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千年圣火(共3册)
内容
编辑推荐

迄今没有一部客家史,要写成这样可以征信的历史,恐怕有很大的难度,连从何开始写起也无法确定。客家人,一个中华民族优秀的民系,谜一样的民系,有着太多的谜一样的过去。而《千年圣火》三部曲以全新的视角,通过客家人郭玉祠、郭启慧、郭元戎三代教育家历尽磨难的办学经历,展示了客家人重教兴学、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内容推荐

第一部《客家之旅》通过老教育家郭玉祠和他的孙子郭元戎的坎坷命运,在历史和现实的两个层面,反映客家人办学的艰难;第二部《情归何处》以第二代教育家郭启慧创办“流萤小学”的献身精神,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事业的起步、徘徊和发展;第三部《生命放歌》以第三代教育家郭元戎的人生沉浮,展现新时期现代化教育事业的璀璨前景。

目录

题叙 血日/001

第一章 艰涩的足音/007

第二章 入“另册”的学生/019

第三章 流萤小学的最后信息/029

第四章 懊丧与得意/046

第五章 对“世纪老人”的悼念/057

第六章 “节电布告”和“超标罚款”/070

第七章 “礼贤下士”/084

第八章 被撕掉的学术讲座海报/095

第九章 她是他的“劫数”?/110

第十章 “文章千古事”/120

第十一章 “就汤下面”的绝招/134

第十二章 被碾碎的界碑/149

第十三章 《易经》上的彖辞/158

第十四章 “我校”改成“我们”的诉状/170

第十五章 紧锣密鼓声中/181

第十六章 为了尊严/197

第十七章 想考第一的失学儿童/206

第十八章 空余血泪泣萱花/215

第十九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邀请/231

第二十章 连锁反应/240

第二十一章 “奖学基金”和“出国经费”/253

第二十二章 失之交臂/267

第二十三章 不是伤感的时代/280

第二十四章 在国际讲坛上/302

第二十五章 守护之神/309

第二十六章 世界太小了/321

第二十七章 “存而不论”的教改方案/333

第二十八章 “漆园之哀在万世”/345

第二十九章 斯人不死/355

第三十章 天人相隔/366

第三十一章 人过世后发出的信/378

第三十二章 不砸自开的锁/390

第三十三章 “外事无小事”/399

第三十四章 反差/411

第三十五章 李校长打出的“王牌”/425

第三十六章 “应急措施”/437

第三十七章 法庭上的演讲/451

第三十八章 不能倒下/467

尾声 血肉良知/475

序曲 千年背影/001

第一章 布袋和尚的生存启迪/007

第二章 百凯之死/033

第三章 钦点主事/038

第四章 上山下乡的“漏网分子”/049

第五章 师生缘分/053

第六章 户口揣在口袋里的“自由”/063

第七章 中国第一次民选/070

第八章 神秘老人/079

第九章 义卖筹学钱/085

第十章 化外之民/095

第十一章 民选的国会议员/100

第十二章 “落魄的”碰上“登天的”/111

第十三章 北上悲歌/124

第十四章 放逐/135

第十五章 短命的国会/147

第十六章 山巅上的绝响/160

第十七章 还家的“京官”/175

第十八章 寡人、圣人与匠人/186

第十九章 一泡尿对千年皇权的批判/200

第二十章 “流萤小学”的逃亡老师/211

第二十一章 学校亦非净土/224

第二十二章 寮棚里的“鬼气”/237

第二十三章 “禁烟委员”/248

第二十四章 “艺多不压身”/259

第二十五章 绑架/269

第二十六章 “国粹”:莫须有/282

第二十七章 白发人哭黑发人/293

第二十八章 “转正”与“扶正”/306

第二十九章 糊涂案断出个大喜讯/317

第三十章 不该改名的小戏/328

第三十一章 舌战群儒/339

第三十二章 盛名之下的仓皇出逃/350

第三十三章 中国人是杀不绝的/361

第三十四章 囚车等在飞机场/375

第三十五章 校长“站岗”/384

第三十六章 握手之罪/392

第三十七章 历史的“厚待”/404

第三十八章 “现反”的孙子与“三朝元老”的爷爷/416

第三十九章 奇异的板车树/425

第四十章 匪侠之辨与石笔千秋/431

楔子 背负世纪的长旅/437

题叙 苍凉与壮丽/001

第一章 躁动的胎儿与乖孩子/003

第二章 同一时辰降临的生与死/011

第三章 末世人的天下文章/022

第四章 寻回的老师与寻不回的山村/036

第五章 天上掉下来的儿子/046

第六章 “水浸银行”/055

第七章 男人带来的灾难/066

第八章 山野之光/076

第九章 残酷的月圆夜/091

第十章 拨动生命的“钟”/109

第十一章 浪游/118

第十二章 生存寓言/128

第十三章 母女之间/138

第十四章 双重身份带给后人的两种命运/153

第十五章 相逢难相认/165

第十六章 “你依然与过去一般姣好……”/173

第十七章 神通广大的小妹/191

第十八章 历史之子与来来的梦/202

第十九章 瓜田李下的家教/212

第二十章 “谁让我是客家女呢!”/222

第二十一章 积毁与再造/231

第二十二章 醉饮中秋明月光/242

第二十三章 “白杨多悲风”/255

第--.卜四章 元戎笔下的《师殇》/265

第二十五章 奇异的萤光云/283

第二十六章 借星光赶早上学的孩子/291

第二十七章 婚礼上未果的“私奔”/303

第二十八章 关于“甄别”的学问/314

第二十九章 “命硬”的萱龄/324

第三十章 不为重逢的聚会/342

第三十一章 遍山飘飞的“标园”/357

第三十二章 冰川里的追忆/373

第三十三章 机会比公道强?/386

第三十四章 母亲的呼唤/398

第三十五章 两代人/408

第三十六章 寓言世界里的“完美”/423

第三十七章 “异己”的最后翦除/437

第三十八章 一封来自幽冥深处的信/448

第三十九章 没有许诺,唯有挑战/460

第四十章 薪尽火传/470

楔子 为了高昂的头颅/483

试读章节

接到秘书的电话,还有电话中念给我听的小恬的信,我简直不知怎么好了。半天,才下意识地抓过笔来,给你和小恬写这封信,尽管这里是一个很偏远的县城,也不知这封信多久才能到你们的手中,可我还得一吐为快。

似乎就在昨天,我们还在月光山影下的小拱桥畔,推心置腹地倾谈着,我们之间,没有年龄的隔阂,没有心灵的隔阂,谈的是那么多,昨天、今天与未来……

可这又恍如隔世,我们差点阴阳相隔了,这是第二次生命了。

正因为是第二次生命,才感到万分珍贵,把一天当两天、三天来用,把一个小时,当四五个小时来安排……

也正是这第二次生命,赋予了我们更多的历史的良知。这良知,犹如扎根于历史大地一千年的大树,令我们在不测、重压与打击下,顽强地挺直起不会再度折断的腰杆——那千年根系是我们不倒的保证。正因为这样,我欣然地接受了到这边远山区任职的担子。本来,我是想申请到你们那里——母校所在地的,可组织上这么安排了,而且不仅仅让我搞教育,是全面管起来……开始,我还有一点迟疑,可一想到你祖父玉祠,也想到我们的学长南飞,那一丝的怯懦也就消失了。

在今天,恐怕同你祖父当年一样,光搞教育,教育未必搞得起来,给我这么一个位置,也许对教育更为有利。教育,本身也需要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教育是人类历史的良知,血肉的良知。而今,这一良知却为多年的动乱、世俗的尘埃、人性恶的沉渣泛起,给湮没了许多,要恢复人们这一良知,还需要百倍的努力,甚至血的代价。

前任行署革委会主任,就曾这么对老师说过:“好好干,我提升你们到工厂里当记工员。”这还尤自可,他甚至对一批一两年没领到工资的民办老师说,“闹闹闹,有什么可闹的,不就是几块钱吗,我把你们送到劳教农场,每个月就有八块钱——要去的报名!”

当教师,还不如劳教人员——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就是如此。

这位革委会主任自然是下了台。可几十年“上了台”的这种可怕的无知兼反动的思维定势,远不是十年八年改变得了的,连那些抓落实政策很积极的同志,他们在今天算是很好、很正派的人了,也这么对我说过:先把各级干部,尤其是厂矿企业生产第一线上的技术人员的落实政策搞好,至于教师嘛,可以往后靠一靠,无关大局。

真是无关大局吗?“文革”十年已经让整整一代人失去求学的机会,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再度跌落了一个档次,再这么下去,中国人会变成什么样了?他们以为,抓生产,搞经济,是当务之急。殊不知,上教育,育人才,更火烧眉毛。

凭此,你知道,在这百废待举、拨乱反正之际,教育,该是何等微弱的呼声,不少人对我都感到不可理喻:这位头头犯什么病了,大概是当过教育部的干部,只会往教育上想——我真不知如何向他们做这一启蒙工作。

为此,我得了个“教育书记”的称号,在过去两年中,这个称号一直是带有贬义的,意指“不务正业”,直到省报公开为这称号正名,我才吐了一口气。

其实,这几年,我只是力争为教育做几件实事,为蒙冤而被错误处理的教师平反,把他们搀起来,请出来,恢复被砍掉的学校……再就是,没日没夜不在任何一个会议或报刊上为教育呼吁——尽管这样,今天我仍感到势单力薄。我今天所到的这个县城,连一所完全中学也没有,上百里地,也没一所小学设置,我得为他们做规划,逼县财政拨款……一直折腾到刚才,已是凌晨两点了。再怎样,也只是杯水车薪,可我不能不做。

你该了解我的心态,不然,也不会如此忘情地向你这位忘年交倾吐了,难得有一个倾吐的对象。写下这么几页,我自己也觉得轻松多了。  记得吗,当年,因为你被一所又一所学校撵出来,我曾说过一段话,无论如何,那些学校领导还是买我的帐的,可他们却接纳不了你。而这些领导,却是作为教育界的稳定因素而存在的。但教育的稳定因素如果就是这样,那就很可悲了。我还叹了一口气,说这个稳定因素,不仅仅是“文革”几年中形成的,而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中沉淀下来的,所以,才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同样也得一个世纪……

记得当时,你说我悲观了。可今天,当我有可能亲手去改变这一切时,按理,我会更悲观——因为我感觉到的更加严重了。但是,我今天却没有像当时那样悲观。不为什么,只为一个信念,纵观历史,无论有过怎样的曲折、迷误,以及腐败、糜烂,那也只是一时的,再长,也是一个历史的瞬间,人类毕竟在一步一步地从蒙昧、野蛮中走出来,在教育这一文明的圣火照耀下,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脱离了动物性的大写的人!

元戎,由于你的敏锐、你的超前,也许你感受到的痛苦比我更为厉害,哪怕就在你自己的故乡——我得这么预先提醒你;但是,请坚信,你从《园丁礼赞》走过来的路,是死亡的恫吓也没能把你阻挡住的;那么,今天,你更能一往无前。

写到这里,我想了解一下,如今师专的领导是什么人,很可能有我的老同学,请代问上一声好。同时,我更关心的是,你祖父、我们的恩师玉祠老校长的平反,是否已经着手进行了,如需要写什么证明材料的话,请告诉我,我责无旁贷。

小恬在你身边,我就放心了。这是一个很有思想,也很有个性的女孩子,你要好好关心她,你们一定能谈得来,何况你也是她一生中最为敬重与热爱的老师呢。

近来很忙,如有机会,我一定设法来母校看看,不仅仅为了你们……再来一次彻夜深谈。

会有这样机会的。

P25-27

序言

          高举骨头

          (自序)

一部长篇小说,尤其是像这么一部一百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的写作,就如同一次生命的燃烧,一次漫长的、不断发出白炽光焰的燃烧。它有可能把生命燃尽,以至一位早夭的作家在完成一部力作后把笔一掷,称;“我可以死了!”果然,在那之后他便溘然长逝。

但它应该让生命扬起更猛烈、更璀璨的火焰,因为它可以凭此更坦然地面对人生,面对世界,面对历史,可以无愧于养育它的父老乡亲以及整个民族与国家。所以,当我搁下笔,我想说的是:我可以活得更好、更坚强了!因为我已经用我的作品,向一切横逆、暴戾与非人性的东西,勇敢地挑起了战书。

对于以笔为生,以笔为帜的作家来说,也许这是两种人生态度?

前者,可能是一种自负,认为自己足以传世,因为自己已竭尽了全力。

但我身上奔涌的客家人的血液,却教我记取后面一种人生之路: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决不低下高贵的头颅,弯曲笔直的腰杆。刚结束了《千年圣火》的写作,一部《客家圣典》的大纲便在笔端倾泻出来。它是融哲理、诗情、史识于一体的长篇新作。它的写作,是一次生命更猛烈的燃烧,将闪耀出更白炽的光芒……

无疑,在一部长篇作品中,包容着作家及其所在的民系、民族的一部分生命。只有把生命投入进去,作品才会有它的生命力。这里面,有我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千年圣火(共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谭元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79235
开本 16开
页数 14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0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9.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40
169
6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