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本莱茵河/散文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自然表达写作的散文成为最富亲切感的文体,书写时几乎不必考虑词语或文辞的张扬,不用防备文采文风对心灵本真自然流露的掩盖,真实成为散文的根本特征。散文写作最能完好保存并凸显作者被触动的瞬间感觉,和深入思考的曲折反复原初状态,成为与他人对话同时也和自己对话的最优选择,理解自我和重构自我的最佳方式。正因为这样,散文拥有最多读者。《散文译丛》是一系列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名著组成的具体可见的散文艺术史。

本册为《散文译丛》之一《图本莱茵河》。

内容推荐

《莱茵河》是一部极为出色的游记,它以流畅的文笔、优美的记叙风格,生动而丰满地展现出了莱茵河流域的壮阔风光。雨果在游记中,不仅有敏锐的自然审美情趣,而且还有广阔的历史视野,较之于景物美色,他似乎更注重莱茵河流域的人文风物,从古老的教堂与城堡到历史的博物馆与坟墓,他以此掘悠久历史之内涵,发追昔思古之幽情,成功地表现出了莱茵河所有的一种悲壮的、惊心动魄的、史诗般的性格,从而使游记具有了一种和谐而深邃、优美而雄浑的美。《莱茵河》出版后深得广泛赞誉,巴尔扎克曾评论它“是一部杰作”。

目录

丛书前言

名家评价

关于作者

莱茵河

夏龙——圣梅努——瓦雷

爱克斯·拉沙贝尔

伊巴赫纪念馆

救火!救火!

沃尔姆斯——曼海姆

海德堡

弗赖堡

沙夫豪森

威卫——奇隆堡——洛桑

试读章节

您知道,我常对您说,我喜爱江河。江河既可载-运货物,也能传播思想。在天地万物中,任何东西都自有其神奇妙用。江河,就像是巨大的喇叭,向着海洋唱颂着大地的美景,田野的耕耘,城市的壮丽以及人类的光荣。

我也曾对您说过,在所有的江河中,我最喜欢莱茵河。我第一次见到这条河,是在一年前,在凯尔经过浮桥的时候。夜幕降临,车y-缓缓地移动。当我通过这条古老河流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某种敬仰之情。这,我至今不曾忘怀。很久以来,我一直想看看这条河。每当我与这些大自然中的伟物相接触——我几乎要说是与其心心相印时,我都被深深地感动。这些大自然中的伟物在历史上也起着重大作用。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极不协调的东西,在我眼中,往往显示出一种奇特的相似与和谐。我的朋友,您还记得瓦尔斯里纳城的罗纳河吗?1825年,在那次愉快的瑞士旅行中,我们曾共同观赏过它。那次瑞士之行是我一生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那时,我们都还只有二十岁!当时,罗纳河是以怎样的狂啸,怎样的怒号翻卷着冲人漩涡的啊!而那柔弱的木桥却在我们的脚下颤栗发抖,摇摇欲坠。这一切您还记得吗?从那时起,罗纳河在我的脑海中便是一只老虎,而莱茵河却是一只狮子。

那天晚上,当我第一次看到莱茵河时,我觉得它确实是一只狮子。我长久地注视着这骄傲而高贵的河流:凶猛而不疯狂,原始中却显出威严。当我过河时,正值它水涨河满,极为壮观。它那浅黄褐色的浪花如同雄狮的浓发——布瓦洛称之为“黄泥色的胡须”一拍打着桥面,它的两岸隐没在黄昏中,它的声音是一种有力而沉着的咆哮。在它身上,我感受到了大海的力量。

是的,我的朋友,这是一条高贵的河流。它目睹了封建社会、共和体制和皇家帝国。它当之无愧,既是法国的骄傲,也是德国的自豪。这条河流既是战争者,也是思想家的见证,因为它概括了整个欧洲历史的这两大面貌。在那使法国前进的壮丽波涛中,在那使德国思索的深沉的潺潺水流中,我们都能找到历史的痕迹。

莱茵河集中了河流的万般面貌于一身。它像罗纳河一样迅速敏捷,像卢瓦尔河一样雄浑宽阔,像缪斯河一样峭壁夹岸,像塞纳河一样迂回曲折,像索姆河一样绿水潆潆,像台伯河一样历史悠久,像多瑙河一样庄严高贵,像尼罗河一样神秘莫测,像美洲的河流一样金光闪闪,像亚洲的河流一样蕴涵着寓言与幽灵。

在史前,也许在人类存在之前,在今日莱茵河的地域上,曾有两条火山脉在冒烟,在燃烧;火山熄灭了,在大地上留下了两大堆熔岩和玄武岩,像两座长城一样平行排列。同时,巨大的结晶凝聚了,形成了今日的原始山脉,大量的冲击层干涸了,成了今日的从属山脉。那慢慢冷却下来的巨大熔岩堆,就是我们今日所称的阿尔卑斯山。山顶上堆积了厚厚的雪。这些雪化成水后形成两条大河流淌在大地上。一条顺北坡流去,穿过平原,流经死火山的两条沟壑,再从这里投入大西洋;另一条沿西坡而流,从座座高山上直落而下,沿着死火山的另一堆熔岩——我们今日称作阿尔代什山——流人地中海。这第一条河流就是莱茵河,第二条是罗纳河。  P19-22

序言

文学作品四大门类里,散文不同于诗歌、小说,如果说诗歌是属于精神史的,小说是属于社会史的,集中众多艺术功能的戏剧是属于广义文化艺术史的、超越文字符号表达的多功能空间艺术,而散文则是最具群众性的、最广泛地介入生活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独特文学现象。莫里哀的一部喜剧里有一则这样的对话,甲问乙:什么叫做散文?乙答:你现在说的就是散文。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散文,其实很平常,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对散文感到亲切。也因为这样,散文作为文学术语,表述的是相对说比较宽松的概念,它当然必须具有不可缺少的文学素质,但又不是很规范的,而是比较自由的,英语Essay,一般译作随笔、絮语、试笔、小品,都强调书写的自由。它是一种文体,然而自由到可以有多种不同形态,涵盖书信、日记、游记、回忆录、札记、序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杂感,甚至政论中“笔端常带感情”的那一种。随着文学的发展,十九世纪初还开始出现了诗与散文之间的边缘门类散文诗。文学家以外,它的作者广泛到包括艺术家、音乐家、演员以及哲学家、科学家、史学家,乃至政治家、宗教徒、旅行家,等等。

自然表达写作的散文成为最富亲切感的文体,书写时几乎不必考虑词语或文辞的张扬,不用防备文采文风对心灵本真自然流露的掩盖,真实成为散文的根本特征。散文写作最能完好保存并凸显作者被触动的瞬间感觉,和深入思考的曲折反复原初状态,成为与他人对话同时也和自己对话的最优选择,理解自我和重构自我的最佳方式。它“载道”,是说理的,但不是说教的;它“言志”,是抒情的,但不允许矫情。它的最优化境界是融“载道”与“言志”为一体。朴素的写作排除最小的做作的干扰,散文的本性是真实。散文艺术的最高目的只是强调真实。散文求美,而美是真实的伴随物。

正因为这样,散文拥有最多读者。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因,有的人很少读诗,有的人不爱看戏,有的人不看小说。不是文学爱好者也读散文,也写散文,不一定为表示文化能力高低,表示兴趣广泛或精神境界雅俗,散文作为文化现象对任何人都是亲切的,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成为散文爱好者,成为散文的“编外”作者,不是想成为散文家,只是有那么一种自信,一种需求:我可以也应该写。就这样,和其他文学门类相比,散文的阅读频率最高,影响面最广、最持久,散文有着最强大的作者队伍,多种文化力量推动散文艺术不断发展。

因此当然,众多散文名作成为世界文学宝库最吸引人的亮点。西方和我国的古代典籍几乎都是散文的经典之作。在我国,旧时没有读过四书五经的算不得读书人,没有读过《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的被认为是没有文化的人,就像西方没有读过《圣经》的不算有教养的人,没有读过荷马、柏拉图不算有文化的人。中华民族是善于创造也善于通过文化交流吸取他人长处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本国文学历史和现状的重新审视,对世界文学的成就和走向的高度关注,成为新时期文学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被“四化”浪潮激活的出版事业喷发出多年受压抑的无穷潜力,呈现空前的蓬勃发展势态,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前身湖南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及时推出的数量可观的外国文学名著中译本中,就有选译从古代到现代世界散文名著的《散文译丛》,受到读者的热情支持,几乎每隔不到两个月就有一种新书出版,大多数读者都以读到每一种新书为快。这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我们体会到:出版工作的起点是对读者需求的理解,出版物的生命在于是否恰好满足读者的欲望,不会让读者失望的出版物,必须是内容充实精粹、高文化品格、高人文素质的。我们仍将朝这个目标努力。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不算大的时间跨度里,从开始兴起紧接着不断升温的、为回应读者渴求而日趋炽热的出版热,是我们国家走出封闭后最引人注目的革命性变化之一,这个变化还在不断扩展和深入。出版事业高速度发展的大格局下,读者的选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强烈而持久的挑战,我们的应对首先是全面认知、严肃考虑读者的需求,依据它迅速作出编辑、出版、发行运作流程的必要调整,《散文译丛》要努力做到成为一系列真正意义上的散文名著组成的具体可见的散文艺术史。

散文先贤的贡献灿烂丰饶,必须努力从散文史的高度上把握散文艺术发展脉络,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散文艺术达到的高度和动人魅力。必须从宏观上把握散文名著的经典性。除已知的有显赫地位的公认具有散文文献价值的名著,还应该注意到那些可能存在的缺口,那些不显眼的永恒的文学火种,那些不应该被遗忘而曾经被遗忘,因其永恒的辉煌而终于不再被遗忘的名著,这对于一套系列展示散文名著的丛书是不可缺少的,缺少将是叫人感到遗憾的失误。

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工作质量,根本的保证是译文的质量。译者的责任是提供忠实的译作、用传神之笔消除不同语种形成的阅读障碍,尽可能让读者如同读原著一样通过本国语言欣赏、解读原著。对于准确理解原著,善于用本国语言表达原著内容的译者,读者是会像尊敬原著作者一样尊敬他的。我们颇感欣慰的是,读者对《散文译丛》的译文总体上说是肯定的、满意的。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的选择表示我们的鉴别能力、我们的欣赏水平和高标准的需求,其意义已经超越局部文化事业而属于全球性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相信,在专家和广大读者不断的关爱支持下,我们将能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些。

书评(媒体评论)

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罗曼·罗兰

《莱茵河》是一部极为出色的游记,它以流畅的文笔、优美的记叙风格,生动而丰满地展现出了莱茵河流域的壮阔风光。雨果在游记中,不仅有敏锐的自然审美情趣,而且还有广阔的历史视野,较之于景物美色,他似乎更注重莱茵河流域的人文风物,从古老的教堂与城堡到历史的博物馆与坟墓,他以此掘悠久历史之内涵,发追昔思古之幽情,成功地表现出了莱茵河所有的一种悲壮的、惊心动魄的、史诗般的性格,从而使游记具有了一种和谐而深邃、优美而雄浑的美。《莱茵河》出版后深得广泛赞誉,巴尔扎克曾评论它“是一部杰作”。

——法国文学专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柳鸣九

时间可以湮没小丘和山冈,但湮没不了高峰,人类遗忘的大海湮没了多少十九世纪的作品,而雨果的作品像群岛一样,傲然挺立在大海之上,露出它们那千姿百态的尖顶。

——安德烈·莫洛亚《雨果传》

雨果是那唯一的人。他站在最高处,我们仰望着他,等待着最新的口号。

——波德莱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本莱茵河/散文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V.雨果
译者 刘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38692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7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64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0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0:0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