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彤,在香港超级富贾中排名第三,个人身价达300亿港元。港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和家喻户晓的“周大福珠宝”相联系。而在他旗下的香港新世界集团更是集酒店、房地产、黄金珠宝业等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跨国集团。
本书为你介绍的就是这位身价超亿的富商的传奇人生。
图书 | 鲨胆大亨郑裕彤传 |
内容 | 编辑推荐 郑裕彤,在香港超级富贾中排名第三,个人身价达300亿港元。港人听到他的名字都会和家喻户晓的“周大福珠宝”相联系。而在他旗下的香港新世界集团更是集酒店、房地产、黄金珠宝业等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跨国集团。 本书为你介绍的就是这位身价超亿的富商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郑裕彤是香港超级巨富。郑氏集“珠宝大王”、“地产大鳄”、“酒店巨子”、“鲨胆大亨”于一身。 如果郑氏无缘成为老板的乘龙快婿,他或许无缘成为超级巨富;如果他不靠自身的努力,肯定就不会有今日之成就。 1943年,金铺伙计郑裕彤有幸娶老板周至元的爱女为妻。在郑氏的主持下,周大福金行在同业中脱颖而出,金饰销量居同业的首位;全港每年进口的钻石,周大福就占有三成;香港金铺珠宝行老板有成千上万之多,惟郑裕彤雄踞“珠宝大王”宝座。 1970年,郑氏成立新世纪发展公司。他兴建的新世界中心和香港会展中心,在20世纪香港建筑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 郑氏还热衷酒店业,他兴建、收购、管理的酒店有百余家之多,形成一个环球酒店王国。他一手兴建并经营的丽晶大酒店,与半岛、文华、香格里拉并列为香港名酒店中的“四大天王”。 20世纪80年代末,郑裕彤与林百欣联手收购亚洲电视股权。郑氏入主亚视,担任亚视董事局主席,打破了无线绝对霸主的地位。 1995年香港华人超级富豪榜,郑裕彤以290亿港元资产居第3位;2006年福布斯财富榜,郑裕彤以51亿美元的身家在香港富豪中名列第5位。 郑裕彤全力打造的香港新世界是一个传奇,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更大的传奇! 本书介绍的就是郑裕彤的传奇一生。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指腹为婚乘龙快婿自奋蹄 第二章 移师香港周大福再上台阶 第三章 珠宝大王钻石之光耀人眼 第四章 涉足地产人弃我取立宏愿 第五章 齐心协力新世界骑牛上市 第六章 十载心血新世界一鸣惊人 第七章 好大喜功新世界再攀高峰 第八章 投资失手郑裕彤处之泰然 第九章 投资赌业伊朗损失澳门补 第十章 屡败屡战彤叔开赌得与失 第十一章 海外扩张走资投资任评说 第十二章 桑梓之旅感慨万千多善举 第十三章 入主亚视万钧之势撼无线 第十四章 家庭生活天伦之乐最珍惜 第十五章 纯官主政鲨胆更甚鲨胆彤 第十六章 重出江湖郑裕彤斩缆扳水 第十七章 金市股市船行川海偶湿鞋 第十八章 碧瑶愉景海上明珠双璧联 第十九章 炒风炽盛楼价高企谁之过 第二十章 恒昌放盘新旧豪门结恩怨 第二十一章 内河码头地产四强大对决 第二十二章 酒店王国峰回路转闯世界 第二十三章 投资内地郑氏父子俱鲨胆 第二十四章 跨国官司郑家纯与狼共舞 第二十五章 多彩人生郑裕彤坦荡处世 第二十六章 富甲一方新世界再创世界 附录 郑裕彤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1925年8月26日,郑裕彤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的一户贫寒家庭。其父郑敬诒,是广州绸缎庄的一名伙计。 店伙计中,有—个名叫周至元的大伙计,稍长郑敬诒几岁。两人情如手足,患难成至交。如今周氏郑氏早已作古,郑裕彤发达后,竞无人考证出绸缎庄的商号。人们只能推测,这是一间在广州名不见经传的小绸缎庄。 隆冬的一日,绸缎庄打烊后天已漆黑。周至元、郑敬诒破例“奢侈”一番,去附近的茶楼喝晚茶。路灯昏暗,夜气带着一股瑟瑟的寒意,兄弟俩心中却揣着一股暖意——他们的妻子几乎同时“有喜”。“不求家财万贯,只求人丁兴旺”,贫苦人家常以这样的话聊以自慰。 他们先一人要了一碗九江米酒。酒酣耳热,周至元道:“阿诒,我们两家内人差不多同时有喜,看来是老天的安排。如果我们一个生的是仔,一个是女,我们就结为亲家。” 郑敬诒高兴地道:“一言为定。儿女联姻,我们两个,不管谁发达、谁落魄,永远是亲家。” 周至元道:“阿诒,兄弟间不说外人话,我们两个都会威水(得意、威风),两家内人同时有喜,这就是好兆头。” 郑裕彤未出世,婚姻大事就定了下来。在今日看来,“指腹为婚”确有几分荒诞不经。而对郑裕彤来说,他一生的情感与事业,都与他的婚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这门亲事,或许就不会有身为香港超级巨富的郑裕彤。 盛夏,郑敬诒在顺德老家的妻子生的是仔,取名裕彤。不久,周至元妻子生下个女儿,取名翠英。两家相继报喜之后,周氏、郑氏兴高采烈去食档痛饮一番。这门亲事正式确定下来。 1929年,周至元举家迁往澳门,与另一位周姓朋友在那里开了一家金铺。金铺不比食档及杂货店,是一门投资额较大的生意。周氏如何赚得合伙开业的第一桶金?民间有不少传说,其中颇信服于人的,是他“炒市面”。 所谓炒市面,即到市场炒金炒银炒货币。20年代末,广州有华资银行16家、银号477家,至于经营金银首饰为主的金铺不知凡儿。大有大炒,小有小炒。大炒即银行银号金铺,小炒即无店无号的散户。广州是华南最大的通商口岸,各围各地商贾云集,市面货币芜杂。各取所需,此涨彼落,给炒客提供了赚钱之机。 周至元目光锐利,进退神速,颇有斩获,见好就收。炒市面犹如今日炒股,“一夜暴富,一朝破产”司空见惯。周至元是一名福将,在他之前有何添、何善衡,之后有冯景禧、李兆基等,都曾涉足炒市面,也都成为香港的一代商界巨子。 从周至元一生的事业来看,炒市面只是他的原始资本积累,而非他心目中的“正途”。也正是因为炒市面,他与广州的金铺交往频繁,由此而熟悉金铺的经营,并起念经营金铺。 他在澳门开的金铺名叫“周大福”。 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港澳出现的金铺有几万家之多。真正成气候的金铺,寥寥无几。是郑裕彤鼎助岳丈将周大福金铺打理得风生水起,在同业中脱颖而出。周大福家喻户晓,在今日香港,不知道周大福,就像不知金银珠宝为何物: 30年代中期,周至元已是殷实的商家,周大福在澳门同业中颇有名气。相比之下,郑敬诒的境况就大不如兄长周至元。郑敬诒也曾炒市面,斩获菲薄,不过他谙知做伙计永无出头之日的常理,若想出人头地,非得自己做老板不可。周至元赴澳发展后,郑敬诒遂辞工离开绸缎庄,回了顺德老家。顺德籍商人遍布穗港澳及东南亚,顺德却不是繁华的商埠。郑敬诒开了一家小店,家小业小,聊以维生。 顺德澳门都在珠江三角洲西部,两地相去不远,郑家与周家常来常往,并未因两家贫富悬殊,而疏远了兄弟情义。郑敬诒郁郁不得志,便把希望寄予儿子身上,省吃俭用送儿子上当地的小学。郑裕彤不是求学仕进的料子,来显示…特别的聪颖之处。顺德人有从小外出做工经商的传统,在外的文盲殷商比比皆是。这不是郑敬诒所希冀的,他期望的是,儿子走求学之路,干一番大事业。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东部大片国土沦陷。1938年10月,日军向广州进犯,21日攻陷广州。数月之内,广州百万市民逃出城区,有的逃回老家,有的去香港澳门。1940年初,日军占领了中山县石岐,整个珠三角西部沦落于日军的铁蹄下。 郑裕彤小学毕业,战火纷飞,连性命都难保,遑论继续学业。郑敬诒去了一趟澳门,征得周至元的同意,决定将儿子送到周大福金铺做小工仔。周至元要郑敬诒一家来澳门避难,郑敬诒谢绝了兄长的一番好意。 难民如潮水一般从水陆通道涌向澳门。葡国政府“管辖”的澳门,的确是广东人心目中“理想”的避难所。然而,澳门只是富人的避难所,而绝非穷人的栖身地。人口激增,房租高腾,涨幅高达100%,食品蔬菜等涨幅之大更是令人不敢问津。这便是郑敬诒未举家来澳门避难的根本原因。 1940年7月(另有资料说是1938年,据郑裕彤自己讲,他是香港沦陷前去澳门的,4年多后升为金铺掌管,照推算,1940年赴澳较为准确),郑敬诒带儿子投奔儿子未来的岳丈周至元。郑敬诒未告诉儿子“指腹为婚”一事,他担心儿子以“郎婿”自居,自以为身份特殊,而不求上进。 澳门的繁华非顺德所能比拟,张晓辉先生在《澳门日报》发表过一篇关于抗战初期澳门经济的文章,文章说: “战时澳门商业繁盛,特别是金铺银业畸型发展,进入所谓‘黄金时代’。市面通货为白银,广东省双毫;生意场中交易,亦多是白银本位。自广州沦陷后,十三行之银业,不少迁澳营生,大银号、小找换,遍布于街市,生意异常发达。进内地者,将港纸兑大洋或毫券;在澳门者,将大洋毫券换白银,店铺内熙熙攘攘。此外,金铺也星罗棋布,难民在‘手头拈据’之秋,也纷纷将所携金饰换为白银,以维持生活,故金铺生意亦可观。” 周大福金铺业余也兼做货币兑换,这必须南专才打理,必须请知货币浮动行情、会计数换算、能鉴别金银成色。周至元认为,兑换业务不可能长久鼎盛,只有经营好金银首饰才是终身受益的营生。周大福的重点始终固守在首饰制售上。周至元掌管全盘并主持店铺,另一位周姓老板负责T场。 年仅15岁的郑裕彤在金铺做小工仔,从杂役干起。他未受到岳丈周至元任何特别关照。他每日早早就要赶到金铺,扫地、抹灰、倒痰盂、洗厕所。等弄停当,大伙计才姗姗来迟,开铺门做生意。 客户进进出出,伙计小心翼翼、笑容可掬侍奉。郑裕彤做大伙计的下手,还兼做跑街,替账房送账单票据,店铺卖光存货,他又得跑工场货仓取货。 郑裕彤一丝不苟,不敢懈怠。他明白,他实际上已得到周伯很大的关照。广东很多地方被东洋鬼佬霸占,每天都有好多难民来店找工。金铺是特殊行业,对没有人担保的“非可靠工人”,绝不敢录用。周伯老家亦有同乡来找工,周伯爱莫能助,施舍一些散毫(零用钱)或食米,奉劝他们去香港,香港地盘更大、人更多,富翁遍地,工厂云集,更容易生存。周至元这般说,一是出于无奈,二也是出自真心,当时的状况确实如此。 每日开往香港的班船,艘艘都是满员。大部分乘客是粤西的难民,见澳门难以栖身,便辗转香港。那时澳门成了粤西难民的中转站。 郑裕彤深知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倍加勤力。 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军航空兵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25日,香港沦陷。从日军侵略香港之初,大批香港难民自海路航抵弹丸之地澳门。日军长驱南下,侵占了东南亚的大片土地。以华侨为主的东南亚难民潮水般地涌向澳门。 二战期间,葡萄牙政府奉行中立。葡国及葡国的海外殖民地,成为战争难民的临时庇护所。广州沦陷前,澳门的人口才20多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人口激增到50多万。澳门偏安一隅,然而,澳门之偏安,仅仅是未燃战火。澳门通货膨胀,大闹房荒、米荒、柴荒、菜荒,要在澳门“安生”,委实不易。 那一叫期,有不少日后成为超级富豪的香港人在澳门避难,如何善衡、何添、梁基浩、何鸿桑等。郑裕彤成为香港商界名人后,与他们结成好友。不过当时,郑裕彤与他们毫无交往。何善衡、何添要长郑氏一辈,皆是大银号恒生的股东;梁基浩当时是澳门炙手可热的人物,出任澳府贸易局局长;何鸿粲那时未涉赌业,他是香港华人领衲何东爵士的侄孙,出身香港名校,时为澳门联昌洋行高级职员,后来又与友人合开大美洋行(请参阅本社出版,祝春亭、辛磊著《澳门赌王何鸿粲全传》)。 那时,郑裕彤仅仅是一间老式金铺的小伙计,若未发达,扯这些富豪衫尾都不够格。郑氏还不敢有出人头地的奢望,他只想老老实实把这份工做好,不辜负老板周伯的“不弃之恩”。 一日,周至元派郑裕彤去码头接一位来自香港的亲戚。码头热闹非凡,不时有海船自香港东南亚等地航抵澳门。一位南洋侨商上码头后,向人打听上哪儿兑换港币(澳门流通港币)。郑裕彤灵机一动,即趋前搭讪,说周大福金铺可兑换,价格(兑换率)最公道。郑裕彤把这位侨商带进周大福,又赶回码头接香港来的东家亲戚。 郑裕彤这一“创举”得到周至元的肯定。他怕郑裕彤滋生骄傲,故未当面表扬,而是派郑裕彤去码头拉客。 拉客是训练一个人胆量与交际能力的最好手段。成为富豪的郑裕彤,出席公众场合、接受记者采访不知凡几,至今仍改不脱浓重的顺德口音,谈吐“夹缠不清”,甚至有语病。郑裕彤拉客,既胆怯,又笨嘴笨舌,不过这样反倒成为他的优点,给人诚实可靠的印象——外来难民人地生疏,最怕被人坑蒙拐骗。 郑裕彤把胆量练大了,表达能力却不见长进。他学会了观察人,凭一种直觉,便知哪类船客急需将金银兑换成“散纸”使用,把他们接到周大福来。 周至元打心里认准阿彤是个“叻仔”(有出息的后生)。为继续考验未来的女婿,周至元仍未当面夸奖郑裕彤,更未向他提及“指腹为婚”的亲事。 郑敬诒从顺德老家赶来澳门看望老友及儿子。周至元没家宴为老友洗尘,破例把郑裕彤叫来作陪。席间,周至元有意提起两位好友在广州“指腹为婚”的旧事。显然,这话是说予郑裕彤听的。 郑裕彤既感到幸福,又未显示出特别的兴奋。在此之前,郑裕彤曾听另一位周姓老板与老伙计说起“指腹为婚”的事。不过,此话由周至元亲u道破,表明他认了郑裕彤这个女婿。 周至元仍未给未来的女婿特别照顾。郑裕彤和其他伙计住一块,惟一特殊的是,周至元隔些日子便叫阿彤上他家走动。那时盛行早婚,周翠英与郑裕彤同年,已进入谈婚论嫁的年龄。他们交往很“规矩”,仅限于眉目传情。翠英打心里喜欢上了老实勤勉的阿彤。 P1-5 序言 郑裕彤是香港超级巨富。郑氏集“珠宝大王”、“地产大鳄”、‘牺店巨子”、“鲨胆大亨”于一身。 如果郑氏无缘成为老板的女婿,他或许无缘成为超级巨富;如果他不靠自身的努力,肯定就不会有今日之成就。 1943年,金铺伙计郑裕彤有幸娶老板周至元的爱女为妻,人们称郑氏为“乘龙快婿”。乘龙快婿自奋蹄,在郑氏的主持下,周大福金行在同业中脱颖而出,称霸称雄,金饰销量居同业的首位;全港每年进口的钻石,周大福就占有三成;金铺珠宝行老板有成千上万之多,惟郑裕彤雄踞“珠宝大王”宝座。 然而,郑裕彤并不满足在珠宝业的成就,从20世纪50年代就涉足地产。1970年,郑氏成立新世界发展公司,风头之劲,可与地产巨头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胡应湘等相伯仲。郑氏被香港传媒谑之为“好大喜功”,他兴建的新世界中心和香港会展中心,在高楼华厦林立的港埠以气势宏伟、别具一格而名声鹊起,在20世纪香港建筑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 郑氏还热衷酒店业,他兴建、收购、管理的酒店有百余家之多,形成一个环球酒店王国。他一手兴建并经营的丽晶酒店,与半岛、文华、香格里拉并列为香港名酒店中的“四大天王”。郑氏从而赢得‘牺店巨子”之称号。 20世纪80年代末,郑裕彤又萌生“传媒大王”的宏志,他与林百欣联手收购亚洲电视股权。郑氏入主亚视,担任亚视董事局主席,聘请周梁淑怡为行政总裁。从此,香港传媒烽烟四起,亚视、无线大火拼,打破了无线绝对霸主的地位: 郑氏在业界有“鲨胆彤”之称,是赫赫有名的商界猛人。郑氏大胆而不鲁莽,激进而不冒进。他触过礁,搁过浅,几经惊涛骇浪,最终又驶向希望的彼岸。 郑氏之鲨胆,莫过于与赌王何鸿槊跑到德黑兰开赌。伊朗风云突变,跑马场被冲个稀巴烂,5000万美元投资,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郑氏“赌心不死”,又携巨资飘洋过海去开赌。 郑氏之鲨胆,莫过于到中国内地大举投资。时值1989年,郑氏在内地的投资达数百亿之巨,不少是公路、桥梁、电厂等长线基本建设项目。郑氏如此“冒险”,连局外人都捏一把汗。 郑氏之鲨胆,莫过于他卸去总裁的重任,由大公子郑家纯克绍箕裘。殊不知,儿子比鲨胆彤还要鲨胆,数十亿大把投下去,把集团拖下财政泥淖。郑氏这才重操宝刀,披挂上阵,力挽狂澜。 郑裕彤在圈内,以心直口快而著称。他不讳言在高尔夫球场“豪赌”,输赢达千万之卢-,引致全港哗然;他亦不忌名声是否“清白”,数次投资赌业,如一个执迷不悟的赌徒。他有一套逻辑:经商说到底是赌博。 人们未必都苟同郑氏的逻辑,但不得不承认郑氏的坦诚。 郑裕彤的坦诚还体现在他面对绯闻,他不讳言他认性感女星叶璇为干女,公然搂着叶璇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贴面舞。 也许,一个人若不是富豪,在香港这个地方就不会这么令人关注。那么,郑氏身家究竟儿何? 1995年香港华人超级富豪榜,郑裕彤以290亿港元资产居第3位;2006年福布斯财富榜,郑裕彤以5l亿美元的身家在香港富豪中名列第5位。 郑裕彤年逾八匈,长子郑家纯年过花甲,长孙郑志恒正值而立之年。新世界的庞大基业谁继承?郑家纯、郑志恒能否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但愿郑家后代能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新世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鲨胆大亨郑裕彤传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祝春亭//郑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60530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3 |
出版时间 | 2008-02-01 |
首版时间 | 2008-02-01 |
印刷时间 | 2008-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38 |
丛书名 | |
印张 | 16.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30 |
宽 | 18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鄂新登字01号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6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