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北大听包容之道(心理学大师讲坛之2)
内容
编辑推荐

人活着,聪明也好,愚蠢也罢;有才也好,无才也罢,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包容心”,人生自然就会多出许多快乐。心理学大师叶舟博士将告诉我们如何包容别人,享有一颗“包容心”!

内容推荐

包容是最大的智慧!正如一位叫苏畅斌的智者说,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超过他的心理宽度!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会有多大!现在我知道,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理的宽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要想获得更多的智慧,有一个最基本的品质,那就是心要尽量的宽广,如何能做到包容呢?本书为心理学大师叶舟博士北大讲坛之一,就让我们听听大师的包容之道吧!

目录

序一:为君唱首《宽心歌》

序二:包容是中华民族的民魂

一、修心理:包容造就快乐人生

1.包容者烦恼看得开

2.包容者名利看得轻

3.包容者得失看得淡

4.包容者恩怨看得破

5.包容者是非看得清

6.包容者成败看得穿

7.包容者人性看得透

二、修思维:包容造就双赢人生

1.包容是换位思维

2.包容是中庸思维

3.包容是多元思维

4.包容是战略思维

5.包容是共赢思维

6.包容是开放思维

7.包容是积极思维

三、修口德:包容造就和善人生

1.包容者不讲伤人的话

2.包容者不讲排斥的话

3.包容者多讲谦让的话

4.包容者多讲友善的话

5.包容者多讲理解的话

6.包容者多讲欣赏的话

7.包容者多讲谅解的话

四、修身行:包容造就大气人生

1.包容者总表现得从容

2.包容者总表现得宽容

3.包容者总表现得豁达

4.包容者总表现得大气

5.包容者总表现得友善

6.包容者总显得有涵养

7.包容者总表现得随和

五、修做人:包容造就魅力人生

1.包容者能容忍他人的肤浅

2.包容者不计较他人的不足

3.包容者能发现他人的优点

4.包容者能忘记他人的仇恨

5.包容者能理解他人的自私

6.包容者能接受他人的脾气

7.包容者能减少与人的冲突

六、修做事:包容造就成功人生

1.包容者接受同事的建议

2.包容者接受前人的智慧

3.包容者能忍受一切苦难

4.包容者能接受他人批评

5.包容者能与人友好协作

6.包容者总能够笑口常

7.包容者能正确对待失败

七、修管理:包容造就卓越人生

1.包容者允许广开言路

2.包容者善于理解差异

3.包容者善于认同差异

4.包容者善于创造差异

5.包容者最讲究人情味

6.包容者最拥有凝聚力

7.包容者管理而非管制

八、修财富:包容造就无忧人生

1.包容者的和气是财

2.包容者的人缘是财

3.包容者的吃亏是福

4.包容者不斤斤计较

5.包容者生意能长久

6.包容者的机遇太多

7.包容者能小事糊涂

九、修戒律:包容造就利他人生

1.包容绝对不是纵容

2.包容绝对不是包庇

3.包容不是放任自流

4.包容不是委曲求全

5.包容不是没有限度

6.包容决不容忍的人

7.包容最能感染他人

十、修天道:包容造就开放人生

1.包容是强盛的需要

2.包容是发展的需要

3.包容是和谐的需要

4.包容是平等的需要

5.包容是自由的需要

6.包容是创造的需要

7.包容是差异的需要

十一、修心灵:包容造就慈爱人生

1.包容造就王者的风范

2.包容是超迈者的风范

3.包容是成熟者的风范

4.包容是远见者的风范

5.包容是彻悟者的风范

6.包容是幸福者的风范

7.包容是慈爱者的风范

十二、修级别:包容造就境界人生

1.第一级能包容子女

2.第二级能包容亲人

3.第三级能包容朋友

4.第四级能包容同事

5.第五级能包容生人

6.第六级能包容异者

7.第七级能包容仇人

试读章节

在现代社会,人不仅要有一点精神,同样也要有一点宽容。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一条法则,靠实力竞争取胜是天经地义的。但在谈判桌上,如果没有“双赢”的思维和宽容的心态,竞争、谈判的双方只能是不欢而散、失去商机。

一只狮子和一只野狼同时发现了一只小鹿,于是商量好共同去追捕那只小鹿。它们配合得很默契,当野狼把小鹿扑倒后,狮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念,不想和野狼共同分享这只小鹿,于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拼命抵抗,后来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了,但狮子也受了很重的伤,无法享受美味。

这个故事就是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单赢!但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不同,人类社会远比动物世界复杂,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团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竞赛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情形对自己都是不利的。像战争,哪个战争不是伤人又伤己?像派系斗争,哪一派不是元气大伤?为什么大家不能互相包容实现双赢呢?就好比故事中的狮子如果不咬死野狼,而是和野狼平分猎物,不但自己不会受到重伤,也可享受美味,这就是双赢!

还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

有个老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左邻的园丁,另一个成了右邻砖瓦匠的妻子。

有一天,父亲去看自己的女儿,想了解他们的情况。

园丁的妻子说:“一切都很好,只是希望能下一场大雨,让我家的花草得到滋润,我们就省力气了。”

父亲又去看另外一个女儿,砖瓦匠的妻子说:“我也不缺什么,唯一希望的就是天气晴朗干燥,阳光明媚。这样,我们家的砖坯就容易晒干了。”

老人听罢,感叹地说:“你们姐妹两个,一个希望下雨,一个要求晴天,我怎么才能让你们两个都满意呢?”

老人听了两个女儿的希望,各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怎么解决这对矛盾呢?老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相互理解,相互退让。

两个女儿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各自都从自己的切身需要出发,产生截然不同的希望;大女儿希望下雨,以省去浇花草的水,而小女儿则希望天晴,以使砖坯干燥更快。怎么办?老人可建议他们:彼此宽容一些,从大局着想,进行宏观调节,天气最好是先下一天雨,滋润大女儿的花草,然后再出二、三天太阳,以让小女儿的砖坯晒干。

第二,引导两个女儿多为他人着想。

老人可对大女儿说:孩子,要是下一场大雨,你妹妹家的砖坯可就坏了,最好你自己去给花草浇水吧。

来到小女儿家后,又可对小女儿说:孩子,要是连续几天大太阳,你姐姐家的花草可就惨了。就是阴天或下雨,也没关系,把晾砖坯的地方再扩大一点就是了。

最后再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起:我作为父亲,希望你们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习惯,那样对你们两家都有好处。

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建议大家互相包容,采用双赢这个观念,这倒不是看轻了谁的实力,认为无力扳倒对手,而是为了实际上的需要——如前面所说,任何单赢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因为它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

——除非对手是个软弱角色,否则你必然会付出很大的心力和成本,而当你打倒对方获得胜利时,你大概也身心疲惫了,甚至所得到的还不足以偿付你的损失!

——在人类社会里,没有绝对的毁灭,因此你的单赢策略将引起对方的愤恨,成为你潜在的危险,从此你会陷入冤冤相报的循环套中。  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你死我活从实质利益和长远利益上来看都是不利的,因此应该活用双赢的策略,追求你活我也活:

——在人际关系上,讲求彼此的和谐与互助合作,面对利益时,与其独吞,不如共享。

——在商业利益上,讲求有钱大家赚,这次我赚,下次你赚,这回我赚多,下回你赚多!

总之,双赢是一种良性的竞争,不过,人在处于绝对优势时常会忘记前面那则寓言所描述的情况,而它导致的结果也必然是——赢得凄惨!

P33-35

序言

随着开放的程度加深,随着全球化的扑面而来,我们每个人都将面临着与不同层次、不同见解、不同观点、不同主张、不同价值观的人打交道,你有可能同时会与日本人、美国人、非洲人做生意,也有可能与他们交朋友、谈恋爱、结婚生子。一个国际化的领导和员工,如果没有包容心,必将寸步难行;一个信息化条件下的生活者,如果没有包容心,必将冲突不断,烦恼多多!因为这个世界在世纪之交,由于信息的大量交合,突然冒出了太多的不理解,你如果不能及时理解这些不理解,不能及时消融这些不理解,你理解不了超女PK,理解不了无厘头,理解不了边沿爱情等等数以万计的全新观念,你无法包容这一切,你就不会有任何好日子过!

我是中国第一个系统研究心理空间与成功的学者,我对影响成功的100多个相关因素进行关联推理,推到最后,得出一个令我吃惊的因素——包容。也就是说,包容才是影响成功卓越的第一要素,才是人真正需要的第一智力。没有包容,你会拒绝一切,包括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我不太相信这一结论,于是,我用我所知道的事例来反证它是否正确。

中国二十多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可追溯到总设计师邓小平那里,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改革、开放”这四个字?字典上有那么多字,而他为何唯独钟情于这四个字?我想了又想,他肯定是吃透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及现状。不然,他为何要用“开放”来启动中华民族新一轮的“改革”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结果证明,邓小平是对的,开放是对的。

哪里有开放,哪里就有包容。因为包容是开放的心理基础,没有包容,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开放可言!

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一次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就一定是当局者在真正启用“包容”二字。

我去过海尔集团,我仔细研究过海尔的成功,“海尔是海”还真是对的。从张瑞敏到每一个员工,从总部到每一个分部,我都能深切感受到海尔的博大与包容。我去过蒙牛,我多次研究过牛根生,无论研究过多少次,都会得出同一结论一包容成就一切。从关心员工,为仇人说话到捐股,从“钱聚人散,钱散人聚”到“蒙古牛、中国牛、世界牛”,都充分证明了蒙牛及牛根生的心理宽度。

为了证明我的结论是正确的,我又进一步研究了古今中外200多位成功卓越者的人生和500多家世界顶级企业,最后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

包容是最大的智慧!正如一位叫苏畅斌的智者说,一个人的成就决不会超过他的心理宽度!因此,我们必须牢记: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的舞台就会有多大!现在我知道,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心理的宽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要想获得更多的智慧,有一个最基本的品质,那就是心要尽量的宽广。

而现实却恰恰相反,现实是狭窄的,时间一长,我们的心在不知不觉中也被同化,被填满了垃圾。现代城市是一种紧逼的生存形式。高楼让人失去抬头的意义,狭巷让人心情压抑,工作让人陷入其中,人生总是在某个狭窄的环节上自吊自杀,再加上数不清的约束,数不清的责任义务,如此一来,天长日久,人自然就变得越来越狭窄了。

我曾游历过世界的大山名川,无不对大海高山的博大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人生的智慧也一样。一个人的财富和命运绝不会超过他的思维宽度。一个没有宽度的人,必然是一个冲突不断、心烦意乱的人。

大海之所以博大,就是因为它从不拒绝四面八方奔流而来的各种水流,有的浑浊,有的肮脏,有的臭不可闻,有的还有剧毒,但这对大海来说,都不要紧,都来吧,它都能包容。如此博大的胸襟,自然造就的就是大海,而绝不是小沟、小溪,更不是清水澡堂。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清则无朋无徒。一个人只有能包容一切,他才会博大,才会丰富多彩。

高山之所以高,是因它从不拒绝小草的低矮,泥土的肮脏,丛林的杂乱,顽石的丑陋,如果我们将丑石头搬走了,泥土冲刷了,丛林砍掉了,那么,高山还会成其为高山吗?

生活也莫不如此,人生如海,一个人若真能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则必然会“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常对学生讲,千人千面,各有不同。在茫茫人海之中,的确有的人会陷害你,有的人会打击你,有的人对你阳奉阴违,各种不利的利箭可能都会射向你,叫你防不胜防。你若没有大海的包容心,高山的肩负力,你是很难撑得过来的。

其实,人活着,聪明也好,愚蠢也罢;有才也好,无才也罢,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包容心”,人生自然就会多出许多快乐。

今天,我们都不太缺知识和技能,我们最缺的就是包容心。你去观察,凡是那些有才能但心胸狭窄的人,他们的一生大都争斗不断。因为这种人总是视才傲物,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筹而瞧不起别人。另外,他也看见不得别人强,看不得别人过上好日子。因此,这种人就有必要唱唱下面这首《宽心歌》。

日出东海落西山,喜也一天,忧也一天。

遇事莫钻牛角尖,身也舒坦,心也舒坦。

自食其力挣到钱,多也不嫌,少也不嫌。

荦素搭配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衫都可穿,新也御寒,旧也御寒。

住房条件不攀比,宽也安眠,窄也安眠。

夫妻恩爱过日子,苦也心甘,甜也心甘。

面对忧愁巧处理,日也乐观,夜也乐观。

言虽浅意却深。这首“宽心歌”,人人都能读懂,但许多人却很难做得到,尤其是心狭而有才的人绝难做到。因为他们自恃有点才能,总是以一种不公平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无故地生出许多是非,平静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出现而变得一地鸡毛,烦躁不堪。到头来,这样的人大多落得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下场。

真正的聪明人,永远不会将别人当作呆子。将别人当作呆子的人,到最后往往会发现,真正的呆子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问到在《三国演义》中谁的心胸最狭窄,即使是没有读过此书的人都可能会答出同一个人,那就是周瑜周公瑾。因为周瑜被人活活气死的典故,是大家所熟悉的。

赤壁一役,周公瑾一战成名,达到了他人生光辉的终极点。娶得小乔,与东吴霸主孙权成为连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名利、美人,这些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他全部都拥有了,的确算得上是上帝的宠幸儿。但天妒英才,虽然上苍给了他世人想要的一切,却没有给他宽大的容人气量,到最后却被活活气死,真是令人遗憾!

所以说,一个人的容人气量大小直接关系到自身的修身养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一个人人生是否顺达的决定因素。

看看我们身边,或者想一想我们自己。有周郎之才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但如周郎气量的人却是多之又多。君不见,一语不和破口大骂者,有之;一事不和大动干戈者,亦有之。大多数人都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的道理,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异常的艰难,于是也便有了圣人与凡夫俗子的区别。

我们常看到自认为有一点小聪明但心胸狭窄人的举动:他们总爱比这比那,自寻烦恼,无气找气受,诸如什么别人的退休养老金凭啥比我多,别人的住房凭啥比我大,别人的生活凭啥比我好,别人的儿女凭啥能力比我的儿女强,别人凭啥比我幸运——一连串的“凭啥”成天堆满头脑,充塞心头,搞得心也忧面也愁,吃也不香睡也不安,大有“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样子。哎!这又何苦来着?  有人说:“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说到底,这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待自己的态度,把自己看得轻一点再轻一点,把自己放得轻松点就能解决很多问题,而不是陷入无尽的争斗与痛苦之中。

总之,一个人有才,但还得心宽才会得意一生。俗话说,天宽地宽不如心宽。人生一辈子,不能预演,绝难测量,啥事都可能碰上。挫折磨难,痛苦忧伤;欺诈诬陷,刁难诽谤。但只要心放宽,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对于那些有才的人,更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记得有一则禅故事是这样说的: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点草种子吧!好难看!”小和尚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有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撤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没有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师父说:“随缘!”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有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一个心宽且有才华的人来说,一切的苦境、险阻、失败等等,都不过是人生对自己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我们都应该欣然接受。这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练达。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苛求生活。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一般认为,心宽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但从更深的层次看,心宽即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北大听包容之道(心理学大师讲坛之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67415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53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4
16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6: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