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雄风(中国人民海军纪实)/中国海军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是中国海军三部曲之三,从1949年人民海军的诞生开始,描写了58年来人民海军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英勇奋斗,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在新时期以来,人民海军不断获得跨越式发展,正逐步成为国家的海上钢铁长城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作者是两位海军作家,他们经十余年缜密的史学研究和艰苦的文学创作,撰成这部史料详实、描写生动、结构恢弘、立论精深的长篇历史纪实,将史学思考与文学描述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大量引人深思、令人愤激、促人警醒的问题,对解读历史思索现实具有特殊的意义。

内容推荐

百万长卷叙述百年历史,百场战斗凸现百余人物,百折不挠历尽百番曲折,百般求索穿越摆渡沧桑!这部史料翔实、结构恢弘、文笔生动的作品,包括《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逆海——中华民国海军纪实》《雄风——中国人民海军纪实》,再现了19世纪中后期到本世纪初的100多年来,中国海军建设与海防斗争的历程,其中涉及主要战役战斗近百次,重点描写的人物近百人,是目前国内惟一一部系统描写中国海军百年历史的文学长卷。本书是中国海军三部曲·之三《雄风》,从1949年人民海军的诞生开始,描写了58年来人民海军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创业、英勇奋斗,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在新时期以来,人民海军不断获得跨越式发展,正逐步成为国家的海上钢铁长城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为创作这部厚重的“史志性”文学长卷,两位作者用整整10年,走遍了整个中国沿海各地,阅读了数千万字的资料,采访了大批海军历史的亲历者和知情人,获得了真实准确的历史识见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们艺术地勾画出长达百年的海军史画卷,并得出了“只有整个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综合国力、国民精神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了,只有中国全面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到来了,中国的海上军事力量才可能真正完成现代化的历史任务”的深刻体会。该书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

目录

引 子 追随蓝色的航迹/l

第一章 从黄土地到蓝海洋/5

决战前夜/6

厚礼/17

扬帆起航,22

第二章 初试锋芒/49

打破封锁/50

清扫残匪/57

万山海战/76

第三章 潜艇传奇/95

神圣使命/96

京城点将/101

老虎尾巴/111

碰撞/119

下潜下潜/129

向远方/135

第四章 长江不会忘记/145

第五章 雄鹰跃海空/161

呼唤海鹰/162

海天初亮剑/169

制空反制空/174

擦亮海天/183

第六章 激战一江山/189

三军列浙东/190

海上闪电出击/198

登陆一江山/208

第七章 海峡风云/221

海峡一局棋/222

血的战争史料/229

炮震金门/235

毛泽东说:“让他们晒晒太阳”/253

第八章 蓝天长剑/265

长空射虎/266

猎狐行动/279

为人民幸福而战/289

海空大围歼/296

第九章 大海战/311

慈湖风月/312

闹 剧/316

八月雷声疾/328

生命悲欢/344

崇武以东海战/353

第十章 捍卫海空/369

震惊华盛顿的雷声/370

雄鹰团/378

较量/387

第十一章 蓝天碧海立丰碑/399

历史的界碑被偷偷替换了/400

自卫反击/405

为了和平的使命/417

第十二章 “蓝鲸”入海/43l

“龙”计划/432

艰难岁月/439

长征l号/447

第十三章 舰队向远方/457

初探大洋/458

首访南亚/466

航迹,向世界延伸/472

尾声 历史没有尾声/479

主要参考书目/483

跋/484

试读章节

历史的车轮,滚进了公元1949年。

它隆隆滚动的洪大声响,震撼着整个世界。

在这一年第一天发生的事件,便向世界发出预告:1949年在中华民族的编年史上,将是极不平常的一年。

清晨,号称远东第一大城市的上海,被灰蒙蒙的浓雾紧裹着。破旧的有轨电车带着叮叮当当的响声,在狭窄的街面上慢腾腾地穿行。矗立在外滩的那一幢幢欧式建筑:百老汇大厦、汇丰银行大厦、海关大楼……似乎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

黄浦江边,一串串报童清脆的卖报声,划破了都市的沉沉雾霭:

“卖报!卖报!《中央报》,《大公报》!”

“元旦特大新闻,蒋总统发表新年文告!”

“国共即将和谈,蒋总统打算引退!”

“卖报!卖报!《申报》、《亚细亚报》!”

上早班的职员,下夜班的官员,早起的市民,纷纷掏出零钱,接过报纸。只见各大报醒目位置上,都刊登了“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的元日.文告——

总统元旦文告

全国同胞:今天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开国纪念日。自国父倡导国民革命,创建中华民国,开国至今,整整经过了三十七年。在这一个时期之中,革命先烈爱国军民流血牺牲,艰苦奋斗,饱经挫折,备历艰辛,宪法才得实施,宪政才告成立。我们今日在宪政政府成立之后第一次举行开国纪念,深觉岁月蹉跎,建国事业如此迟滞,三民主义未能实现,实在是感慨万分。溯自抗战结束之后,政府惟一的方针在和平建设,而政府首要的任务在收复沦陷了十四年的东北,以期保持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但是三年以来,和平建国的方针遭逢了阻挠,东北接收的工作也竟告失败,且在去年一年之中,自济南失守以后,锦州、长春、沈阳相继沦陷,东北九省重演“九一八”的悲剧。华东华北工商事业集中的区域,学术文化荟萃的都市,今日皆受匪患的威胁。政府卫国救民的志职未能达成。而国家民族的危机更加严重。这是中正个人领导无方,措施失当,有负国民付托之重,实不胜惭惶悚栗,首先应当引咎自责的。

……今日戡乱军事已进入了严重的阶段,国家的存亡,民族的盛衰,历史文化的续绝,都要决定于这一阶段之中,而我同胞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自由或奴役,生死或存亡,也要在这一阶段决定。

……所以和战问题盘旋于每一同胞的心胸之间,而政府为战为和亦更为每一同胞所关注。……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须知道这个问题的决定,全在于共党,国家能否转危为安,人民能否转祸为福,乃在于共党一转念之间……中正毕生革命,早置生死于度外,只望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萦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同样是1949年元旦的这个清晨,中国共产党则通过设在北方一座小山村里的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放了毛泽东主席亲笔起草的新年文告,这篇充满胜利信念的大气磅礴的文章有一个响亮标题——《将革命进行到底》。文章写道:

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连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战争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发动反革命战争的时候,他们军队的数量约等于人民解放军的三倍半,他们军队的装备和人力物力的资源,更是远远地超过了人民解放军,他们拥有人民解放军所缺乏的现代工业和现代交通工具,他们获得美国帝国主义在军事上、经济上的大量援助,并且他们是经过了长期的准备的。就是因为这样,战争的第一年(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七年六月)表现为国民党的进攻和人民解放军的防御……人民解放军采取了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每个月平均歼灭国民党正规军的数目约为八个旅(等于现在的师),终于迫使国民党放弃其全面进攻计划,而于一九四七年上半年将进攻的重点限制在南线的两翼,即山东和陕北。战争的第二年(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一九四八年六月)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已经消灭了大量国民党正规军的人民解放军,在南线和北线都由防御转入了进攻,国民党方面则不得不由进攻转入防御……战争第三年的头半年(一九四八年七月至十二月)发生了另一个根本的变化.0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由长期的劣势转入了优势。人民解放军不但已经能够攻克国民党坚固设防的城市,而且能够一次包围和歼灭成十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国民党的强大精锐兵团。……同军事战线上的胜利同时,中国人民在政治战线上和经济战线上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为这样,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现在在全世界的舆论界,包括一切帝国主义的报纸,都完全没有争论了。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一九四八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一九四九年将要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务为目标的政治协商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将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适当的代表人物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

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一九四九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应当加紧努力。

蒋介石的文告,极尽狡诈之词,但一种无可奈何的幻灭情绪已难掩饰。

毛泽东的文告,则充满了难以抑制的自豪。他的胜利宣言揭开了1949年激潮澎湃、荡涤浊尘的史诗序幕……

浙江,奉化,溪口——蒋介石的故乡。

四明山风光绮丽,剡溪水清流蜿蜒。蒋介石对这里的青山绿水,有着深深的依恋。在他统治大陆的二十余年间,他几乎每年都要回乡一两次;而每次下野,溪口又都是他首选的蛰居舔伤之地。

元月22日,农历春节的前7天,在政治生涯中第三次下野的蒋介石,再一次返回溪口。

此前一天,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府官邸宴请五院院长,正式宣布“因病不能视事”,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职权。其实,这不过是他玩儿熟了的“以退待进”的缓兵之计。这个强权人物绝不可能放弃手中的权力,他通过各种手段,仍把人事权、财政权、军政指挥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甚至直接干预和指挥长江前线的作战。但蒋介石比谁都清楚:大陆已经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他在悄悄安排退路,做撤出大陆,渡海逃台的准备。P6-10

序言

2002年5月15日到9月23日的132天,是中国海军百年历史上不平凡的132天。

曰人的目光追随着一支远航编队的蓝色航迹;

世界的目光追随着一支远航编队的蓝色航迹;

这支远航编队,就是人民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编队。

这支编队的506名海军官兵,肩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驾驶着国产导弹驱逐舰“青岛”舰和国产大型综合补给舰“:太仓”舰,横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穿越15个海和海湾,通过14个海峡和苏伊士、巴拿马运河,访问五大洲10个国家和地区,航行30 000海里,完成了中国海军的首次环球航行。

从2005年5月15日环球航行编队起航时开始,我们——两位为书写中国海军百年历史而执著寻觅了数年的海军作家,同样密切关注着那条向世界延伸的蓝色航迹。巧合的是,从这一天起,我们开始动笔书写人民海军半个多世纪辉煌的战斗历程,并希望这部命名为《雄风》的纪实作品,和《中国海军三部曲》的另外两部——《龙旗——清末北洋海军纪实》、《逆海——中华民国海军纪实》一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人民海军建军58周年的时候面世。

我们的目光被环球航行编队的航迹牵引着,越过地球的所有经度,不断向前延伸。我们采访过的所有将军和水兵,在描述这次环球航行时,几乎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一个词——“圆梦”。

环球航行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远洋综合作战能力的集中展现。对中国海军来说,环球航行增进了与被访问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友谊;宣传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和决心;发展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和军队之问的友好关系;全方位展示了人民海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而对于海军官兵们来说,从“黄水”走向“蓝水”、走向大洋、走遍五大洲各个蓝色的经纬点,无疑更是一个值得用智慧与力量去追寻的梦想。

中国古代航海史,有过“辉煌”般的开篇。远自数千年前,中华民族就在大洋上留下了蓝色的足迹,海上丝绸之路曾在相当长的历史中,是世界上最辉煌、最传奇的航线。明代郑和远洋船队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此后,中国几乎停止了向海洋进军的脚步。15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来后,麦哲伦首先完成了环球航行。此后,许多国家海军都为实现环球航行而努力。而一度引领人类航海事业风标的中国,却始终未能有所作为。

近现代史上,中国海军曾先后历经了清末海军和民国海军两个时代,在这潮落潮起、梦成梦碎的海军建设历程中,中国海军审兵也曾尝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环球航行的梦,特别是驾驶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战舰环球航行的梦,却始终难以实现。其间最大规模的一次航行,是1911年4月起,程璧光率领清末海军最大的英制军舰“海圻”舰对欧美的访问。当时,恰值英国乔治五世(George、1)举行加冕典礼,中国所派“海圻”舰自上海杨树浦起航,经香港、新加坡、亚丁、塞得港、马耳他、直布罗陀,最后到达英国伦敦。在该舰准备返航之际,墨西哥发生了排华暴力事件,“海圻”舰乃奉命前往美洲保护华侨。该舰抵美时,墨西哥排华事件已平,于是就便在美国、墨西哥和古巴慰问侨胞。但在完成上述使命后,“海圻”舰未继续向东完成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而是折返英国,然后原途归国。

人民海军建立后,飘扬着“八一”军旗的战舰一直在探索着通往大洋之路。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海军先后多次派出舰船编队,远航世界各地,为中国军舰的环球航行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中国海军首次环球航行的成功,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是对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全球定位能力、全球导航能力、全球通信能力、全球航行能力、全球气象掌握能力和全球保障能力的一次大检验,是对人民海军建设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现。它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梦幻航程,实现了中国海军的百年梦想。

这条蓝色的航迹,是中国人民海军半个多世纪战风斗浪、拼搏奋斗的缩影。

我们追随这条蓝色的航迹,将记录下中国人民海军诞生、发展、壮大的伟大航程。

那么,这一伟大航程开始于何时何地?

历史的答案是:它远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中国河北一个叫西柏坡的小山村……

后记

《雄风——中国人民海军纪实》,是《中国海军三部曲》的第三部,至本书结稿,历时十年的创作终于有了结果。

感谢学苑出版社孟白社长对本书的出版付出的大量心血。感谢高晓星副教授在本书创作过程中提供的帮助,感谢杨肇林先生的辛勤审读。

本书引用了大量战史资料和回忆文章,采访了大量人民海军史的亲历者,借用了大量历史照片,在此,向为本书做出过贡献的同志们致以真诚的感谢。

作者

2007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雄风(中国人民海军纪实)/中国海军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传会//舟欲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28071
开本 32开
页数 4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3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