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描写的是邓肯号游船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得知两年前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船前往营救。英国政府拒绝了他的请求,格里那凡爵士毅然决定亲自组织营救队,与夫人海伦一起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乘坐邓肯号游船出海寻找格兰特船长。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克服了千难万险,环绕地球一周,最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内容推荐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作者:儒勒·凡尔纳)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发生在1964年,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格里那凡爵士组织了一支小型救援队,沿着南纬37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目录

第一章 巧遇天平鱼

第二章 雪中送碳

第三章 六号舱的不速之客

第四章 南纬三十七度线

第五章 在科迪勒拉山的历险

第六章 穿越潘帕斯革原

第七章 阿根廷平原

第八章 汪洋中的生命树

第九章 邓肯号再次向东出发

第十章 在澳大利亚登陆

第十一章 维多利亚州(一)

第十二章 维多利亚州(二)

第十三章 继续在荒漠上远行

第十四章 身陷囹圄

第十五章 前往新西兰连中

第十六章 终于抵达新西兰

第十七章 成为毛利人的俘虏

第十八章 逃出生天

第十九章 邓肯号与本乔伊斯

第二十章 满载而归

试读章节

第二章 雪中送炭

勋爵先把格雷那万夫人同麦克·纳布斯送回了玛尔科姆城堡。城堡极富诗意,自古以来它一直属于格雷那万家族,他们保持着司各特笔下古代英雄豪杰乐善好施的品格,忠诚且不分贵贱。

爱德华勋爵三十岁出头,身材魁梧,看似严肃却拥有一颗柔和的心,浑身洋溢着苏格兰高地人的诗意。他富甲一方,却一向仗义疏财,可以称得上是骑士的典范。他同海伦娜·塔夫奈尔小姐刚结婚三个月。海伦娜小姐也是苏格兰人,她的父亲对于航海和探险极为狂热,却不幸牺牲。她那双水汪汪的蓝眼睛宛如清晨的春水,顿时俘获了格雷那万的心。

他们在玛尔科姆城堡生活十分美满,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徜徉。城堡坐落的那个山谷风景秀丽,两颗挚爱的心在天地间分享着心灵陶醉的秘密。婚后,格雷那万建造了邓肯号,用来帮海伦娜完成她父亲未完成的心愿。当她得知这一消息时,简直快乐得难以言表。

此时格雷那万启程去伦敦,寻求海军部支援遇险者。到了晚上.格雷那万夫人收到丈夫的电报,说他的建议遇到了些困难。第i天,她又收到类似的信息,使她无比担忧。

当天晚上,正当她愁苦之际,管家告诉她有一个少女和一个小男孩希望能和勋爵见面。

“请他们上来。”夫人说。

不一会儿,年轻姑娘牵着小男孩的手,站在她眼前,姐姐十六岁左右,男孩看上去有十二岁,姐弟俩的神情都透露着一种坚毅勇敢的精神。

“您是在《泰晤士报》臀启事的格雷那万勋爵的夫人吗?”姑娘问。

“没错!”格雷那万夫人急忙说道,“那你们呢?”

“我是玛丽·格兰特,夫人,这是我弟弟罗伯特。”

夫人一听连忙握住少女的双手,激动地流出喜悦的泪水,悲喜交集。她给姐弟俩讲述了文书的故事,并安慰他们,即使希望渺茫,但是上帝总会帮助他们找到格兰特船长的。

故事讲完后,格兰特小姐说:“夫人,文书在哪儿?我想看看我父亲的手迹!”

“文书不在我这,勋爵已经把它带到伦敦去,希望能促使海军部派船去寻找你们的父亲。”

“哦,夫人,愿老天保佑格雷那万勋爵和您!”

“既然你们来了,我希望我们能想到办法去救格兰特船长,你们就住在这里吧,直到勋爵回来……”

于是姐弟俩决定呆在玛尔科姆城儇等待勋爵回家。为了不使姐弟俩陷入更深的绝望,格雷那万夫人并没有透露船长可能被印第安人俘获之事。她转而询问起了他们的生活及处境。

姐弟俩的故事既简单又感人。玛丽和罗伯特是船长唯一的儿女。哈瑞·格兰特在儿子出生时就失去了妻子,在他后来的航海旅行时,他不得不将两个子女托付给他表姐来照顾。

船长既精通航海,又精于商道。他最初去海外航行时只是一名大副,后来升任船长,事业一帆风顺,正是在那时,他萌发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去大洋洲寻找大陆,建立苏格兰人的殖民地。政府反对这个计划,甚至给船长制造了许多大麻烦。但他并未被吓倒,他倾尽所有为这个梦想服务,发扬忠诚的爱国精神,终于在1861年启程寻找新大陆去了。

但到了第二年六月之后,关于船长的讯息忽然全部中断了,格兰特一家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之前负责照顾两姐弟的船长的表姐因此去世了,姐弟俩成了孤儿。

性格坚毅的玛丽·格兰特接过了维系这个家的任务,勤俭节约,发誓不仅要养活弟弟,还要教育他。不仅尽到了姐姐的义务,甚至承担了母亲的全部义务。就这样.姐弟俩勇敢地与贫困作战,与失去亲人的绝望斗争。当《泰晤士报》的启事出现在她眼帘时,绝处逢生般,玛丽和罗伯特的心中又重新点燃了希望的星火。当天,两人立即前来拜访格雷那万勋爵,只为能获取同父亲相关的任何消息,不管好坏。

格雷那万夫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并把船长的这对儿女拥入怀中,姐弟俩也泣不成声。

第二天,姐弟俩早早就起床,在城堡里散步时,忽然传来车轮滚滚的声音,原来足勋爵回来了。大家赶紧都跑到院子里来等待勋爵带来的好消息,但事与愿违。勋爵紧紧抱住自己的妻子.面带悲愤,一声不吭。

“怎么了,爱德华?”格雷那万夫人焦急地问道。

“他们拒绝给我提供船只!他们坚持认为能找到格兰特船长的机会太少了,不值得为三个苏格兰人耗费巨资。看来,看来不幸的船长没救了!”

“我可怜的父亲!我的父亲啊!”玛丽一边哭喊着,一边跪在勋爵的膝下。P6-8

序言

人生是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好奇心是人类的本能。自古以来,人类就有上天入地的梦想,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幻小说就应运而生。科学幻想小说(Sclence 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Sci-Fi),这类小说是一种虚构性文学作品,它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小说中的人物、场景以现实为基础,又超越现实的框架,只留下想象的翅膀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一般认为,玛丽·雪莱最早将科学幻想元素引进小说创作中来。她在18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被许多评论家和爱好者“追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其后,美国诗人爱伦·坡也相继发表了一些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

儒尔·凡尔纳(1828一1905),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作家,他是法国科幻小说的奠基人,被公认为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科幻史上将“科幻小说之父”的关誉赠给他,就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精神启蒙而言,凡尔纳实至名归。

1828年2月8日,凡尔纳出生于海港城市南特的一个律师家庭,从小辽阔的海洋、扬起的风帆和汽笛的鸣响,就孕育了他对大自然的奇妙幻想,培养了他那丰富浩大的想象力。他在中学里顽皮成性但学习成绩却很优异。1847年凡尔纳来到巴黎攻读法学,认识了法国著名文学家大仲马。

但是他不愿意继承父业,而是一头扎进国家图书馆,热衷于科学探索。他认识了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弟弟、探险家雅克·阿拉戈,并与其他一些经常出入他家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的交往颇深,在与他们的共同探讨下,取得十分大的进展。他刻苦钻研数学、物理、地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这些为他写作科幻小说提供了夯实的科学依据。同时,他还大量阅读美国文学家爱伦·坡的侦探小说,借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写作技巧。

凡尔纳以《奇异的旅行》来作为自己的科幻小说的总名。1862年发表的《气球上的五星期》,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小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凡尔纳一举成名。在以后的四十几年里,他每年都发表一两部新作,共出版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集。

他的科幻小说最初是写给孩子看的,以文学形式介绍科学知识是他的本意。地球的各个地方,包括陆地、海洋、两极的地貌和生物,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详尽的描写。《海底两万里》集中描写海洋生物:海猪、剑鱼、人头状狼鱼等奇奇怪怪的鱼类,海蚤形珊瑚、石竹形珊瑚等所形成的海底森林,还有其他奇异的贝类。将海洋世界描写得奇幻又美丽。《八十天环游地球》描写了骑大象穿越印度丛林、中国和日本的风俗,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还写了一万两三千头美洲野牛拦住了火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里描写了南美洲里的原驼,还有身形庞大的南美神鹰,围攻人的红狼群,沼泽地的牛角森林,以及在新西兰碰见的几维鸟和无翼巨鸟等。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凡尔纳于1867年到1868年问写成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雷那万勋爵的邓肯号在试航时,偶然间捕到一条天平鱼,在鲨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个漂流瓶,瓶中有三封文书,根据纸上的残迹,勋爵他们一行人推测出,这是一封来自一名叫格兰特船长于两年前投到海里的去的求救信,他被困在南纬三十七度线的某一个地方,他们经过推敲,初步认定船长在南美洲与三十七度线相切的地方遇难。爵士为营救格兰特船长求助于英国海军,还是遭到了粗鲁的拒绝。

面临着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格兰特的请求,格雷那万夫人提出了一个善良正义的想法——他们要驾着邓肯号出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于是,除了格兰特姐弟俩,同行的还有格雷那万夫妇,麦克·纳布斯少校,以及因为心不在焉而上错船的法国地理学家雅克·帕葛乃尔等人。他们先从苏格兰来到了南美洲,横穿智利,攀登科迪勒拉山,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穿越阿根廷草原,遭到红狼群的围攻,还遭到洪水的袭击,这一系列的大自然暴力并没有打败他们,他们随人在南美洲没有找到格兰特船长,却在这里收获了人性情义的善良与美好,特别体现在印第安人塔尔卡夫身上。

在南美洲寻求无果后,地理学家对于文书作出了新解释,认为格兰特船长应该在澳大利亚。于是他们一行人又继续向东行进,来到澳大利亚西海岸。在这里,他们遇到格兰特船长之前的水手艾尔顿,这人点亮了大家的希望,并带着他们穿越澳洲大陆。但想不到是,艾尔顿就是本·乔伊斯,他带勋爵他们穿越澳大利亚大陆,是为了劫持他们的邓肯号。在南美洲,潘帕斯的天灾没有让他们却步,在澳大利亚,他们居然差点被人祸逼上了绝路

意欲转航到新西兰,再从那里搭船回国的绝望游子们,在新西兰却也展开了一番历险,他们成为了毛利人的俘虏,差点被俘虏处死,后来又成功越狱,来到东海岸,邂逅了邓肯号。之后,又在新西兰旁边的一个荒岛上邂逅了他们一直寻觅的格兰特船长,带着胜利的喜悦返回祖国苏格兰。

小说描写了许多生动的人物。格雷那万勋爵是一个慷慨正直的人,在寻找的旅程中,他是所有人的灯塔,给予了大家许多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当然,他也是性情中人,当罗伯特失踪时,他彻夜不眠,不停地寻找男孩,当邓肯号下落不明,他更是一度陷入了忧郁当中。他的妻子海伦娜是个善良的女士,她同情澳大利亚土著人,为他们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伸张正义,与其表兄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表兄麦克·纳布斯少校是一个沉着稳重的人,他一生不与人计较争吵,但在旅途中遇上了他一生的“克星”——地理学家帕葛乃尔,少校遇事沉静,冷眼看人,对危险具有敏感的意识,挽救了不少残局。而全书的“开心果”——雅克·帕葛乃尔,他以心不在焉的方式出场。小说也以他的心不在焉结尾。他在小说不仅给同伴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也给读者带来了很多快乐。他集天真与睿智于一身,为大家科普了许多地理知识,后来,格兰特船长的获救还是得益于学者的马大哈的老毛病。

凡尔纳虽然是法国。但这部小说歌颂的却是苏格兰高地人身上具有的勇敢坚毅的精神。小说命名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但并非仅仅是以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为主角。格兰特船长的船只失事,缘起他作为一个苏格兰儿女的雄心壮志:为亲爱的祖国寻觅一处完全属于苏格兰的移民区。因此。小说所指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应该是指那些支持并继承着格兰特那种“苏格兰精神”的全部苏格兰人。

另外,这部小说,作者还流露出对殖民主义的批判,特别是在澳大利亚历险的那一部分,借文中的学者与格雷那万夫人之口,体现他对英国殖民者通过屠杀来统治异族的不满。

总之,凡尔纳的一生虽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经历,但是他从小就具备着的丰富的想象力,以及他对于生活的热忱,以及他的刻苦勤奋,成就了他的一生。他是在不断的写作之中度过他的一生的,即使在晚年健康状况恶化时,依然笔耕不辍,直到1905年3月24日逝世时,还留下了五部打字的小说稿。

“伟大来自平凡,天才出于勤奋。”这正是凡尔纳一生的写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儒勒·凡尔纳
译者 周邵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1067411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3158722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6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