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季中医养生/四季中医养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春季中医养生》为《四季中医养生系列》读物的春季卷,作者以严实、易懂的文字,从春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春季的精神养生、春季饮食调摄、春季生活保健,以及春季的运动锻炼和春季易感疾病及对策等六个方面,给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健康养生指南。

掌握真正的中医养生方法,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内容推荐

中医养生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养生学的书籍从古到今汗牛充栋,但也难免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共存。由当代中医学泰斗蒲辅周之女、著名中医蒲志兰编著的“四季中医养生”系列读物,力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客观真实地把中医养生学的真谛、精华介绍给读者,使你能够一看就懂,懂了就能做,做了就有效,从而帮助大家学会养生,拥有健康的生活。

《春季中医养生》为此系列读物的春季卷,作者以严实、易懂的文字,从春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春季的精神养生、春季饮食调摄、春季生活保健,以及春季的运动锻炼和春季易感疾病及对策等六个方面,给出了一份切实可行的健康养生指南。

目录

关于中医养生(代序)

 一 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础——不朽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

 二 中医养生的特点

 三 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

 四 中医养生的核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不可不知的几大中医名词(一)

 一 阴阳

 二 五行

 三 藏象

第一章 春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

 一 春季的划分

 二 春季的特点及养生原则

第二章 春季的精神养生

 一 何为精神养生

 二 春季的情志特点——喜舒畅,恶抑制

 三 情志致病 

 四 精神养生的调养大法——生

 五 制怒的几个小绝招

第三章 春季饮食调摄

 一 春季的饮食原则

  1 温补阳气,助阳升发

  2 清解郁热,补充津液

  3 护肚养脾

 二 春季的有益食物

  1 果蔬类

  2 水产类

  3 肉类

  4 稻米类

  5 其他

 三 春季饮食养生因人而异

  1 助阳升发篇

  2 清解生津篇

  3 疏肝健脾篇

第四章 春季生活保健

 一 睡眠篇

  1 夜卧早起身体好

  2 现代人的睡眠怎么样?

  3 应该这样睡眠

  4 春困的原因

  5 怎样消除春困?

  6 春天怎么睡好觉?

 二 穿衣篇

  1 “春捂”的道理

  2 春季着装要领

 三 家居篇

  1 开窗透气杀细菌

  2 家养花草有说道

 四 洗漱篇

  1 学会洗脸

  2 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3 小梳子,大道理

  4 沐浴与足浴 跟春季干燥的皮肤说ByeBye!

 五 自我保健按摩篇

  1 沐浴按摩

  2 全身保健按摩

  3 足疗

 六 出游篇

 七 春季房中应有道

第五章 春季的运动锻炼

 一 春季运动养生的原则

  1 动静结合,形神共养

  2 贵在坚持

  3 过犹不及

  4 循序渐进

  5 因时制宜

  6 因人而异

 二 传统运动——气功

  1 源流

  2 分类

  3 基本方法——调身、调息、调心

  4 练功注意事项

 三 实用健身功法

  1 八段锦

  2 六字诀

第六章 春季易感疾病及对策

 一 春季常见的外来致病因素

  1 风邪

  2 疠气

 二 春季内在的致病因素——饮食和情志

  1 饮食致病

  2 情志致病

 三 春季常见传染病与疾病

  1 疠气致病——传染病

  2 春季过敏性皮肤病

  3 春季易复发的疾病(胃病、精神病)

  4 心脑血管疾病之脑溢血(中风)

后记

试读章节

不可不知的几大中医名词(一)

本书的读者一定是一个喜欢中医、希望掌握一些中医知识的人,那么请你一定认真看看下面这些名词,可能有些枯燥,请耐心读完。如果你能够基本读懂,祝贺你已经入门了,达到“中医基础初级”水平!

一 阴阳

前面多次提到要健康就要“阴阳平衡”的概念,要维持“阴阳平衡”,首先要理解“阴阳”是什么。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看,说得多么重要啊!就是说阴阳是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发展的根本法则、变化规律,相当重要,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不可不知啊!

那阴阳到底是什么呢?这里就来解释一下。

1 阴阳的产生

阴阳,它最初的含义是非常朴素的。古代的人们对天上的太阳十分崇拜,因为太阳升起,大自然就变得光明、温暖,有太阳的地方种子就会发芽,树木就会生长,河水就可以流动。随着人们总结出越来越多的类似现象,就给它们的共同属性起了一个名字——阳,与之相反的属性就被称为“阴”。所以,这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阳就是阴。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世界上有几种人?”回答:“两种——男人和女人。”阴阳也可以这样形象地理解,问:“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可以分为几类?”回答:“两类——属阴的和属阳的。”

2 阴阳各自的特点

一般说来,属阳的事物会具有以下特征——运动的、温热的、活跃的、刚强的、兴奋的、积极的、光亮的、无形的、机能的、向上的、向外的、轻的、增加的等等。

属阴的事物会具有以下特征——静止的、寒凉的、不活跃的、柔和的、抑制的、消极的、晦暗的、有形的、物质的、向下的、向内的、重的、减少的等等。

其实阴阳就是人们对万物的分类方法。当自然界的任何两件事物发生联系时,都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用于解释我们人体结构及功能也一样: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在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背为阳,腹为阴;气为阳,血为阴;无形的生命活动为阳,有形的器官为阴……

联系到人体,“阴”就是指人体中一切有形的物质,如脏腑、肌肉、骨骼、血液、细胞等。“阳”是指无形的物质,包括有形物质的功能(表现为气)和精神意识。而“阴阳平衡”就是指人体中有形的物质不仅形态结构正常而且运行良好,再加上人的精神正常、意识清晰,这样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3 阴阳之间的关系

阴阳之间必定存在着四种关系:相互对立、互根互用、相互转化、消长平衡。

相互对立——水与火的关系

所谓相互对立,是指阴阳的性质是完全相反的,就像水与火一样,完全是针锋相对的两种事物。如上升与下降,刚硬与柔和,动与静,温热的春夏与寒凉的秋冬等。

互根互用——共生的动物的关系

这是指在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说简单点儿,就好像自然界中有的生物不能自己单独生存,必须与别的动物搭档,才能活下来,它们的关系被称为“共生”。如,有一种鱼与其肠道内的寄生虫就是共生关系,寄生虫以鱼肠道内的有害物为食,而鱼则需要寄生虫来清理掉它肠道内的有害物,它们两个一拍即合,共同生存,互惠互利。阴阳之间也有这样的“共生”关系,如,有“美”这个词,那就一定有“丑”,没有“丑”的话就无所谓“美”。同理,没有低的话就无所谓高。人体也是一样,阴阳互相帮助,共同维持人体健康,就像《黄帝内经》中说的那样: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如果阴阳分离了,就会“阴阳离决,精气乃亡”。再举个例子,人体内所有的运动,包括胃肠的蠕动、消化吸收等功能都是属于阳的,而体内的营养物质(如津液、精血等)则属阴。各种营养物质是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胃肠才能发挥蠕动、消化吸收的功能。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两者缺一不可。正如人吃了饭才能运动,而运动能使人吃得更香一样。

相互转化——水与冰、水蒸气的父系

水的温度如果下降到了0℃以下,就会变成冰;如果高到100℃以上就会变成水蒸气,这0℃和100℃就是水的极点,一旦超过这个极点水就要发生状态的变化了。阴阳的互相转化也与之类似,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向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正所谓“物极必反”。一年四季中,冬至就是自然界的阴旺盛到了极点,预示着阴即将衰败,而阳气要开始生发,即为阴向阳转化的时刻;而夏至则是自然界的阳旺盛到极点,预示着阳即将内敛、闭藏,阴气开始变重,即阳向阴转化的时刻。P24-27

序言

中医养生,又称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健康的身体需要保养,亚健康时就要调养,病弱之躯则应补养。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就像保养汽车一样,夏天要注意保养空调系统而冬天要注意防冻。我们养生,也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我们冬季可以用一些温热的食物或药物来补养脾肾的阳气;秋季气候干燥则要多吃一些滋阴清热的食物以补充身体的津液;春夏季节又有不同。这就是四季养生的大意,当然这只是举个简单的例子。准确地说,中医四季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天人合一”的理念,说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人的一些生理、病理现象,并揭示出人类应当如何在阴阳不停变换的四季中,恰当地调养自己的身体的阴阳,以顺应四季变化,达到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健康长寿的目的。

后记

当我们一起编写完这本书时,我的老师问我,你能完全按照这本书上说的养生方式去生活吗?我迟疑了一下然后回答说,“不能”。因为,我深知,在这个竞争激烈、压力又大的社会里,为了工作、为了生活,人们总是有很多不得已,很多无奈,做一些明知是有害于身体但却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拿我来说,为了编写这本书,常常熬到半夜一两点,这违背了冬季“早卧晚起”的睡眠原则;长期坐在电脑前伏案工作,使我腰酸背疼,这违背了“常欲小劳”的原则:经常思考该如何将道理说得通俗易懂,这使得我吃饭也没有胃口,正对应了“思则气结,思则伤脾”的中医原理。这些都造成了我全身气血不通,阴阳失衡……人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明知故犯的,给自己找的借口就是所谓的“身不由己”。就好像有的人明知洋快餐是不健康食品,但还要趋之若鹜;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但仍强调种种原因根本无法戒掉。可是,现在我至少明白应该怎样养生。听说过木桶原理吗?就是一个由很多片木板组成的木桶,它的盛水量的多少是由最短的木板所决定的,而不是长的那根,这个道理应用在养生上,也是一样:短的那根代表了你的弱项,就是你在养生上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拿我来说,脾胃虚弱,稍微吃点冷的就会胃疼;思虑过度,总想把一件事情彻底弄明白,就是我最短的那根木板。而庆幸的是我知道自己这种体质应该在四季如何养生,所以我夏天几乎不吃冷饮,冬天多吃山药、羊肉等温补脾肾的食物,平时遇到需要思考的问题时就不断告诫自己,点到即止,达到目的就好了,不要思虑过多。总之,我知道怎样尽量去向健康的生活靠拢,知道如何把我最短的木板补起来。如果,看过此书的人都能达到像我这样的目的,那我就不枉如此辛苦啦!

最后,我要真诚地忠告各位:养生是一种态度,养生是一种习惯。改变你的态度,改掉你的不良习惯,你就会健康长寿!

吴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季中医养生/四季中医养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蒲志兰//吴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10818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