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的心灵图谱--魂魄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书讲了很多鬼怪故事,但不是用来吓人的,它们会告诉你人类魂魄不安的秘密。

先看明清笔记小说里88则离奇、有趣的魂魄传奇故事,再听王溢嘉如何用迥异于传统的视野和方法解读中国人的灵魂观,以及各种鬼怪、僵尸、地狱、附身、转世故事所含的文化与心理信息。

内容推荐

笔者从最接近我们的明清笔记小说着手,定出魂魄、命运、情色、妖精、奇诡五大主题,先筛选出最具代表性而又有趣的故事,译为白话,作为解读、论述的材料:然后用迥异于传统的视野、心态和方法进行解读。一方面回顾过去,到更古老的诸子百家思想里去寻找它们的观念源头:另一方面则立足当代、放眼世界、以现代心理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的相关档案与知识,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和解构,以期对中国人的心灵样貌——包括它们所呈现的人类普同性与所流露的中国独特性,都能有较深刻的掌握和认识。

目录

总序 中国人的心灵图谱

本书序 细听孤魂鬼唱诗解构中国人的魂魄观

第一章 生命异象——中国魂魄传奇的解构

【先听故事】 屋顶上的太监/僧人与小蛇/穆小琼复仇/汤公还

魂/梦魂受享/棺中生子

【再看解读】 将魂魄传奇拆解开来/特殊感官知觉经验与生命

异象/古老思维模式的显影/意识与潜意识的心理

内涵/中国文化的特质/材料间的有机组合/组合

的工具:全能的想像/故事的形成:修补匠的手艺/

夸张与渲染的手法/不断地组合、拆开、再组合

第二章 人间信仰——中国人的灵魂系谱学

【先听故事】 月下少妇/离魂倩女/庄生坠桥/县官的女儿/凿壁

窥鬼/霍童乡古墓/地狱里倒悬的和尚/转世三日/白

蹄黄犬/买棺材的老翁/故人之约/雷雨夜挺尸

【再看解读】 用十八个故事来拼图/灵魂与肉体的分合/死后魂

归何处?/心理学鬼、人类学鬼与僵尸/灵魂信仰

的普同结构/灵魂信仰体系的类似性/灵魂信仰体

系的分歧与变异/不同的前提假设,不同的诠释/

对感官知觉经验的高估与低估/现代科学的“同素

异构体”

第三章 灵魂化妆术——鬼与僵尸的制造

【先听故事】 女鬼求衣/回煞抢魂/画中美女/南昌士人/僵尸觅

食/两僵尸野合

【再看解读】 鬼与僵尸的不同造型和特征/魂魄与中国人的生

命构成观/鬼与僵尸的“灵魂基因”/鬼与幻觉——

鬼为什么穿衣服?/僵尸与阴尸——僵尸为什么

指甲很长?/中国僵尸与西洋吸血鬼之异同/冲击

潜意识的古老结构

第四章 爱与恐惧——对死者的矛盾双情

【先听故事】 黄姓祠堂/尸变/鬼恋妇/棺床/鬼妻闹房/但说一

个怕字

【再看解读】 丧葬仪式中的爱与恐惧/当死者拒绝死亡,重返人

间时/恐惧与焦虑的扩散作用/“拒绝死亡一接受

死亡”的结构/一场文学性的心理治疗/中西鬼故

事的普同结构/鬼故事、噩梦与悲剧

第五章 致命的吸引力——中国女鬼进化论

【先听故事】 雪屋妇人/无头艳鬼/抱棺云雨/周瑜庙枯骨/屋内

女子/墓中新郎/蔺姑娘/牡丹灯笼/男鬼求嗣

【再看解读】 中国女鬼故事的特征/男人色欲幻想的外射/夜间

遗精前的色情梦/梦中原本思考的具象化/“阴阳”

与“补”的观念/未嫁夭亡女子的冥婚礼/冥婚习俗

的文学化/对人鬼联姻的冲突立场/不受欢迎而又

无法解决的矛盾/男鬼解决问题的方式/中国女鬼

与西洋男吸血鬼的比较

第六章 替死鬼的文化——中国人的心理防卫术

【先听故事】 溺鬼迷人/缢鬼叹气/悲怨的媳妇/收生见鬼/缢鬼

失绳/溺鬼自拔

【再看解读】 “替死鬼”与“代罪羔羊”/吊死鬼为什么要“找

替”?/寻找怨气的替代性发泄对象/为生者的罪

恶感寻找替代性的对象/“谁”在替“谁”脱罪、卸

责?/中国人心理防卫术的替死鬼

第七章 与冤魂共舞——包青天情结的剖析

【先昕故事】 萧氏园女鬼/诉冤鬼/冤鬼戏台告状/老龙船户/假

鬼诉冤

【再看解读】 对公理与正义的渴求/包公侦破无头公案的模式/

冤魂托梦与潜意识智慧/文化的假面与暗影/文化

的幽灵不死

第八章 鬼之为用——灵魂学的边际效益

【先听故事】 神殿里的少女/老儒不第/闱场老吏/鬼与青蛙/渔

夫与溺鬼/鬼屋廉售

【再看解读】 魂魄传奇的“人生导向”/儒家思想的实用主义色

彩/闱场闹鬼故事的两种功能/人与鬼间的利益输

送/向孤魂野鬼祈求明牌的怪现象/鬼之有利于

人,上下交征用

第九章 墓之旅——鬼的家居生活考

【先听故事】夜墓访问者/风湿老人/鬼市/墓前演戏

【再看解读】 坟墓是冥界的第一现场/鬼在坟墓里过什么生

活?/思维面与心理面的考察/墓中的鬼何以抛

头露面?/人对“极乐世界”的隐秘渴望/台湾丧

礼中何以出现煽情艳舞?

第十章 地狱变——黄泉路上的爱恨情仇

【先听故事】地狱寻妻/迷魂汤/令狐生冥梦录/无常与棋癖鬼/

城隍庙自写履历/丰都御史/丰都知县

【再看解读】地狱之旅与原本思考法则/地狱何在——心灵的

数学运作/穿越“生命关口”的普同象征/审判观念

在进化上的优势/对社会超我与个人原我的满足/

儒、道、释在地狱里过招/佛教地狱的中国本土化/

对儒家的奚落与打击/对妖僧恶道的嘲弄/三教团

圆恨未消

第十一章 借尸还魂——灵魂与肉体的排列组合

【先听故事】 古井骷髅/附身的强盗/长清县高僧/借尸还魂蒋

金娥/沦落的少君/变成仆妇的男人/尴尬的还

魂人

【再看解读】 亡魂附身所描述的生命异象/精神医学档案里的

类似病例/另外三个离奇的个案/现代科学的看

法:意识解离/借尸还魂故事的“选择性”/数学上

的排列组合游戏/中国借尸还魂组合游戏的特色/

借尸还魂所带来的现实困境/借尸还魂与性别

自由

第十二章 前世与今生——轮回转世的功能与困境

【先听故事】 曹能始记前生/和尚梦里送花/秀才的羞病/月印

杀狗/绿衣人/邵世梅三世婚姻/赵氏再婚成怨偶/

臂上犬子/孽子/开门原是闭门人/转世不成/守银

犬/粤东神童/父亲今世的容颜

【再看解读】 转世思想的进化/《和尚梦里送花》与“寤生”/对

“似曾相识感”的不同诠释/对今生困境的妄想性

解释/事实与虚构混为一谈/转世传说的社会文

化功能/儒、释、道的唯一交集/儒与佛的团圆假

相/转世为父子关系所带来的破坏力/对前世情、

再生缘的嘲弄/思想拔河比赛中的矛盾游戏/刀

与剑、神灭与神不灭

第十三章 人鬼同舟——两个体系间的对话

理性思维与感官知觉的对话/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现代与古代的对话/非文学与文学的对话

试读章节

中国文化的特质

文化的特质是构筑魂魄传奇的第四种材料。本书谈的是明清笔记小说里的魂魄传奇,因此,它指的自然就是中国文化的特质。

《汤公还魂》就含有这种材料。汤聘从死亡到还魂期间的经历,用现代科学的语汇来说,叫做“超越性濒死经验”,它也是一种让人困惑的特殊感官知觉经验。根据医学哲学家穆迪(R.A.Moody)对濒死复苏病人的调查,“超越性濒死经验”包括:对自己的一生做快速而整体的回顾,觉得自己正在一个黑暗的隧道中滚动,遇到指引者、死去的亲友,看到具有人形的灿烂光体,目睹光城,某人将他从肉体死亡中拯救出来,怀着不同的信念重返人间等。如果以此来对照汤公还魂的情节,不难发现其中有颇多雷同之处:所谓“从童年至今各种琐碎久忘的经历,又都随心血而来,如潮水般一一涌上心头”,乃是在对自己的一生做快速而整体的回顾;而“被塞进巨人袖中”则是在一个黑暗的隧道里滚动的知觉变形;路边打坐的和尚是指引者;孔子圣庙、文昌帝君殿是伟大的光城;而观世音菩萨则是拯救者。

但根据报告,一个西方人在濒死复苏后,往往会说他“看到”的指引者是牧师、神父或天使,而拯救者则是耶稣基督、圣母玛丽亚或上帝,至于目睹的伟大光城通常是像教堂之类的建筑物。在比较之下,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它们其实是受到文化制约的特殊感官知觉经验,这些幻觉反映了一个人所浸淫的某些文化特质。

在汤聘以文化特质来包装其特殊感官知觉经验的过程中,又显现出另一种中国文化的特质,因为他的游魂所遇到的孔子、文昌帝君和观世音菩萨,分别是儒、道、释的代表人物。在中国,儒、道、释是一直在互争雄长的文化势力,汤聘的游魂在途中“巧遇”这三个代表人物,可以说是此一文化现实的投影。

大多数的魂魄传奇也都具有诸如此类的中国文化特质,而它是使这些故事显出“中国特色”的最重要材料。

材料间的有机组合

特殊的感官知觉经验、古老的思维模式、意识与潜意识的心理内涵、中国文化的特质是构筑魂魄传奇的基本材料,它们就像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可依不同的比例和方式组合成种类繁多的有机化合物。

若将魂魄传奇拆解开来,则每一个故事其实也都是由上述四种材料依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屋顶上的太监》这个故事最简单,它所含的也许只有特殊感官知觉经验这种成分。而《僧人与小蛇》则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古老思维模式外,显然也含有特殊感官知觉经验的成分,因为梦本身就是一种特殊感官知觉经验。

大多数故事都含有三或四种材料。《穆小琼复仇》这个故事除了意识与潜意识的心理内涵外,亦以“见鬼”此一特殊感官知觉经验来串场;而女鬼要求张某为她刻的“穆小琼神位”,则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质;不过这种认为灵魂会依附在一个具有象征意义之东西上的观念,亦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譬如非洲的阿闪提人就认为死者的灵魂会依附在他生前所坐的木凳上,而在人死后,这个代表其个人身份的凳子即被用煤灰涂黑,放在家族的“凳屋”(类似中国的祠堂),接受阳世子孙的供奉祭祀;因此,它其实也是人类古老而共通之思维模式的显影。

至于《汤公还魂》这个故事,除了我们已提到的特殊感官知觉经验及中国文化的特质这两种材料外,汤聘游魂与孔子、文昌帝君及观世音菩萨的遇合经过,多少亦是在显示中国民间百姓的某种集体心思,从情节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民间百姓对儒、道、释是三者都要,但却又各有评价。在照顾灵魂这个问题上,儒家多少被认为是“徒具虚名”的,释家则显得“技高一筹”,而道家则是儒与释间的中介角色。至于汤聘这个读书人,平日在朝为官,讲的是孔孟的圣贤之道,但死后却渴望前往西方的极乐世界,这种“外儒内佛”的心理样貌,更是自魏晋以降,甚多中国士子的心理样貌。因此,在中国文化的特质中亦纠葛着某些集体的心理内涵。

另外,“技高一筹”的观世音菩萨,她所施展的大法力——折下一段柳枝,倒出净瓶里的神水,合土为泥,拍附在汤某的魂体上一一其实是常见于原始民族的“模拟巫术”,亦即古老思维模式的产物,而观世音菩萨不过是“螺髻庄严,金容满面”的女巫师罢了。在这里,古老的思维模式又和文化特质纠葛在一起。

总之,拆解任何一则魂魄传奇,我们都可以发现它是由上述四种材料依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

P14-17

序言

在笔记小说的各种怪力乱神故事里,有关鬼、僵尸、地狱、坟场、附身、转世等魂魄传奇无疑是最重要、最多样、也最骇人耳目的一类。“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孤坟鬼唱诗”,过去有很多人认为这些魂魄传奇其实是“另类文学”,旨在“讽喻”现实人生;但我觉得它们更像“另类神话”,或者像分析心理学家杨格(C.G.Jung)所说的“幻觉式小说”。读完这类故事,“我们心中想到的不是日常生活,而是回忆起我们做过的梦、黑夜的恐怖以及那些时常令我们忧心如焚的疑虑”,它们旨在呈现中国人对生命之终极神秘的臆想,或者说中国人的灵魂信仰所涉及的诸般问题。

用结构主义大师利列维一斯特劳斯(C.Levi—strauss)的“神话交响乐”来做比喻的话,这些魂魄传奇的作者诸君并非“作曲者”,而只是“演奏者”,他们演奏用的“乐谱”乃是来自民间(就像《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所说的“闻则命笔,遂以成篇”),所谓高明的演奏者只是以不同的乐器、技巧和风格来演奏,偶尔加些插曲和变奏,使它们听起来更赏心悦耳或游心骇耳而已。如果我们将魂魄传奇当作文学材料,那要关注的恐怕是演奏者所使用的乐器、技巧和风格;但如果将魂魄传奇视为心理材料,则我们要留意的显然是“乐谱”。

因此,本书在取材上,着重的是故事的乐谱性,而非文学性;对“孤坟鬼唱诗”的聆听,也不是欣赏它们在“美学”上有多少诗意,而是想知道它们在“灵魂学”里占有什么位置。中国人对灵魂所衍生诸般问题的思虑好比交响乐,笔记小说里的魂魄传奇,有些呈现的只是其中的几个音符,有些则是几个音节或小段,有些则掺杂了其他的文化音符或心灵音节,而出现各种变奏与和声。本书所挑选的八十八个故事都各有特色,但只有将它们合而观之,我们才能浏览到中国人灵魂交响乐较完整的乐谱。

为了“聆听”上的方便,笔者将这八十八个故事分为十二个“乐章”,其中有些乐章是在呈现中国人灵魂交响乐中与世界其他民族所共有的旋律和普同结构,譬如对死者的矛盾双情、心理学鬼与人类学鬼、地狱与审判等;有些则是在呈现中国人所独有的变奏与和声,譬如魂魄观念与僵尸的制造、女鬼与未嫁夭亡女冥婚习俗的关系等;但更多的乐章则是这两者兼而有之,譬如普同的轮回转世信仰遇到儒家的现世哲学所产生的冲突、儒释道在黄泉路上的爱恨情仇等。

既然本书像是一阕灵魂交响乐,所以在此向读者提出如下的建议:当你在阅读每章前面的故事部分时,不妨像一般人“听音乐”般,使用“感性的右脑”;但在阅读每章后面的论述部分时,你可能要像音乐家“听音乐”般,改用“理性的左脑”;如此双脑并用,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

                王溢嘉

               2006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的心灵图谱--魂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溢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63773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7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3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2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