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孔子论领导力(孔子的思想如何让你成为一名更好的领导者)
内容
试读章节

★★★

虽然孔子并没有赋予其专有的名称。他显然对这种事关发展方向的人类事务形成了一般角色的概念,区别于多数人所占据的更加特定的角色、功能、交易或职业。

孔子将这种难以名状的通才者角色与“君子”加以联系。当没有忙于学习或思考(另一项为社会所认同的日常工作)时,君子以通才者的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

君子经常被英译为“gendeman”(绅士),最初的意思是“统治者的儿子”。(“君”为君王、统治者;“子”为儿子),因此是注定会成为具有权威的人。“君”最初指的是古时候的最高统治者∶帝王、诸侯等君主。按照传统,君主的第一个儿子将会按照最高的教育和道德标准来进行栽培,所以他们经常成为人们的道德模范。“君子”一词也因此用以形容那些具有尊贵品行、伟大成就和高尚道德准则的文明之人。

后来,“君子”有了更加广泛的意义。如“一个好人或一位好丈夫”。在孔子那个年代,“君子”——与英语“gendeman”一样——有着广泛的文化含义,表示“一个有教养和有道德的人”,然而它却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一个个人品德超凡、领导他人并以身作则的人”这个内涵。

除了统治者们和他们的儿子们,古代中国也有一群人组成了类似英国所谓的“上流社会人士”。一般而言,他们来自拥有高贵姓氏的家庭——孔子来自于孔姓家族——他们有资格担任国家高等管理或军事职位。总的来说,孔子认为他们的职责是为社会的发展和管理而奉献。这种通才型角色在《论语》中开始浮现——你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很明显,孔子所谈论的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领导力。本书也因此而生。

★★★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高度特定的角色——或者是进行实践的人——被称为“器”。这是一个来源于日常生活的隐喻∶“器”是一种用以容纳液体的空心容器,如桶、杯、罐、瓶和盘,换言之,它常常拥有一种不言而喻的专用功能。寺庙祭祀的器一般由玉做成(玉通常是一种绿色的坚硬的石头)∶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5∶4)

附带说明一下,虽然以此认为孔子断定子贡在兴趣、天资和性情上适合担任国庙祭司的解读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在引言中已经接触过的子贡实际上并没有成为祭司,他是孔子三位著名的学生中唯一比他活得长久的一位,他最后成了一位杰出的外交官和商人。称呼他为“祭祀的器具”,我认为孔子大概想表达子贡——正如他本人一样——在上天的召唤下成为威廉·华兹华斯所说的“献身于理想的人”,一个为了崇高的目标或特殊的命运而将自己抛之脑后的人。

正如孔子已经清楚表述的那样(2∶12),领导者或君子不应只是一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局限于高度特殊功能的容器。然而十分有趣的是,即使是在那个时代人们往往因为拥有某些专业知识或技能而得到高度敬重,比如建筑师或音乐家。这些熟练技能赋予了他们在当地所从事的行业中享有名声,即使算不上名望,但如果没有这些技能,他们几乎不可能被左邻右舍所看好。当孔子的一位邻居注意到孔子这种名望的缺失时,孔子带着几分幽默做出了回答∶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9∶2)

当谈到佣人们在屋里或土地上做的服务这类低贱的工作时,孔子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实践者,他掌握了这些技能。他有一次曾对子贡解释,因为“我少年时地位低贱”。不过他只是一个特例,他并不指望所有的君子都能同样拥有这些能力。“君子多乎哉?不多也。”(9∶6)他“(年轻时)没有去做官”——也就是说他从未使自己作为朝廷中的一个专家而闻名∶“这就是我不是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的原因。”(9∶7)

P9-12

书评(媒体评论)

“约翰·阿代尔写的书非常棒,任何一位领导以及想成为领导的人都能从他的书中受益。”

——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

“每一个实践中的领导者都能从约翰·阿代尔写的书中受益匪浅。”

——沃伦·本尼斯 管理学大师

“约翰·阿代尔是世界上第一位领导学教授,他一直是该领域最杰出的人物。”

——《星期日泰晤士报》

后记

结语 通往领导力之路

记住你的职位并没有赋予你发号施令的权力。

它只是让你拥有一种职责,

别人在没有被羞辱的情况下能够接受你的命令。

——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

读这本书的时候,上苍已经指引你如何成为一名领导者,或一名更加优秀的领导者。如果这样的话,你已经踏上了通往领导力的大道。这时,孔子怎样更好地帮助你呢?

关于领导力的知识世界上数不胜数,当然也包括我们这本书,它们也会谈到领导力的自我发展这一领域。就像西非巴米来科族的谚语所言:人并非生而即是领导者,而是后天学习成的。

通常情况下,在上学期间,小孩子会显现出在领导他人方面的潜力。但是,这些潜力只有在开发之后才具有实际的作用。

在通往领导力的旅途中,可以采取的比较早的步骤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各方面才智的领域,这个领域也在不断进步:适合你的才干、兴趣和品性。如果找到了,那么接下来你就会一直保持着作为领导者的热情。

在很多职业领域有一个普遍的模式,在工作的前几年先成为专家,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器”。随着进步,就会发现面临着瓶颈的选择,可以选择继续成为专家,或扩大视野成为通才。

如果决定成为通才,那么毫无疑问,在接受别人意见时,就面临着“领导者”的不同种类划分,开始是团队领导,接下来上升到操作层面,最后到战略决策层。当然,从事的领域不同,领导头衔名称也不一样,但是这些分类是一样的。本书第一章的时候已详细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关键的问题是:在通往领导力的道路上,如何取得不断的进步?

取得进步的第一条,关注领导者本身的角色和它的职责,与此同时,不要担心自己的某些品性。如果职责履行得很好,那么在这方面的品性也会不断提高。正如西班牙谚语所言:所做成就自己。

威廉·格莱斯顿(1809-1898年)曾担任英国首相。在西方式的领导力传统中,他也强调了这一点:

我们尊重的是职责,而非自己;

我们尊重的是义务,而非能力;

没有自满与自我沉思;

自我总是与目的紧密相连。

你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这也是“三环模式”的应有之意,实现三种意义上的职责:完成任务、建设团队和发展个人。接下来才是更具体的功能,比如“计划”或“评估”。

接下来的一步是常识,衡量自己在当前角色中有什么强项:既包括角色本身,也包括角色要求自己要掌握的品质。这种思考可以让你在自我发展中明确轻重缓急。你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孔子也开心。现在可以按照日程开始了。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通往领导者的道路上,不断重返该模型和它的功能(重读本书可能有帮助,或只是温习要点即可),直到把原则和实践之间的往返成为习惯。因为,当实践和原则激发出火花时,你就学习到了新知识。就像中国谚语所说,鸟儿承载着翅膀,翅膀带着鸟儿飞翔。

这种反思,如孔子所言,不要太少也不要太过,将会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使你获益良多。把它当作自省的导航系统。

从上面讲的海军的例子伸展开来,为什么不把别人的反馈当作给自己减负呢?反馈只是别人的一种反应。这里,就是“领导者”这个角色中,对你工作的表现积极或消极的反应。

无需担心,反馈已经很多。不需要去找就已经存在,自己多听、多看即可。我个人不赞成设立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征求反馈。首先,如果设立了,这也是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其次,确实没有必要,因为不管设立或不设立,反馈总在那里。如果不知道同伴是怎么评价自己的,给他们发问卷调查也没有用。

要记住,所有的反馈都是别人对你的一种印象,没有人能真正了解你的内心。但是别人关于你的印象是关于真实的你。当然,有人对你了解比较多,反馈就更有见地。反馈也需要去伪存真,剔除过于偏激的观点。

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这些反馈中归纳出类型。如果不止一种观点认为,那就要好好思考。就像匈牙利谚语所说:

如果一个人说你是一匹马,你会嘲笑他;

如果两个人确信说你是一匹马,你就要思考了;

如果三个人呢?

你最好还是买个马鞍吧。

回到孔子的思想:要时刻给自己寻找领导力方面的老师。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老师应该是日常工作接触到的人,他们就是你模仿的蓝本。乌干达人常说:领导者本人是最适合教授领导力的人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

此外,孔子还建议说,从坏的领导的例子中,你学到的会和从好的领导的例子中一样多:他们咄咄逼人。所以,自己要决心既从丑小鸭身上学习,也从白天鹅身上学习。如果在职业生涯中,能够遇到一两位坏的领导,你也是幸运的。但是,这些不好的或深不可测的领导不胜枚举,你要好好学习。

在通往领导力的道路上,任务艰巨,但是非常重要的是要牢记初衷——领导力的目的:服务他人。所以,像孔子建议的那样(12∶21),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把服务放在利益之前。让我们再次聆听孔子的教诲,让他的声音像金钟一样响彻全球: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5∶38)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14∶1)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4∶12)

量才提供服务(这里指自己领导他人的能力),也就是在这个世界中你可以做出的贡献。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刚刚散去,希望的光芒再次降临东方世界,英国特许管理学会在当年成立,学院的院训阐述了这一精髓:领导他人即是服务他人。

亲爱的朋友,你已经读了很多书。

你想学习更多,

自己就成为奥德赛吧,

成为他所代表的一切。

——西勒辛思,十七世纪德国诗人.;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领导者的一般角色

 1.何为领导力

 2.以身作则

 3.完成任务

 4.建立团队

 5.发展个人

第二部分 领导者需要的品质

 6.热情

 7.诚信

 8.强硬、高要求,但公平

 9.温暖

 10.谦虚

结语:通往领导力之路

序言

习大大说:“现在我们看得很清楚了,对孔子精华思想形成了一致的共识。对人类进步文明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孔子影响很大.引言

欢迎阅读本书。在这本书中,你将在中国古代领导力的实践智慧中发现自我探索的契机。孔子与我本人的意图都在于通过自我探索,使你朝着自己的目标——成为一名已经潜藏在你内心的最杰出的领导人——迈出重要的步伐。

从拿起这本书的那一刻起,孔子对你而言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所以请允许我简要地介绍一下他,解释为什么他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收获。

孔子即“孔夫子”,拉丁文翻译为“Confucius”。“孔夫子”由三个部分所组成:孔,姓也;夫,一种尊称,与英语的“minister”(“大臣、部长”)一词意思相近;子,一种意为“大师”的尊称。在中国文化中,他的确被认为是大师中的大师。

如果你在相关资料中查找关于孔子的信息,你会发现他经常被列在哲学家一席。这无可厚非,然而从西方的分析哲学意义上来看,他并不能算是一位哲学家,实际上与和他相近时代的苏格拉底一样,他是一位实践哲学家。他主要关注如何将他明晰的思考和学习方式应用到其所肩负的艰巨任务上:保证在未来的中国会有优秀领导者和长治久安的好的领导者。

因此,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位关于领导力的伟大导师。我知道这是一个大胆的论断,等你读完全书后再来看你是否认同我的这一观点。

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能够欣赏东方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这两位领导学的伟大导师所做出的贡献。我的工作(还未完成)是首次搜集整合关于领导力和领导力发展的全球性通用的知识体系,这项工作使我更加便利地了解了两位世界级大师的贡献。同时,在该领域背景下的大量发现也使我们的工作变得可能,即领导者的一般角色中的身份确认(见第一章)。正是鉴于这个突破,你才能对孔子在领导力这一主题上所创造的价值进行最佳评估。

刚才,我提到了角色一词,角色最初的意思是“演员在话剧中所扮演的部分”。随着其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今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品质或预期的职责。常言道,对一个人的期待决定了他/她在团体和社会中的特殊角色。也许你会注意到一个与之相关的新生词语:楷模——在某个特定角色中被他人认为异常杰出的一个例子。

在通往卓越领导者的路上,你要迈出的第一步是清楚地理解领导者的一般角色是什么,如此才能了解人们对你的期盼。这大体上就是孔子想要教给当时的君主和当朝官员的东西。而且,非常幸运的是领导人的角色是具有共性的,你可以将孔子的智慧加以诠释并应用到作为一个商业领袖在当下所肩负的重任中。你能否理解我所说的意思吗?

这个进程无疑需要来自你自身的积极参与。伟大的导师同时也是伟大的领导者,当孔子要求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智慧的世界中的时候,他本身就是作为一个领导者的真实诠释。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1∶8)

我之所以喜欢这句话,是因为这对你我来说都是一份邀请,鼓励我们不断锻炼我们的创造力:建立观点、发掘未知、做出几乎连孔子没有设想过的联系——毕竟他生活在2500多年前。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效仿孔子其中一个最为亲近的学生子贡,孔子曾对他说:“告诸往而知来者。”(1∶15)

所以,当孔子已经给出一个思路,我们要一起携手来补充其余方面使之完整,你准备好接受挑战了吗?

如果你能像当年子贡回应孔子的指导一样来回应孔子关于领导力的观点,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阅读全书并对其进行反思之后,你将会在脑海中留下一些清晰的概念:

*对领导者的一般角色——你应成为什么、了解什么和该做什么——有一个清晰认识。

*勇于将这些原则应用到作为一名领导者的日常工作中。

*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性以及人们对领导者的期许。

*在适当的条件下回顾、确定和改进你作为一名领导者的价值观。

*牢固地掌握涉及领导力和领导力发展的全面知识——这是在任何国际背景下的高效领导力的基础。

除了使个人从中受益,我相信本书的重要性还有一个全球性的原因。如今,中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一个主导的地位,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中国将会采取西方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缺陷的霸权主义模式,还是忠于其自身的始于孔子并且在本书所罗列的道德传统呢?

最后以一段私人的注解来结束本文。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授予了我领导学荣誉教授的称号,使我成为历史上第一名继承孔子衣钵的非华裔人士。我万分珍惜这份荣誉,谨以此书表达我的一份谢意。

内容推荐

鲜少有比领导者的品质和信誉更重要的东西了,因为领导者在现代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强大的领导力并非一项唾手可得的技能。优秀的领导者不仅仅要学会管理、分析和评估,还必须要鼓励、提升和激励他人。

在这本《孔子论领导力(孔子的思想如何让你成为一名更好的领导者)》中,全球领导力首席权威、领导力培训领域的著名专家约翰·阿代尔向我们展示了孔子的哲学将是如何帮你成为一位更好的领导者。他证明了孔子的思想不仅仅是两千多年前妙趣横生的观点,它们亦展现了领导能力培养的方方面面——从交流和创新到动机和决策。

无论你已经在领导一个团队或机构,还是正胸怀壮志,这种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独特结合将帮你发展成为一名最优秀的领导者所需要的自信、个性和技能。

编辑推荐

“约翰·阿代尔写的书非常棒,任何一位领导以及想成为领导的人都能从他的书中受益。”

——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

《孔子论领导力(孔子的思想如何让你成为一名更好的领导者)》是全球领导力首席权威的破冰之作:世界公认的领导力大师约翰·阿代尔,首次以中国圣贤思想精髓,融合现代领导力理念技巧,指导人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成为更好的领导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孔子论领导力(孔子的思想如何让你成为一名更好的领导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约翰·阿代尔
译者 茅慧//金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11818
开本 16开
页数 1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6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2014240206
中图分类号 F272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5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