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银楼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写丰家三代十余口人的银楼生活沉浮。

抗战时,他们靠祖训和手艺将丰祥和银楼由小做大,从上海南市搬迁到市中心;解放后,他们在金融国有的洪流中徒劳挣扎,最终接受银楼命中注定的陨落……

既有婉约细致的上海风情,也有光耀门楣的隐忍激情,朱晓琳以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为背景,在渐渐远逝的民俗细节里再现了普通民众对"金银"的种种微妙心态。

内容推荐

抗战时,他们靠祖训和手艺将丰祥和银楼由小做大,从上海南市搬迁到市中心;解放后,他们在金融国有的洪流中徒劳挣扎,最终接受银楼命中注定的陨落……

既有婉约细致的上海风情,也有光耀门楣的隐忍激情,朱晓琳以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为背景,在渐渐远逝的民俗细节里再现了普通民众对"金银"的种种微妙心态。

目录

第一章

丰祥和银楼流金淌银

第二章

风尘女赌客成主顾

第三章

兄弟分家各发国难财

第四章

乱世黄金沾满血腥气

第五章

改朝换代银楼暗藏家底

第六章

金镶玉手镯多隐情

第七章

阔少爷沦为无业游民

第八章

“劳莱克斯”金表引祸上身

第九章

饥饿年代掖金不救命

第十章

听“敌台”大学生吃官司

第十一章

穷姑娘嫁了个劳改犯

第十二章

抄金银丰家人遭劫难

第十三章

丰太太吞戒指绝凡尘

尾声

海上银楼梦一场

试读章节

正午的阳光直射在丰祥和银楼的招牌上,白晃晃耀得人睁不开眼来。这块招牌不像一般店铺那样老老实实贴在自家门口,丰祥和银楼自开张那天起,招牌就跨街横着,如同一座雕金镶银的拱形牌坊。太阳好的日子,来往行人几十米开外就得眯起眼来,这样才不至于叫银楼招牌的折光刺痛双目。其实丰祥和银楼门面并不见得有多气派,普普通通两开间店面,只不过银楼里的买卖非那些南货店绸缎庄可比。做生意原本为了赚钱,那么直截了当买卖金饰银器的,自然会让那些小店主另眼相看。丰祥和银楼坐镇在这条不大不小的商业街上,正是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似乎看到有银楼矗着,其它店铺才能开得安心。

这样的时候多半是安静的,没有顾客会心急慌忙趁吃饭时间来挑金银首饰。丰太太就让连福去厨房吃饭,她自己坐到了银楼柜台跟前照看生意。连福是丰祥和银楼的店员兼账房先生,跟了丰家二十来年。自从老板丰祥和去世后,是连福帮着丰太太把银楼撑了下来,所以丰太太与连福虽有主仆之分,连福倒也不必太过客气的。况且连福最清楚丰太太此刻的心思,她是借着站柜台好张望街上的动静,盼望大儿子丰之桐早点接回孙子来。三天前大儿媳姚佩玉在法国医院生下个七斤重的男孩,这是丰家的长房长孙,丰太太喜得在亡夫遗像前淌了半夜眼泪,真想一步跨到医院去抱孙子,不过后来丰太太还是克制住自己的急切心情。尽管佩玉替丰家生了个胖孙子,算得上是功臣,丰太太照样要稳住当家婆婆的架势,不肯让儿媳太过得意,所以只吩咐连福嫂跟了之桐去医院接回产妇和新生儿。

店门外有点动静,丰太太心跳都加速了,快步绕过柜台向门外伸出头去。一个头发雪白的乞丐婆子坐在银楼门口,她的头垂在胸前,身边的要饭篮子上横着根棍子。丰太太猜想这乞丐婆子多半是刚逃来上海的难民,而往日常来这条街上要饭的都知道,银楼门口是停留不得的,毕竟银楼不比饭馆,饭馆有些个残羹剩饭,会往讨饭的篮子里倒,银楼再慈悲总也不肯将金银送给乞丐吧。然而今日丰太太心里藏着喜事,不但没嫌弃这乞丐婆子,倒想替还未曾见面的孙子积点德。她转身回到柜台后面摸出一块银元来,亲自出门放到那婆子手心里。乞丐婆子两手紧紧攥住银元,浑身上下一阵哆嗦,反倒说不出话来,最终朝丰祥和银楼磕了三个响头离去了。

丰之桐夫妇和连福嫂分乘的两部黄包车停在银楼门口,连福嫂怀中抱着个西洋红织锦缎蜡烛包,她三步并两步把蜡烛包举到丰太太跟前:“恭喜恭喜,孙少爷回来了。”丰太太抽出腋下的白手绢擦了擦眼角,接过孙子来不及细瞧一眼,捧着蜡烛包就去给亡夫磕头。丰太太知道丈夫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她的,一个女人家撑着爿银楼不算,还养大了两个儿子,如今大儿子娶妻生子,把丰祥和银楼的香火都续了下来。丈夫生前在这世上的心愿,丰太太都替他了却掉了。

街面上传来几下零星的鞭炮声,不一会儿两侧大马路上也像被点燃了似的,鞭炮声响成一片。不过年不过节的大伏天,通常也没有人家会挑这种热得喘不过气来的时节办喜事,那还有什么值得如此张扬的理由。连福吃完饭去南车站那边逛了一圈,回来说是二十九路军在丰台一线打了胜仗,教训了小日本鬼子,也算替中国人出掉口气。这消息刚传到上海,市民各界就纷纷放起鞭炮,鞭炮声持续了三个多钟头。丰太太心想,今日孙子回家,原本就是件大喜事,权当这鞭炮是替自家孙子放的吧,没准是个好兆头,孙子日后命大福大呢。

姚佩玉喝完连福嫂送上楼的鸡汤,倚在床头给儿子喂奶。回家老半天了,婆婆还没有很正式地来向她道喜呢。宁波人向来看重添男丁续香火,佩玉头胎生的男孩又是丰家长房长孙,那么她自然算是为丰家立了大功。躺在产房里的时候,佩玉就一遍遍猜想婆婆会送给她什么样的贺礼,也半真半假地探过丈夫之桐口风,之桐每回都是同样的回答:“放心好了,娘不会亏待你的。”话虽这么说,亏待不亏待还得等东西拿出来为准。

傍晚时分佩玉的母亲姚太太带了个娘姨来看女儿外孙,丰太太这才陪同亲家母上楼来到儿媳妇床前。女儿临产前,姚太太日夜忧心睡不着觉,惟恐女儿头胎生不出个男孩,在婆家的日子就不会好过。如今天遂人愿,丰家有了孙子,不但女儿可以在丰家挺直腰板做媳妇,连姚太太脸上也倍觉光彩。姚太太抱了好一会外孙,又从手绢包里小心翼翼摸出个系了红丝线的金铃铛对女儿说:“这是我做外婆的一点小意思,你收好,满月时给宝宝戴在手腕上添点喜气。”佩玉心里一阵发烫,想着到底是自家亲娘,凡事才会想得这般周到。

丰太太在一旁仅用眼角余光扫了一下那颗比花生米大不了多少的金铃铛,便料定顶多不过是14K金的,没准还只有12K呢。外婆送外孙东西向来都是意思意思,佩玉娘家开了爿小南货店,哪里就拿得出真正的硬货来。当初佩玉嫁到丰家来时,没有哪样黄货满一两重的。于是丰太太笑道:“亲家母你真是太客气了,佩玉头胎为丰家养了大胖孙子,我做婆婆的自然要重重谢她。不要说孙子满月的金铃铛,连做周岁的金锁片也打好了,件件都是四个九的足赤金。另外我再送佩玉一只翡翠嵌宝戒,一对翡翠耳环。我们丰家虽是孤儿寡母,这点小意思还是拿得出来的。”丰太太说完看了一眼早已等候在她身边的儿子之桐,之桐立刻打开一个香烟盒大小的漆皮匣子,里面黄澄澄一片。佩玉接过匣子看呆了眼,好一阵才回过神来对丰太太说:“谢谢妈,也替宝宝谢谢阿娘。”“宝宝大名叫丰嘉森,是他阿爷从前关照好的,已经刻在金锁片上,家里就叫他森儿好了。”丰太太一副不容旁人争辩的口气,之桐佩玉夫妇只有点头的份。

房间里顶尴尬的要数姚太太。本来女儿生了个男孩,她做外婆的又出手大方送了外孙金铃铛,全都是有面子的事。可她怎么偏偏就忘了亲家是开银楼的,银楼里有的是金银首饰,她这样当着众人面兴冲冲摸出来的12K金铃铛,真真叫作饭店门口摆粥摊,白白送上门去让女儿婆家取笑。姚太太有点坐不住了,借口屋子里人多会招产妇心烦,讪讪地拉着娘姨起身告辞,丰太太就让之桐去叫部黄包车送他丈母娘回家。

丰太太如同打了胜仗般心满意足,她感觉自己虽然守寡多年,但丰祥和银楼照样开着,丰家的日子不比别人过得差,全因为有她这个能干女人。丰太太时常这样寻找一切机会自己鼓励自己,让自己满怀信心向那些习惯于夫唱妇随的女人挑战。丰太太从来没有守寡女人的自卑心理,因为她还没有输给过别的女人,至少在心理上一直保持着优势。亲家母走后丰太太又特地上楼来到佩玉房间,一脸关切地叮嘱儿媳:“你娘送来的金铃铛虽讲份量轻了点,成色也不足,到底也是做外婆的一片心意,你得好生收着才是。森儿满月时,我送的东西不戴不要紧,外婆送的金铃铛是一定要露露眼的。”佩玉知道婆婆刚才在她母亲跟前争足了面子还不够,还要在她这个做儿媳妇的面前再享受一番胜利者的快乐。佩玉本来打算一声不吭,可当她视线触到那个漆皮盒子,便不由得向婆婆低下头来,轻声答道:“我晓得了。”丰太太满足地昂着头走了,佩玉眼中溢出泪水来。P1-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银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晓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31211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8-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03
14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