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之一,该书共分综述、论文、著作三大部分。本书收录的文献是1901年至2000年时间内有关汉族民歌研究的论著,具体内容包括民歌研究的分期及其原因、民歌研究的展望、音乐与诗歌之关系、采集民歌应有技术与修养、关于四川的民谣与民乐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民间歌曲上下)/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之一,该书共分综述、论文、著作三大部分。本书收录的文献是1901年至2000年时间内有关汉族民歌研究的论著,具体内容包括民歌研究的分期及其原因、民歌研究的展望、音乐与诗歌之关系、采集民歌应有技术与修养、关于四川的民谣与民乐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上册 综述 民歌研究的分期及其原因 1949年以前的研究状况 一、从“歌谣”搜集到俗文学——人文学科对民歌的研究 二、以“鲁艺”为中心的民歌音乐研究 1949年以后的研究状况 一、1949-1966年的前17年研究 二、“文革”十年的停滞 三、1976-2000年的研究 民歌研究的展望 论文 一、论文目录 二、论文提要 三、论文选登 1.音乐与诗歌之关系(1920) 2.低级文化民族的歌谣(1933) 3.民歌(1934) 4.论民歌(1937) 5.民歌记录法(1937) 6.民歌研究的主题(1940) 7.采集民歌应有技术与修养(1941) 8.民间歌谣的讨论(1941) 9.民歌与中国新兴音乐(1941) 10.诗与音乐(1941) 11.绥远民歌研究(上)(1942) 12.绥远民歌研究(下)(1942) 13.关于四川的民谣与民乐(1942) 14.试论歌词上的八股(1942) 15.音乐常识讲话(1942) 16.论民歌的反封建性(1946) 17.试谈民歌演唱(1946) 18.谈民歌欣赏(1946) 19.谈民歌改造——读施盈先生《谈民歌欣赏》(1946) 20.歌与谣(1946) 21.民谣研究绪论(1946) 22.如何研究民间音乐(研究提纲)(1946) 23.东江敌后的音乐工作(1946) 24.东江敌后的音乐工作(续)(1946) 25.民族音乐讨论提纲(1946) 26.我对民谣的一点认识(1948) 27.从《孟姜女寻夫》谈歌曲的产生 28.民间音乐——Folk Song Folk music(1948) 29.向民间发掘——建立民族新音乐的道路(1948) 30.东北的民间音乐(1948) …… 下册 著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传统声乐卷(中国民间歌曲上下)/20世纪中国音乐史论研究文献综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樊祖荫//李文珍//赵晓楠//陈树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303076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92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2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3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4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