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夜故事(第1季)
内容
编辑推荐

把黑夜将成故事,将恐怖华为勇气,著名作家周德东走进鬼怪传闻之地,倾力打造“纪实体”恐怖故事。

有“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周德东,2007年被评为“中国电子阅读最受欢迎作家”。本书向你展现了恐怖小说家周德东阳光、开朗、幽默的另一面,在恐怖之余给你带来会心一笑。

内容推荐

“周德东惊悚万里行”第一站是陕西,陕西是人类先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上游繁衍生息。周德东此次探访之地在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那片土地下布满古墓,沉睡着千古帝王,我们的祖先。他在那个充满鬼神传说的地方,到底经历了什么? “惊悚万里行”之“古墓魂飞”为您揭开谜底。小说都是虚构的,但真实使周德东的故事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恐怖力量。惊悚万里行的花絮、照片以及勇敢宝贝手记,则向你展现了恐怖小说家周德东阳光、开朗、幽默的另一面,在恐怖之余给你带来会心一笑。

《夜故事》里还收录了周德东最新创作的一部中篇恐怖小说《色戒》,短篇恐怖小说《草帽》,经典旧作《纸人》,以及由周德东客串的恐怖电影剧本改编的电影故事《停止心跳》等。

目录

“周德东惊悚万里行”·纪实体恐怖故事

陕西·古墓魂飞

“周德东惊悚万里行”·花絮

拉风万里行

“周德东惊悚万里行”·纪实体恐怖事

因为勇敢,所以宝贝

周德东最新恐怖小说

色戒·周德东

草帽·周德东

恐怖经典·插图版

纸人

抢鲜看·恐怖电影

停止心跳

周德东美文

一里路等于一卷书

试读章节

到达延安之后,我们住进了石窑宾馆。

冷雨稀稀拉拉地掉下来,不过很快就停了。举头看天,大朵大朵的乌云不见了,灰蒙蒙的一片,好像天本来就是这种颜色,那曾经湛蓝的天,似乎被替换掉了。

第二天,我们驾车继续朝北推进。

在延安县境内,由于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相撞,我们直到天黑才进入李渠镇。寻了一家宾馆,把其他人留下来,我和祝天抒乘车进入山区。

土路,汽车开始颠簸。

四周黑咕隆咚,都是连绵起伏的荒山,有的地方裸露着贫瘠的黄土,有的地方突兀地冒出来一丛丛黑糊糊的植物,看上去疤疤瘌瘌。只有眯眼仔细看才能发现,半山腰上偶尔有一两户人家,亮着幽暗的灯。

拐了一个弯,车突然灭火了,世界一下安静下来。

我说:“天抒,你看,那里有一户人家!”

祝天抒看了半天,终于捕捉到了那团弱弱的光亮,她冷静地问:“那是……人家吗?”

我拽开金杯车的门,一股寒风就灌了进来,我说:“走,我们去问问路。”

她跳下车,警觉地向四下望了望,然后走上来,握住了我的手。

天很冷,我穿着一件军绿色棉袄,她只穿着毛衣。老话说,十层单比不上一层棉。不过,她抓住我的手,并不是因为冷。在如此陌生的荒山野岭中,四周伸手不见五指,根本辨不清东南西北,到处都埋葬着尸骨……别说一个女孩,我的心里也缺乏安全感。

我们走近了山路旁的那户人家。一座矮趴趴的房子,破旧不堪,窗子挡着玻璃和塑料,透出幽幽的光。我敲了敲门,用我掌握的半吊子陕西口音大声问:“师傅,门沟村怎么走?”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妇女露出脑袋,警觉地看了我们一眼,又把门关上了。我面对闭门羹愣了愣,只好拉着祝天抒离开。

郝师傅已经把车发动了,我们钻进去,继续朝山里开。

祝天抒一直静静地观望窗外,她的身体在微微抖动。实际上外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我要把棉袄脱给她,她不要,我就抱住了她的肩,想调和一下压抑的气氛,就说:“你在媒体上见到的周德东和我本人有什么不同?”

她转头看了看我,说:“你比照片还瘦。”

我说:“不过你别怕,我也服过役。如果遇到危险,你先撤,因为我退伍的时候只是一名上士,而你现在已经是中尉了。”

沿着凸凹不平的山路,我们的车行驶了半个多钟头,前面惨白的车灯里,终于出现了一个活人,他很瘦小,吃力地朝上走。

我吩咐郝师傅停了车,然后打开车窗问道:“师傅!请问门沟村怎么走?”

这个人三十岁左右,脸色黑黑的,两只圆眼睛,小嘴,周围的胡子乱七八糟。他操着浓郁的当地口音,又问了我一句什么。看来,不但我听不懂他,他也听不懂我。

我大声说:“我问你——门,沟,村,怎么走?”

他呜里哇啦说了半天,我还是听不懂。

祝天抒掏出纸和笔递给了我,我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门沟村”三个字,举起来,用手电筒照亮,给他看。

他朝前指了指,好像说:前面就是了。

我又在纸上写了两个字——“古墓”,给他看。

他端详了一阵子,摇了摇脑袋。我不知道他是不清楚古墓怎么走,还是不认识这两个字。他可能只认得他居住的村名。  祝天抒太机灵了,又从旅行包里掏出我们买的一些古墓方面的书递给了我,上面有很多古墓图片。

我接过来,给这个人指了指上面的一张古墓图片。

他的眼神马上变得警觉起来。我当时甚至冒出了一个非常滑稽的想法——这个人会不会是一个伪装成当地农民的警察呢?

祝天抒把我也教聪明了,我从挎包里掏出一本我写的书,上面有作者照,举给他看,让他知道我是一个作家,然后我大声对他说:“我们来采访!”

他迟疑了一下,伸出胳膊划了一圈,意思应该是——四周的山上都是古墓。

我回头看看祝天抒,小声说:“我想跟他说,让他给我们带路,这个意思太复杂了,很难表达清楚。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祝天抒想了想,说:“钱。”

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50元的人民币,大声对这个当地人说:“北山!你的带路!谢谢!”

这个人毫不犹豫地接过钱,然后就上了我们的车,坐在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郝师傅在他的指引下,一直把车开到了山上。

停车之后,我和祝天抒每个人拿着一只手电筒,跳下来。

山上吏冷了。土路两边荒草丛生,稀稀拉拉长着一些叫不出名的矮树,只剩下干枯的枝权。四周有一股纸灰的味道。

古墓在哪里?

我走近那个当地人,大声说:“你带我们去找找!”

他说了几句当地话,显然还是互相听不懂。我拉起他粗糙的手,朝旁边的草丛里走,却被他一下甩开了。这个人看起来很瘦小,这一甩才让我感觉到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力道。毫无疑问,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借着车灯的光,我发现他的双眼里射出

没办法,我只好拽着祝天抒走进草丛,触目就是一个黑洞洞的墓洞,上面覆盖着密匝匝的荒草,简直就是一个陷阱,不小心就会摔下去。

我用手电筒朝里照了照,墓洞底的黄土上,竟然有一个残缺不全的瓦罐。

继续朝前走,我发现三步一个墓洞,五步一块尸骨,阴森可怖。

尽管如此,我依然不理解刚才那个当地人的反应。按理说,他从小就生活在这一带,对这些古墓应该麻木了,为什么还那么害怕呢?

我紧紧抓住祝天抒的手,生怕她一脚踏空,掉进哪个墓洞里去。我们没有铁锹,万一有人掉进去,引起塌方,救都来不及,等于活埋了。

我们在古墓上慢慢地行走,一直没找到刘明久说的那棵系着白布的树。

我回头对祝天抒说:“现在害怕吗?”

她笑了笑说,“不怕,真的好像来做客一样。只是这里太静了,没有人接待我们。”

她的话音未落,突然在荒野里响起一个尖利而古怪的声音:“都在地下呢!!!”

祝天抒惊叫了一声,一下就抱住了我。我也抖了一下,本能地举起手电筒,照在前面一个人的脸上——肤色黑黑的,两只圆眼睛,小嘴,周围的胡子乱七八糟——正是那个当地人!

他发出这声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声后,后退一步,“扑通”一声就跳进了一个黑洞洞的墓洞里。

祝天抒拽了拽我,要跑回车里去,我却死死拉住了她,没有动弹。

我在紧急地思考。

这个人不是一直跟着郝师傅站在山路上吗?他怎么突然绕到我们前面来了?

这个人不是只会讲当地话吗?尽管这句“都在地下呢”也不算是普通话,但是谠得清清楚楚,字正腔圆,谁都听得懂!

另外,他叫出的这句话,为什么跟我梦见的一样?为什么跟刘明久半夜里听到的一样?

这不是小说,我亲爱的读者,这是现实!

我只能这样想:也许,刘明久早就通过电子邮件向我提供过这条恐怖线索,我看了,只不过马马虎虎没记住,而“都在地下呢”这句话却埋进了我的潜意识里,于是我夜里梦见了那样的情景。站在刘明久家窑洞窗户外的那个拎灯笼的影子呢,其实就是刚才跳进墓洞的人……

这样一梳理,逻辑就清楚了。

可是,这个人是谁!

他为什么出没在这片古墓里?我们采风在山路上只遇到一个人,为什么偏偏就是他?现在,他到哪儿去了?

祝天抒颤颤地说:“周老大,他,他到哪儿去了?”

我拉着她,朝前逼近一步,站在了那个深深的墓洞边缘,用手筒朝里照去,这个墓洞纵向大约有四五米深,底部有一个横向的深洞。

我回头对祝天抒说:“这地下的墓道很可能是相通的,过一会儿,说不定他就从哪个墓洞里冒出来了。”

祝天抒的口气突然冷静了许多:“现在我们怎么办?”

我说:“回车上吧,明天白天再来探访。”

祝天抒说:“好。”

我拽着祝天抒小心地躲过一个个墓洞,朝山路走去。

郝师傅在抽烟。他已经把车熄火了,只看到一个烟头在黑暗中闪烁。

来到山路上之后,我依然提心吊胆,总觉得脚下有深坑。我有一个战友,他在南疆打过仗,敌人最擅长埋地雷,每走一步都可能被炸上天。直到他从前线撤下来,退伍回家,走在柏油路上,仍然不放心,总觉得一脚踩下去就会爆炸……现在,我理解他的那种感受了。

我紧紧拉着祝天抒的手,在距离抽烟人几米远的地方停下来,一边细细观望他的脸一边问:“是郝师傅吗?”——在这个地方我谁都不相信了。

郝师傅踩灭烟头,大声说:“你们回来了?”

是他,我们的司机。

我四下看看,问:“那个当地人呢?”

郝师傅说:“刚才他突然就走了。我想着,反正下山的路我也找得着,就由他去了。我们走吗?”

我说:“走,去门沟村。”

P13-18

序言

有“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周德东,已出版《三减一等于几》、《我遇见了我》、《天惶惶地惶惶》、《九命猫》、《纸人》、《谁摸了我一下》、《恐怖小说家周德东亲身经历的恐怖故事》、《爱情啊你别开花》、《黑段子》、《三岔口》(被李少红改编成电影《门》)、《失常》、《所有人都在撒谎》、《门》、《奇门遁甲》等14部作品。“作为文学史上始终饱受争议且引人注目的恐怖小说从来就不乏热情洋溢爱恨交加的钟爱者,也总有推陈出新别出心裁的创作者。在网络文学发展日益蓬勃的今天,大量个人化充满想像的恐怖作品层出不穷,不过,目前真正令人激赏的成熟文本仍嫌凤毛麟角,所见不多,周德东的系列作品在中国当代恐怖小说中具有标杆实力和榜样意味”(摘自北国网)。

2006年,在“寻找中国的斯蒂芬·金本土十大恐怖小说家评选”中,周德东名列榜首。2007年,周德东被评为“中国电子阅读最受欢迎作家”。

就在周德东的恐怖文学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辞掉《青年文摘》(彩版)主编职务,开始“周德东惊悚万里行”:奔赴全国各地,走访有恐怖传闻之地,亲自体验、考察,并写成“纪实体恐怖故事”,献给读者。一路走一路写,周德东成地第一个把行为艺术和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的作家,引起全国媒体的强烈关注。这一系列作品除了在新浪收费阅读频道发布,《夜故事》是其唯一指定刊登的纸报纸。

《周德东惊悚万里行》第一站是陕西,陕西是人类先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五六十万年前,“蓝田猿人”就在灞河上游繁衍生息。灞河上游繁衍生息此次探访之地在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那片土地下布满古墓,沉睡着千古帝王,我们的祖先。他在那个充满鬼神传说的地方,到底经历了什么?

小说都是虚构的,但真实使周德东的故事具有了震撼人心的恐怖力量。

《夜故事》编辑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夜故事(第1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德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6092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