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真的就起源于黄河流域?“不朽的《史记》就全是信史?司马迁给中华民族编织的“族谱”,是否在封建王朝独尊儒术的话语霸权下,掩盖了更光辉的文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以及三星堆纵目人铜像、通天神树等等,这一切都昭示着什么?……
由四川作家子德主编的《昆仑纪》,力证中华文明起源是在成都!
图书 | 昆仑纪--中华文明起源另说/太阳神鸟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真的就起源于黄河流域?“不朽的《史记》就全是信史?司马迁给中华民族编织的“族谱”,是否在封建王朝独尊儒术的话语霸权下,掩盖了更光辉的文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金沙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以及三星堆纵目人铜像、通天神树等等,这一切都昭示着什么?…… 由四川作家子德主编的《昆仑纪》,力证中华文明起源是在成都! 目录 序言 久远的谬误 消失的“昆仑” 三位大师的追寻 走近文明的起点 相关链接:顾颉刚、蒙文通、李济的简介 《山海经》”昆仑”位置示意图 上部:昆仑之源,都广之野 第一章 海内昆仑 “岷山昆仑”说 昆仑三山的文化考证 昆仑的由来——■■ 第二章 昆仑纪的开端 ”资阳人” 第四冰期 “遂人”:循冰谷而下 第三章 东方伊甸院 雅人:与巨兽共存 从狩猎到豢养:人与猿的揖别 人间乐园的开辟 第四章 大迁徙 “鸟道”考:随候鸟而迁 “横道”考:溯河谷而徙 “神话”中记载的迁徙 相关链接:最早的“国际”高速公路——金牛道 中部:燧皇之世,文明大地 第五章文明——崛起于谱水灭世 “洪水灭世” “女娲治水” 九丘 朝云之国:女娲的故土 相关链接:古蜀国望丛禅让之谜(摘录) 第六章 ■皇之世,文明大现 三皇的由来 “南望昆仑,其光熊熊” 上古燧井的遗迹与利用 第七章 帝俊时代 帝俊时代 “大巧”——从“梁州贡铁”说起 最早的青铜器与铁器 史前:台金遗迹 第八章 昆仑纪的文明符号 纹饰正名:■■纹 三星堆的■■纹标本 其他文化符号:巨璋与昆仑 “帝俊踩乌” 三星堆古城邑 第九章 昆仑纪乙的语言与文字 雅言,现代人类的母语 最初的文字——洛书 洛书的流传 下部:光融天下,传播世界 第十章 仰韶彩陶上的“■■纹” 第十一章 长江下游的“昆仑之丘” 三星堆与陇、吴文化的关联 天目山麓的”昆仑之丘(台)” 第十二章 昆仑与海岱文化 天府、海岱自古相交通 史前遗址文物解读 第十三章 昆仑文明与美洲史迹 绘制史前地图的中华先民 ”少昊羲和国” ”羲和浴日”始创太阳历 “太阳门”门楣上的“天兵天将” 其他文物上的“■■纹”与“昆仑之丘(台)” 结语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昆仑纪--中华文明起源另说/太阳神鸟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子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1261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30 |
宽 | 17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