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紫禁城原状与原创(上下)/紫禁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紫禁城原状是一部大历史。紫禁城原状,特指清逊帝溥仪撤出紫禁城后没有被改造过的宫殿及其室内外陈设。原状里的文物仍保持原来的状态,它集中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涉及到政治、文化、思想、个人喜好等诸多方面。本书搜索了明清紫禁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原状宫殿为研究对象,不仅阐释了原状宫殿的建筑形式、历史沿革、室内外陈设等方方面面,而且还紧扣历史脉搏,站在大历史的角度对紫禁城原状宫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内容推荐

本书搜索了明清紫禁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原状宫殿为研究对象,不仅阐释了原状宫殿的建筑形式、历史沿革、室内外陈设等方方面面,而且还紧扣历史脉搏,站在大历史的角度对紫禁城原状宫殿进行审视,并从帝王的个人喜好等方面加以深度的考察,使原状宫所反映出的信息更加广泛而具有深度。透过本书,可以窥见最真实状态下的明清时代帝王在紫禁城宫殿内外的生活场景及其所反映的传统文化思想。

目录

导言

紫禁城建筑平面布局及功能的形成与完善

紫禁城前朝和后廷的设置思想

太和殿的空间、陈设及其价值取向

明代殡宫仁智殿

交泰殿的功能与象征意义

钦安殿道场的陈设供奉及其形成

养心殿的沿革及其原状陈设思想

乾隆帝长春书屋的理想

毓庆宫沿革及原状陈设

宁寿宫花同各殿隐意及室内陈设思想

中正殿是乾隆帝灌顶之处

雨花阁与宫廷佛堂主导思想

仙楼佛堂与乾隆帝的养心养性

养心殿仙楼佛堂的唐卡陈设

梵宗楼的陈设思想

附录

乾隆帝的佛事活动及其目的

浴德堂浴室之谜

原状宫殿陈设史料

后记

试读章节

据各佛堂的供奉内容,清宫佛堂存在着两大供奉主题即不断重复的供奉内容:一是密宗四部主题,如雨花阁、六品佛慧曜楼、淡远楼、安相楼和梵华楼[图25]五座佛楼,重复供奉密宗四部神系,而且还延伸至宫外,如长春园里的梵香楼、承德避暑山庄珠源寺中的众香楼、普陀宗乘寺大红台西群楼、须弥福寿寺妙高庄严西群楼,说明了它在清宫佛堂中的重要性。追溯之,印度密宗思想是在十世纪由大译师仁钦桑波从克什米尔传入西藏,但当时还没有形成严密的四部神系思想,后经阿底峡尊者《菩提道炬论》的阐释,密宗四部思想才在西藏日趋成熟。1322年,布顿大师在他的名著《佛教史大宝藏论》中,对所有西藏密典按照密教四部的原珲作了全面的划分,遂成为各教派修行的理论依据。明初宗喀巴大师针对各派忽视下三部[事、行、瑜珈]的修行和戒律的弊病,倡导改革,创立格鲁派[即黄教],确立了密宗四部框架:第一品智行品,也称事部,专修外事,修行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有念诵静虑和不待念静虑;第二品为行德品,又称行部,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相瑜珈和无相瑜珈;第三品为瑜珈品,侧重于内修三摩地的瑜珈,修行的主要内容仍是有相瑜珈和无相瑜珈,但其内涵有了较大的不同,此部修法是以成佛为目的,不再像事行二部那样针对修行者的各种不净而作;第四品为无上瑜珈品,分为父续和母续两部,父续侧重说明有品、方便品和幻身之续,母续偏重于空品、慧分和乐品无分别智之续。无上瑜珈品强调大乐方便[男女双修的内证境界]与智慧性空的有机融合,修行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修行二续中的任何一续都可以成就佛果。密宗四部思想成为格鲁派修行的主要理论依据。章嘉国师把密宗四部修行思想引入清宫,按每部的修行次第转化成图像形式,供奉于雨花阁中,为乾隆认识和理解密宗并依之修行提供最直观的形象资料。乾隆中晚期的慧曜楼、宝相楼和梵华楼,四部神系发展为十分庞大的结构,仅梵华楼楼上嵌壁式玻璃佛龛里就供有732尊密宗神像,四部神系的图像学日趋复杂和完善。供奉密宗四部神系的佛堂是宫中最重要的佛堂,它是乾隆最为关注的佛堂模式,因为它直接反映了格鲁派的教义精神即密宗四部思想。

二是无量寿佛主题[即西方极乐世界]。无论是西藏还是汉地,均崇信无量寿佛即西方极乐净土,供奉无量寿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当时社会各阶层所信仰的主题。帝王崇信弥陀净土,始于南北朝的刘宋孝武帝、梁武帝、梁简文帝、东魏孝静帝四帝。到唐代时,弥陀净土信仰弥漫整个社会,从唐太宗开始,几乎历代诸帝都与弥陀净土信仰有关系。清代帝王亦不例外,康熙帝被认为是无量寿佛的转世轮王,乾隆帝对无量寿佛的崇信远逾历代诸帝,他于宫内所建的无量寿佛佛堂更是遍布宫禁,这类佛堂数不胜数,有的是单独的无量寿佛佛殿,有的于佛殿中另辟无量寿佛佛堂,如雨花阁里的无量殿“西方圾乐世界阿弥陀佛安养道场”[图26]、慈宁宫大佛堂里的四臂观世音和无量寿佛供奉、香云亭里挂供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唐卡、咸若馆无量寿佛殿、养心殿西暖阁仙楼无量寿佛塔、重华宫西方极乐世界等,其他如中正殿、宝华殿、慈荫楼等佛殿里亦供奉有大量的无量寿佛。宫外还建有大量的供奉无量寿佛的寺庙,如乾隆十一年[1746年]为圣母修建阐福寺“极乐世界”,乾隆三十五年为自己的60大寿在极乐世界北建楼以供内外王公大臣所进献之无量寿佛万尊,号称万佛楼[图27]。乾隆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为乾隆祝60万寿及孝圣完皇太后80万寿,仿西藏布达拉宫在热河建普陀宗乘之庙,于庙内建“极乐世界”和干佛阁以庋藏蒙古各部王公贵族为祝乾隆万寿所献无量寿佛。所以这类佛堂的数量很大,代表了清宫佛堂的一般共性。

具有这二重性主题的佛堂,只有雨花阁一处,在清官佛堂中,它既具有佛堂的特殊性,又具有佛堂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它是最早确定这种供奉主题的佛堂,而且第一层还作为各扎仓僧众念诵三重三味耶仪轨的场所,这在清宫佛堂中绝无仅有,因此,笔者认为雨花阁是清宫的佛堂原创思想的代表。其他佛堂如慧曜楼、宝相楼、淡远楼、梵华楼四座六品佛楼,依密宗四部经典而供奉,内容相同,它具有清宫佛堂的重要性,但不具备清宫佛堂的普遍性,故不能成为清宫佛堂原创思想的代表。慈宁宫和慈宁花园区域的佛堂如慈宁宫大佛堂、成若馆、吉云楼、慈荫楼、英华殿、临溪亭等,由于是太后的礼佛场所,亦不能成为清宫佛堂原创思想的代表。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区域的吉云楼、广生楼、凝辉楼、敬胜斋、佛日楼、养和精舍、粹赏楼、抑斋、养性殿东西配殿,除佛日楼供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养性殿东西配殿供奉佛像外,其他建筑陈设内容丰富,除了供奉佛像外,还陈设有字画、家具、珍赏等,供奉主题不鲜明,也不能成为清宫佛堂原创思想的代表。余下的就只有中正殿区域的佛楼,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论证了中正殿不是佛堂原创思想的代表,宝华殿、香云亭供奉显密二宗佛像、梵宗楼供奉文殊菩萨、雨花阁东西配供奉六世班禅和三世章嘉银像,这些佛堂供奉主题亦不具代表性,不能成为清宫佛堂原创思想的代表。P330-P334

序言

一 本书内容与形式

由于时间久远和社会变革,古代宫殿原状能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太和殿、储秀宫等宫殿的陈设,是经过专家考证后恢复的,真实的原貌我们已无法目睹。好在过去作为库房的那些宫殿,人为破坏很小,使它幸运地把原状保存了下来。而这部分宫殿大都是佛堂。因此,本书对紫禁城原状宫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和一个中心:一个方面是对明代原状宫殿的研究,主要是从建筑的角度探讨其思想理念,包括两部分即体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宫殿建筑;另一个方面是对清代原状宫殿的研究,主要是从佛堂的内部陈设入手。原因是自康熙平定“三藩”后,清代把整个国家的力量都放在了治理西北边疆问题上,藏蒙的稳定也就是清王朝的稳定,因此清宫佛堂在乾隆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遍布宫禁,为紫禁城宫殿注入了新的元素,丰富了紫禁城的文化内涵。如此,以达到从儒、道、释三方面对紫禁城原状宫殿进行研究。由于一切原状都是为人服务的,正因为有了人的活动,原状宫殿才有生命,所以本书始终以原状背后的人为中心。

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原状研究与原创思想相结合。立足于建筑、室内陈设和文献三个方面,不仅考证建筑、室内陈设物品的年代、形制、功用、价值,更重要的是把二者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钩沉相关的历史文献,归纳总结帝王的思想与个人喜好,从而恢复被尘土掩埋的历史真实,同时把它放在传统文化的高度来进行审视,探究原状背后最深层的元素。

本书最后附《乾隆帝的佛事活动及其目的》和《浴德堂浴室之谜》两篇论文,原因是佛堂在书中占有较大的篇幅,如果从乾隆的佛事活动方面对乾隆兴黄教作个总结,更能进一步地说明佛堂的原创思想;浴德堂浴室之谜由来以久,众说纷纭,它可能是紫禁城中最神谜的宫殿,本文作为一篇探讨性的文章存疑,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引起专家学者们的讨论,以揭开浴德堂浴室之谜。

鉴于原状宫殿保存完好者不多,本书未采用章节形式,而是从不同的着眼点对紫禁城宫殿的原状陈设与原创思想进行研究,以期解决宫廷文化中的一些问题。另外,书中档案是按原文抄录,故一些错别字没有改正。

二 原状是皇家生活舞台的反映

对皇家宫殿陈设的记载,为历代所津津乐道,最有机会亲眼看到、接触到的是皇上的近侍和大臣,有关宫阙的记载会飞快地传递千里,流行于世。《故宫遗录》、《酌中志》、《水南翰记》、《彭文献公笔记》、《西垣笔记》、《春明梦余录》等对宫阙陈设的记载颇详。

紫禁城昔日的主人虽然随历史的河流而远去,但紫禁城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原状遗存,从中我们似乎可以感触到过去那个时代跳动的脉搏。它所蕴藏的文化博大而精深。

紫禁城自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已580余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宫殿已失去它本来的面貌,有的重建,有的改制,有的增建。现在我们昕看到的紫禁城并非是永乐初建时的紫禁城。

建筑是文明的载体,是建筑主人意志的体现,建筑本身及建筑内外的环境、陈设、装饰、装修等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空间,一个凝固了心灵的空间。

这个空间与我们现在生活的空间不同,它是古人的生活场景,我们称之为原状。

原状顾名思义是指还没有经过改动的古代遗存,它包括宫殿建筑及室内外陈设。紫禁城原状,特指清逊帝溥仪撤出紫禁城后没有被改造过的宫殿及其室内外陈设。原状里的文物仍保持原来的状态,它集中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涉及到政治、文化、思想、个人喜好等诸多方面。

明清两代帝王居住紫禁城长达500余年,紫禁城既是他们的家,又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多宫殿里都留下了他们的活动痕迹,一座宫殿的原状陈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又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面貌。这是我们研究帝王丰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经过长期的整理和研究,现在我们把原状分为开放的原状和未开放的原状。开放的原状主要位于参观路线上,集中于中轴路一线,包括三大殿、三大宫、东西六宫和外东路的宁寿宫区等。未开放的原状有两部分,一部分没有位于参观路线上,目前既是原状又是库房的宫殿、花园,如雨花阁佛堂区、慈宁花园佛堂区、乾隆花园区、宁寿宫北区等;另一部分位于开放路线上,但未对外开放的宫殿库房如钦安殿、养心殿西暖阁仙楼等。

尤其是未开放的原状,很多建筑保持着原有的面貌,室内外陈设也依旧如故。这是研究古人生活历史最直接的资料,它所蕴藏的信息最为丰富。开放的原状,是经过整理之后复原的原状,大部分的建筑、室内陈设都进行过整修和调整。但这部分原状,也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存在,如太和殿,虽然殿内的宝座陈设已不是明清时代的原状,乾隆楹联也是复制的,但这些都是经过专家的考证而按旧制复原的,它是对原状的再现,仍具有其价值的存在。另外有些部位却是未经改动过的,如宝座四周矗立的六根蟠龙金拄,太和殿的九五开间和天花板藻井正中悬垂的轩辕镜,它们仍保持着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时的形式。这些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太和殿原创思想最原始的资料。由于太和殿承袭明代旧制,从而可以推知明代大朝正殿即嘉靖时的皇极殿,永乐时的奉天殿的原创思想,以弄清楚明清两代大朝正殿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所以原状的意义又十分广泛,它除了遗存的最初面貌即初创时的样子外,还承载着历代在最初遗存上昕不断留下的痕迹,包括对它的改造、翻新、装饰等。比如一座宫殿,保存着最初的建筑形式和装修,这是它最原始的原状,而不断丰富的室内装饰,虽然表现为不同时代的特征,但这也是它的原状。即一座宫殿可以反映不同时代的原状。比如钦安殿,殿内不仅陈设有不同时代的明代道教神像和供器、经书等,如有永乐时所供奉的玄天上帝铜像,也有弘治时增供的大钟、大鼓等;而且还陈设有不同时代的清代的道教神像和供器、经书等,如雍正时供奉的古铜五供、乾隆时制作的幡幢。

由于紫禁城主人在不断地更替,不同的主人都会把自己的意志赋加于上,使故宫的原状变得丰富多彩。

原状反映了古代遗存的一个时间流程表,它是皇家生活的场景,像一个舞台,上演着不同时期的历史篇章,是我们认识古人原创思想的起点。

三 原状承载着丰富的原创思想

把原状放在历史背景中去考察,而不是就原状而说原状。历史是一个大舞台,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帝王将相,都不会超过舞台的范围,他们昕创造的一切精神的、物质的文明都被视为大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处原状的产生必有它产生的原因,如果把这些元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原状的内容就不仅仅限于建筑沿革和器物的鉴定上。比如永乐时为何仍用南京奉天殿名命名北京的大朝正殿,如果我们把这一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会发现这其中隐藏的帝王心境是在为一个“正统名份”所困扰,包括嘉靖改奉天殿为皇极殿,以及他与大臣们所进行的大礼仪之争,都应从这个方面去把握,才能真正地读懂紫禁城。

紫禁城原状是一部大历史。

把原状放在帝王个人的喜好中去研究,而不是孤立地把原状与人的关系割裂开来。明清帝王的喜好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原状的发展,永乐帝崇信真武神,他不仅于武当山建造真武宫观,还把真武神请到北京,于宫中建奉祀真武大帝的钦安殿,并把真武像画在了奉天殿的斗棋上。清乾隆崇信藏传佛教,拜三世章嘉为师,修行密宗,于是他在位期间于宫中广筑佛堂,甚至把佛堂建在自己的寝宫里。乾隆酷爱咏诗作词,在他的宫殿里,挂满了匾额对联。从帝王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我们会发现众多的原状原来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个性。

原状承载着原创思想,原创思想是古人创造文明的源泉。

无论是历史的因素,还是个人的原因,原状的背后都是原创思想的反映。

原创思想在于创造,只有创造才会产生伟大的作品。紫禁城是一个创造,太和殿内部空间的营造是一个创造,交泰殿的方圆造型是一个创造,北方七所象征北宫玄武是一个创造,把宫殿最高等级的开间定为“九五”之数是一个创造,宫中众多佛堂的出现是一个创造,太上皇宫殿区的建造是一个创造……所以紫禁城的原创思想是把中华文明综合起来,转化为紫禁城建筑,但这种转化是具有创新性的,它既深根于古老的文明之中,又创造出前代未曾有的新气象。虽然《明太宗实录》记载永乐营建紫禁城宫殿“悉如南京之制,而高敞壮丽过之”,但并非如实录所记那样,一切照旧制,永乐于紫禁城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后宫北建东西七所,并建奉祀玄天上帝的钦安殴等。他的后代子孙亦是如此,景泰六年英宗于后宫北开辟御花园,使紫禁城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

紫禁城原状宫殿的原创思想源泉,始终源于儒、道、释三家思想,它们才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创造动力。

紫禁城原状给我们提供了一份丰富的食粮——原创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文明最强有力的支撑。

后记

我的工作是整理故宫的原状宫殿,这是非常辛苦而又有趣的。有些原状宫殿,从来没有经过整理,殿内堆满了文物,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土,这就需要我们把尘土清除,给文物编号,制作卡片以给文物留档,有时间就做点研究。

在整理原状宫殿时,常常为殿内的陈设所震撼,不仅在于它的精美、价值连城,还在于它的背后常常隐含着很多古史的奥秘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如何对宫廷原状作一个全面的梳理,这一直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至今我还没有能力完成这一庞大的工程,只能就某些方面进行发掘。因此,我研究的重点放住了原状宫殿所透露出的原创思想上,我想从这个方面来关注原状,这才是原状的意义所在。否则,我们所看到的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群建筑和众多的器物而已。

经过几年的研究,终于积少或多完成了此书,限于自己的水平,有很多问题并未作更深入的研究。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先生和紫禁城出版社诸位领导的人力支持,及编辑万钧女士为此书所作的修正,陈连营博士的校审,罗文华、何芳、文明等诸位同仁的鼎力支持,王勇、王军、张长生、王伯清、涂红毅为我收集资料,邢毅春帮我整理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子林

2006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紫禁城原状与原创(上下)/紫禁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子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476020
开本 16开
页数 4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1.1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4
丛书名
印张 3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66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