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介绍“中国棉文化”的专著,具体包括了:丝绸之路与棉花之路、木棉的广泛种植和传入朝鲜、“中国皇后号”与中美之间的棉业交往、近代棉作科学奠基人——冯泽芳、中国近代棉产业的先驱——张謇、“创世纪”——中国抗虫棉产业的排头兵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 | 中国棉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中国棉文化”的专著,具体包括了:丝绸之路与棉花之路、木棉的广泛种植和传入朝鲜、“中国皇后号”与中美之间的棉业交往、近代棉作科学奠基人——冯泽芳、中国近代棉产业的先驱——张謇、“创世纪”——中国抗虫棉产业的排头兵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 一、棉花历史文化 “棉”字来历 丝绸之路与棉花之路 白叠与哈达 衣被天下 黄道婆传略 黄道婆的故事 徐光启与《木棉》 木棉的广泛种植和传入朝鲜 “中国皇后号”与中美之间的棉业交往 话说棉花曾是上海市花 延安小纺车 二、棉花科技文化 近代棉作科学奠基人——冯泽芳 岱字棉15号引进的前前后后 棉花是“作物之王” 木棉辨 各类木棉简析 转基因抗虫棉投入生产 三、棉花产业文化 中国近代棉产业的先驱——张謇 家庭棉纺织业与上海市民俗 “国欣”发展的真谛 中国彩棉产业链“新疆造” 棉花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 袜都大唐 “创世纪”——中国抗虫棉产业的排头兵 四、棉花诗词 唐、宋时期 元、明时期 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 五、棉花散文 吟唱棉花 棉花 棉花的传说 满眼的棉花 忽然想起了棉花 棉花述怀 摇滚的棉花 棉花地里的美好记忆 棉花开出暖暖的爱 六、植棉农谚 有关植棉的重要意义 植棉的选地和备耕 棉花播种和保苗 棉田栽培管理 七、棉花石(木)刻与画 《御题棉花图》 《御题棉花图》鉴评 《御制棉花图》瓷册赏析 《蚕桑图》与《木棉图》赏析 河南博爱《耕织图》石刻 上海豫园的得月楼和《耕织图》 八、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 “纯棉日”展现夏目自然纯棉风 全棉主义 初秋,无法抵御纯棉床品的诱惑 彩棉服装全天然的新感受 长江水患与彩棉衣服 追逐时尚 九、棉事珍闻荟萃 我国商代有没有棉花 黄道婆及黄母祠 丁娘子布 乾隆奖励棉花棉布 蒲松龄涉足植棉 林则徐倡导植棉 木棉庵 棉湖之役 棉花屿 棉花“生日” 话说手帕 南通纺织博物馆 棉纺工人——顾正红 毛泽东看棉花 夏衍谈论黄道婆 谈老鉴定有色棉花 冯先生教的一招 冯先生轶事 俞启葆点滴事 棉花的最矮开花和最长苗期 摘棉专列 布雕画 上海中学的先棉堂 八亿件衬衫才换一架飞机 南方航空公司的航标——红棉 棉花田突发地陷 棉花俱乐部——Cotton C1ub 蜡防花布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棉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若海//李秀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324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7-06-01 |
首版时间 | 2007-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562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