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冲天胡气透长安(隋唐五代文人谈史)/中国历史大讲堂
内容
编辑推荐

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倡导艰苦朴素,隋炀帝杨广却骄奢淫逸,残暴无道。隋文帝究竟吃错了药一时糊涂才传位于杨广,还是早已传太子之位于杨广,使杨广愈加肆无忌惮,其中的宫闱秘事究是如何?唐太宗李世民为取得帝位,且看王充闾、金性尧等诸多大家为你一一解读明朝这段历史深处的秘密。

内容推荐

杨隋立国,只有两朝,前后三十八年,然而猜忌、仇恨、陷害、杀戮,一直是一浪推着一浪,加上欲海的浪花,更激化了宫闱的杀机,终至父亲死在儿子身上,皇帝斯在叛将受理。帝王好色,史不绝书,原不必多费纸墨,但杨广之杀害他的父亲,显然为了陈氏、蔡氏之故,这就是与一般宫闱间的[乱伦]不同。由于独孤之妒,文帝的后宫、见于史传得,只有陈氏、蔡氏二人,而炀帝都要取为己有。

目录

杨隋宫闱

两面派杨广

木兰的悲剧

唐朝的天空

唐朝的[苦迭打]

唐朝的谎话政治

六骏踪迹

试说武则天

病中读史

后武则天时代

奇罕的圆

色空非空

杨贵妃的子孙

李辅国之死

长安城闹虎

名义

为渊驱鱼的黄巢

从朱三到梁太祖

倔强与妩媚

李林甫[打内堂]

中国文学排行榜的滥觞

夕阳红树照乌伤

诗人之达者——高适

功名只向马上取——岑参

杜甫与李白

两个姑母

剑器

贾岛的创作态度

独钓寒江雪

烟花三月下扬州

《夜宴图》与韩熙载

唐朝的胃口

去吉木萨尔

试读章节

杨隋宮闱

杨隋立国,只有两朝,前后三十八年,然而猜忌,仇恨,陷害,杀戮,一直是一浪推着一浪,加上欲海的浪花,更激化了宫闱的杀机,终至父亲死在儿子身上,皇帝死在叛将手里。

隋文帝杨坚,有子五人,都是独孤皇后所生,因为独孤悍妒,后宫只得不生育。

这五人是原太子杨勇、晋王杨广(即炀帝)、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他们都是身强力壮,却没有一个善终。

杨勇为人,还算宽厚坦率,随性任情,不善矫饰。他得到一副蜀地的铠甲,加了些文饰,这在一般将领,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不想文帝见了,大为不快,认为这会引出奢侈的习气,发了一通“天道无亲,唯德是与”的教训,还赐杨勇一把刀子,要他体会父亲之心。

杨广为晋王时,却是城府深严,矫情饰貌,因而被称为“仁孝”。文帝到晋王府中,看到乐器的丝弦多有断绝,上面还有灰尘,像是不在使用,觉得晋王不爱声伎,颇为赞赏。杨广观措遇雨,侍从给他油衣,他说:“士卒皆沾湿,我独衣此乎?”其实,他在日常享用上,高出于士卒,也是情理之常,故《隋书》于杨勇称其“无矫饰之行”,于杨广称其“尤自矫饰”。

但文帝却对杨勇有了成见,更重要的,还由于独孤后对杨勇的憎恶。

杨勇多内宠,尤爱昭训(皇太子之妾)云氏,而为独孤所聘的妃子元氏却失宠,这更使善妒的独孤后不高兴。元氏又因心疾,二日而卒,独孤后疑心有意外。杨广知道后,更加做作,姬妾不过挂名,自己只与萧妃共处。每从扬州来朝,车马侍从,力求俭省,接待朝臣,恭敬有礼。但杨勇见母亲,从未说过杨广的坏话,杨广见母亲,总是说太子在忌恨他。

杨广将回扬州,入内辞行,跪着进言,泣不能起,说是太子要陷害他,因而心里非常害怕。这一来,更挑起独孤的心火,忿然说:“睨地伐(杨勇之字)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便有如许豚犬(指云氏所生儿子)。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天逝。事已如是,我亦不能穷治,何因复于汝处发如此意?我在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每思东宫竟无正嫡,至尊千秋万岁之后,遣汝等兄弟向阿云儿前再拜问讯,此是几许大苦痛耶!’晋王又拜,呜咽不能止,皇后亦悲不自胜。”(《隋书,杨勇传》)

这一段,是(隋书》故意描摹妇人的口气,文字浅显而生动,像民间婆婆骂不顺心的媳妇那样,而废太子之意也更坚决了。

这中间,还有两个极重要的关键人物,就是杨素及其弟杨约。杨素如果搬到舞台上,就是一个曹操型的大花脸。

杨素曾先向独孤后微称晋王“孝悌恭俭,有类至尊”。独孤闻而泣曰:“公言是也。”独孤为什么要闻而哭泣,不就因为打动了她的心事?于是杨素又盛言太子不才,独孤便以黄金相赠。

杨勇也得知自己将被废黜,却计无所出。这时他的周围,都是独孤和杨广派遣的亲信,事无大小,皆须报与独孤,原有的太子府中的精锐卫兵,也被撤离。

杨勇终于被废,杨广进入东宮。杨勇想向老父申诉委屈,却遭阻止。文帝暴崩(详后),杨广又伪造敕书,赐杨勇死,这原是意料之中。杨勇有十个儿子,长子杨俨,被毒死,其余九个,充军到岭外,到了所在地后,一个个都被杀死。

秦王杨俊,也多内宠,其妃崔氏,也是奇妒,竟在瓜中下毒,却没有毒死,但从此得病,后来又受到文帝的严词谴责,惊惭之余,就此死了,“上(指文帝)哭之数声而已”。这也是《隋书》故意写文帝的冷酷,看来为文帝喜爱的只有杨广,文帝何苦而引火烧身呢?

接下来是蜀王杨秀因心怀不平而被幽禁,受株连者一百余人,后来死于江都之变。汉王杨谅,因杨秀被幽禁而起兵造反,炀帝派杨素追击,杨谅兵败而降,廷臣欲以死罪处杨谅,炀帝却这样说:“朕终鲜兄弟,情不忍言,欲屈法恕谅一死。”这一回,不知炀帝怎么忽然会想起骨肉之情,难道真是为了博取仁爱孝悌之名么?但杨谅最后也死于禁所。

上面写的骨肉相残故事,都是杨家的第二代,杨谅死于文帝逝世之后,为了行文之便,便串连在一起。如果事件只限于第二代之间,我们还不能看到炀帝的全副心肠,现在就要说一说第一代文帝这条命是怎样断送的?

《隋书·后妃传》云:独孤后卒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俱有宠,上(文帝)颇惑之,由是发疾。及危笃,谓侍者曰:‘使皇后在,吾不及此’云。”似文帝之发病,由于纵欲。本纪云:仁寿四年(604年)秋七月,“甲辰,上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獻欷。丁未,崩于太宝殿,时年六十四。”那还是病死善终的。

可是看看杨勇传,就大不同了:“高祖寝疾于仁寿宫,征皇太子(指杨广)入侍医药,而奸乱宫闹,事闻于高祖。高祖抵床曰:‘枉废我儿!’因遣追勇。未及发使,高祖暴崩,秘不发丧。”这就是说,文帘听到“奸乱宫闱”的消息,已懊悔不该废黜太子杨勇,要想将他召回,不想却“暴崩”了。只是说得含糊。

据《宣华夫人传》:文帝在仁寿宫卧疾时,宣华与杨广一同护侍。天亮出宫更衣时,为杨广“所逼”,被她拒绝。回到仁寿宫,文帝见她神色异常,便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文帝怒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于是呼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曰:“召我儿!”柳述等将呼杨广,文帝纠正说:“勇也。”述、岩出阁写敕书讫,示左仆射杨素,杨素马上告诉杨广,杨广急遣左庶子张衡入寝殿,张衡便叫宣华和其他侍候的人都出去,“俄闻上崩,而未发丧也。夫人与诸后宫相顾曰:‘事变矣!’皆色动股慄”。从宣华受惊的反应上,不难想见当时的恐怖气氛。

《通鉴》卷一百八十,考异引马总《通历》云:文帝“遽令召勇,杨素秘不宣,乃屏左右,令张衡入拉(活活摧折)帝,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崩”。这是文帝被害的具体情节,为正史所未载。文帝责怪独孤,其实主要应怪他自己。

在这场骇人的血腥的大政变中,为杨广奏大功的又是这个杨素。可是杨素晚年,又为杨广所忌,“外示殊礼,内情甚薄”。杨素患病时,就不肯服药,甚至对其弟杨约说:“我岂须更活耶!”他死后七年,其子杨玄感便起兵谋反了。

张衡后来亦为杨广所恶,广见衡没有消瘦,认为衡不念自己过错,说:“公甚肥泽,宜且还郡。”即是要他到榆林郡,后又赐他自尽于家,临死大声说:“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张衡被赐死的原因,则是其妾声张,说张衡怀‘怨恨,“谤讪朝政”。

再看看杨广与自己儿子杨暸(小字阿孩)的关系,也是一直在相互猜忌提防着。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冲天胡气透长安(隋唐五代文人谈史)/中国历史大讲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性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27958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0.9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49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