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功勋卓著的元帅/军史辉煌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它构思巧妙、史料丰富、故事动人、语言鲜活,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中国一代元帅们的传奇经历。

内容推荐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军史辉煌(丛书)》等二十余部军事题材新书。本书为其中一本,书本翔实介绍了中国一代元帅们的传奇经历。

此次出版的军事题材系列图书,大多数为第一次出版,有史有论、见人见事、题材迥异,从不同角度记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目录

序言

引子

第一章 长剑倚天

●第一乐段:聚义南昌/8

贺龙说:“我只有一句话,赞成,完全听党的指示。”/8

甘棠湖上一叶舟/11

花园角二号的主人/13

周恩来请来的军事助手/15

不是共产党员的起义总指挥/18

起义在即,朱德却在大摆宴席/21

马回岭的汽笛/23

叶剑英的“计中计”/27

●第二乐段:在秋收起义的洪流里,29

一位被派到鄂南搞农运的大学生/29

智取通城/30

农军“管账先生”轶事/32

霹雳一声暴动/34  

初识毛泽东/35

罗荣桓说:“三湾改编实际上是我军的新生……”/37

“支部建在连上”的滥觞/39

●第三乐段:红旗卷上越王台,41

毛遂自荐的教导团团长/41

叶剑英主张:“并敌一向,千里杀将。”/43

一条惊人消息:米袋里藏有手榴弹/47

工人赤卫队新来的教官,48

徐向前说:“有两支枪就比没有强。”/50

在战斗的第一线/52

聂荣臻说:“现在不应再坚持下去了……”/54

●第四乐段:平江起义扬眉日/55

彭德怀的“蒋干盗书”计/55

彭德怀说:“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在敌人行动之前,举行武装起义!”/58

彭德怀后来形容此时此地心情:“高兴心情,从未有过。”/60

●第五乐段:回旋在闽粤赣边境/62

朱德说:“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种子留下来。”/62

陈毅说:“只要搞武装我就干!”/63

天心圩,那一股汩汩的清泉……/66

去而复归的青年连长,68

与“三湾改编”异曲同工的“赣南三整”/69

●第六乐段:从湘南暴动到井冈山会师/71

智取宜章,揭开湘南暴动的序幕/71

巨人的握手/73

井冈山高路八云端/76

第二章 旌旗奋起

●第一乐段:黄洋界上炮声隆/80

“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80

取毛泽东而代之的前委书记/84

由陈毅起草的中央“九月来信”/86

“解铃还须系铃人”/88

彭德怀说:“把炮架起来,我来!”/90

攻占长沙/91

彭德怀的“一言为定”/93

“前共提了张辉瓒”/94

“红旗究竟能打多久”与“岂疑星火燎原”的历史公案/98

“红军之狮”与“红军之狐”/100

扬成黄陂、草台岗/101

●第二乐段:威震湘鄂黔/106

贺龙说:“我叫贺龙,龙归大海嘛。”/106

“借”枪新堤镇/107

播火洪湖/108

“贺龙将军献空城”/109  

贺龙说:“野鸡有个山头,白鹤有个滩头……”/111

贺老总的“隆中列’”/112

巧用“骄兵计”,歼敌十万坪/113

●第三乐段:从大别山到大巴山/117

红三十一师新来的师长/117

三战三捷三扩编/119  

敌人的子弹在他身边“嗖嗖”地叫/120

红军空军的“独生子”——列宁号/122

蒋介石大骂汤恩伯无能/124

徐向前说:坚决打!/124

血战漫川关/127

徐向前“啪”的一掌击在桌上:“好!我们来个机断专行……”/129

第三章 彩练当空

●第一乐段:血战湘江/136

于都河的落日/136

有惊无险九峰山/138

蒋介石任命的“追剿”总司令/140

“这片山岭一定要守住,否则部队将成为砧上鱼肉,任人宰割”/141

敌人被阻挡在这片无险可据的开阔地前,不能前进半步!/145

●第二乐段:从黎平会议到遵义会议/147

突破乌江的先锋/147

刘伯承第一次被“罢官”/149

定计智取遵义城/150

在扭转乾坤的遵义会议上/152

●第三乐段:赤水河畔大写意/155

“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我朱德的!”/155

再克娄山关与遵义追击战/157

“刘伯承是条龙,能把红军渡过江!”/159

聂荣臻说:“革命到了这样的紧急关头,你不要毛主席领导,谁来领导?”/161

●第四乐段:先遣队之歌/163

彝海结盟传佳话/163

聂荣臻说:“我们不是石达开!”/166

挥师飞夺泸定桥/168

●第五乐段:聚散两依依/171

策应中央红军的嘉陵江战役/171

隔不断的会面/174

请缨打包座/178

叶剑英说:“我们不是开‘小差’,而是开‘大差’。”/180

徐向前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183

朱德说:“要我这个‘朱’去反‘毛’,我可不能反呀。”/183

●第六乐段:乌蒙山回旋曲/185

贺龙的“声东击西”计/185

把敌人拖起来跑/186

“捅捅龙云这个马蜂窝。”/187

●第七乐段: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188

腊子口背后升起的信号弹/188

买烧饼买出一块根据地/191

“彭大将军”与“英勇红军”/192

●第八乐段:一局南天/193

突围到油山/193

“共产党苦成这样了,还有雅兴读唐诗”/194

游击战术歌诀/196

“陈毅股”与“陈毅散”/197

第四章 弯弓射日

●第一乐段:内战吟成抗日诗/200

张公馆的神秘来客/200

“西安捉蒋翻危局”/203

叶剑英急电中央:“毛不必去,朱必须去。”/206

一位外国记者后来评论说:“八路军指挥机关的成员同1955年任命的元帅

几乎完全相同。”/209

●第二乐段:扬眉剑出鞘/210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210

“重叠待伏”的军事奇迹/215

震撼同蒲铁路的北端/219

“镇江城下初相遇”/221

●第三乐段:华北群雄/223

阎锡山说:“不是‘楚材晋用’么,现在咋倒过来了?”/223

贺龙说:“我和委员长政见不同嘛!”/224

“粘网”与反“粘网”/225

神头岭成了日军的“伤心岭”/227

黎涉路隘隐弓弦/230

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233

平原歼敌刨奇迹/237

“名将之花凋谢在是行山上”/239

国第四乐段:特殊的战斗/243

南岳讲授游击战/243

“叶公舌战群儒”/245

●第五乐段:百团大战之歌/249

一个酝酿已久的“大破袭”方案/249  

毛泽东说:“百团大战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

次?”/252

彭德怀的雷霆之怒与关家垴攻坚战/254

历史的余波/256

●第六乐段:东进齐鲁开新局/257

东进……一次“小长征”/257

梁山脚下看《水浒》打鬼子/259

罗荣桓语惊四座:向南!/261

“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264

“山东换了一个罗荣桓,全局活了!”/265

●第七乐段:在苏北的日伪顽我之间/267

陈毅三赴泰州/267

决战黄桥/270

陈代军长的“捉放韩”/272

第五章 针锋相对

●第一乐段:华北解放区的“铁门”/278

延安机场,一架不寻常的飞机起飞/278

上党脚盆里的鱼肉之争/279

挥师平汉线,惊破“邯郸梦”/284

刘伯承对高树勋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288

●第二乐段:那一片迷人的黑土地/291

朱德说:“东北大有文章可做。”/291

总司令与苏军中校的谈判/292

林彪嘱咐随行人员:“山东不去了,立即改道向北……”/294

跨海大行动的总指挥/297

苏军艇长问:“你就是八路军山东筝区司令砸吗?”/301

林彪的“根本意见”/302

●第三乐段:晋绥争锋/305

聂荣臻重返晋察冀/305

贺龙说:“乱弹琴!风雨无阻!”/307

勇克卓资山/308

不了了之的绥远战役/311

●第四乐段:扼住津浦路/313

陈毅说:“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313

中央给陈毅发电:“庆祝你们歼灭昊化文胜利!……”/314

●第五乐段:“蓝色三环”下的较量/317

从和字“二号”令到和字“六号”令/317

集宁无战事/320  、

贺龙舌战霍雷、楚溪春/321

叶剑英说:“我们要保护这个远离母亲的孩子。”/323

为了中原我军的生存/324

●第六乐段:燃烧在关外的战火/325

“三三制”与“一点两面”/325

秀水河子——一林彪出了出关以来的第一口恶气/326

病房里的杜聿明和罗荣桓/327

林彪在大洼、金山堡设下的“口袋”/328

毛泽东致电林彪:“化四平为马德里。”/331

林彪对斯大林说:“库图佐夫元帅最高明的地方,并不在于莫斯科会战,而

在于组织了‘千里大撤退’……”/333

第六章 天翻地覆

●第一乐段:再破邯郸梦/336

古丛台边的誓师大会/336

刘伯承说:这一仗打不好,还要背起包袱回太行山/337

刘文信被俘后说:刘司令用兵真是神机妙算/340

猛虎掏心/342

●第二乐段:转战在西北的千山万壑之间/343

毛泽东说:“老彭,你这是临危请缨啊……”/343

延安·西安·南京/346

青化砭“杀鸡用牛刀”/348

牵着胡宗南“武装大游行”/351

羊马河“虎口夺食”/352

啃下蟠龙这根“硬骨头”/353

西北战场的总“粮草官”/356

囝第三乐段:中原方逐鹿/359

夜渡黄河揭序幕/359

狼山战捷复羊山/362

邓小平后来说:“当时,真正是二话没说,什么样的困难也不能顾了!”/365

通过“第二个草地”/366

刘伯承的话如金石坠地:“狭路相逢勇者胜!”/369

竹篙探水知深浅/370

●第四乐段:挥师战三晋 红旗插桑梓/372

带病出征力克运城/372

徐向前用铅笔在纸上写了四个字:“失之于迟”/373

“胡子白了,也要把临汾打下来”/375

●第五乐段:捷报频传看华东/381

陈毅说:“如果蒋介石还想再送些来,我是愿意打收条给他的?”/381

莱芜城下,蒋介石又一次中了陈毅的“诡计”/383

孟良崮上“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387

●第六乐段:塞上月光曲/391

在经过西陵时,聂荣臻吩咐司机停下……/391

1947年10月17日,又是一个月色溶溶的秋夜……/392

●第七乐段:光荣属于总司令/396

打开石门指顾问/396

朱德大手一挥:“前后的敌人都不用管它,车子继续前进!”/400

授计华野“钓大鱼”/402

●第八乐段:一波三折的辽沈大战/404

穿行在夜色中的林罗“东总”列车/404

战锦方为大问题/408

罗荣桓说:“如此重大的战役,怎么能光靠地图指挥而不亲自去看地形呢?”/410

塔山的七天七夜与锦州的31个小时/413

一份起草在锦州大街上的命令/415

林彪的“越俎代庖”/416

辽西会歼战与林彪的“不管三七二十一”/418

林彪的“晴转多云”/419

●第九乐段:淮海大地的角逐/420

大战前夕,陈毅“传檄”到中原,420

为了牵住中原敌军不使东调,421

刘伯承说:斩断徐蚌线是我们“关门打狗”的关键/423

总前委统筹领导与黄百韬兵团就歼/424

“围师不阙”,聚歼黄维兵团/426

●第十乐段:打谈结合克平津/431

林彪下令东北野战军后卫三个纵队大举进关/431

平津战役的总前委原来是一一五师的老班底/433

和战之间/437

林彪淡然一笑:“打天津有三天时间完全够了。”/439

到中午12时,第四纵队登上景山制高点,接管了傅作义部队的最后一个哨位/441

●第十一乐段:不是尾声的尾声/443

第七章 征途新篇

●第一乐段:写在朝鲜半岛的国威/448

接彭德怀的专机10月4日上午从北京起飞/448

毛泽东说:“有你亲自挂帅,我就放心了?”/449

第一个跨过鸭绿江/450

“幸免被俘”的志愿军司令员/451

首战告捷与彭德怀的严厉批评/452

钓到“大鱼”后的欣喜——“三十八军万岁”/454

从第三次战役到第四次战役/460

猛烈的反突击/461

“零敲牛皮糖”,462

停战之前的较量/462

●第二乐段:在新的战场上/464

陈毅的新使命/464

陈毅说:“中国人民不论用何种方式解放自己的领土,都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情。”,466

陈毅对赫鲁晓夫说:“你那个第一书记是否管得太宽了?”/469

足迹印五洲,朋友遍天下/470

聂荣臻不假思索的选择,472

为了造一个咱们中国的“大炮仗”/473

贺龙说:“我贺龙就是中国第一个‘吃球饭’的!”/477

第八章 砥柱中流

●第一乐段:长城颂/482

林彪的发迹/482

“国有大事可问谁?”/483

两次“十万人大会”/485

“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488

“莫明其妙”的全军“文革”小组组长/489

“大闹京西”/491

徐向前夜闱毛家湾/492

怀仁堂的正气/494

从世界的森林看一棵珍宝岛树/497

●第二乐段:巨擘十月起风雷/499

“绝妙好词”的困惑/499

“一号文件”所附的一个奇怪的通知/500

叶剑英的哑谜/502

叶、聂二帅相晤在西山之巅/503

叶剑英问:“老总临走时有什么交待?”/505

毛泽东临终前的召唤/506

“西山不可以久留”/507

审时度势“以快打慢”/509

叶剑英说:“后人想问党的这段历史,可以用一句话相告——‘无限风光在

险峰’!”/510

尾声 满目青山夕照明

作者附言

主要参考书目

编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乐段:聚义南昌

贺龙说:“我只有一句话,赞成,完全听党的指示。”

南昌,这座位于赣江下游东岸的城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唐代诗人王勃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这样形容这座城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南昌历来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著称于世。1927年的炎夏,这里牵动了整个中国革命的形势。在这座英雄的城市里,又一次聚集了一代英杰,他们站在历史的潮头,组织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1927年夏季的武汉处在风云变幻之中。

1927年初,在北伐战争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反革命两面派蒋介石撕下了面具,由“联共溶共”,变为反共灭共。1927年4月12口,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屠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武汉国民政府这时在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主持下,对蒋介石的叛变行为,表示了反抗和声讨。1927年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再次誓师北伐,6月1日,北伐军取得河南战役的辉煌胜利,与冯玉祥所部的西北国民联军在郑州、开封胜利会师。6月中旬,汪精卫、冯玉祥在郑州会谈后,宣布在河南的北伐军主力撤回湖北。

然而,在北伐军向河南胜利进军的过程中,宁汉合流反共反人民的逆流正在发展。5月21日,隶属武汉政府的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屠杀大批共产党人。“马日事变”是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的一个信号。6月中旬,武汉国民政府已在他们管辖和控制的部队开始“清共”,并解除纠察队的武装。

正是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时,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二十军军长贺龙率领他的部队回师武汉。

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1896年3月22日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6年率21名青年手持菜刀夺占巴茅溪盐局,组织农民武装,威震湘西。后任湘西护国军营长。1918年任湖南靖国军营长、团长等职。1922年率部人川,任四川“讨贼军”混成旅旅长。1924年返湘后先后任澧州、湘西镇守使。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独立第十五师师长。

此时年方31岁的贺龙,已是威名赫赫的北伐名将了。在此次北伐之役中,贺龙所部独立第十五师被誉为“战绩最大、声誉最高”的“钢军”,武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给贺龙的电报云:“闻郑州围歼,继以开封克复,国军奇捷,举世罕见,公等运筹决胜,身先士卒,与诸将士忠诚用命,为党奋斗,胥于此战见之。捷电飞来,两湖民众,炊声雷动……谨电祝捷,并祝努力。”

战役结束后,独立第十五师扩编为暂编第二十军,贺龙被任命为军长。

贺龙一回到武汉,立即陷入了各种势力的包围之中。

唐生智派他的胞弟唐生明前来上门游说;

汉口卫戍司令李品仙也向贺龙大献殷勤;

蒋介石利用其参谋长朱绍良与黔军的历史渊源,秘密前来武汉,对贺龙封官许愿。

但是对于这些媚眼、秋波,贺龙统统都没有理睬,因为对于这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国民党人的真面目,他已经看透了。他意识到中国的希望,革命的成功在于共产党人。

贺龙给一帮国民党右派的说客们吃了闭门羹,下了逐客令,却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相见恨晚、一见如故。

一天,在汉口俄租界鲍罗廷公馆,周恩来专程来会见贺龙。听说周恩来来访,贺龙喜出望外,连忙迎上去,二人热烈握手。

“久仰大名,逸群经常对我讲到你。钦慕之情正深,想不到在这儿能见到你!”贺龙真挚地说。

周逸群是共产党员,现在贺龙部,与贺龙是莫逆之交。

周恩来也说:“将军逐鹿中原,屡建奇功,现胜利归来,恩来深表祝贺!”

7月10日,鉴于武汉政府对于各地的武装工人纠察队的迫害愈演愈烈,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共中央请周逸群向贺龙说一下,是否可将鄂城、大冶等地的武装工人纠察队的骨干编人二十军教导团。贺龙听了周逸群的话,立即愉快地同意了。他眉飞色舞地说:

“我带了这么多年兵,没有哪个上级给我补充过人员,连军饷都是层层克扣,肥了‘大脑壳’,苦了当兵的。现在党给我补充,正是‘及时雨’嘛!党信任我,工农群众愿意到我这儿来,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有一点点进步嘛!”

贺龙和周逸群都开心地笑了。

就这样,一批工农士兵特别是共产党员,在“山雨欲来”的时候,补充到了贺龙的部队里。贺龙刈他们非常信任。并且派唐大标、吴溉之剑他最信任的警卫部队——军特务营去任职。

7月15日,汪精卫放弃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伪装,在武汉开始大规模地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武汉三镇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贺龙挺身而出,以第二十军的名义尽可能地把许多党的机关和工会保护了起来,并将300余名处境险恶的共产党员吸收到自己的队伍。

7月16日,在第二十军召开的连以上干部大会上,贺龙挥着大手慷慨陈言:

“现在革命到了危急的关头,摆在我们面前的出路有三条:第一条是把队伍解散,大家都回老家去。这条路行不行?不行!第二条是跟着蒋介石、汪精卫去干反革命,屠杀工农兄弟。这条路行不行?不行!第一条路是死路,自杀的路;第二条路是当反革命的路,也是自杀的路,我们绝不能走。我贺龙不管前面如何危险,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绝不走这条路!第三条就是跟着共产党走,东征讨蒋,消灭反动派,这才是革命的路,光明的路!我要跟共产党走革命的路,坚决走到底!诸位愿意跟我走的,我欢迎;不愿意的,可以跟我说,我送你盘缠钱,回到家乡替我问你娘老子好。可是有一条,谁也甭想拉走部队,如果有人想拉走我的部队,休怪我贺龙翻脸不认人!”

贺龙的一锤定音,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绝大多数官兵坚信跟着贺军长走不会错。

尽管汪精卫已经公开叛变,但贺龙和叶挺所率的部队仍以“东征”的名义,继续东调。23日,贺龙率所部乘船到达九江。当晚,贺龙下榻九江大饭店。

晚上,朱培德派人来邀其赴宴,他婉言谢绝了,只派参谋长去应酬了一下。而他自己则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武汉政府农民部长谭平山之约,在九江饭店会见了各省市赴浔代表,夜阑人散后,贺龙与谭平山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贺龙同志,我知道你不是外人,我们党内的一件重大的机密事情我想向你通报一下。”

“好,信任我贺龙,我当然唯命是从。”

“汪精卫彻底叛变后,中央派秘书长邓中夏来九江和叶挺研究对策。20日,中复、立三和我,还有叶挺、聂荣臻开会研究,我们一致认为,要扭转时局,挽救革命,就必须在共产党领导下实行独立的武装暴动。我们确定计划后,中夏、立三去庐山和瞿秋白商量,秋白也完全同意,并报告了中央政治局。——”谭平山呷了一口茶,接着说:“中央政治局已经同意我们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并派恩来同志来主持大局,领导暴动。云卿,我们希望你率领二十军参加我们的行动。”

贺龙激动地站了起来:“平山同志,我贺龙感谢你、感谢党中央对我的信任!我只有一句话:赞成,完全听党的指示。”

“我就等你这句话呢。”谭平山紧紧握住贺龙的手说,“有二十军参加,我们起义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

P8-11

序言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因此,我社决定再版此书,并重新设计了版式、封面、开本。编者改写了各册书名,还插入了一些图片,使其具有更多的可读性,以符合市场需求,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再版书中的疏漏、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共党史出版社

2OO7年6月8日

后记

1997年,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上,是不寻常的一年。今年的7月1日,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00多年来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海内外的同胞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今年我们党还要召开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党的十五大,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将会朝着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前进。当我们欢庆中华民族在统一和振兴的事业中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都深深感到今天的辉煌来之不易,都不会忘记我们的先辈为赢得革命胜利和社会进步曾经付出的巨大代价,都会牢牢铭记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所作出的历史性伟大贡献。

大家知道,中国革命的显著特点是武装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期,我们党的历史发展的主要部分是武装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挫败了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的干涉和挑衅,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走过的艰苦曲折、英勇无畏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为世世代代中国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之际,为了记叙我军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党史、军史教育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以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我们同心同德,开拓前进,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应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要求,组织本室和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部门从事党史、军史的专业编研人员,共同编纂了一套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的普及读物——军史辉煌丛书。

军史辉煌丛书,有表现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杰出贡献,以及他们伟大的统帅才能,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铸造辉煌》;有反映我军将帅精湛卓越的指挥作战经历和他们光彩夺目风范的《元帅奇勋》、《名将风采》;有描述人民军队漫长的战斗历程的《炮火硝烟》和我军不断进步发展的《走向未来》;还有采撷人民军队中各个历史时期众多英雄模范和战斗集体动人事迹的《浩气英名》等。军史辉煌丛书以独特的视角、纵横捭阖的笔法,采诸家之长,集众书之成,以人民军队发展时空为背景,从几个重要方面反映了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和现实,是一部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全面翔实,史料真实丰富,文字生动具体的弘扬主旋律的军史通俗读物。

军史辉煌丛书的出版,得到中央和党史、军史部门的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丛书撰写了序言,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张万年、迟浩田为丛书题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领导和专家冯征、李传华、郑惠担任丛书的顾问。冯征和党史、军史专家认真对丛书进行了审读和修改,保证了书稿的政治质量和史料上的准确性,使丛书尽可能完善。

丛书主编和参加编写的同志,虽然长期从事党史、军史研究,但多数人只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个方面的专题历史比较熟悉,掌握党史、军史的全部资料还是很不够的。为此,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学习了许多同志这方面的论著、纪实作品和回忆录,借鉴和引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撰写的史料。我们除了在书中注明以外,并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研究和写作的水平有限,加上编写的时间比较仓促,难免有写得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和不够妥当的地方,我们热忱希望能够得到部队的老同志、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指教,以便丛书再版时,进一步修改、校正,以求给广大读者提供一套严肃、真实、准确、生动和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普及读物。

军史辉煌丛书编委会  1997年5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功勋卓著的元帅/军史辉煌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幸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97586
开本 16开
页数 5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3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2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