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十六计与为师之道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堪称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用在为人处事上,帮助大家开启智慧,迈向成功;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上,提高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

本书借用三十六计,帮助大家笑看人生,开启智慧;帮助大家变被动为主动,灵活机智地掌握万事万物;帮助大家发挥优势,超越别人,力求成功;帮助大家从小做大,从弱做强,走出误区,迈向潇洒。更期待大家用三十六计武装自己,艺术地化解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得每节课都能好戏连台。

内容推荐

用兵如孙子,策略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三十六计,绝不是欺诈坑骗之术,而是聪明人的策略和计谋。前三套为自己形势有利时常用,后三套为自己陷入不利时所把握的反败为胜的法宝。三十六计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易经》的阴阳法则,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只有有计划和预见的事物,才会回避意外和风险。

本书把三十六计用在做人、用人上,实践在教育、教学上,做到古为今用。

目录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善意的谎言/3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掌握批评的技巧/11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善借外力达到教育目的/17

第四计 以逸待劳

——不急不躁,学会容忍/21

第五计 趁火打劫

——借助契机,适时教育/26

第六计 声东击西

——出其不意,印象深刻/30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35

第八计 暗度陈仓

——迂回手法,让学生心服口服/40

第九计 隔岸观火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45

第十计 笑里藏刀

——快刀“砍”去学生的缺点/50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善于取舍,以退为进/54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事半功倍的教育手法/59

第三套 攻战计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65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化腐朽为神奇的教育艺术/69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76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先纵后擒的教学策略/80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开启心灵的窗户/87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对症下药,有的放矢/93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对不良言行要及时“抽薪”/99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透过现象看本质/105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教育也要讲策略/110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一颗童心就是一个世界/113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教育之“远交”与“近攻”/118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生活中时时渗透教育/124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二十五计 偷粱换柱

——偷换概念法/131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让学生在思考中成熟/136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教师的智慧/140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5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49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师生的角色转化/153

第六套 败战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教师的人格魅力/163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虚拟情境的创设/168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解开心结,走向美好的明天/172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让生命化蛹为蝶/175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教育教学讲求环环相扣/180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走出一条教学的新路/184

试读章节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善借外力达到教育目的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其意为: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盟友(泛指第三方力量)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盟友去消灭敌人,以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当敌方动向已明,就千方百计诱导态度暧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击敌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损失。借他人之手除掉对手,自己却不抛头露面,这种间接杀人的计谋,就叫“借刀杀人”。明代戏剧《三祝记》,说的是北宋时期,范仲淹的政敌密谋策划,让没有打仗经验的范仲淹领兵征讨西夏,其目的是借兵强马壮的西夏军队这把“刀”除掉范仲淹。

“借刀杀人”一计,不可望文生义,它是指假借外力或他人之手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借刀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借人力、物力;

2.借条件、谋略;

3.借媒介、舆论。

在现实生活中“借刀杀人”一计普遍应用,其意是诱导他人之力战胜对方,以保存自己实力。在教学生涯中,我们应当时时审时度势,善借学生的信任、学生的优势、社会的影响力等一切可借的因素来壮大自己,奠定自己的教学基础。

班主任应努力选好班干部,并大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案例】

母亲与女儿的来信

一位母亲因为私拆女儿的信,引起女儿的不满,从而影响了母女之间的感情。母亲想不通,认为家长拆儿女的信没有什么不妥,便气冲冲地来到女儿就读的学校,请求班主任帮助她教训女儿。

班主任微笑地请这位母亲坐下。诚恳地说:“我不仅是教师,和您一样也是一位母亲。但我因为职业的原因,曾研究过中学生的心理和中学生教育的规律,所以在处理我女儿的信件问题时我是这样做的:有一次我拿到女儿一封信。因为不知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寄来的,便想拆信,但又有点犹豫,后来,我马上意识到,她未成年,但已接近成年。母亲应该像尊重其他人一样尊重她。便控制住自己,等女儿回来后立即将信交给她,并投去关切的眼光。最后正像我所期待的那样,女儿看完信后对我说:‘妈妈,这是我新疆一位女朋友的信。您看吗?’我不但放下心,而且因为我们母女之间能相互信任和理解感到欣慰。因此我认为母亲私拆儿女的信没有什么好处,母亲不应私拆儿女的信。平时如果遇上一些复杂的情况,母亲就应细心观察,了解孩子,尊重和信任他,这样孩子也会信任母亲,问题就好解决得多。”

这位班主任借“职业”与“母亲”之“刀”,将母亲不应私拆儿女的信的道理,娓娓道来,使人感到亲切有说服力。这位母亲后来也妥善处理了母女之间的这一矛盾。

【案例】

两株小白杨

我们班有些学生总爱歪着趴在课桌上读书写字,虽批评多次,效果仍不见佳。一天,我发现有一个好的突破口:教室门前两株小白杨,一株笔直健美,一株弯腰憔悴。课间,我让学生观察一下这两株小树,把它们加以比较,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我的诱导下,同学们说第一株树笔直挺拔,长得很精神,第二株树弯着腰,很难看,没有一点活力,成不了什么大材。这时我看火候到了,趁势作了如下发挥:“人也是这样啊!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同学们,你们十四五岁,骨骼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养成不良的坐立习惯,时间长了。骨骼就会变形,像这株小树一样,再想矫正就难了。仪态不美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它有损健康,破坏了体格和智力的正常发育。同学们,你们想想,几年以后,你的伙伴一个个考上了大学,精神抖擞地奔赴各条战线,成为祖国优秀的建设人才,而你,却因为身体不合格,不能上大学,不能胜任工作,被抛在火热的生活的外面,你们不感到伤心吗?到那时,后悔就晚了!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有学问,有心灵美,我们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健美的仪表!”

这次谈话对学生触动很大,下一节上课后大家都坐得端端正正。从此以后,同学们基本克服了歪趴在桌子上学习的不良习惯。

【案例】

苏步青的成长

苏步青9岁时,家里很穷。他父亲把从牙缝里省下来的一担米挑去当学费,送他到离家一百多里路的平阳县城高小当插班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他的成绩是全班32人中倒数第一名。

一些富家子弟讽刺、挖苦他,大声嚷嚷着:“苏步青‘背榜’了!”“苏步青坐红交椅了!”这些话使苏步青感到没脸见人。他躲进蚊帐低声哭泣。谁知一个地主的儿子跑上楼来欺负他,一把扯下苏步青那又黑又破的蚊帐。蛮横地说:“这么难看的蚊帐怎么配挂在房间当中?到边上去!”硬把他的蚊帐挂到房间最边上、靠近楼梯口的铺位。夜里,穿堂风吹得门环叮当作响。苏步青又伤心又害怕,拿被子蒙头睡觉,到半夜一翻身,顺着楼梯滚到了楼下,摔得鼻青脸肿。

那时,苏步青年纪小,不懂事,光贪玩,一连三个学期都考最后一名。老师同学都说他是笨蛋。

一天,教地理的陈玉峰先生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摸着他的头,非常亲切地说:“我看你这孩子挺聪明,一点也不笨,只要肯努力学习,肯定能考好的。”苏步青到这学校以后,因为家里穷,功课又不好,受尽了讥笑和谩骂。如今,听到这些话,就像一双温暖的大手抚摸着他备受欺凌的幼小心灵,他感到热乎乎的。

陈玉峰先生让苏步青面对面坐下,拉着他的手,给他讲起了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里念书,成绩不好,许多同学瞧不起他。一次,一个同学蛮横地欺侮他,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直打滚。那同学身体比牛顿棒,功课比他好,牛顿平时很怕这同学,但这时牛顿忍无可忍,跳起来反击,把那同学逼到墙角,掀在墙上。那同学见牛顿发起‘牛’劲来,竞然这样勇猛,只好屈服了。牛顿从这件事中领悟到做学问的道理。他想,只要下决心,发狠劲,就能把困难制服。他发愤努力,学习成绩很快跃居全班第一,后来成了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

接着,陈玉峰先生朝沉思中的苏步青看了一眼。又说:“你爸爸妈妈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希望你把书念好。像你现在这样子,将来拿什么去报答他们呢?”苏步肯听着听着,禁不住流下眼泪,第一次痛切地感到自己做错了事。

从此以后,苏步青像变了一个人。上课,他全神贯注地听;课后,他专心致志地读书做作业。老师布置十道题,他会做上三十道五十道题;别人读一遍书,他会读上三遍五遍十遍。结果,学期期末考试,苏步青一下跃居第一名。从此以后,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留学,他再没有得过第二名,每次都是全班第一。甚至在日本留学时,日本老师对这位好学不倦成绩优异的青年人十分喜爱,竟要把女儿嫁给他。

P17-20

序言

《三十六计》堪称一部“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古代奇书,历代多用于战争,并且传习久远。本书欲把三十六计用在做人、用人上,实践在教育、教学上,做到古为今用。

用兵如孙子,策略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变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三十六计中,每六计成为一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三十六计,绝不是欺诈坑骗之术,而是聪明人的策略和计谋。前三套为自己形势有利时常用,后三套为自己陷入不利时所把握的反败为胜的法宝。三十六计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易经》的阴阳法则,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只有有计划和预见的事物,才会回避意外和风险。

课堂也好比战场,有的教师能所向披靡,每节课都捷报频传,漂亮地攻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而有的教师却越教越怕,时常吃“败仗”,甚至被学生轰出教室,误人伤己。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成功的教育可以使一个所谓的“坏学生”、“笨学生”成为有用之才,而蹩脚的教育能将一个好孩子“治”成一个危害社会的渣滓。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善用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把它融于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学会人生的计谋、教学的艺术,从而使自己充满信心,不断走向成功,迈上事业新台阶。

今天,我们借用三十六计,帮助大家笑看人生,开启智慧;帮助大家变被动为主动,灵活机智地掌握万事万物;帮助大家发挥优势,超越别人,力求成功;帮助大家从小做大,从弱做强,走出误区,迈向潇洒。更期待大家用三十六计武装自己,艺术地化解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得每节课都能好戏连台。

只是我们在使用这些计策前要明白,三十六计出自古人之手,其中一些典故或成语体现出封建割据时期兵家之间尔虞我诈的糟粕,我们在教学中使用它们时,只把学生或所要解决的问题看成是对等的方面,而不是敌对的一方。在教学的主阵地上,我们艺术地借用计谋及它所变通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灵活机智地用计谋引导学生战胜困难,挥洒自信,挑战自我。高超的应变能力,应该是蕴含教师的事业心、品德修养、创造性思维品质、语言表达功底、课堂民主作风、积极参与意识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本书所采用的只是三十六计的原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期待我们用“爱心”去读,学其优,去其糙,学其髓,去其浮,以三十六计筑起心中的“智慧长城”,以“智慧长城”成就党的教育事业的辉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十六计与为师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少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92107
开本 16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20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41
17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