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从设计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城市发展进行纵深思考的文集。书本提示着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今天的城市承载着人对物质的所有欲望,无论是在北京、东京或纽约,各个城市的“表情”都很雷同,它们都在用同一种方式生活,用同一种方式自我满足。本书可供建筑、艺术等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借鉴。
| 图书 | 观念之城(建筑文化论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从设计的角度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城市发展进行纵深思考的文集。书本提示着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今天的城市承载着人对物质的所有欲望,无论是在北京、东京或纽约,各个城市的“表情”都很雷同,它们都在用同一种方式生活,用同一种方式自我满足。本书可供建筑、艺术等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借鉴。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对建筑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后撰写的一本专业文集,收录了18篇文章,编排时将讨论范畴相近的文章排列在一起,以使讨论更为深入和全面,也便于读者阅读与思考。 本书围绕“传统”和“空间”展开讨论,特别是对于“物理空间、伦理空间、权力空间”的分析,发人深省,体现了年轻学者思考的深度,同时也能够激发更多专业人士和一般读者的共鸣。 本书可供建筑、艺术等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借鉴。 目录 典籍之于空间的意义 “连续型”空间 围合与围墙 轴线与对称 棋盘式格局与“井田制” 消失的“火坑” 忽必烈的元大都 繁华旧梦忆苏州 寂寞徽州 瞬间永恒 “大统”的空间 女性化倾向 “标准化”帝国 技术革命和设计革命 工匠技艺的社会功能 “现代化”还是“西方化” 观念的城市 都市里的陌生人 后记 一只野鸭子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观念之城(建筑文化论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聂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27270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1 |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U-8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8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