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穿越时空的对话--鲁迅的当代意义/百年文学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百年文学论丛》继《海棠文丛》(一、二辑)、《金蔷薇论丛》之后面世了。这是一套专论20世纪中国又学的学术丛书。文学在上个世纪是一个显赫的文化艺术门类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的上半叶,它是文化变革的最重要生力军,新文化运动中,很难想像没有新文学运动;同时文学又是社会变革的武器,参与了血与热的社会斗争。总结研究这个世纪的文学一直是文学研究者、文学批评者为之献身的行当,大学设有专门的学科。过去这段文学比照中国古代又学,名之目,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以建国为界划分现当代。时至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整合现当代文学学科,运用整体眼光看待这百年的文学,而不是分段的割裂式的。这一概念已为学术界所接受。这套书原拟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为丛书名,但几年前我社已出过这样一套丛书,由严家炎、严云绶两位教授主编的。后改名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丛书”,稍感老化,故改为“百年文学论丛”。运用百年文学的整体视野去研究这段文学,是这套书作者的共同追求,即便在研究某个作家,某部作品,或某个又学现象时也是如此。

目录

第一辑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文化偏至论》的方法论意义

《摩罗诗力说》与比较文学

《摩罗诗力说》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鲁迅对阿尔志跋绥夫的接受与超越

《不众》的文学渊源和艺术创造

《孤独者》与《工人绥惠略丈》比较论

论鲁迅、胡适剥易卜生戏剧的文化选择

鲁迅前期小说中的尼采影响

鲁迅与两方人道主义

鲁迅对进化论的择取和扬弃

鲁迅的“立人”思想和尼采学说

论鲁迅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

第二辑

鲁迅和当代中国的对话

——世纪末鲁迅论争引发的思考

20世纪文艺观念变革的宣言

——论《摩罗诗力说》的文艺美学思想

鲁迅论文艺创作的自觉性

鲁迅关于文艺真实性的辩证思考

毛泽东《讲话》与鲁迅文艺思想

弘扬鲁迅的爱国主义

鲁迅对现代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鲁迅国民性批判探源

鲁迅对国民奴隶根性的反省与批判

科学学理精神的倡导和实行

——读张梦阳的《中国鲁迅学通史》

附录:“不能再让先生的足迹被荆棘所掩盖”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问卷调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穿越时空的对话--鲁迅的当代意义/百年文学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致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43119
开本 32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4-12-01
首版时间 2004-12-01
印刷时间 200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0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