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其起源要上溯至殷周际,到北宋米蒂开始,文人自篆自刻,印章成为一门艺术。沙孟海编著的《印学史》结合印章图例三百三十八颗,介绍印章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几千年历史中著名的印学派别、印学名家、及印学名作。对印章、篆刻、艺术史爱好者有很大的帮助。
图书 | 印学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印章,其起源要上溯至殷周际,到北宋米蒂开始,文人自篆自刻,印章成为一门艺术。沙孟海编著的《印学史》结合印章图例三百三十八颗,介绍印章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几千年历史中著名的印学派别、印学名家、及印学名作。对印章、篆刻、艺术史爱好者有很大的帮助。 目录 上编 印章旧制 第一章 印章的起源 第二章 古代印章的用途 第三章 有关印章的名称与制度(上) 第四章 有关印章的名称与制度(下) 第五章 春秋、战国印 第六章 秦印 第七章 汉、三国、晋、南北朝印 第八章 封泥 第九章 图象印 第十章 唐、宋印 第十一章 词句印 第十二章 室名、别号印 第十三章 鉴藏印 第十四章 花押印 第十五章 印材与印色 第十六章 印款 下编 印学体系 第十七章 印学的形成 第十八章 米芾 第十九章 赵孟俯、吾丘衍 第二十章 王冕 第二十一章 文彭 第二十二章 何震与新安印派 第二十三章 苏宣、梁* 第二十四章 汪关 第二十五章 朱简 第二十六章 程邃、巴慰祖(汪肇龙、胡唐、巴树谷、董洵附) 第二十七章 明清之际其他名家(赵宦光、宋珏、黄枢、黄经、江*臣、僧慧寿、韩约素、何通) 第二十八章 日本早期名家(僧独立、僧兴俦、源孟彪) 第二十九章 三部集体印谱 第三十章 丁敬与西泠印派(蒋仁、黄易、奚冈) 第三十一章 西泠后西家(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胡震附) 第三十二章 邓石如 第三十三章 吴熙载(吴咨附) 第三十四章 赵之谦(黄士陵、乔曾劬附) 第三十五章 吴俊卿(齐璜附) 第三十六章 近代细朱文诸名家(徐三庚、赵时枫、王*) 第三十七章 印学的发展 附录一 印经缵绪篇 附录二 与黄济叔札 附录三 书扬州吴让之印稿 附录四 吴让之印谱跋 附录五 论印诗二十四首(并序) 附录六 印学形成的几个阶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印学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沙孟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51700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7-01 |
首版时间 | 2006-07-01 |
印刷时间 | 2006-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92.4-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