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北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1932年,周作人在北平辅仁大学讲演新文学的源流,同年,由人文书店将讲演稿出版,即《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其中包括一篇《小引》和三篇附录《论八股文》、《沈启无选近代散文钞目录》和《现在散文导论》。本书标举的是晚明公安、竟陵两派的文学主张及创作,再加上两篇附录《论八股文》及《沈启无选近代散文钞目录》,为周氏自己在小品文方面的成就。

内容推荐

《新文学的源流》标举的是晚明公安、竟陵两派的文学主张及创作,再加上两篇附录《论八股文》及《沈启无选近代散文钞目录》,更因为周氏自己在小品文方面的成就,《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很容易被人当作“散文史”来读。而实际上,《源流》的着眼点或作者的意图更大,更远。全书包括一篇《小引》和三篇附录《论八股文》、《沈启无选近代散文钞目录》和《现在散文导论》。

目录

小引

目次

第一讲 关于文学之诸问题

第二讲 中国文学的变迁

第三讲 清代文学的反动(上)——八股文

第四讲 清代文学的反动(下)——桐城派古文

第五讲 文学革命运动

附录一 论八股文

附录二 沈启无选辑近代散文钞目录

附录三 现代散文导论

试读章节

五、文学的起源

要说明中国的新文学运动,先须有说明的根据,这便是关于文学起源的问题:

从印度和希腊诸国,都可找出文学起源的说明来,现在单就希腊戏剧的发生说一说,由此一端便可知道其他一切。

大家都知道,文学本是宗教的一部分,只因二者的性质不同,所以到后来又从宗教里化分了出来。宗教和政治组织相同,原为帮助人类去好好地生存的方法之一。如在中国古代的迎春仪式,其最初的目的就是要将春天迎接了来,以利五谷和牲畜的生长。当时是以为若没有这种仪式,则冬天怕将永住不去,而春天也怕永不再来了。在明末刘侗所著《帝京景物略>>内,我们可找到对这种仪式很详细的说明,大体是在立春之前一日,扎些春牛芒神之类,去将春神迎接了来。在希腊也如此.时候也是在冬春之交,在迎春的一天,有人化装为春之神,另外有五十个扮演侍从的人。春之神代表善人,先被恶神所害,造成一段悲剧,后又复活过来,这是用以代表春去而又复来的意思。当时扮演春神的人都要身披羊皮,其用意大概在表示易于生长。英文中之Tragedy(悲剧)原为希腊文中之Tragoidia,其意义即为羊歌,后来便以此字专作悲剧解了。

在化装迎春的这一天,有很多很多的国民都去参加,其参加的用意,在最初并不是为看热闹,而是作为举行这仪式的一分子而去的。其后一般国民的文化程度渐高,知道无论迎春与否,春天总是每年都要来的。于是,仪式虽还照旧举行,而参加者的态度却有了变更,不再是去参加仪式而是作为旁观者去看热闹了。这时候所演的戏剧不只一出,迎春成为最后一幕,主角也逐渐加多,侍从者从此也变为后场了。更后来将末出取消,单剩前面的几出悲剧,从此,戏剧便从宗教仪式里脱化出来了。

文学和宗教两者的性质不同,是在于其有无“目的”:宗教仪式都是有目的的,而文学则没有。譬如在夏季将要下雨的时候,我们时常因天气的闷热而感到烦躁,常是禁不住地喊道:“啊,快下雨吧!”这样是艺术的态度。道士们求雨则有种种仪式,如以击鼓表示打雷,挥黑旗表示刮风,洒水表示下雨等等。他们是想用这种种仪式以促使雨的下降为目的的。《诗序》上说: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我的意见,说来是无异于这几句话的。文学只有感情没有目的。若必谓为是有目的的,那么也单是以“说出”为目的。正如我们在冬时候谈天,常说道:“今天真冷!”说这话的用意,当然并不是想向对方借钱去做衣裳,而只是很单纯的说出自己的感觉罢了。

我们当作文学看的书籍,宗教家常要用作劝善的工具.我们读《关雎》一诗,只以为是一首新婚时的好诗罢了,在乡下的垫师却以为有天经地义似的道理在内。又如赞美歌在我们桌上是文学,信徒在教堂中念却是宗教了。这些,都是文学和宗教的差异之点,设使没有这差异,当然也就不会分而为二了。

以后,我便想以此点作为根据,应用这里观点以说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情形和意义,它的前因和它的后果。

六、文学的用处

从前面我所说的许多话中,大家当可看得出:文学是无用的东西。因为我们所说的文学,只是以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为满足的,此外再无目的之可言。里面,没有多大鼓动的力量,也没有教训,只能令人聊以快意。不过,即这使人聊以快意一点,也可以算作一种用处的:它能使作者胸怀中的不平因写出而得以平息——读者虽得不到什么教训,却也不是没有益处。  关于读者所能得到的益处,可以这样地加以说明——但这也是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很早就在他的《诗学》内主张过的,便是一种祓除作用。

从前的人们都以《水浒》为诲盗的小说,在我们看来正相反,它不但不诲盗,且还能减少社会上很多的危险。每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者,都想复仇,但等他看过《水浒》之后,便感到痛快,仿佛气已出过,仿佛我们所气恨的人已被梁山泊的英雄打死,因而自己的气愤也就跟着消灭了。《红楼梦》对读者也能发生同等的作用。

一位现还在世的英国思想家,他以为文学是一种精神上的体操。当我们用功的时候,长时间不做筋肉的活动,则筋肉疲倦,必须再去作些运动,将多余的力量用掉,然后才觉得舒服。文学的作用也如此。在未开化或半开化的社会里人们的气愤容易发泄。在文明社会中,则处处设有警察维持秩序,要起诉则又常因法律证据不足而不能,但此种在社会上发泄不出的愤懑,终需得有一地方去发泄.以前,各国每年都有一天特许骂人,凡平常所不敢骂的人,在那天也可向之大骂。骂过之后,则愤气自平。现在这种习俗已经没有,但文学的作用却与此相同。这样说则真正文学作品没有不于人有益的,在积极方面没有用处的,在消极方面却有用处。几年前有一位潘君在《幻洲》内曾骂过一般做文章的青年,他的意见是:青年应当将力量蕴蓄起来,等到做起事情来时再使之爆发,若先已藉文学将牢骚发泄出去,则心中已经没有气愤,以后如何做得事情。这种说法,在他虽是另有立场,而意见却不错。

有人以为文学还另有积极的用处,因为,若单如上面所说,只有消极的作用,则文学实为不必要的东西。我说:欲使文学有用也可以,但那样已是变相的文学了。椅子原是作为座位用的,墨盒原是为写字用的,然而,以前的议员们岂不是会在打架时作为武器用过么?在打架的时候,椅子墨盒可以打人,然而打人却终非椅子和墨盒的真正用处。文学亦然。

文学,仿佛只有在社会上失败的弱者才需要,在际遇好,没有不满足的人们,他们任何时任何事既都能随心所欲,文学自然没有必要。而在一般的弱者,在他们的心中感到苦闷,或遇到了人力无能为的生死问题时,则多半用文学把这时的感触发挥出去。凡在另有积极方法可施,还不至于没有办法或不可能时,如政治上的腐败等,当然可去实际地参加政治改革运动。而不必藉文学发牢骚了。P11-15

序言

本年三四月间沈兼士先生来叫我到辅仁大学去讲演。说话本来非我所长,况且又是学术讲演的性质,更使我觉得为难,但是沈先生是我十多年的老朋友,实在也不好推辞,所以硬起头皮去讲了几次,所讲的题目从头就没有定好,仿佛只是什么关于新文学的什么之类,既未编讲义,也没有写出纲领来,只信口开河地说下去就完了。到了讲完之后,邓恭三先生却拿了一本笔记的草稿来叫我校阅,这颇出于我的意料之外,再看所记录的不但绝少错误,而且反把我所乱说的话整理得略有次序,这尤其使我佩服。同时北平有一家书店愿意印行这本小册,和邓先生接洽,我便赞成他们的意思,心想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印了出来也好。就劝邓先生这样办了。

我想印了出来也好的理由是很简单的。大约就是这几点。其一,邓先生既然记录了下来,又记得很好,这个工作埋没了也可惜。其二,恰巧有书店愿印,也是个机缘。其三,我自己说过就忘了,借此可以留个底稿。其四,有了印本,我可以分给朋友们看看。这些都有点儿近于自私自利,如其要说得冠冕一点,似乎应该再加上一句:公之于世,就正大雅。不过我觉得不敢这样说,我本不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这只是临时随便说的闲话,意见的谬误不必说了,就是叙述上不完不备草率笼统的地方也到处皆是,当作谈天的资料对朋友们谈谈也还不妨,若是算它是学术论文那样去办,那实是不敢当的。万一有学者看重我,定要那样地鞭策我,我自然也硬着头皮忍受,不敢求饶,但总之我想印了出来也好的理由是如上述的那么简单,所可说的只有这四点罢了。

未了,我想顺便声明,这讲演里的主意大抵是我杜撰的。我说杜撰,并不是说新发明,想注册专利,我只是说无所根据而已。我的意见并非依据西洋某人的论文,或是遵照东洋某人的书本,演绎应用来的。那么是周公孔圣人梦中传授的吗?也未必然。公安派的文学历史观念确是我所佩服的,不过我的杜撰意见在未读三袁文集的时候已经有了,而且根本上也不尽同,因为我所说的是文学上的主义或态度,他们所说的多是文体的问题。这样说来似乎事情非常神秘,仿佛在我的杜园瓜菜内竟出了什么嘉禾瑞草,有了不得的样子;我想这当然是不会有的。假如要追寻下去,这到底是那里的来源,那么我只得实说出来:这是从说书来的。他们说三国什么时候,必定首先喝道:且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我觉得这是一句很精的格言。我从这上边建设起我的议论来,说没有根基也是没有根基,若说是有,那也就很有根基的了。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周作人记于北平西北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北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26711
开本 16开
页数 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0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6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1
15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7:5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