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恐慌
内容
编辑推荐

当命运颠覆生活,当欺骗取代信任,你孤注一掷,命悬一线!你,只有一个选择!你,是否步步恐慌?

一份引来杀身之祸的名单,将平凡的“我”变得不再平凡……父母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从小被派往美国某镇接受特殊训练的克格勃间谍……女友卡丽形迹可疑,她是“深藏”的耳目还是救“我”于危难之中的天使……

家庭悲剧、国际阴谋以及爱的救赎的完美结合,让《恐慌》成为了2006年美国年度最好看小说。

内容推荐

一份引来杀身之祸的名单,将平凡的“我”变得不再平凡。

父母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从小被派往美国某镇接受特殊训练的克格勃间谍!

杀害“我”母亲的凶手,“深藏”组织头目贾格,凶残、暴虐、不择手段,而他竟是和“我”父亲一同长大的亲生弟兄,是“我”的叔叔!

女友卡丽形迹可疑,她是“深藏”的耳目还是救“我”于危难之中的天使?

“我”到底是谁?“我”究竟应该相信谁?

为了得到名单,救出父亲,“我”辗转于得克萨斯、伦敦和佛罗里达;“我”靠撒谎骗来车和弹药;“我”亡命天涯,甚至在逃亡途中杀死过人;“我”花钱请黑客破译复杂的情局密码,但情况总是那么不尽人意,父亲危在旦夕,恐慌逐步升级……

“我”必须赶快!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试读章节

43

已经太迟了。伊万到底还是点开了“摇篮”。里面放的是一些照片——一群孩子的照片,一共有十六个人。其中有一张是米切尔的,脸上带着灿烂的微笑。照片里的多娜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纤弱小姑娘,颧骨很高,头发编成了辫子,带着女孩特有的那种味道。那时候的贾格还只有七岁,但是眼神中已经带有杀手的冰冷和锋芒。另外还有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看上去很像童年时代的麦卡莉。每一张照片下面都标上了名字,伊万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中几个人身上,包括他自己的父母、贾格以及卡丽的父亲。

照片上写的这几个人的名字分别是:亚瑟·史密斯森,茱丽·菲尔普斯,约翰·科布汉姆,理查德·阿伦。

“也就是说那些才是你们的真实姓名,那你们的父母亲都是怎么了?”伊万问道。

“他们都死了。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他们。”

“你是在哪里出生的?”

米切尔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你把编码软件下载下来了吗?”

“是的。”

米切尔靠过来点击了几下鼠标,“摇篮”被重新打开了。

那几张照片下面出现了一组新的名字。

伊万的母亲:茱丽亚·伊万诺芙娜·库兹基娜。

伊万的父亲:皮奥托·波里索维奇·马塔罗夫。

贾格:尼科莱·波里索维奇·马塔罗夫。

原来不是中情局。原来不是由亚历山大建立,然后由贾格接管的一个独立组织。

“不!”伊万根本无法相信。

“我们是一个天大的秘密,”米切尔站在伊万身后,眼里泛着泪光,“我们本来是苏联情报事业的下一代。古拉格政治犯集中营里关满了女人和政治犯,他们都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我们的父亲要么就是政治犯,要么就是集中营看守,是他们让那里的女人怀孕。我们的母亲每个月可以见我们一次.每次一个小时。不过到我们两岁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我们中间大部分孩子最后成为苦力或是进了所谓的再教育营地。亚历山大·巴斯特把集中营里的人仔细检查了一遍,找出其中智商最高的女人,给她们安排了正规的智商测试。因为当时苏联对外宣称政治犯都是头脑受到了损伤的人,智商都很低。巴斯特还给这些女人生下的两岁的孩子进行了测试,然后把我们中间一部分带走。”

“可是巴斯特是中情局的人。”

“他也是克格勃的人。可以说他是一个双重间谍。但是他骨子里是效忠克格勃的,他把中情局当傻子一样耍弄。”

伊万触碰着屏幕上他母亲的照片。“巴斯特把你们改变成了一群美国孩子。”

“苏联在乌克兰修建了一个美国城镇的复制品,取名叫克利夫顿。巴斯特当时就在附近生活。他们给我们安排了最好的英语和法语老师。让我们能够像说母语一样说这两种语言。我们甚至还刻意去学了各地的口音。包括南方地区的,新英格兰的,还有新泽西口音,”米切尔清了清嗓子。然后继续着话头,“我们用的都是美国的课本,当然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会指出其中所表达的西方观念中的问题,捍卫苏联的那一套理念。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学习间谍技巧。比如在必要的时候如何格斗,如何杀人,如何撒谎,如何窃取情报,如何去过一种两面的生活。我们是在无休止的训练中长大的,成长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成功,为了变得无所畏惧,为了成为最好的谍报人员。”  伊万张开双臂紧紧抱住自己的父亲。

“在那个时代,苏联情报机关正处在混乱之中,”米切尔继续着他的讲述,“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一直在尽力打击苏联在美国的谍报活动。并且逮捕他们的情报人员,当时有很多出生在美国的情报人员在二战之前都跟共产党有关系。如果你是苏联外交官的话,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就会知道你很有可能也是克格勃的人,这样这些人就很难放手从事谍报活动。在这种情形下,那些隐藏在更深的掩盖下的间谍就会更有活动空间。或者说至少巴斯特成功地让克格勃的高层人员接受了这种观念。对这个计划知情的人少之又少。它当时被归人了一个被称为‘摇篮’的项目当中,一直保持了很低的姿态。所以确实也没什么人去关注。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可能带来的投入损失会非常大,远远大于培养成年情报员。”

“然后巴斯特把你们买到了俄亥俄的孤儿院里面。”

“他买下了孤儿院,然后让我们在里面安顿下来,给了我们新的名字和身份。”

“接着他突然毁掉了孤儿院,还有政府大楼。这样如果以后有人质疑你们的身份,你们就总是会有一个保险的说法。而且在需要的时候,你们还会有新身份的来源。”

米切尔点了点头。

“你们的目标就是要成长为间谍。”伊万发现很难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形——他的父母从儿童时代就接受无休止的训练,从此生命中就充满了怀疑和欺骗。而在照片里面,他们看上去跟普通的孩子毫无二致,就是一群满脑子想的都是跑到外面尽情玩耍的儿童。

米切尔再次点头。“我们是要成为被派到敌对国家潜伏的间谍。我们还必须上大学,我们的奖学金是由一家孤儿基金支付的,它的背后就是巴斯特用来给自己作掩护的那家公司。在所有的培训完成之后,他作为一名深受信任的老资格中情局情报员,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为我们铺平道路。”

“你是指进入中情局。”

“没错。或者是让我们进入国防、能源、航空等领域,总之就是那些对情报工作有利用价值的地方。我们需要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全神贯注在某些行动上,也可以潜伏着等待机会,一旦得到招呼,我们就要采取行动。”

“于是在史密斯森这个身份的掩护下,你得到了一份为军队情报机关担任翻译的职务,而妈妈则去为海军工作。你们两个都被安排到了很好的位置。那后来为什么你变成了米切尔·卡歇尔?”

“为了你。”米切尔的回答干脆利落。现在他看来像是从刚才的叙述中积攒起了一些力量,开始振作起来。他站到伊万身前,把双手交叠着放在腰部,很像是一个忏悔者的姿势。他的眼中噙满了泪水,然而声音却很洪亮,丝毫没有颤抖。(P296-298)

书评(媒体评论)

家庭悲剧、国际阴谋以及爱的救赎的完美结合,让《恐慌》成为了2006年美国年度最好看小说。

——哈兰·科本

我们喜欢阅读普通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故事,《恐慌》可谓同类小说中的佼佼者。你可以聚精会神,但别忘了在中途透口气。

——萝拉·丽普曼

克格勃间谍离奇的成长经历,神秘的间谍生活,他们如何掩藏身份……阿博特在《恐慌》中为你一一揭露。

——李·蔡尔德

使用频繁的高科技数字装备,黑客紧张刺激的密码破译,争分夺秒的智力较量,阿博特让你体验极度恐慌!

——托尼·希勒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恐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杰夫·阿博特
译者 侯小翊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88544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3
16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