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为拉着企业奔跑的人/金牌员工双赢之道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造就优秀员工素质的箴言,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经典!

本书从员工的思想、行为、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指引,并配以大量具体实例。这既是一本激励员工奋进的励志读物,也是一本开发员工潜能的行动手册。

内容推荐

本书的主旨是在于激发员工的能动性,使其以自身的投入和忘我,将自己的奋斗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并最终成为一个团队乃至企业发展的领军人物。

书中依据这一主题,共列十一章节,从员工的思想、行为、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指引,并配以大量具体实例。这既是一本激励员工奋进的励志读物,也是一本开发员工潜能的行动手册。

目录

第一章 成为拉着企业奔跑的人

做受企业欢迎的人,更要做拉着企业奔跑的人/2

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就不做/5

不只要把事情做对,更要把事情做好/7

要么卓越,要么出局/9

为自己打工:具备卓越的企业家精神/13

第二章 企业呼唤拉着企业奔跑的人

拉着企业奔跑,打造组织与个人的核心竞争力/18

拉着企业奔跑,是荣誉感诞生的源泉/20

拉着企业奔跑,让更多的机会青睐你/22

拉着企业奔跑,全力激发你的潜能/25

拉着企业奔跑,为组织创造辉煌的前景/27

第三章 卓越企业推崇的最佳员工典范

弗雷德:视工作为使命/32

罗文:自动自发地去复命/34

李云龙:狭路相逢勇者胜/38

雷锋:做一颗甘于奉献的“螺丝钉”/40

邱少云:集体的事业需要用生命去完成/43

王进喜:有也上,无也上,天大的困难也要上/45

第四章 成为企业不可替代的灵魂人物

成为企业的灵魂人物/50

成为企业挖掘财富的“永动机”/53

磨炼自我,让自己不可替代/56

成为可托大事的人物/58

成为企业的一名“专家”员工/61

第五章 带着思想来工作,将工作做到最完美

做到完美,你就是赢家/66

让工作“零缺陷”/69

抢在老板前面思考/72

永远超越老板的期待/74

成功是因为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彻底/76

做有心人,“三只眼”抓机遇/78

从“尽职尽责”到“尽善尽美”/80

第六章 只要能够想到,就能够做到

职场中没有“不可能”/86

变“负”为“正”/88

将“不能”改写为“能”/90

再试一次,成功就在拐弯处/92

找到方法,“蚂蚁”也能变“大象”/94

第七章 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为执行“升级”

另辟一条“同质化突围”的路径/98

变换方法,引爆杰出头脑/100

左脑服从,右脑创造/103

采用迂回策略赢得业绩突破/106

分解难题:将大目标分解为小阶段/109

第八章 用行动改变公司的“气候”

用100%的热情做好1%的事/114

主动“补位”,做公司需要的事/116

节约企业的每一分钱/118

用做事业的心干工作的事/121

用最充分的准备换来最好的业绩/124

将公司的发展视做自己的使命/126

时刻保持危机意识/129

像老板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132

第九章 成为拉着团队奔跑的领头人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138

将个人目标融入团队目标/140

相信自己是一只头狼/142

学会信任和分享/144

用你的激情感染所有的人/147

第十章 香饽饽VS烂苹果

负责任VS找借口/152

多加一盎司VS少做一点点/155

敬业VS不敬业/157

老板心态VS打工心态/160

问题猎手VS问题猎物/162

不安于现状VS甘于平庸/165

第十一章 不能满足于称职,卓越才是目标

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员工不是好员工/170

永远不要说“做得够好了”/173

积极进取,“我的位置在高处”/175

把学习当习惯,不做“吃老本”的掉队者/177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180

让老板对你120%满意/183

个人品牌:为工作贴上卓越的“标签”/186

试读章节

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作,既然值得做,就应该做到最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星的机会。”韦尔奇也说:“要去摘星星,而不是沉迷于‘令人厌烦的’小数点。”当你选择了一份工作的时候,你也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你可以选择凑凑合合地把活干完,让别人在背后指责你;也可以选择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用行动赢得别人的尊重。既然做了一件事,就要把它做成功,抱怨你的工作或薪水并不能使你成功,务必要把焦点放在尽可能作出最好成绩的努力上。

要成功,要作出骄人的成绩,要成就事业、创造财富,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出全部力量,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本质,应该是“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这个“人”就是那些能够拉着企业奔跑的人。

但是在现代职场中,有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得过且过,做事做不到最好。主要表现是做事做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5%的人看不出来是在工作,能偷懒就偷懒,闲聊、睡觉、上网,一下班就不见人影;

10%的人正在等待着什么,被动地接受老板的吩咐;

20%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工作做成一锅粥,整天一团混乱;

10%的人没有对公司作出贡献,虽然在做,却是负效劳动;

4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缺乏灵动的思维和智慧,永远忙乱,却永远到最后才完成任务;

只有15%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并没有踏踏实实、全力以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准则。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却有一个最起码的做事要求,那就是做事做到位,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则就不做。

王建文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技术很过硬,就是喜欢喋喋不休地抱怨工作。“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诸如此类的话很多。王建文几乎每天都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王建文每时每刻都窥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只要一有机会,师傅不在身边,他便偷奸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王建文一同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在工作中磨炼出的精湛手艺,或加薪晋职,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或是独当一面,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事业,唯有王建文,仍然在抱怨声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

王建文的教训让人反思: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否则浪费的只是自己的时间,影响的也只是自己的前程。

其实工作不分贵贱,任何工作都值得好好去做。很多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足轻重,对工作敷衍了事,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谈不上做到好,更谈不上做到最好,反而经常将心思放在怎样才能寻找到一个薪水高、轻松又体面的工作上。以他们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还想找一个好工作,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其实,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施展才华和加薪晋职的机会,关键要看你是不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工作,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最好。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不能瞧不起自己的工作,职位能带给你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职位上可以给公司带来什么。  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每个人工作的前提。如果你总是偷工减料,偷懒耍奸,那还谈什么将工作做好?要做就做到最好,尽自己的力做到最好。职场中是没有道具的,你要做好你的工作,就必须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因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每一项工作都尽心尽力,才会使自己越来越能干,才可能追寻到更大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成功。

P5-6

序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上帝给了一个忠实的农夫一个水果篮子,篮子里有三个不同的苹果。

第一个苹果是一个烂苹果,散发出阵阵发酵过后的酒精味道;第二个苹果是个正常的普通苹果,外表红润,贴近它时,可以感受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第三个苹果是个金苹果,金光灿灿,时刻闪耀着高贵的光芒。

上帝让农夫作出选择,而且只能选一种。

答案不存在悬念,农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苹果。

我们的这个故事与格林童话不同,它所要表达的不是农夫的贪婪,而是农夫的明智,因为他无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对比这个故事,再来看我们的企业,上帝同样赐予每一个企业三类员工。

第一类员工遇到问题找借口,遇到困难就逃避,遇到挑战就抱怨。这类员工是企业最不欢迎的人,他们就像果篮中的“烂苹果”,不但自己无法为企业创造价值,还会带坏企业的风气,他们是必然要被剔除的。

第二类员工遇到问题找方法,遇到困难就解决,遇到挑战就接受。这类员工是企业需要的人,他们就像果篮中的那个“普通苹果”,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用敬业来树立自己的形象,用忠诚做自己的职业盾牌,不打折扣地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他们是企业培养的中坚力量。

第三类员工主动去发现问题,在困难产生前就“未雨绸缪”,不畏挑战并积极地开拓新市场、新领域。这类员工是拉着企业奔跑的人,他们就是企业中的“金苹果”。这些人不但能把事情做对,更能把事情做好,他们是企业中不可替代的灵魂人物,不只满足于尽职,而是将卓越设定为自己的终极目标,他们是最受企业青睐的人。

组织呼唤拉着企业奔跑的人,因为他们总能在企业遭受危机时独当一面,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他们总能抢在老板前面思考,将问题分析得透彻,解决得彻底;他们总能迎难而上,把无数个“不可能”变成“能”,继而变成“成功”;他们总能成为团队的领头羊,带领着一群有着同样愿景的人奋力前行。

拉着企业奔跑的人是企业蓝海市场的开拓者,是企业气候的改造者,是企业高额利润的创造者,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奠定者,这样的员工怎么不会受到企业的推崇和厚爱?

因此,我们要让自己成为拉着企业奔跑的人。

拉着企业奔跑,才能打造组织与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荣誉感;才能让更多的好机会青睐于你;才能使你的潜能得到极大的激发与释放;才能与企业一同赢得事业的辉煌。

拉着企业奔跑,首先要树立拉着企业奔跑的意识。就像参加考试一样,若你将目标定于“及格即可”,每每只能得到40分;而若你将目标定于优秀、定于卓越,最漂亮的分数总能落入你的囊中。

拉着企业奔跑,更要用自己的双手、双腿和大脑去行动、去思考。

我们要给自己一个更高的定位,时刻树立老板意识,培养企业家精神。

我们要像罗文一样自动自发地去执行,要像弗雷德一样视工作为使命,要像李云龙一样敢于亮剑,要像雷锋一样甘于奉献,要像邱少云一样将集体的事业当做要用生命去完成的事情,要像王进喜一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我们还要时刻磨炼自我,训练专业技能,成为公司的“专家”员工;要带着思想来工作,从“尽职尽责”跨越到“尽善尽美”;要每天多加一盎司,绝不让自己在职业竞争中落于平庸;要主动“跑位”、“补位”,全力做好分内分外事;要将自己的目标融入团队之中,并用高亢无比的激情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永远都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要以更优良的状态投入事业中,带着最佳的结果来复命。

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优胜劣汰的游戏从来没有完结,只有拉着企业奔跑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他们没有铁饭碗,却胜似拥有金饭碗,他们始终是优秀企业竞相争夺的人才,最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个人的风采。

拉着企业奔跑,就从现在开始。

你准备好了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为拉着企业奔跑的人/金牌员工双赢之道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宿春礼//邢群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5467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8-03-01
首版时间 2008-03-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9: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