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温热论湿热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分《湿热论》与《温热论》两部分,以《温热论》为主。它是清代温、湿病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前者徐行《医学蒙求》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为底本,后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本书是从事中医温病医、教、研人员的重要参考书,对中医各科临床医生均有参考价值。

鉴于本书有《温热论》与《温证论治》两种传本,且两书的文字表述有较大的差异,故本次整理以《温热论》为主,其后附录《温证论治》。前者以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卫生堂刻本为底本,后者以乾隆五十七年(1792)吴门唐氏问心草堂刻《吴医汇讲》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本书仿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体例,分条列论,简明易诵,各条之下有薛氏自注,对条文所涉内容详加辨析,故后人有以《湿热条辨》为此书命名。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此书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虽仅六千余字,却在湿热病方面对温病理论有创新性的补充。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始见于此书,至今对临床温病辨治仍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本次整理以徐行《医学蒙求》清嘉庆十四年(1809)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便于读者学习。

目录

《温热论》

《湿热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温热论湿热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叶桂//薛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7086615
开本 32开
页数 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0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54.2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4
140
3
整理 张志斌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