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轩编写的《绿色河山(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共和国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册,选取了我国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细节事件,详细讲述了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图书 | 绿色河山(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共和国故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李静轩编写的《绿色河山(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共和国故事”系列丛书中的一册,选取了我国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细节事件,详细讲述了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事件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最终的历史形态,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李静轩编写的《绿色河山(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为该套丛书之一,《绿色河山(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汇集了我国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事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细节事件23个。如:毛泽东就绿化问题作出批示;中央号召青少年植树造林;邓小平提出全民义务植树;江泽民高度重视西部绿化等。 目录 一、决策宣传 毛泽东就绿化问题作出批示 中央号召青少年植树造林 邓小平提出全民义务植树 江泽民高度重视西部绿化 召开绿化标兵表彰大会 胡锦涛指示加强生态建设 二、组织行动 中直机关建花同式单位 北京市开展造林纪念活动 召开全国青年造林大会 绿化环境迎接亚运会 开展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 全国人民积极参与植树 中央机关开展迎奥运植树活动 三、绿化标兵 石光银带领乡亲治沙造林 单昭祥献身植树绿化事业 王源楠帮助林农植树致富 牛玉琴将荒漠变成绿洲 王树清建设护城林网带 周兴仁开荒造林奉献终身 马永顺发誓要让青山常在 刘士和争做生态建设者 温茂元用科技营造示范林 张正东坚持与树木相伴 试读章节 中央号召青少年植树造林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其中规定: 到1985年,全国植树造林要保证达到成活4亿亩。要集中力量抓好西北、华北、东北万里防护林体系,华北、中原、东北等地的农田林网化和四旁绿化,长江以南10省的速生用材林,南方、北方的经济林基地,东北林区的迹地更新等5项重点建设。 文件要求全国青少年,应当在祖国的战斗中,充当主力军,打攻坚战,成为一支英勇的突击队,为完成和超额完成植树造林任务,为早日建成北方“绿色万里长城”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任务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光荣而艰巨的。 全国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充分阐明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提出要争时间,抢速度,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 全世界森林面积占陆地面积平均为22%,平均每人占有森林12亩,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每人平均只有森林2亩左右。 党中央为了改变我国林业的落后面貌,根据新时期总任务,要求在本世纪末,把一切人力所能及的荒山荒地都种起树来,逐步实现毛泽东关于“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宏伟遗愿。 共青团中央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对各级团委提出植树造林的总体规划,要求各级团组织、共青团员和青少年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要订好规划。 各地每年造多少林、在什么地方种、种植什么树,林业部门都要有计划。 各级团的组织,特别是基层团组织,要根据林业部门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搞个长计划、短安排。每年除了组织青年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营造防护林带、用材林、经济林和农田林网外,还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和在青少年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组织他们沿海、湖造林,绿化汀河两岸,营造铁路、公路林网,绿化和美化工厂、学校、机关、街道。 制订规划既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还要把规划要求落实到青少年身上。 发动青少年订立植树造林小计划,明确自己植树造林的任务、质量要求和育林护林的责任,把植树造林变为广大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第二,要抓好突击活动。 造林季节里,在充分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的基础上,广泛组织青年造林突击队,开展造林日、造林突击周活动。 1979年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讨论通过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每年植树节前后,共青团都要组织青少年开展大规模的植树活动。 过去,一些地区营造了“青年林”、“共青林”和“少年林”,对于激发青少年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增强他们育林护林的责任感,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有条件的地方,要继续组织青少年造“青年林”、“共青林”和“少年林”。 城镇青少年,要按照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在“四旁”和一切宜绿化的闲散土地上,都种上树、栽上花或铺上草皮,把城市打扮得更加美丽。 第三,要组织好技术学习。这是提高植树造林质量,保证成活的关键。 除了组织青年学习和掌握当地传统的先进的造林技术以外,还要大力组织青年学习和运用现代科学林业技术知识。 现在外网在选用速生良种、容器育苗、机械整地、播种、栽植和科学育林、护林等方面,都有许多先进的技术。要积极学习、推广适合我罔情况的一切先进造林技术和经验。 P5-7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绿色河山(全国蓬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共和国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静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187830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9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4 |
宽 | 154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