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镜中的男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全美No.1男人成长读本,英文版销售过300万册!

本书被称为一本划时代的著作,从1989年出版至今持续畅销,是当今有关男性议题最棒的一本书。本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每个男人一生中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身份、人际关系、财务、时间、性情等,并且以简明易读的面貌和务实的态度,诚恳地探讨要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男人。

本书在美国受到成千上万的男士及其家庭的热烈欢迎,因为这本书帮助他们整合了自己的生活与生命。

内容推荐

如果生活的压力让你的人生如同一场永无休止的赛跑,而你却不知道终点在何处;如果你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总是劳累忙碌,却仍然常常充满顾此失彼的遗憾;如果你不断追求进取达到更高的目标,却发现自己并不满足——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镜中的男人》产生于作者寻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曲折经历中,加上其对于男人在当今社会处境中的深刻关注,帮助众多男士的丰富经验,使本书充满了卓越的洞见,能够拨开迷雾直指问题的症结,并提供解决的出路。

《镜中的男人》帮每个男人都更上一层楼,迎接更美好的生活品质!

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部分:解决身份的问题

 第1章 老鼠赛跑

 第2章 未经省察的人生

 第3章 恪守《圣经》的基督徒或人文基督徒

 第4章 人生意义:寻找人生真谛与目的

 第5章 人生目的:我为什么存在

 第6章 工作上心满意足的秘诀

第二部分: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第7章 破裂的人际关系

 第8章 儿女:怎样避免遗憾

 第9章 妻子:怎样拥有幸福的婚姻

 第10章 朋友:风险与回报

第三部分:解决财务的问题

 第11章 金钱:《圣经》的观点

 第12章 财务稳固的四大支柱

第四部分:解决时间的问题

 第13章 决定:怎样作正确选择

 第14章 优先顺序:怎样决定重要性

 第15章 时间管理:遵行上帝的旨意

第五部分:解决性情上的问题

 第16章 骄傲

 第17章 恐惧

 第18章 愤怒

 第19章 独立的渴望

 第20章 避免受苦

第六部分:解决诚实正直的问题

 第21章 诚实正直的价值有多少

 第22章 秘密不为人知的思想

 第23章 督责:失踪的环节

第七部分:结论

 第24章 男人怎么改变

注释

试读章节

问题所在

当我们照着自己设定的轨迹前行时,往往不太会去深究关于生命、“为什么”这类的问题。然而当我们达到目标却仍旧不满足时,这些问题就开始冒出来:“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人生就是这样子吗?如果我真的那么成功。为什么我还会觉得空虚呢?”

要是我们没达到目标,这些问题的清单还会更长呢!“上帝啊!为什么是我?要是你爱我,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你为什么不祝福我?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于是,我们受伤的感觉慢慢地沉淀,变成愤怒和苦恼,或是转变成恐惧和内疚。

经过多方深思研究之后,我认为20世纪末男人排行第一的缺点(诚如它也是过去每一世纪末男人的缺点)就是,我们过着未经省察的生活。多数男人并没有透过寻求真理来谨慎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相反地,我们忙得团团转,活儿一件接着一件干,很少喊暂停,没有足够时间仔细思考更宽广的人生意义和目的。更确切地说,我们一天又一天过着短视的日子,只能思考今天的问题,无暇顾及其他。我们的生活,就像狄普西过的日子,一天到晚身处战斗中。我们面对着似乎无穷无尽的选择项目,争相攫取我们的注意力、时间与金钱。然而,诚如甘地所说:“生命不只是加快速度而已!”

在品性上,我们有太多人不过是装模作样,“玩教会游戏”而已。周日早上,我们出现在教会,但听到的信息在离去时已没啥用处二尽管这信息对其他一些会友是有所助益。我们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在仔细思考之前,思绪便已飘到办公室里那些牵肠挂肚的棘手问题上了。我们快速地冲向下一个繁忙的任务,到了周一下午,有关主日信息的记忆早已像去年度假的回忆一样遥远。

诚如律师和会计师的能力是取决于他们投注于专业训练的心力;我们的生命也是取决于我们投注在自省人生重要议题的心力。

不同的思想

我有一位朋友出生在国外,但很有历史感,我也一直很欣赏他的经商才干。但不久之前,他与我共进午餐时所发表的堕胎观点,却令我惊愕不已。

他提议,与其让那些没人要的胎儿出生受苦,倒不如在此之前先杀了他们。他并没有争辩胎儿是否算是人,反倒是因为他们未来会被抛弃,或可能受虐待,所以用这一点作为理由,认为让这些胎儿在出生前就结束生命,是仁慈宽厚的做法,因为可以让这些孩子免遭痛苦。在我所听过主张堕胎的理由中,这一条最为荒谬。在日常生活中,这位既富有又具影响力的朋友得做许多深刻影响我们社会的商业决策。

人类的思考与言行举止是怎么形成的?每个人都有价值观。对多数人来说,价值观的形成多半是受成长环境、父母教养和学校环境的影响,远超过谨慎自省这个因素。然而,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个人的思想与言行举止。

两种价值观

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过去的经历及人际关系逐渐培养了我们的价值观。在今日美国的社会中,普遍存在两种价值观:第一种是世俗的价值观,主张人类是制造事件的主要人物。第二种是圣经的价值观,主张上帝统管万物,在人类每日的生活中运行。

主张世俗价值观的人文主义者坚信人的本质是好的。人掌管自己的命运,自己决定个人的成就与知识水准,除了个人自由作决定的后果外,没有任何道德标准可以勉强、驱使他。

另一方面,圣经相信全能的上帝创造天地。这位全知的上帝拥有一切的知识,建立了绝对的道德标准,并期待人类遵行。他是圣洁、仁慈的上帝。  我们往往对这两种生活观的差异感到困惑,于是处理问题的原则经常是错误的。我们似乎对于怎样活出基督徒弟兄的样式只有片面的理解。

我们常常是从零零碎碎的角度来看事情的,不是以整体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固然针对放任主义、色情书刊和电影、公立学校、家庭、堕胎等问题大声疾呼,提出警告,然而诚如薜华博士(Dr.Francia Schaeffer)所指出的,我们“并非以整体角度来观察事物——每一件事都只是一小部份,或不过是一个症状,隶属于一个更大的问题”。(注1)

这个“更大的问题”正是第一章所说,价值观——看待生命与世界的整体观点——的根本转变。我们已经离开传统的犹太——基督教的价值观,转向一种自己作选择、奠基于个人利益的价值观。我们就像一个孩子不受管束地呆在糖果店里一样,我们挑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是自己人生的总司令。

这两种价值观的结果截然不同,使许多复杂的难题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世俗价值观与圣经价值观必然导致相反的结果。了解这两种价值观的差异,正是解决生活中那些未经省察的问题所要采取的首要步骤。

人们往往看不出这两种价值观之间有截然不同的差异。我相信你曾见过大胆的马戏团表演者,两脚各自踏在一匹马的马背上驰骋。他之所以能脚踏两匹马,是因为这两匹马彼此贴近,要是这两匹马往不同方向分头奔跑,那么这位表演者势必得选择骑乘其中一匹马。

属灵生命也是如此。起先,这两种生活观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除非我们仔细察验自己的生活,不然我们会以为圣经的价值观与世俗的价值观很接近,就像脚下踏着马戏团的两匹马。然而,当我们开始仔细检验,就会看出它们之间的明显对比,甚至两者彼此完全对立。当这两种价值观愈来愈明显,它们就渐行渐远,至终会到达一个地步,就像那个马戏团的表演者一样,必须在两者中选择其一。

圣经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两者之间的抉择,也就是在上帝的比赛和老鼠赛跑中取其一的选择。

P27-30

序言

镜子!墙上的镜子!谁是全世界最美丽的人?

还有谁比得上白雪公主故事中那个邪恶的巫婆更爱慕虚荣呢?那巫婆一心想做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她热爱自己的镜子,充满爱意地对着镜子说话……直到有一天,镜子给了她一个答案,她不知道自己比较憎恨白雪公主,还是比较憎恨那面拒绝说谎的镜子。

倘若狗是男人最好的朋友,也许镜子就是男人最坏的敌人。嗯,好吧!也许他的镜子并不真是他最恶劣的敌人,只不过反映出他最难对付的敌人形象。能知道我们最深、最幽暗秘密的敌人,岂不是最具危险性吗?又有谁比那能一刀正中我们要害的敌人更能致我们于死地呢?

镜中的男人正是在下。哎哟!我想我应该说:“镜中的男人正是我。”然而,不管是用“在下”或是“我”,要表达的信息都一样。不管我高兴与否,我在镜子中看到的正是我,我的镜子也不会向我撒谎。

镜子是个奇妙的玩意儿。自从希腊神话里的那喀索斯(Narcissus)在池塘看到自己的倒影,爱上自己的映像,镜子就令人类着迷不已。镜子是法师的良友,是电影明星年华老去时的大敌。我们有圆形镜子、方形镜子;有大镜子,还有小巧的镜子;厕所有镜子,车子有后视镜。

镜子是小爱丽丝搭乘的神奇交通工具,走人镜子就可以走进仙境。镜子是使徒保罗采用的象征,用来形容我们对上帝奇妙作为的认识模糊不清:

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现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圣经>林前13:12)

我个人是“体重监控家协会”(Weight Watcher)的终身会友。在最近的聚会中,某位会友终于摆脱30公斤的肥肉,达到自己的体重目标。协会负责人请他针对自己达到这个佳绩发表感想,他回答:“我现在看商店的橱窗时,已不再觉得困窘。过去上街时,我总是避免直视商店的橱窗,因为每回往橱窗里望,看到的不是展示的商品,而是自己过胖的体形。我早已停止看商店橱窗了。而现在嘛!在达到自己理想体重之后,我又开始享受逛街的乐趣。”

当你照镜子时,你看见什么?我的卧室有一面很大的立式长镜。我无法想像自己怎么肯把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花在这面令人嫌恶的东西上。是打高尔夫球用的!没错,我在自己的私人卧室里挥舞高尔夫球杆,检查自己在镜子里的姿势。有件事是绝对肯定的:镜里那个人的姿势绝对不像高尔夫球大师杰克·尼可洛斯(Jack Nicklaus)的动作!

可憎的镜子感觉迟钝。事实上,它残酷透顶。它照出我身上每个疣,我衬衫每个凸起的地方(从下面数的第一颗扣子),还有每个伤疤。

现在,派特·摩利搞出一面镜子,可以照出灵魂。好在摩利的镜子既温和又体贴,除了显露一份足以让你提心吊胆的真理之外,也同时带着鼓励。以智慧传递这份真理。

多年前。我曾撰写一本关于某位男士的传记。在写那本书时,有两件事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徘徊。从探索另一个男人生命细节的经验中,我发现的头一件事是,每个人的生命都富有极大的魅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对象。每个人独特的生命经历都是写一本精彩小说的好材料。

我发现的第二件事是,自己有个自大的想法:不晓得是否有人想为我写传记?我确信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

然而,我却惊愕地发现居然真有人为我写传记,那就是派特·摩利。我传记的书名是《镜中的男人》。好笑的是,摩利本人根本不晓得他写的正是我一生的故事。同样的,你可能会发现这本书也是你的传记。摩利居然可以把那么多人的传记写在一本书里,真是叫人惊叹不已。

我是一位教师,从事知识教化的行业。《圣经》告诫我们,知识可以使人“骄傲自大”,而爱可以“建立”人。可是,《圣经》同时也告诫我们要追求知识,然而这样的知识并不是追求到就可了事的。圣经写道:“智慧为首;所以,要得智慧。在你一切所得之内必得聪明。”(《圣经》箴4:7)

得知识的目标是得智慧,而得智慧的目标则是活出讨神喜悦的生命。这是一本蕴涵着不寻常智慧的书籍。它不但会激动人心,也会搅乱人心,更会大大地鼓励人心。

《镜中的男人》是由一位男人中的男人所撰写的好书,是由一个男人写给所有男人的好书。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在想:“我实在等不及让我太太薇思塔读这本书。”薇思塔是位爱书人,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她阅读的书籍比我多得多,我常从她那里得到自己下本该读什么书的点子(甚至包括神学书籍)。

我想要我太太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认为她必须读这本书。我才是那个需要读这本书的人。我想要她读这本书,是因为我知道我太太读了这本书之后,会很兴奋的。

最后告诉你一项秘密:要是某人送你这本书,或是你自己买了这本书。一定要阅读它。要是你不读它,就要在你太太阅读这本书之前,想尽一切方法毁掉它。要是事情不可思议地发生——你不读而你太太读了这本书,那么亲爱的弟兄,你的麻烦可大了!

史普罗(R.C.Spmul)

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

书评(媒体评论)

“派特·摩利的‘老鼠赛跑’理论中肯且一针见血。我最近与好几位企业人士交谈,他们异口同声地认同摩利的看法。身处这个文化氛围,想要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了解问题所在。本书(镜中的男人)(The Man in the Mirror)大力直指问题的关键,立论扎实,内容平衡,富实用性,笔触生动有趣。”

Leadership Ministries总裁

Chris White

“当今宗教界光说不练的空谈家泛滥成灾,极度缺乏身体力行者。我十分喜欢派特·摩利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井然有序地解释自己与耶稣基督同行的体验。任何人若是想挣脱肤浅信心的挫败,享受真实信心所带来的满足喜乐,就应该阅读这本书。”

Covenant College校长

Frank Brock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镜中的男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派特·摩利
译者 吴蔓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3021883
开本 16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8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21.75
印次 1
出版地 西藏
23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