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方著作。又名《宣明论方》。本书从分析《素问》一书中所论及的各种病证,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一一制定处方是大胆的尝试。不仅补充了《素问》所记病候缺乏方药的不足,并反映出刘氏偏重寒凉、降火益阴为主的治疗大法。
图书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医经典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方著作。又名《宣明论方》。本书从分析《素问》一书中所论及的各种病证,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一一制定处方是大胆的尝试。不仅补充了《素问》所记病候缺乏方药的不足,并反映出刘氏偏重寒凉、降火益阴为主的治疗大法。 内容推荐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又名《宣明论方》,15卷。为金·刘完素于1172年所撰。卷一和卷二,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2个病证逐条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处方;卷三至卷十五,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劳、燥、泻痢、妇人、补养、诸痛、痔瘘、疟疾、眼目、小儿、杂病等各门,每门均先引《素问》医论,然后再加引申,并制定处方。本书补充了《素问》所论病候缺乏相应方药的不足,也反映了刘完素偏重寒凉、降火益阴的学术思想。 目录 卷一 诸证门 诸证总论 煎厥证 主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参散 薄厥证 主肝(出《素问·生气通天论》) 赤茯苓汤 飧泄证 主冷(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白术汤 腆胀证 主心腹(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吴茱萸汤 风消证 主心脾(出《素问·阴阳别论》) 黄芪羌活汤 心掣证 主心(出《素问·阴阳别论》) 调中散 风厥证 主脾胃(出<素问·阴阳别论》) 远志散 结阳证 主四肢(出《素问·阴阳别论》) 犀角汤 厥疝证 主腹痛(出《素问·五脏生成》) 吴茱萸加减汤 结阴证 主便血(出《素问·阴阳别论》) 地榆汤 解体证 主肾实(出《素问·平人气象论》) 利肾汤 胃疸证 主胃热(出《素问·平人气象论》) 茯苓加减汤 盅病证 主脾风(出《素问·玉机真脏论》) 大建中汤 瘛病证 主筋急(出《素问·玉机真脏论》) 建中加减汤 劳风证 主诸风(出《素问·评热病论》) 芎枳丸 痹气证 主阳虛阴实(出《素问·逆调论》) 附子丸 骨痹证 主肾弱(出《素问·逆调论》) 附子汤 肉苛证 主荣虚胃寒(出《素问·逆调论》) 前胡散 肺消证 主心肺(出《素问·气厥论》) 黄芪汤 涌水证 主水病(出《素问·气厥论》) 葶苈丸 膈消证 主肺门(出《素问·气厥论》) 麦门冬饮子 口糜证 主口(出《素问·气厥论》) 柴胡地骨皮汤 虑瘕证 主女病(出《素问·气厥论》) 槟榔丸 食协证 主胃病(出《素问·气厥论》) 参苓丸 鼻渊证 主鼻门(出《素问·气厥论》) 防风汤 衄蠛证 主失血(出《素问·气厥论》) 定命散 鼓胀证 主胃病气逆(出《素问·腹中论》) 鸡屎醴散 血枯证 主妇人经病(出《素问·腹中论》) 乌鱼骨丸 卷二 诸证门 ……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中医经典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金)刘完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122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5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4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5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4 |
宽 | 141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