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布老虎散文(2006秋之卷)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布老虎散文秋之卷。收录了新散文家、记忆刻度、思想空间、生活场景、旧时人物等文章。其中还收录了张承志的《旱海里的鱼》:从荒漠地区西海固的今昔对比,展现了西海固从物质到精神所产生的巨大的变化,描绘了作家与村人们休戚与共、亲密无间的友谊。让你在空闲之余,好好感受一下本书的魅力所在……

内容推荐

本书是布老虎散文秋之卷。收录了《美丽的选择》、《旱海里的鱼》、《苏州日记》、《宋江为什么要招安》《稻田里的事情》、《徐志摩与日本》、《蠕动着的乡村事件》、《井盖被偷了》、《似是而非的镜子》等原创作品,以及一些读后感、编余琐记。

目录

新散文家 美丽的选择

   《美丽的选择》读后

记忆刻度 旱海里的鱼

   事物弥漫

   《苏州日记》(二则)

思想空间 我们时代的语言

   宋江为什么要招安

生活场景 似是而非的镜子

   井盖被偷了

   死者所知

   蠕动着的乡村事件

   稻田里的事情

   小场景

旧时人物 韵脚何以带血

   徐志摩与日本

人文地理 孕育感动的地方

编余琐记 编余琐记

试读章节

若回忆一九八四年冬,回忆初进西海固的情景,已觉得漫漶混淆、梳理不清了。如今还占踞脑海的,只是那场冬月里的大雪。

我在一个飘雪的早晨南下。

到了积雪幽蓝的傍晚,在码头般的固原城,独自下了车。记得那时心情和视野一样,四顾一片茫茫。然后就匆忙迈开了我的脚步。

遥远的北京正在召开文人们的大会;我却蹒跚着,踩着封了山也断了路的积雪,踏进了这个村庄的路口——如阑入了一扇忘了关上的、阿里巴巴的山洞大门。

这儿有夯土的长城,虽然颓坍半尽,在白雪覆盖的原野上,微微地隆作一道长脊。我去看固原,听说它有砖包的古城。我去看清真寺,掩饰着孩提以来的陌生。那一回我头一次触碰到了枯黄的山、烧炕的树叶、神秘的白帽子和一个响亮新鲜、叫做西海固的地名。我好奇也留意地,记住了他们的衣食住——六牙的帽子和领口用一个大纽襻扣住的大皮袄;大伙儿扯着一条旧花棉被盖住脚的、用扫来的树叶烧热的炕头;以及酸酸的、当心有一汪清油和一撮菜末的长面。

在日后的半辈子与我兄弟相称的、手心有一个月亮纹的农民家里,娃娃们和家里大人吃的,是半锅洋芋半锅面糊的散饭。交通已被大雪截断,住进来的我,觉得隐秘和安心。每天的夜间是谈论教门历史的;白天则多是被几个家门兄弟拉着,到各自的屋里转,吃同样没有菜蔬的一碗面,或者炸得黄黄的油香。

我们的历史,就这么开始了。

敞开的正房门框,盛着一方银装素裹的山峁,如一幅引人凝视的画图。不论是伊斯儿还是桃花,我多少次看着娃娃们吃力地端着一个大粗碗,吃着走进这个画面。他们个个都精着脚,冻红的小脚丫毫无知觉地踏着雪,迈进了门槛。筷子太长,他们只能捉住筷子子的下半截。一边朝嘴里拨拉,一边抬起双眼皮的大瞳仁,不眨眼地看着我。

我觉得心疼,跑弯儿时去了供销社。看有黑白布和棉花卖,就给一个放牛的独生子扯了一条棉裤的料,给几个小的或是袜子,或是头巾。握月兄弟的女人手巧,一夜工夫就缝了出来。第二天早上,大儿子穿着新棉裤。看着我时,他的眼睛一副闪闪的神采,像着悟着什么奥义——那时他十二岁,还没有上学。这眼神他后来一直没失去,一直到他把高中毕了业,一直到他用打工的血汗钱,扭转了家境。

只是完全没有青菜的日子,使我多少觉得不适——几天吃下来,话题便开始围绕着种菜。我打听西海固不种菜的原因,握月便连连摇头:不会种!不能成!这土不成!这天气不成!

他一个劲摇开头的时候,犟得像拒绝一项哈拉目(宗教的禁物)。渐渐我半疑半信,也以为西海固的土壤节气,不适合种菜。

公社书记提着一个黑人造革包,领着随从来看我。他宣布公社党委觉得我辛苦,决定给我煮些牛肉送来。宣布完了,当场把人造革倒空,一堆煮牛肉堆在炕桌上。

我非常感动,那时的“党群关系”多亲密啊。那位书记后来退休,当了清真寺里的保管。他是我见过的最淳朴的党委书记,不沾一根草的便宜,无一句多余的言语。他的道路里,含着一种深刻的一致性。

见到书记大驾光临,农民捉了院里的鸡儿。灶房丁当,做饭待客。娃娃们全数被驱逐,陪客们在炕上饕餮。哦,贫困山区的、牛肉与鸡的盛宴啊!……我心中不安,望着肉,只摆样子,不忍伸筷去吃。

一本兄弟故事,就这么,缺油少盐地翻开了篇。

兄弟劳神于无米之炊,总算计怎么招待我。

他溜到当院沉吟半晌,要捉了院里的鸡宰。可我已经开始熟悉西海固,有多少鸡可以这么宰呢?于是,就在一次鸡儿已被炒熟的当儿,我不顾封建的灶房规矩,踏入那块男子的禁区,趁着娃他妈一阵慌张,劈手夺下炒得油汪汪的鸡肉盘子,塞给围观已久的孩子们。

娃他妈还来不及叫喊,娃娃们已小狼般扑来,伸出黑黑的小手,塞进大张的小嘴,盘中的鸡肉,霎时间被掳掠一空。我开心得禁不住哈哈大笑。就是为了这个原因,娃娃们至今个个是我的同党。  交情和信任,悄悄地浮现了出来。

娃他妈叹一口气,从此不再对我回避。甚至我半夜睡得呼呼,她也敢径自进屋给我添炭。只是无菜的食生活,还要缓缓延续很久。

我们结识的第二年,春季里,两人在兰州分手。我舍不得。可是那时的兰州,除了南关或者西关十字有一家能胡乱炒几个菜的地方,剩下的清真饭馆一色只是牛肉拉面。加上我兄弟他们对清真馆子也审查严格,只认一家张家川的。

我和张家川人谈好,借他的牛肉面摊子炒几个菜,告别弟兄。记得用了二十一元,菜不好,可量大。

“二十一元!……”握月兄弟惊呼道。

这西海固汉子的表情上,充满了一种宗教感。整个席间他惊慌失措,好像这是要他干罪,好像他肯定如此的奢侈犯了教法。他瞟着我,像是想说什么,但又没说出来。他的畏惧传染了我;但我愈是感动,就愈是只能催他多吃。他一个个端起那起八寸七寸的盘子,用筷子朝嘴里扒着。同时想说些啥,但脸直至胸口都挣红了,气吁吁说不出来。

一时我担心过他的胃,但正如我的分析:一般说来,穷人是不会生胃病的。饱饱地吃一顿,永远是好事情。

娃娃们,那经常翻我的背包“搜糖”的小儿子,他的零食是把一根洋芋粉条伸进炉子里烤焦(握月三弟在学校干活,有学校补给的煤炭。所以能在我屋里架起烧炭的炉子),然后捏着一头咬着吃。至于一副理解大人机密神情的美目长子伊斯玛依尔,他常常在夜里,当我和他父亲谈得入港之际,蹦下炕来给我们烤洋芋。

夜里,我们说得兴奋,突然觉得肚饿。握月就喊一边被儿里睡着的儿子:

“快!捅炉子!给你巴巴烤个洋芋吃!”

我呢,也猛想起凡高的《吃土豆的人》。土豆就是洋芋,想到在西海固大山奥深的冬夜,在农民泥屋夜烤洋芋的滋味,我也催孩子:“快,烤三个!”

娃娃一下就跳下炕,把炉子捅旺。又推门钻进寒风,咚咚跑着,捧回地窖里的洋芋。他机灵地看着我笑,好像说:不急不急,烤熟要一阵工夫呢。然后攥着火剪,披着他的小棉袄蹲在炉前,一直到唏嘘着把烤得焦黄滚烫的洋芋,捧到了我的枕头上。P23-2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布老虎散文(2006秋之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忠良//祝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31322
开本 16开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1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8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