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陈独秀研究(第3辑)/安徽近现代人物研究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2004年在安徽召开《新青年》创刊90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青年》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这是我国10余次陈独秀研讨会中规格较高的会议之一。

本次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本辑即以此为基础,加上几篇特约稿和专投专刊的稿件,分成“怀宁会议”、“《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思潮”、“思想文化”、“党建史事”、“音韵学”、“比较研究”、“交往篇”、“问题讨论”、“佚文重刊”诸栏目,另附陈独秀研究十年(1994~2004)综述、陈独秀研究论著目录(2002~2004)。

目录

前言(兼点评)

怀宁会议

 欢迎词

 《新青年》是传播革命的火种

 中共怀宁县委欢迎词

 认识“转折”转折“认识

 闭幕词

 略论陈独秀的历史地位

 会议讨论综述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思潮

 陈独秀与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的探索社会主义之路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陈独秀

 《新青年》与北京大学  钱和辉张

 《新青年》对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的影响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陈独秀马克思主义观的确立——对陈独秀:1915—1920年《新青年》所发文章的解读

思想文化

 陈独秀为毛泽东思想萌芽作出过重要贡献——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

 陈独秀与民粹主义——兼议“二次革命”论与新民主主义论

 终身的反对派与永远的新青年——论陈独秀的文化意义

 早年陈独秀的妇女解放思想

 关于陈独秀“伦理革命”思想的再认识

 陈独秀的家庭伦理思想初探

党建史事

 从《新青年》主旨变化看陈独秀建党的起因

 陈独秀在1924年:为捍卫党的独立性而斗争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辟谣

音韵学

 陈独秀《表》试析

比较研究

 从陈独秀的一篇文章看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特点——读史随笔

 箴陈奋起,揭举新爱国主义的旗帜——李大钊与陈独秀关于爱国主义的探讨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

 “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陈独秀与鲁迅接受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经验的比较

 不要冤枉鲁迅

交往篇

 王星拱与陈独秀

 《新青年》发行人苏新甫

 《新青年》与安徽人及其传播和影响

 五四时期的高语罕

问题讨论

 《革命文学史》究竟由谁编?——求证陈独秀有无这两首新诗

 也谈《献诗》和《致读者》两首诗不是陈独秀所作

 “致中”是陈独秀的署名吗?

 陈独秀的《我的根本意见》一文是哪一年写的?

 陈独秀晚年遗稿的下落

佚文重刊

 我的解决中国政治方针

 陈独秀过沪之谈片

 反对西南大学在沪设立再次谈话

 告在教会学校读书的中国学生

研究动态

 陈独秀研究十年(1994~2004)综述

 陈独秀研究论著、资料索引(2003~200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陈独秀研究(第3辑)/安徽近现代人物研究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102994
开本 32开
页数 4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7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6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2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