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作家小读者(小说卷)/世界经典名著轻松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由王春梅主编的《大作家小读者(小说卷)》的各篇文章所讨论的西方文学作品,绝大多数出自一流作家之手,或在广大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其他各类国际性的文学大奖,他们的作品大多有了中译本,因此对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欣赏而言,肯定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的编写原则就是以讨论作品为中心,通过对作品本身的仔细阅读来加深对作家本人的全部创作的了解以及对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的了解。

内容推荐

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一大特点便是众多争奇斗妍的流派、竞相标新立异的作品,小说世界尤其丰富多采、变化万千,令人应接不暇。这本《大作家小读者(小说卷)》的编者王春梅从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派作品,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析,以此献给广大读者。

《大作家小读者(小说卷)》适合青少年阅读。

目录

神秘显现的永恒时光——普鲁斯特和他的《追忆似水年华》

一个艺术家的“自画像”——评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人性的光辉,人性的弱点——伍尔夫和《到灯塔去》

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

歪曲与变形的世界——卡夫卡及其《审判》

向命运抗争——阿尔贝·加缪及其《局外人》

一个万花筒的世界——克劳德·西蒙及其代表作《佛兰德公路》

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约瑟夫·海勒与《第二十二条军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评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

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力作——阿斯图里亚斯的《总统先生》

为了不再孤独——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垮掉派的人生与艺术宣言——评杰克·布鲁亚克的《在路上》

寻找那一扇门——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

全面而独特的历史人生画卷——论约翰·多斯·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

试读章节

1890年到1895年左右,在法国巴黎圣日耳曼区这贵族聚居的地方,人们常常看见一个青年频繁出入玛德莱娜·勒梅尔夫人、玛蒂尔德公主、阿芒·德·加亚维夫人、斯特劳斯夫人的沙龙。他那黑眼珠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目光特别柔和,说话有些气喘吁吁。他的衣着非常讲究:宽宽的丝绸硬胸,礼服扣眼上插着一朵玫瑰花或兰花,戴着平檐礼帽。他终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只喜欢在社交圈子里混,是个典型的阔少,又是一个病秧子。晚上在沙龙中出现,无论冬夏,总是毛皮大衣不离身,因为他总是觉得冷。那时,如果有一个人说“这个纨绔子弟和病魔缠身的青年,将会写出一部伟大的作品,革新小说艺术,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一位现代主义作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对他嗤之以鼻。

然而,这确是事实。

这个阔少和病秧子,名叫马尔塞勒·普鲁斯特。

1871年普鲁斯特生于巴黎公社失败后仍然硝烟弥漫的巴黎。童年时期他经常与家人一起去伊里耶度假,那里古老的教堂及其钟楼,外省丰富多彩的方言,神秘古老的风俗,美丽的景色,姑祖母家的花园、住宅、厨房,她家的女佣弗朗索瓦兹以及生活在这小城里的人家,几十年后都在马尔塞勒的笔下以贡布雷为名活生生地再现出来。伊里耶小城从此声名大震,成为普鲁斯特崇拜者朝拜的圣地。1971年,这座小城正式更名为伊里耶——贡布雷。

马尔塞勒的父亲是著名的医学教授,在政府中身居要职,心地善良,治学严谨。他的儿子从他那里继承了对科学的爱好、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在文学描写中力求科学般精确的求实精神。

马尔塞勒的母亲闺名冉娜·韦伊,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秀丽温柔,心地善良,情感细腻,极有教养,喜欢阅读古典作家的作品。在童年马尔塞勒的眼中,她是十全十美的形象。

马尔塞勒的外祖母酷爱塞维尼夫人的《书简》每逢外出旅行,必将塞维尼夫人的《书简》带在身边,随时阅读。她给女儿(即马尔塞勒之母)写信时,常常引用其中的名句。马尔塞勒生活在母亲及外祖母身边.自幼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形成了高雅的趣味和对真善美的敏锐感受力。他最崇拜的作家有蒙田(其母亦为犹太人)、圣西蒙和巴尔扎克。在普鲁斯特后来的小说中,她的母亲和外祖母都保留了原有的美好形象。

有些研究者认为,马尔塞勒的外表及精神都显著带有犹太种族的特点。说他那“温柔的大眼睛”酷似一位波斯王子,说他“蓄起胡子来,纯粹是个亚述人”,巴雷斯干脆说他就是讲述《一千零一夜》故事的阿拉伯人;有人说他那复杂而又充满插入语的长句就是《犹太教法典》的文风。这些说法是否科学,我们暂且不去管它,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远源杂交”无论从遗传学上来说,还是从文学上来说,都是有益的。马尔塞勒通过与他外祖母家长期的生活和接触,了解了犹太种族的法国资产阶级风俗习惯特点和性格特征。他后来书中的不少人物都是犹太人,而且写得十分精彩。他的父亲为天主教家庭出身。不同的家庭,两种信仰和生活习惯的对比,有助于形成他的判断精神,并使他看到常人看不到的真实情况。这种家庭出身的二元性常常从一开始就产生一种天然的不可知论。虽然他在天主教的宗教思想哺育下成长,在其文学作品中亦极力达到一种形式极为特殊的神秘主义,但是他似乎从未有过宗教信仰。唯一表现出他有些相信灵魂不朽的篇章,便是贝尔戈特之死那一节的末尾,但却也只是一个问号。

马尔塞勒与他的弟弟(小他两岁)年幼时,经常在保姆带领下到巴黎最繁华的香榭里舍大街散步、游玩。在那里,他们与一些小姑娘一起嬉戏。几十年以后,《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希尔贝特以及“风华正茂的少女们”便从这里产生。P2-5

序言

20世纪曾被人们称为一个“批评的世纪”,其实这不仅说明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色彩纷呈,更说明了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丰硕。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那些文学大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作成就,理论批评又何从谈起?坦率地说,在20世纪的世界文学之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尤为引人瞩目,这也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主义得以在世界文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以来,编选一部世界文学选集,实际上就是将西方优秀作家的作品萃集到一起,然后加上几部非西方的作品。这种状况看来近期内也难以改变。

毫无疑问,阅读和鉴赏优秀的世界文学经典作品,也许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当年F.R.利维斯在英国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在当今这个工具理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从来就没有间断,因此文学欣赏就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了。在目前基础教育中,我们决不可忽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读者对优秀的世界文学遗产有着全面深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理论批评家提供继续深入研究的出发点。这样看来,我们十年前编辑的这套丛书在今天看来仍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书所收录的欣赏文章是大多是针对20世纪西方作家的作品。因为众所周知,20世纪的西方文学界,确实是群星璀璨、流派纷呈,我们完全可以从下列闪光的名字窥见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之一斑: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奥尼尔、艾略特、庞德、布莱希特、里尔克、福克纳、海明威、萨特、加缪、聂鲁达、海勒、克劳德·西蒙、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卡尔维诺、索尔·贝娄、托尼·莫里森等。他们的创作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的各种文学思潮、运动和流派。有些作家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的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加以发挥和深化;有些则置身于20年代处于高涨时期的现代主义运动,并以其突出的艺术成就而载入20世纪的世界文学史册;有些以激进的先锋派实验而异军突起并迅速蜚声文坛;也有些崛起于战后的后现代时期的作家则一方面致力于对现代主义的成规进行反拨,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在某种程度上对现实主义的回归,如此等等。

毫无疑问,本丛书各篇文章所讨论的西方文学作品,绝大多数出自一流作家之手,或在广大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作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或其他各类国际性的文学大奖,他们的作品大多有了中译本,因此对广大读者的阅读和欣赏而言,肯定是比较方便的。我们的编写原则就是以讨论作品为中心,通过对作品本身的仔细阅读来加深对作家本人的全部创作的了解以及对该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的了解。我们的撰写原则并非学术研究,而是文学欣赏,即使是某一位作家研究的权威性专家也不得不放下架子置身于广大读者之中,通过和读者的交流和对话达到分享作品之美的目的。为了兼顾本书的权威性和可读性,在撰写每一篇赏析文章时,我们既注意邀请本领域内颇有学术造诣的老专家,同时也注意吸收那些对文学作品有着自己独到见解且文笔优美的中青年学者的文章,因为后者的鉴赏情趣也许更接近广大读者大众,并能反映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要求和趣味。本书初版于2000年,此次应出版社要求对原书修订时,我不禁惊异地发现,当年的一些青年教师如今已经成长为该领域的教授或博士生导师。因此,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生指导工作的教师,我不禁感到十分欣慰。

当然,我应该声明的是,我们编写本丛书的目的绝不是编写一部学术著作,也不是在编写一部教材,而是旨在向更为广大的普通读者提供一条进入西方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的捷径,力图使他们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之余,能够通过本书的阅读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有鉴于此,一些公认的优秀作家由于其作品尚未译成中文,我们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或者留待以后修订再版时再作补充。最后,应当指出的是,本丛书所有文章仅代表每一位作者自己的观点,其中的谬误在所难免。我们相信,广大读者在结合作品读完全书后会产生自己的新见解。如果能达到此效果的话,作为编者,我们也就聊以自慰了。

王宁

2010年9月于北京清华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作家小读者(小说卷)/世界经典名著轻松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春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34089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106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3
13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9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