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门当户对(中国建筑门窗)/中国文化遗珍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是古建筑的灵魂;门窗虽属“小木作”,但却有非同小可的重要地位,是中国建筑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最佳体现。

如今,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一座座古建筑灰飞烟灭,它所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以及千百年风雨雕刻留下的岁月幽思和先人的印记一并化为乌有,后代将如何看待这样的劫难。

我们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美,追寻它承载的文化精神,梳理中华文明的一条血脉,也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和更多的良知,来珍惜和保护我们宝贵而又珍稀的传统文化。

内容推荐

这本书作为《中国文化遗珍丛书.古建筑卷》丛书中的一本,谈的是传统建筑门窗。门户乃进出之道,窗牖是聪明之所,作者是把它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乃至传统文化之堂奥的一个发掘与发现工作来做的,充满好奇更充满激赏和尊崇,这也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

目录

前言

壹 渊源深远——门窗的源流

第一节 发古幽思——门窗与传统建筑的文化精神

第二节 岑寂悠远——门窗的源头

第三节 日臻至善——发展与流变

贰 天工巧夺——门窗的基本构造

第一节 精美绝伦——隔扇

第二节 各具风神——门窗的结构类型

第三节 匠心独运——制作与安装

叁 广大精微——门窗的实体形态

第一节 吐纳流转——门的实体形态

第二节 窥望聪明——窗的实体形态

肆 精深广博——门窗的文化形态

第一节 绚烂深宏——门的文化形态

第二节 借景寄意——窗的文化形态

第三节 别有意蕴——门的陈设

伍 驱邪纳福——门窗装饰的吉祥符号系统

第一节 千年牵念——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寓意常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分类

第三节 沧海拾贝——吉祥图案举要

后记

试读章节

一般认为夏、商、周三代以来,我国的历史进入所谓“信史时代”,文字记载和历史编年逐步完善和翔实,历史遗存也逐渐多了起来,对后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帮助。

根据史籍记载,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陟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想必还是居无定所,起码也是没有像样的宫室。到了尧的时代,依然十分简陋,而到了舜时都市已然初具规模,而宫室已经很像样了。到了商纣王时,大兴土木,广建宫室囿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规模及其奢侈程度可以想见。据后来发掘的情况来看,中国建筑的一些主要特征在那个时候已经初步具备了。然而继之而来的武王伐纣,宫室尽数毀坏,后世改朝换代,毀坏宫廷建筑不知道是否由此发端成为传统。

从《史记》等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王时建造了史传中最早之公园,成王时,周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有了最早的城市规划。到了春秋时代,随着诸侯国的吞并,诸侯国规模的扩大,人力物力随之增强,各诸侯国也就大建宫室,竭尽奢华之能事。另外,宗庙建筑、园囿建筑也都广为兴建。至战国时代,七雄并立,“高台榭,美宫室”之风益加盛行。

这一时期的建筑式样,我们可以从一些古器皿上的画面中得以一窥豹斑。我们在宫室图中见到,屋分两间,每间各有一门,门扉双扇。这大概是我们在史料中可以见到的最早的门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只有在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中我们才可以了解到一些情况。刘敦桢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说:“……春秋时期士大夫的住宅,已大体判明住宅前部有门。门是面阔三间的建筑,中央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有院,再次为堂。……内堂与门的平面布置,延续到汉朝初期,没有多大改变。”另外,涉及门的记载来自《周礼》,如“天子诸侯皆三朝”,即“外朝”、“治朝”、“燕朝”,燕朝之后,则是“六宫六寝”、“天子五门”、“诸侯三门”,所谓五门就是自南至北的皋门、库门、稚门、应门、路门;三门则为库门、稚门、路门。关于周代都城的形制,《周礼.考工记》也有记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至于门的具体式样,则没有具体的记述。

秦始皇统一中国,乃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书同文,车同轨,建筑万里长城、秦始皇陵,阿房宫则是秦代最为著名的建筑。万里长城是秦统一中国以后,为了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犯,把燕、赵、秦的北方边界的长城连接起来,延长成为西起临洮(今甘肃肃岷),东达辽东长达万余里的“万里长城”。而秦始皇陵则是秦始皇建造的巨大的陵墓,墓的底部深达水层底下,整个墓室用熔铜加固,墓室内有宫殿及百官位次,奇珍异宝充斥其间,墓室内点有鲸脂熬油的长明灯,另外还设置了防止盗墓用的弓弩暗箭,顶部装饰有日月星辰,下面是九州山河,水银灌注的江河湖海被机械驱动着不停流动。整个陵墓封土高达50丈,周长约2500米,20世纪70年代,秦陵东侧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更是轰动全球。

秦始皇的宏图大略和宏大气魄用在建筑物上也就变成了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亘古未有的庞大的建筑活动,从此开展。阿房宫就是典型的事例,史籍记载:“……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秦始皇死后,二世复继续营建。乃至公元前206年,项羽进占咸阳,楚人一炬,皆成焦土。

梁思成先生说:“后世每当易朝之际,故意破坏前代宫室之恶习亦以此为嚆矢。”岂独见忘于武王伐纣,宫室俱焚之事否?               P11-P13

序言

绝大多数的建筑都有门窗,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在《营造法式》和《营造则例》中属于“小木作”,但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功能性和象征意义具有非同小可的重要性。

中国古建门窗源远流长,史籍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民无定所,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根据考古发掘,在先民穴居和巢居时期,门窗就出现了,门表现为出入的通道,而窗通囱,集采光和通风排烟功能于一体。今世可见的最早的门窗实物是在汉代的明器和墓葬上面,那个时候的门窗已经具备了后世门窗大多数的构成元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进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的设计与制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琳琅满目,圆润瑰丽,成熟雅致,集历代木作艺术之大成。

中国传统建筑门窗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它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形式、文化特色和艺术特征。重视现世生活的功用性,具有很强的农耕特性和宗族色彩,崇尚自然,推索素雅、朴实、自然,具有自然本色和天然去雕饰的审美趣味。中国人一方面注重道德规范、注重和蔼、伦理至上,人格上坚韧执著、强烈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追求诗情画意,顺其自然,具有外儒内道的特色,而这种人生观和生活趣味也反映到门窗的制作上来,形式和内容上,大都具有或突出了教化的意义,雕刻、匾额、楹联等等更是能在供人欣赏之余,从内容土起到誓世、自勉、烘托和点题等作用。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何尝又不是流动的音乐,中国传统建筑的涓涓细流千洄百转,不断汇集和壮大终至洋洋大观,博大深宏,构成一部辉煌的交响。

可以说,传统建筑门窗,它既是建筑的出入口,也是我们登入传统文化殿堂,探索其堂奥的入口,当我们透过那或玲珑剔透,或庄严肃穆的门窗去追寻隐匿在其背后的渊源所在和文化血脉时,我们就会发现中华文明那一脉相承的精髓所在。

如今,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一座座古建筑灰飞烟灭,它所承载的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以及千百年风雨雕刻留下的岁月幽思和先人的印记一并化为乌有,后代将如何看待这样的劫难。

我们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美,追寻它承载的文化精神,梳理中华文明的一条血脉,也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和更多的良知,来珍惜和保护我们宝贵而又珍稀的传统文化。

             作者

           2006年11月

后记

这本书作为《中国文化遗珍丛书.古建筑卷》丛书中的一本,谈的是传统建筑门窗。门户乃进出之道,窗牖是聪明之所,我是把它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乃至传统文化之堂奥的一个发掘与发现工作来做的,充满好奇更充满激赏和尊崇,这也是我想传达给读者的。

对先人的文化遗产,我们时刻要保持一份敬畏,无论我们的文化倾向和价值取向如何,我们的文化肌体中、灵魂中,有它的基因和密码在。因此,本书在写作中着重了对门窗文化意义的探索,不惜牺牲篇幅结构上的匀称、自然,对一些已经消逝的、毁弃的文化遗产给予了较多的笔墨。

当然,由于时间过于仓促,加之学养浅薄,一定在行文中留下许多缺憾和不足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本书写作过程中,陈建军先生提供了大量图片,曹小冬先生也给予作者很多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部分图片翻拍自《中国传统建筑·门窗》、《走进老房子》等书,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

           2006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门当户对(中国建筑门窗)/中国文化遗珍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60299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092.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9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32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