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佛家养生大道/张其成国学养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顶级国学大师开讲北京重点学科研究项目——佛家养生。

心灵健康法,有了健康的心自然有健康的身;两套佛家养生功,内养+外养,养出好体魄。

《佛家养生大道》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其成教授,为你揭秘养心养身两大长寿法门,普通生活中就能用上的经典养生法。

经营好生活的因,自然有健康的果。

用“六度”来治疗六种病,学佛家消除痛苦的方法,让身心得到解脱,崇尚自然饮食,佛家素食营养多,《洗髓经》、《易筋经》,练就一副好身骨。

内容推荐

《佛家养生大道》简介:经营好生活的因,自然有健康的果;用佛法修习健康,用“六度”治疗病痛。人为什么会生病?大家可能会说:因为外感风寒,因为虚火上升,因为体虚不调,等等。在佛家看来,生病的原因除了身体的四大不调之外,还有因果业报的作用。这并不唯心,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不好,可能有遗传因素,可能有病毒感染,可能是积劳成疾,也可能是环境污染……这些业因造成了我们最终生病的业果。如果懂得善待自己,善待身体,善待他人,那必然身体康健,身心安乐,这就是我们积下了福德,自然会有好的业报。

佛家法则博大精深,《洗髓经》、《易筋经》流传多年,深奥莫测,修习佛法、追求健康的人如何才能领悟佛法中的精髓,在修习同时养身养心?何为禅定,怎样修禅?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钱超尘、朱伯昆、王洪图先生民医传人张其成教授,总结多年前人经验,编撰《佛家养生大道》,教给读者如何学佛家消除痛苦的方法,让身心得到解脱。以及如何简单使用《洗髓经》、《易筋经》,练就一副好身骨。如何才是正确的修禅方法,修禅时如何调息调心,加上合理佛家素食养护方法,让修习之人回归真我,找到健康大我境界。

目录

认识生命才能保护生命

 1 修佛与养生的关系

 2 生命无常,何必贪恋长生

超脱于无常便可得清净

生老病死皆因果

外缘也会影响因果业报.

 3 人身难得,应加倍珍惜

佛家惜身养生应避九因缘

 4 人有八苦,脱离苦难才能安乐

修习“戒定慧”可离苦得乐

“八正道”度人脱离苦海

以佛法治愈人的心理问题

行为是因,健康是果

 1 你怎样对待你的身体,身体就怎样对待你

拘那罗王子杀业故事

生活方式决定健康

 2 好习惯从戒掉开始

三皈依

受持五戒

戒掉坏习惯,迎来好身体

 3 用“六度”来治疗六种病

健康的身体由心来创造

心的六种病

 4 赠与的永远没有得到的多

乐善好施的须达拿太子

舍与不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无畏布施

施者也是受者

 5 不任性而为才能少受伤害

人的行为需要约束

戒没有空子可钻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止恶行善,转迷成智

 6 恨别人就是在伤自己

忍字心头一把刀

五种忍辱的方法

 7 积极的人总会充满活力

人生短暂,不要懈怠

拥有大步向前的人生

 8 心绪不宁,试试禅定

健康的身体需要心态平和

心中有主宰

万事皆随缘

 9 能看透才有光明

追求智慧的人生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

定心才能定健康

 1 身心一静,血脉畅通

何为静

何为坐禅

禅坐对健康有大帮助

禅坐的姿势

坐禅之后修整

 2 修禅之前要六调

坐前准备

调饮食

调睡眠

调身

调息

调心

 3 禅定四境界

放下是内心自由的前提

如何开始修习禅定

禅定四境界

 4 不让烦恼驻留的方法

苦的三种形式

消除痛苦的方法

 5 回归自我

认识自我

自度自我

达到无我

回归自性

饮食,健康的左膀右臂

 1 开创素食先河的梁武帝

中国佛教素食文化的由来

食素培养慈悲心

 2 “过午不食”告诉我们吃饭要知足知量

佛教过午不食的戒律

过午不食的好处

少食早食减少疾病

 3 禅茶一味

茶道通禅

放下烦恼吃茶去

 4 淡味吃出平常心

吃素利于修养身心

 5 佛家素食营养多

常食素食的好处

素食排毒疗法

 6 饮食随缘罗汉斋

罗汉斋的家常做法

道门也有好素菜——玄妙观斋菜

传统斋菜

家常斋菜——素三鲜

两套佛家最看重的养生功

 1 达摩祖师传下来的运动健身法——《易筋经》

达摩《易筋经》的来源与原理

《易筋经》的基本习练法

《易筋经》之少林十二式

《易筋经》习练要领

 2 养气静心的《洗髓经》

《洗髓经》的真意

无始钟气篇第一

四大假合篇第二

凡圣同归篇第三

物我一致篇第四

行住坐卧篇第五

洗髓还原篇第六

试读章节

1 修佛与养生的关系

谁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谁不希望有百年之寿,然而,现代人处于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困扰中,常常身心不调,求医治病也只能治愈一时,若是平时不注重调理身心,旧病和新病仍旧会困扰着我们。很多人开始自求于巴,于日常生活中调养身心,防患于未然。而除了医疗之外,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寻求更加自然的养生方式,如运动、食疗,等等。

然而,身心一体,只调养身体还是不够,心病往往比身体上的疾病更折磨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已经成为流行甚广的疾病,被称为精神癌症。新闻上常常出现因抑郁而自杀的案例,让人为之扼腕叹息。又有很多年轻男女,因感情受挫,或事业不顺,报复社会或伤害他人,铸就了很多人间悲剧,也为亲人和无辜的人带去了无尽痛苦。有情众生,因为有情,就不免为情所困,许多人为摆脱苦恼和困境就开始求助于佛学。

有人问一位修行人,学佛之前和学佛之后你有什么变化?修行人答道:“学佛之前,我砍柴、喂马、烧饭,学佛之后,我还是砍柴、喂马、烧饭。”这话让人迷惑,问询者就继续问:“那学佛不学佛有什么区别呢?”修行人答道:“学佛之前,我砍柴时想着喂马,喂马时想着烧饭,烧饭时想着砍柴;学佛之后,砍柴就是砍柴,喂马就是喂马,烧饭就是烧饭。”由此可见,佛法让人内心清净,能够驱除杂念。

除此之外,佛家还提倡自然,饮食观也崇尚与自然规律相符,简单、素净,只吃应季蔬菜和水果,绝不食荤,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这样的饮食习惯能够净肠胃,对一些学佛前饮食不规律的人来说,长时间坚持,身体自然能够有好转。

佛家也注重以养心来养身。忧愁苦恼令人病,令人老,有一定佛学修养的人是能够控制七情六欲的,随缘而不攀缘,也就不会产生过于强烈的喜怒哀乐。过于强烈的情绪都是会影响身体器官的,气血不调,会引发五脏受损,从而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怒伤肝。盛怒之下人的血液会加快凝结,心跳也会过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很大的负担,因此时常发怒的人易患冠心病和肝脏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怒气会引起肝气上逆,有损肝血,有的人甚至会吐血或昏厥。

喜伤心。适度的喜悦固然能令精神放松,但是突如其来的大喜过望也有可能引起疾病,比如因为太高兴了而大笑不止,或是兴奋到整夜失眠,都会使心跳加速,影响精神,甚至晕倒。范进中举就是大家熟知的因为大喜而致短暂的精神失常的例子,因此喜悦也不能过度啊。

思伤脾。对一件事思前想后、焦虑不安或是过于思念某人就会心神不宁,往往就会茶饭不香,没有胃口,这就是脾脏受到了损害的征兆。脾脏是负责输送和消化的器官之一,脾如果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养料,人就不健康。

忧伤肺。《红楼梦》中黛玉因为听说了宝玉要另娶他人之后忧伤咳血而死,这就是过度忧伤而导致的肺脏受损。人在忧郁时会感觉到胸闷、长吁短叹、呼气不畅或是鼻塞,这是肺部气机不利的表现,又因为肺主皮毛,所以忧郁时还会引起某些皮肤病,产生如生疮、长痘等症状。

恐伤肾。当人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时,甚至会大小便失禁,这种反应就是因恐惧而导致的肾气不固所造成的。肾主藏精,如果人总是生活在担惊受怕中,肾受到损害,就会影响生殖系统的健康。

中医注重情志养生,而佛家的超脱恰恰是让人静心的最好的养生方法。学佛的人需要六根清净,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平和的心态,也就不会生出这些因情绪化而导致的各种脏器病症,达到身心清净。

佛家主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有表象的物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都是实在的东西,这些就是色相,但无论什么具象的东西,它的本质都是空的。所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那也就不必对七情太过在意。如果你痛到肠断也能忍耐,苦比黄连也能咽得下,烦到焦头烂额也能心平气和,难到绝望也能解脱,委屈到想哭也能忍住,愤怒到怒火冲天也能平息,愤恨到咬牙切齿也能让它消散,心急如焚也能淡定如水,大喜过望也能沉得住气,伤人的话到嘴边也能停得下来,飞来之财到眼前也能看淡,情到深处也能脱得开,那你就真正能做到不为人生的各种苦所困,修养到这种程度,也就达到身心调顺了。

同时,佛家也注重饮食与禅定等养生方式。佛家对于现代人的心理问题也有异于西方的独特的调养方式,佛教教人清心寡欲,修习“戒、定、慧”,摆脱“贪、嗔、痴”三毒对人心理的伤害,从根本上清除心理的毒瘤,从而达到身心一统。

P5-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佛家养生大道/张其成国学养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其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39336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9
17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