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东正教与俄罗斯人道主义)/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史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了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罗斯人道主义思想。这一时期是俄罗斯文化异常繁荣时期,人道主义思想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全书将俄罗斯的人道主义思想放到整个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史发展过程去考察,进一步阐述了在东西文化长期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复合型的俄罗斯引以为耻在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录

导论 俄罗斯人道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 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罗斯多元人道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俄罗斯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

一、鞑靼入侵之前的俄罗斯文化

二、鞑靼入侵和占领期间(13世纪中叶至15世纪)的俄罗斯文化

三、彼得大帝改革前的俄国文化

四、俄国最初的“西化”——彼得大帝的改革

第二节 知识分子: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争

一、西方派与斯拉夫派辩论的先声——恰达耶夫的呐喊

二、西方派与斯拉夫派的大辩论

第三节 东正教:独特的文化资源

第二章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元人道主义思想

第一节 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

一、上个世纪的先声

二、普希金:关于人的命运的诗意沉

 A 生平与创作

 B 普希金的人道主义思想

三、莱蒙托夫:对自由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悲观

 A 生平与创作

 B 人道主义思想

四、果戈里:文学中的宗教人道主义

 A 生平与创作

 B 宗教人道主义思想

五、屠格涅夫:世俗人道主义思想的延伸

 A 生平与创作

 B 启蒙—理性人道主义思想

第二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的探索

一、生平与创作

 A 青少年时代

 B 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流放十年

 C 重登文坛

二、人道主义思想

 A “穷人”的尊严

 B 人性的探索

 C 以暴易不了暴

 D 孩子的眼泪——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困惑

 E 人道主义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列夫·托尔斯泰:理性和爱可达至善

一、生平与创作

 A 家庭与青少年时代

 B 大学与军队

 C 解放农奴与兴办教育事业

 D 《忏悔录》之前的创作

 E 《忏悔录》

 F 《忏悔录》之后

二、人道主义思想

 A 对奴隶制度的抗议

 B 对人性的探索

 C 道德的自我完善

 D “勿以暴力抗恶”

 E 为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息辩护

第三章 19世纪下半叶俄国民粹主义的世俗人道主义思想

第一节 俄国民粹主义的奠基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一、赫尔岑:“俄国未来的人是农人”

 A 生平与创作

 B 建立合理的人道的社会

二、车尔尼雪夫斯基:“合理的利己主义”

 A 生平与创作

 B 极端的世俗人道主义思想

第二节 革命民粹派的世俗人道主义思想(拉甫罗夫)

一、生平与创作

二、对社会和文化进行人道的改造

 A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以多数人的牺牲为代价的

 B 享受文明成果的少数人应该忏悔

 C 有学养的人的人道主义义务

 D 如何对社会和文化进行人道改造

第三节 自由民粹派的世俗人道主义思想(米海依洛夫斯基)

一、生平与创作

二、世俗人道主义思想

 A 个人的整体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B 人民应受信任,人民应当教化

第四章 索洛维约夫的宗教人道主义思想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一、少年时代

二、大学生涯

三、在广袤的天地中的神学和哲学探索

四、宗教社会理想的理论与实践

五、最后十午

第二节 完整知识理论——宗教人道主义思想之基础

一、西方哲学的危机

二、西方文明之末路

三、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

四 完整知识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人的地位与命运

一、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二、人——神的世界和经验世界的中

三、人的命运

第四节 人神之间

一、基督——神人

二、基督与人

第五节 自由的神权政治——自由.平等、博爱之真正实现

一、实现自由、平等、博爱之主客观条件

二、神权政治乌托邦

第六节 人的幸福、完善和尊严——通向“神人类”之路

第七节 真正的爱——和谐世界的保证

一、对性爱的探讨

二、性爱与上帝之爱

三、真正的爱情与和谐世界

第五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新精神哲学”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一节 别尔嘉耶夫:回归基督教人道主义

一、 生平与创作

 A 少年时代

 B 精神的苦斗

 C 在俄罗斯“文化复兴”

 D 宗教的体验

 E 流亡生涯

二、基督教人本学——别尔嘉耶夫的宗教人道主义思想

 A 基督教人本学基本原理

 B 人的命运及其解放

 C 人道主义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弗兰克:善恶之辩

一、 生平与创怍

 A 少午时代

 B 太学生活

 C 转向唯心主义

 D 转向宗教

 E 十年之间(1912-1922)

 F 流亡生涯

二、 直觉主义的乐教人道主义思想

 A 宗教人道主义之世界观基础

 B 东教人道主义的若干问题

 C 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之梳理

第三节 舍斯托夫:旷野呼告

一、生平与创怍

二、独特的宗教人道王义思想

 A “哲学是一种伟大的、终极的斗争。”

 B 以人为本的“悲剧哲学”

 C “因神得救’的“圣经哲学”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人(东正教与俄罗斯人道主义)/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史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永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1667
开本 16开
页数 3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2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76.2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5: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