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王士禛诗歌全面具体的研究。王士禛的“神韵说”是诗学研究的热点,相比较而言,对王士诗歌作品的研究稍嫌不足。本书回到诗歌本体探讨王士禛各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特点以及与前代大家的继承性关系。作者首先考论从明嘉靖至清初新称王氏科考仕宦的人文盛况阐明了王士禛的家学渊源及其兄弟之间的相互影响,随后论述了王士禛诗歌作品的风格特色、艺术技巧及文化图景。在此基础上,对王士禛的赠答送别、纪游、咏史怀古、题画、悼亡吊挽、咏物、香奁等各类诗作作了具体的分析。本书是研究王士禛诗歌及明清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图书 | 王士禛诗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王士禛诗歌全面具体的研究。王士禛的“神韵说”是诗学研究的热点,相比较而言,对王士诗歌作品的研究稍嫌不足。本书回到诗歌本体探讨王士禛各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特点以及与前代大家的继承性关系。作者首先考论从明嘉靖至清初新称王氏科考仕宦的人文盛况阐明了王士禛的家学渊源及其兄弟之间的相互影响,随后论述了王士禛诗歌作品的风格特色、艺术技巧及文化图景。在此基础上,对王士禛的赠答送别、纪游、咏史怀古、题画、悼亡吊挽、咏物、香奁等各类诗作作了具体的分析。本书是研究王士禛诗歌及明清文学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推荐 王士禛的“神韵说”已经成为古典诗学研究的热点,而对王士禛文学创作的研究却相对还比较薄弱。本书力求回到文学本体,旨在对王士禛的诗歌作全面而深入的文本研究,分析其各类诗歌的主要内容、形式特点以及与前代大家的继承性关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王士禛的家世及其家学渊源 第一节 王士禛名号考释 第二节 王士禛的家世及其家学渊源 第三节 王士禄对王士禛的影响 第二章 王士禛诗歌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倾向 第一节 王士禛诗歌的时代精神 ——从故国之思、盛衰之感到盛世之音 第二节 王士禛诗歌的文化图景 ——以司理扬州时期诗词为例 第三节 王士禛诗歌的艺术技巧 第四节 王士禛诗歌的清远风格 ——以七绝为例 第三章 王士禛诗歌分类研究(上) 第一节 王士禛的赠答送别诗 第二节 王士禛的纪游诗 第三节 王士禛的咏史怀古诗 第四节 王士禛的题画诗 第四章 王士禛诗歌分类研究(下) 第一节 王士禛的悼亡吊挽诗 第二节 王士禛的咏物诗 第三节 王士禛的竹枝词 第四节 王士禛的香奁体诗 附录 一 秦蜀驿道上的神韵与性灵 ——王士禛和张问陶的蜀道诗对读 二 共醉飞狐雪夜尊 ——清初诗坛的南朱北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王士禛诗歌研究/中华文史新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利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534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3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