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理决定孩子的人生/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的心理一般都是正常的,但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少年。本书帮你矫正不当的认知,培养健康的行为,塑造良好的个性,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困惑、社交中的烦恼、生活中的挫折,帮你从一般走向优秀,从平凡走向卓越。

内容推荐

“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分大、中、小学三卷,其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生。丛书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研究主线,以“问题咨询、心理分析、实践和链接”为四个分析项,并与大量案例相结合来分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丛书的目的是要从生活出发、从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与处理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解决问题、学会自我成长。本书为小学编。

目录

序言(一)/1

序言(二)/1

前言/1

第一部分:学习咨询

学习要有计划/1

激发你的学习动机/6

课前预习要做好/10

学会听课/15

你会记课堂笔记吗/19

课后要复习/22

学会背诵/27

尽快学会默读/32

记单词有诀窍/36

消除学习疲劳/39

学会正确归因/43

用脑要科学/47

张开你想象的翅膀/52

学习写看图作文/56

学好数学有方法/59

为什么我的书法水平提高得越来越慢呢/64

怎样准备考试才能发挥出我的水平呢/67

考试焦虑不可怕/72

培养你的学习兴趣/77

学习中的“高原”现象/81

为什么我的孩子做作业那么慢/85

如何学好英语/89

仔细观察好处多/93

创造力能培养吗/97

如果能过目不忘,我一定能成为科学家/10l

第二部分:校园生活

化解嫉妒,鼓励竞争/106

可爱的追星族们/112

专时专用讲效率/116

如何克服马虎的毛病/119

我该不该与笔友通信/123

爸爸布置的额外作业太多/127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131

同学之间怎样开玩笑/135

交朋友要不要委曲求全/140

如何克服交往中的羞怯心理/144

如何面对挫折/148

老师批评错了怎么办/153

如何当好班干部/158

赏识成就人才/162

你还在走神吗/167

如何有效安排晚上的时间/172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同桌/176

如何克服学校恐怖症/180

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184

“农民工”的子女怎么教育/188

合作让我更加快乐/194

学会与女同学交往/198

第三部分:行为养成

如何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202

学会同情与关怀/208

做个勇敢自信的孩子/212

让每一分钱都更有意义/216

如何克服孩子的自私/220

暗示的魔力/224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228

过好五彩缤纷的节日/231

如何安排周末时间/235

怎样克服孩子的攻击性行为/239

如何度过闲暇时光/243

如何帮助孩子改正缺点/247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250

做事“没定性”怎么办/253

学会自我控制/257

坚持锻炼好处多/261

我也能做家务,为什么妈妈不让我做/265

饮食坏习惯有损健康/269

坚持记日记/273

我怎样来控制自己的脾气/277

你看电视成瘾了吗/281

第四部分:走过风雨

爷爷突然离去了/286

爱撒谎的孩子/29l

我改不了咬指甲的坏毛病/295

“丑小鸭”的烦恼/301

如何纠正口吃/306

了解性,了解自己/310

子女一定要听父母的话吗/315

父母为什么总是不信任我/320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吗/325

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330

爸爸对我的要求太严格了/334

父母离婚了怎么办/338

女儿不喜欢我怎么办/34l

孩子对着干怎么办/346 

孩子任性怎么办/350

怎样解释女孩月经来潮/355

如何与孩子沟通/359

孩子爱发脾气怎么办/364

难道女孩比男孩笨吗/368

妈妈偷看我的日记该怎么办/373

父母打麻将影响我的学习/377

后记/38l

试读章节

心理分析

认为男孩比女孩聪明,这是一种普遍的观点,因为人们常常会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脑力劳动者男性多,世界上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男性。虽然小学时女孩的学习成绩优于男孩,但在大学中,男孩的学习成绩一般比女孩强,这都是一些很明显的例子。

不仅如此,一些高中女生也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出质疑。一位女生就曾到咨询室咨询,她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各门功课都很拔尖,不仅是文科,也包括理科。但是,上了高中之后,尽管她的数学、物理成绩在女生里依然名列第一,但与男生比起来,似乎连前五名都排不上。看着那些远不如她用功、学得轻松自如的男生,她感到非常困惑并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女孩子是不是越学越笨了?

女孩是越学越笨吗?情况并非如此。智力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概念,我们难以用少数学科的成绩来衡量。但是,在与自然科学有关的课程中,就平均水平而论,女孩不如男孩的确是事实。事实说明,两性问在智力水平上并不存在绝对差异,但在智力类型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男女大脑总体结构和功能方面。有些父母会感到,自己家的男孩子不如邻居家同龄的女孩子说话早、说话清晰和内容丰富。家里有女孩的父母也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小时就善解人意,懂得父母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在幼儿园里,女孩常会因伶牙俐齿而博得老师的偏爱。女作家的文笔清新、感情丰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种优势。这些直觉的例子都说明,女孩的语言能力比男孩强些。

心理学研究表明,女孩比男孩更具语言能力。女孩辨认面部表情、手势和语调的能力也胜于男孩。在三至五岁的孩子中,女孩多交谈,男孩子多出怪声。研究发现,男性语言能力由脑的左半部控制,而女性脑两半球都控制语言,因此在语言能力上,女子胜过男子。

另一方面,男孩比女孩喜爱独立运动,男孩的空间辨别能力要比女孩强。人们从经验中可知,当男女生一起外出、散步或旅游时,总是由男子辨认路途。美国心理学家霍托与理查德·梅认为,这是因为男女的感知觉能力不同的缘故。女孩的嗅觉、触觉比较敏感,对声音的辨别和定位也不错;相比之下,男孩在视觉辨别方位方面稍强一些。

也有一些看法认为,男女智力结构差异的根源在于后天有差异的社会教化与智力训练。社会对男孩和女孩的培养及期望是不同的,他们从幼年起就被要求学习和采取不同的活动类型。例如,在大多数家庭中,男孩被带到室外参加活动的机会要多一些,他们也就喜欢做跌爬滚摸、活动量大的游戏;女孩则较多地留在家里玩耍。加上孩子善于模仿同性成人的行为。于是,通过这些不同类型的活动,男孩的空间识别能力增强了,女孩越来越擅长于语言表达。

值得提出的是,成人们更喜欢用数理方面的能力来判断男女孩子的智力,却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训练和培养女孩子。因此,这样的智力评判对于女孩子是很不公平的。当然,家长很难做到不带任何性别差异地训练男女儿童,不仅是由于存在着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由于存在着很多具体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就能够避免对男女孩子的智力水平进行盲目、片面的评价,从而想出各种切合实际的办法,尽可能地减小性别差异对男女孩子智力发展的不良影响。对于男生来说,应该有意地在口头语言及文字语言的表达方面多下些工夫;而对于女生来说,则应当多参加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并有意地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与反向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男女在智力类型上存在差异是公认的,承认这种差异,可以使我们依据男女智力因素的不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量才用人,使男女在职业分工方面能各尽其智、各显其能,这也正是心理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向往的前景。

P369-370

序言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成长,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又是一个飞速演变的过程。它贯穿了人生的全过程,却又轻轻地掠过了所经历的那些生命时期;在悠长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影响人发展的“紧要几步”,可它对一个人生命的不同阶段又会产生异常久远的影响。在这个视野下,成长就是一种生活与生命的矛盾胶着状态。学生时代的成长,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时代,更是这种状态的紧张与释放交替变更的最活跃时期,为此,这段时期的成长常常被称为“烦恼的成长”。

烦恼在哪里呢?烦恼在于以学习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大中小学生必须随生理、心理、智力以及包括面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等环境在内的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压力,同时还要更加用心处理好这些发展项之间相互关系的和谐,其中最关键和最核心的要素是心理成长的问题。因为学生们所过着的生活绝不是单纯的、单向的和直线式的,其间也绝不是只有快乐,更有烦扰、荆棘、挫折和苦涩……这正是烦恼的源头。然而,这些烦恼也正是心理成长过程中生活滋味和生命魅力的体现,因为其间蕴藏着人情绪、情感的万千变化。我始终认为,心理的健康成长是关乎情感健康发展的问题,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与其情感的成熟发展息息相关,自然也与情感教育密切相联。

所以,烦恼不可避免,但也并不可怕。烦恼只是表明学生们各个方面的成长都要经过艰苦的磨砺历程,并且更要以心理的健康成长为重要和主要的支撑。处于复杂、艰苦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大中小学生们需要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成长道路,它与别人的都不一样,是“我”作为“自己”的独特性式样。他们还需要理解,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要靠自己来走,其中的成长快乐和烦恼也都需要自己来承受。心理成长中的人需要的是做事为人的真诚,需要的是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需要的是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需要的是与周遭世界的心灵沟通和关爱……

那么,如何让大中小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他们需要认识的这些有关心理成长的思想,并获得相关的情感体验呢?面对学生们心理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烦恼,我们又可以给予他们臬的心理帮助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呢?“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丛书作了一种很好的尝试。

本丛书分大、中、小学三卷,其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生。丛书围绕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以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为研究主线,以“问题咨询、心理分析、实践和链接”为四个分析项,并与大量案例相结合来分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困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丛书的目的是要从生活出发、从问题出发,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与处理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解决问题、学会自我成长。

丛书的主编之一的曾红是我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并任教于教科院时的学生。我期望,她以及所有编者们所付出的努力,可以使学生们都能够从这套丛书里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从而在自己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可以变得更坚强、更自信、更从容,并拥有一份健康的情感生活。

朱小曼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2006年5月

后记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参与本书写作的人大都是心理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他们都怀有责任心,认真地从事调查、统计与写作。

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与暨南大学曾红老师一起主编的“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由研究生完成问卷调查与统计工作,由我拟定写作提纲,并负责最后的修改与定稿工作。参与写作的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唐民硕士、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的陈以洁硕士、浙江省春晖中学的丁洁老师、江西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研究生巫文胜、熊红星、钟丽凤、王艳喜、傅蓉、张丽芳、刘润香、余琼,还有我自己。

另外,由于丛书的性质,书中有些地方引用了一些书刊中的精彩内容。由于信息方面的原因,少数未能与作者取得联系,这里一并致歉,敬请作者或著作权人予以谅解;并希望作者在看到我们的书籍之后,能与我们联系,我们将酌付稿酬并寄送样书。

如果本书对于读者带来帮助,应该感谢暨南大学出版社张仲玲编辑对于本选题的坚持,以及所有作者的严谨态度;如果本书还存在我们未能发现的问题,编者将负全部的责任。

郭斯萍

2006年5月于南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理决定孩子的人生/当代学生心理成长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斯萍//曾红//万曙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796750
开本 32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5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7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9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