改造的厨房让她每天在硝烟中忍受煎熬。在她第N次抱怨引起两人之战中,伊韦所在的银行正好有一个去香港工作的机会,年薪是现在的4倍,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一举通过。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告别了。伊韦告别家人朋友,告别生活了30年的城市,远赴香港。独自一人忍受着思乡的愁苦,思亲的煎熬,还有工作的压力和陌生化的痛苦。做为回报他拥有了一栋靠海的房子,有漂亮的阳台和宽敞的厨房。却无法享用。他的胃无法跨过3000公里的距离。为了还贷款,他必须留在香港。连接他和家的只能是电波。

那天,伊韦往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陌生女人,说是新来的保姆。伊韦很奇怪,因为妻子并没说过。接下来发生的事就不是奇怪,而是震惊了。伊韦问她太太在不在?她说不在。问她去哪了?她说去医院了,和先生一起去的。伊韦生气了:你有没有搞错,我就是她先生,我在香港呢。保姆好像比他还生气:你才搞错了呢,我家先生刚刚陪太太去医院,检查是不是怀孕了。

伊韦一分钟也没耽搁,火速回国。尽管如此,仍没能留住妻子离去的脚步。曾经幸福的婚姻,就这样变成记忆中的一道风景,和一所空空的漂亮房子。

想想也难怪,得多坚挺的爱情,才能抵挡住3000公里的距离啊!

和女权主义者谈恋爱

带着一颗受伤的心,伊韦远赴日本,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活,想以此来抚平内心的创伤。不过真正抚平他创伤的是一场急风骤雨似的爱情。

在一次酒会上,伊韦邂逅一位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女郎琼。琼为伊韦的才华和气质所吸引,生性开朗、有着现代意识的她主动出击,展开攻势。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把正在情感疗伤中的伊韦拉入情网。

可以说,这场异国之恋给伊韦的人生来了一场彻底革命。没想到在同一星球下的东西方女性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位来自当今世界第一大国的琼是一位坚定的女权主义者,从经济到思想都独立,吃饭自己埋单,房租各付一半,从不索求礼物,相反,倒经常送伊韦各式精美而昂贵的礼物。伊韦开始有些不适,但很快就切身体验到和女权主义者谈恋爱其实是一件十分美妙而轻松的事,没有负担,只有甜蜜。就连分手都别具一格。

半年后,琼在日本的签证到期了,她没有续签。她十分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虽然她爱伊韦,但并不打算为了这份爱放弃美国。这也是所有女权主义者的爱情原则——你快乐,不如我快乐。琼决定回国前再圆自己一个梦——和伊韦一起去中国,看看自己所爱的人出生的地方。他们先到北京,游览长城、故宫、颐和园,然后去了伊韦出生的滨城。这其实是一次浪漫的分手之旅,但伊韦还蒙在鼓里,幸福得一塌糊涂。

最后揭晓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那天,琼像一个好主妇,系着围裙、翻着菜谱,在厨房里度过了近两个小时,做了两道中国菜。伊韦十分感动,一时竟忘了前车之鉴,萌生出同结连理、共度余生的念头。

琼似乎猜到了,不等伊韦开口,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方盒,里面是一块浪琴表。

“这块表我珍藏了好多年,准备送给和我共度余生的人。我原想那个人是你,但现在看不可能了。我们之间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有太大的差异,相爱可以,但要长久相处,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我还是要把它送给你,谢谢你陪我度过的所有快乐时光。”

伊韦这才明白,这是一顿最后的晚餐。

虽然这次飞来的爱情又以同样的速度飞走,但有上一次感情创伤垫底,伊韦心里的痛减轻了许多。毕竟,在相爱的日子里,他们是倾心的,尽力的,投入的。就算现在分手,也没什么遗憾的。

这段爱情,让伊韦悟出一个简单而重要的人生哲理:每件事情的发生,都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即使是像离婚这样的事。她重新给了你爱的权利。这样一想,伊韦就平静了。平静之后,他对自己的目前状况做了一个全面分析,得出结论:其实自己是不适合婚姻的。婚姻需要稳定,而不是动荡。不过这种动荡倒是滋养爱情的土壤。看清了这一点,伊韦便心甘情愿做起了钻石王老五。(P22-26)

序言

男人和女人,谁更幸福?

男人会说,还是女人幸福。现代社会为女人提供了双向选择,她们既可以像男人一样在职场打拼,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又可以退居幕后,嫁给一位优秀的男人。但男人就不行了,男人只能战死疆场。不成功,则成仁。

而女人却说,还是男人幸福。现代社会对女人的标准是双重的,不仅要经营好自己的事业,还要获得美满的婚姻,而这二者有时是很难兼容的。但男人就不同了,男人只要事业有成,就一切都OK了!爱情与婚姻,会随之而来。无须花费太多精力。赢者通吃嘛!

说得都对,也都不对。

男人和女人,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如果把社会比做战场,男人的主战场绝对是职场,他们除了恋爱时,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会“集中子弹歼敌”,一旦征服女人之后,或者发觉感情危及事业,便会鸣金收兵,把精力投向职场。男人一生追求的,首先是事业的成功。爱情只能作为副产品,只是利用战争空隙,打个插边球而已。

而女人则不同,虽然她们与男人比肩而立,穿梭于职场,但更多时候却心系情场。在她们内心深处,永远期待一次刻骨的爱情,一个铭心的男人。她们坚信无论事业多么成功,依然无法代替情感的空白。所以情愿为了爱情牺牲事业,为了心上人放弃梦想。她们看韩剧会泪流满面,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生死恋……

所以你看,男人和女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种。一般来说,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男人务实,女人务虚。男人是结果驱动,女人是过程驱动。但有时又相反,譬如在两性交往中,男人更在意女人的硬件(青春与美貌),而女人更在意男人的软件(性格与才华),男人喜欢享受过程(爱情),而女人却追求最终结果(婚姻)。从这一点来看,恰恰是女人比较理性、务实,是结果驱动而非过程驱动。

本质上,男人是社会动物,女人是情感动物。男人追求事业的成功,女人追求情感的归属。从这一点上说,男人比女人幸运。因为成功是一个客观标准,可以量化,可以通过勤奋努力而获得;而情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可外化。不是你勤奋努力就可以拥有的。因此,女人往往比男人活得累——为情所累。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女人比男人不幸福?

当然不是。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是综合的艺术。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多种角色,追求更多方面的成功。如果把职场和情场做为两个重要参数,对人的幸福进行排名的话,我相信,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会一致认为,最幸福的人是职场和情场双赢,最不幸的人是职场和情场皆输。而在两个中间状态——职场赢、情场输和职场输与情场赢——二者之中做选择,恐怕大多数男人会选择前者,而女人则会选择后者。

男人和女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选择也不同。这固然有生理或心理的原因,但其背后,是更深刻的社会原因。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事业的男人,会赢得许多女性的爱慕。反之却不然。一个事业平平、但容貌出众的女人,周围不乏许多男性追求者。社会对男女两性,一直是采用双重标准、用两种不同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的。男人通过征服世界,去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去征服世界。男人干得好,就一定娶得好;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流传千年的金科玉律,在21世纪的今天,仍被视为两性关系的“葵花宝典”。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不错,女人可以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但这世界变化快,你可以征服一时,却不能保持一世。白马王子只能存在于童话故事中,生活中很难有永不落幕的爱情。再完美的爱情,一旦落地,也会变得琐碎而现实。况且生活中,很少很少有白马王子,更不要忘记,谁也不是白雪公主,更多的是“灰姑娘”。所以还是找一匹“灰马”比较现实。

女人,若想幸福,必须忘掉“白马王子”的故事。这些美丽的童话永远是童话,生活中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如果有幸被你遇到,则是极大的不幸。因为爱的首要原则是平等,所有不平等的爱最终都会通往墓地。你若不想成为爱情烈士,就必须像男人一样,立足职场,兼顾情场,实现共赢。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只能暂时舍鱼(情场)而取熊掌(职场)。因为经济的独立是爱情自由的保障。就算你爱得天昏地暗,也一样离不开面包。

幸福无法在别处,与其把梦想寄托在男人身上,不如好好经营自己,做自己生活的主人翁。

后记

从李宇春到杜拉斯——谈女性的独立和解放

一、李宇春与杜拉斯

我对李宇春的印象,来自媒体,当时就觉这个女孩儿无论言谈举止。还是穿着打扮,都很中性化,透着一种男孩子般的帅气。在她身上,没有传统女性的性别特征,比如长发飘飘,杨柳细腰。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中性美、帅气,犹如一道闪电冲击了传统女性审美标准。我们都知道,李宇春是超女大赛冠军,是海选出来的,可以说代表民意,是新的大众文化标签。标志着中国传统女性美时代的终结,昭示着一个新的中性美时代的到来。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宇春对中国女性的影响,可与法国女性主义作家杜拉斯相比。两者之间的不同,在于李宇春可能是无意识的,被动地充当了这一角色,而杜拉斯是有意识的,她在用自己的文字,探索女性的需求和欲望。

中国读者对杜拉斯的了解,应始于1984年她创作的《情人》及同名电影,书中对性爱有大胆描述,杜拉斯的作品大都描写男女情爱,并且她终生也是一位伟大的情人。她通过情感的表述,探索女性做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欲望与需求。做情人是要有资本的,从经济到精神都要独立,你们之间的连接就是情感,没有物质利益关系。如果你住的房子、用的车子都是对方给的.那不是情人,是二奶。中国一向盛产二奶,而少情人,就是因为女性不独立。没有独立就没有平等,而爱情的首要条件就是平等。杜拉斯一生情人无数,因为她从经济到精神都独立,是做为一个平等的、独立个体与男性交往.而非一个次要角色,男人的附属品。因此可以来去自由,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法国有两位伟大的女性,对西方女性的独立和解放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位是杜拉斯,还有一位是波伏娃,她的《第二性》,被称为女性的圣经。遗憾的是,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波伏娃、杜拉斯这样为争取女性独立和解放的标志性人物。有一些女性作家做了些工作,但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够。李宇春的出现,从广度上讲够了,但要说明的,她是行动领域而非思想领域的,最多可以说是一个草根版的杜拉斯。因为缺乏思想体系引导,容易走向肤浅,被商业操作,缺乏后力。

一个人要想主导自己的人生,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领域的问题,再付诸行动。用理性来管理自己。有人说,女人是感情动物,缺乏理性。这话不对。感性是先天的,理性是后天训练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思考。女人如果和男人一样,经过必要训练,养成对事物思考与分析的习惯,那么也会像男性一样,具有慎密的分析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从而拥有决策力与执行力。

女性要想认识自我,首先要了解女性发展的历程。

二、女性3.0时代到来

美国畅销书作家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观点:全球一体化经历了3个伟大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从1492年到1800年,为全球化1.0版本。这一阶段始于哥伦布远航发现新大陆。开启了新旧世界间的贸易,使世界从大号“缩水”到中号。这期间主要是国与国的贸易,国家的力量决定规则。

第二个时代1800年—2000年,为全球化2.0版本,这一阶段主要是得益于工业革命和早期的信息革命,科学技术使得生产、通讯等成本下降,一些跨国公司到国外寻求市场和劳动力,使得世界趋向一体化,从中号“缩水”到小号。

第三个时代是全球化3.0版本,人类从2000年起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将世界从小号“缩水”到微型,将竞争场夷为平地。如果说1.0版本的主要动力是国家,2.0版本的主要动力是公司,那么3.0版本的主要动力则是个人。平坦世界给每个人以平等机会,只要你有才华和能力,就不会被埋没,3.0版是一个全新时代,个人取代国家与公司,成为主要驱动力。  有意思的是,女性的独立和解放,也经历了3个伟大时代。借用弗里德曼的理论,可以称其为女性解放的1.0版、2.0版、3.0版。

我们都知道,人类最早是母系社会,家族首领是最年长的女性,拥有绝对权力,男性外出打猎,捕食,由担任族长的女人来分配。因为当时科技落后,人们没有认识到生育方面男人起的作用,以为全部是女人的功劳,权力崇拜源于生殖崇拜。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认识水平提高,发现男人在生育中至少起到二分之一作用,于是女人的统治地位发生倾斜。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使权力从女人移交给男人,就是经常发生战争,使得男人的性别优势发挥效力。因此可以看出,权力的形成与争夺,一方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方面是双方实力较量的结果。

男权社会就这样形成了。从最初的游牧生活,到农业社会,一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女人做为一个群体,从社会大舞台退出,回到家庭。失去了在社会上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因而也就失去了话语权,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成为次于男人的第二性。

女性的解放,经过三个伟大时代。

第一个时代,从1914年到1955年,称为女性解放1.0版本。这一阶段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男性走向战场,大量工作岗位空出来,给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她们纷纷走出家庭.走向工厂,获得工作权。随后又获得其它两项重要权利:教育权,政治权(表现为选举权)。

第二个时代,从1955年到2000年,为女性解放的2.0版本。由于避孕药的发明,女人从繁重的生育中解脱出来,可以充分享受情感和性的自由,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权力。

第三个时代,从2000年到现在,是女性解放的3.0版。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彻底铲平男女两性差别,女性在工作、情感、性爱以及思维方式上,获得了全方位的解放,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进入一个全新的中性美时代。

如果说女性的1.0版,是工作权、教育权与选举权——硬件的平等,女性的2.0版。是情感世界——软件的平等,那么女性3.0版,则是思维方式的平等。这标志着女性从源头上彻底消除了性别束缚,摆脱掉男权文化强加给自身的次要的、附属的配角身份,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平等的人。

与西方女性相比,中国女性的独立和解放有所不同。三个时代的划分应该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1.0版。从1949年到2000年,为2.0版。从2000年至今,为3.0版。现时代的中国,是三个版本共存,混合。虽然已经进入3.0版,网络时代已彻底铲平男女两性差别,但有些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内心深处还有着很深的依附情结,在两性关系方面容易陷入困境。这部分女性必须调整自己,改变观念付诸行动,以适应3.0版时代,否则就会遭到社会的放逐,成为时代的弃儿。

三、3.0时代女性如何塑造自己

(一)理性地看待爱情与婚姻,明确自己担任的角色

很多人把爱情与婚姻混为一体,其实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爱情是有距离的美,婚姻是贴身的平淡。、爱情是自然产物,婚姻是社会产物,具有4个主要功能:

1.经济功能。婚姻本质是一份契约,是由两个人自愿签署的有限责任公司,彼此分工,共同经营,使利益最大化。

2.情感功能。人是群居的动物,内心深处惧怕孤独,所以要结伴,互相抚慰,互相温暖。

3.性功能。婚姻双方互为固定性伴侣。

4.养育功能。婚姻目前还是国人传宗接代、抚育孩子的合法方式。  婚姻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生活方式,但以失去自由为代价。你不再是你自己,你成了某个人的妻子,一个人被分成了两半,等到后来做了母亲,人又被分割了一次,你得同时扮演三个角色:职业女性、妻子和母亲。这时就出现分配和平衡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这三个角色是很难平衡好的,因为它们方向不一致,甚至是对立的。女性若想获得事业成功,需要全身心投入,这种投入会侵占妻子和母亲角色的份额,影响家庭和谐,甚至导致婚姻解体。很多知识女性都经历过这样的挣扎,最后,要么学会妥协,放弃事业追求,要么义无反顾。冒着失去婚姻的危险追求事业成功。

而男人就不必经历这样的矛盾和挣扎。无论是做为社会人,还是丈夫和父亲,男人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事业成功。事业成功了,同时也就是好丈夫,好父亲。男人加班或应酬回家晚了,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为了这个家!同样的原因女人回家晚了,就要忍气吞声地解释道歉。这就是为什么从古至今,成功的男人比女人多的原因,也是成功女性为什么大都是单身的原因。与成功男性相比。成功女性往往背负着更沉重的东西。

所以女性在进入婚姻时,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爱情与婚姻是两个概念,爱情是婚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要清楚婚姻是四位一体,以及你所要承担的角色功能。

(二)从经济独立走向精神独立

有段时间,媒体讨论“女人该不该花男人的钱”?其实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影响。为什么不讨论“男人该不该花女人的钱呢?”这本身就说明男女经济的不平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不平等,怎么可能有精神平等呢?

很多女人有一个致命弱点:一谈恋爱就变得依赖性很强,即使物质上不依赖,精神上也要依赖。凡事喜欢和男友商量。时间长了,就不会自己做决定了。我认识一位女性,大学时还是学生会干部,结婚后,什么事都听老公的,连买个电饭煲都拿不定主意。时间一长老公就烦了,越来越不愿回家,不久就在外面有了情人。

女人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管是单身还是结婚,该自己做主就自己做主,重要的事可以找人商量,但最终还要自己做决定。做决定是一种能力,是一个对事物分析、判断做决策的整合过程,大到工作调转、职务升迁。小到家居布置、餐具采购,都要学着自己做决定。这是克制女人的天敌——依附性的一种长期训练。

四、走进男性文化的误区

正如统治阶级总是制定、传播有利于自己政权稳定的文化与理念,多年的男权社会,也形成倾向于男性的一套文化体系,女性朋友要及早认识,以免为受其误导。

贤妻良母是一种高风险投资:

可能每位中国女性,或多或少都受到贤妻良母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实,这本身就是男权文化的产物,因为并没有与之对等的贤夫良父。男权文化的特征,就是对男女两性,采用双重标准。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竞争需要,他们让自己变得富有激情、野心、锋芒与斗志: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家庭生活,他们希望女人变得更加平静、顺从,甘当绿叶,任劳任怨。

贤妻良母,其实是一种高风险投资,其性质有点像风险投资商,就是把资本(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在别人而不是自己身上,因此有巨大的风险。因为是在种子期投入,要选择高成长性的潜力股。不同的是,风险投资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会在恰当时机(通常是公司上市)以股份转让形式撤出获利,再把资本投入新公司新项目,而不是成为长期持股人,这一点是贤妻们做不到的。她们希望自己成为永久性持股人,因而往往会受到来自丈夫的反对继而反抗,因为他们一旦步入成功者行列,身份已不可同日而语。名声与财富,就像蜜对于蜂,会引来众多佳丽。她们有着贤妻们不再拥有的青春和美貌,因此往往在竞争中成为赢家。这就是女人的悲哀,你可以在道德法庭来审判他,也可以在经济上获得补偿,但弃妇的命运在劫难逃。

如果想要规避风险,首先。从一开始。就要清楚这个投资的风险性,在过程中尽量规避风险,一旦出现危机.赶紧撤出。中止投入,以免浪费资本。对前期投入的,视为沉没成本不要追究。其次,选择自营,把资本用在自己身上。投资自己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公正的。你在社会上打拼积累的经验、才华,都会成为生存的资本,成为在竞争中取胜的武器。

女人不做母亲是不完整的: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整天在外忙碌,母亲总是做好了饭等他。长久以来,社会给我们树立这样一个白发苍苍的慈母形象。母亲意味着牺牲,忍让,她的生活中心就是丈夫和孩子。长久以来,女人习惯或被迫习惯这样的角色分配。这其实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剥削。

女人做了母亲,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的轻松与自由。那份沉重与牵挂,不做母亲的人根本体验不到。尽管养育女儿也会带来许多快乐,但是对于一个有着自己梦想和追求的职业女性来说,代价实在太大!女人做了母亲,就折断了翅膀,永远不可能像男人那样,了无牵挂地飞翔。如果想像男人一样展翅高飞,可以选择不做母亲。不要相信“女人不做母亲就不完整”。首先,没有一种人生是完整的。现代社会如此丰富多彩,不可能把每样事情都体验一遍。从这一点上说,每种人生都是残缺的。其次.人生也不必完整。完整的人生必定平庸。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如果每样都占一点,每样都不精彩。若想追求卓越,就要把所有能量对准焦点,让自己燃烧。 干的好不如嫁的好:

在男权社会,男人的财富+女人的青春,似乎是一种恒定组合,在婚姻市场中畅行不衰。这给人们造成一种假象:即女人干的好不如嫁的好。的确,女人如果像男人一样靠自我奋斗,至少要在35岁以后才会有回报。而通过与成功男士联姻,可以少奋斗十几年,一步到位,提早享受物质财富。

表面看,确实如此,其实不然。首先。事业与婚姻是人生两项追求,前者的舞台在社会,后者的舞台在家庭。现在二者合并,老公成了老板,你可以分走他一半收入,但同时也把自己降为附属。成了一个被动者,一个次要角色。其次,再没有什么比家务劳动更单调、枯燥的了。灰尘永远擦不完,衣服洗干净了又变脏,很少有人能从中获得乐趣。并且这种劳动不直接产生效益,必须通过你服务的对象——丈夫这个中介被社会承认。第三,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位伟大的女性,但现实往往是。等到这个男人成功时,就不需要这位伟大的女性了。在所有的职业中,全职太太是最难跳槽的,这是由你的职业性质决定的——不具备连续性。去求职时履历表写什么呢?总不能写“做过某某人全职太太”吧!

即使一切顺遂,不发生变故,婚姻的成功依然无法代替事业的乐趣。做为社会人,你没有作品可以展示、传播和记忆,你永远做为某某人的太太——一个附属品而不是自己存在。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就曾说过,一个男人需要两个妻子,一个用来爱,一个用来钉扣子。在对待爱情、婚姻与事业问题上,男性始终是清醒的,充当领导者、决策者的角色。而女性恰恰相反,往往是被动的,附属的,许多女性都是婚姻出了问题。才开始认识、思考和理解婚姻的。

五、低成本做女人,建构和谐、平等的两性关系

既然男权社会和男性文化对女性是一种束缚和压抑,那么女人是不是就把男人视为敌人,势不两立,不和男人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建立家庭呢?当然不是。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女权。把男人变为女人的依附.造成另一种束缚和压抑。这并不是女性独立与解放的本义和目的。

女性的独立和解放,不是不让你拥有两性关系,而是拥有更好的新型两性关系——平等、和谐、自由、发展。如何才能拥有这种新型两性关系、充分享受其带来的愉悦呢?就是要掌握自己的命运,低成本做女人。低成本做女人,就是老老实实地做人。多在“人”字上下功夫,少在性别上打主意。人生有许多财富,概括起来,就两样:青春和智慧。你可以用青春做武器,但最终敌不过时间这位杀手。你用青春换取的,最终会被岁月老人无情地带走。所以我希望女性朋友们,除了在谈恋爱时,充分享受做女人的感觉,其余时间和场合,最好忘记自己的性别。老老实实学本事,勤勤恳恳积经验。点点滴滴长智慧,在职场上和男人公开过招。只有这样,你才能超越自身性别,摆脱女人最大的敌人——依附,像男人一样拥有自由和责任,成为3.0版拥有中性美的出色女人。

2007年3月于大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幸福做女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5507
开本 32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7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195
14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