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三国”,在畅销书作家成君忆先生眼里,就是管理者与管理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可以被看作是一部传奇的管理学案例。
成君忆先生善于解读历史,在管理学方面也颇有见微知著的眼力,创作过《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渔夫与管理学》、等一些畅销海内外的管理学著作。现在,让我们随着他那丝丝入扣的评说,去聆听他给我们带来的系列主题讲座——《管理三国志》。我们相信,成君忆先生的这些见解,也许会像当头棒喝一样,给您带来管理理念上的顿悟。
图书 | 管理三国志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部“三国”,在畅销书作家成君忆先生眼里,就是管理者与管理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可以被看作是一部传奇的管理学案例。 成君忆先生善于解读历史,在管理学方面也颇有见微知著的眼力,创作过《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渔夫与管理学》、等一些畅销海内外的管理学著作。现在,让我们随着他那丝丝入扣的评说,去聆听他给我们带来的系列主题讲座——《管理三国志》。我们相信,成君忆先生的这些见解,也许会像当头棒喝一样,给您带来管理理念上的顿悟。 内容推荐 本书中讲所谓以史为鉴,意思是说,我们能够发现人类组织兴衰的奥秘。事实上,那也是管理学的奥秘。《管理三国志》堪称是一本正经,一本管理学的正经。通过解读三国,成君忆先生像剥洋葱皮一样为我们一层层地展示了管理学的真相,并且回答了一系列非经济学的管理难题。 目录 第一讲 煮酒论英雄 第二讲 渔夫的管理学 第三讲 赤壁之歌 第四讲 管理学的出路 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分与合 第六讲 东汉末年的两种渔夫 第七讲 从奸雄到英雄 第八讲 曹操的发迹史 第九讲 对道德的理解 第十讲 《三国演义》中的两张脸谱 第十一讲 领导力的奥秘 第十二讲 赤兔马和的卢马 第十三讲 曹操的大败局 第十四讲 像刘备那样管理 第十五讲 以人为本的本义 第十六讲 欲望的故事 第十七讲 有为与无为 第十八讲 解决你的问题 后记 建立一种五行相生的管理系统 附录 歌曲:《赤壁之歌》 试读章节 第四讲 管理学的出路 对于曹操而言,赤壁大战就好比是一场赌博。我们的企业家赌的是钱和时间,曹操赌的却是百万将士的性命。他以为他会赢,他也曾经赢过多次。他赢过吕布,赢过袁术,赢过张绣,甚至赢过官渡之战的那场豪赌。可是,在赌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富可敌国的豪门巨贾,也同样可能输得倾家荡产。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那种赌博似的管理模式呢? 渔夫的管理学往往具有赌博的特点。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效益,并承担由此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商场如赌场,职场亦如赌场,每个人都在追求所谓的效益最大化。企业在追求效益最大化,客户在追求效益最大化;老板在追求效益最大化,员工也在追求效益最大化——我们就这样陷入了一场争名夺利的战争。 曹操算得上是一个绝顶聪明的赌棍,但他却不可能每一把都赢。我们在前面说过,在渔夫的管理学里,有一个令人伤感的成功方程式:“成功=技巧+运气”。你的赌技可以训练得非常机巧,但你却无法保证你永远有好的运气。就像老渔夫圣地亚哥那样,有时候他打得到鱼,有时候却打不到鱼。你呢?有时候你会赢,有时候却会莫名其妙地输,甚至输得很惨,惨到身败名裂。 难道企业管理真的只能是一场赌博吗?难道我们只能用赌博的方式经营自己的人生吗?赌场上的不确定性,是如此让人感到迷茫而有风险、甚至于极度地悲观。 在讲述曹操的故事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别人的案例。案例中的这个人,是中国商业的先行者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企业家。他曾经在朝歌开办一家牛肉食品公司,后来又在孟津改行经营面粉,好象还开过酒店,贩卖过厨房用品……总之,有时候他的生意做得很大,有时候又亏损得厉害。如此这般地几经挫折,几度奋起,到了晚年再一次遭遇到无限凄凉的失败,甚至连老婆也跟他闹起了离婚。然后,他孤零零地一个人来到渭水河边,在那里痛心疾首地问:老天爷呀,我是如此努力进取,如此刻苦经营,可我为什么总是这样多灾多难呢?” 这个人是谁呢?他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该怎么办?出路在哪里呢?他就是姜子牙,后来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管理学专家。人们常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姜太公,说的就是他。我相信,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29、中国的商业文明,其实起源于商朝,那时已经出现了现代管理学所谓的企业家。 30、姜子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企业家。他的故事将会带领我们走向另外一条路,那条路就是管理学的出路。 朝歌是商朝的首都,孟津也是商朝的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商人的这个“商”,商业的这个“商”,就起源于商朝的这个“商”字。要追述中国的商业文明,就必须从商朝说起。 商朝的农业和畜牧业都很兴旺,手工业也颇具规模。于是,从事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的商人也随之出现。到商朝后期,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以肉食品为例,从黄牛的养殖、贩运、屠宰、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已经形成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姜子牙当年就在朝歌开办过一家牛肉食品公司,并且占据了全城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 他还是商朝王室、贵族府第的供应商。我们看《大长今》,朝鲜王室就有许多供应商。当年姜子牙就是商朝王室的供应商。直到今天,在河南还有一种地方特产,就叫朝歌牛肉。 姜子牙的一生,和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极为相似。他做过很多种生意,除了牛肉食品之外,还贩卖过厨房用品、开过酒店,后来又到孟津经营过面粉……当然,这些都是传说,但这些传说并非毫无依据。我们查阅古代的文献,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牙郎”的资料。所谓“牙郎”,不是牙科医生,而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商人”。商朝以前谓之“牙郎”,商朝以后谓之“商人”。姜子牙的名字,其实就表明了他的“商人”身份。 有时候他的生意做得很好,有时候又亏得厉害。用我们今天话说,就是几经挫折,几度奋起。到了晚年再一次惨遭失败。老婆也跟他闹起了离婚,输得家徒四壁、妻子离散、一贫如洗。据说那一年他已经72岁了,也有人说他已是80岁的高龄,总而言之,他已经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还会有什么作为呢? 白发苍苍的姜子牙,像一个老乞丐似的到处流浪。这一天,他来到了渭水河边,失魂落魄地坐在河边的草地上发呆。他看见河水中有几个渔夫,在那里往来打鱼。他想起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个渔夫?一辈子追名逐利,苦心经营,到头来却遭遇到“浪花淘尽英雄”的凄凉晚景。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已经风流云散,他的眼里充满了绝望,甚至有过投河自尽的念头。当然,如果他真的投河自尽了,中国的历史就很可能会改写成另一番模样。 就在那时,他的眼前忽然闪过一道灵光。在这道灵光的启示下,他制作了一副特别的渔具,坐在渭水河边,像渔夫一样在那里垂钓。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游戏。从此之后,不论刮风下雨,他每天都会披着蓑衣坐在那里,去享受那种与众不同的体验。 注意喔,他的“鱼钩”是直的!直的“鱼钩”怎么能称之为鱼钩呢?直的“鱼钩”怎么挂得上鱼饵呢?直的“鱼钩”怎么钓得上鱼呢?他究竟想干什么? 【学员问答】 学员A: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所以,姜太公的钓鱼技巧是与众不同的。我想,他那时可能在反思什么。通过反思,他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人生策略。 学员B:他好象在策划一件事。通过这个策划,他引起了周文王的注意。后来,他当上了周文王的管理顾问。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俗话,大约是明朝人说的,距离姜太公钓鱼,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可是,请你们想想看吧,有谁愿意上钩呢?无知的傻瓜才会上钩呢! 刚才那位学员说:他后来不是当上了周文王的管理顾问吗?所以,周文王就是他钓上来的一条大鱼。 按照这种说法,姜子牙似乎设计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鱼钩——他在策划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人们在纷纷传说,看啊,这个疯老头,竟然用这种奇怪的方式钓鱼,这真是千古奇谈啊!于是,引起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评议。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就惊动了周文王吗?由此看来,姜子牙之所以用直的“鱼钩”钓鱼,为的是用一种有创意的方式求职。 可是,这种说法对吗?想想看吧,姜子牙失败了一辈子,他有什么长处值得周文王垂顾呢?你们看看那些风云一时的企业家,昨天还在台上,西装革履,油头粉面,俨然一副成功者的模样——可是,今天他们在哪儿呢?因为有违法的记录,他们成了监狱里的罪犯;或者因为破产,他们成了让人笑话的穷光蛋。姜子牙也是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笑话,周文王怎么会去聘请这样一个笑话呢? 更何况,他已经是如此的苍老,如果他还在钓鱼,只能说明他贼心不死。而这种哗众取宠的求职技巧,也只能让他显得更加荒唐。要知道,周文王是相当有智慧的人,他怎么会被这种荒唐的把戏蒙蔽自己的双眼呢? 由此可见,姜子牙垂钓周文王的说法,根本就经不起推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不过是一个事后的猜测,一种想当然的猜测。 可是,姜子牙后来的确成了周文王的管理顾问呀,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事实呢?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周文王到来之前,姜子牙这个人有了某种革命性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自作聪明的姜子牙,而是一个大彻大悟的姜子牙。忽然之间,他拥有了一双洞明世事的慧眼。 那么,这种革命性的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31、没有了巧妙的鱼钩,没有了芳香的鱼饵,也就没有了贪婪的野心和所有的阴谋诡计。 32、当野心和阴谋诡计消失的时候,有一种对于生命的爱,会像晨光一样照亮黑暗的心灵。 巧妙的鱼钩和芳香的鱼饵是钓鱼的两个必备条件。因此,白发苍苍的姜子牙在渭水河边垂钓的时候,他是不可能用那只直的“鱼钩”钓到鱼儿的。可是,没有了巧妙的鱼钩,没有了芳香的鱼饵,也就没有了贪婪的野心和所有的阴谋诡计。 当野心和阴谋诡计消失的时候,生命也就恢复了他原有的纯净。这里再也看不到野心勃勃的渔夫,只看到自由自在的风、自由自在的流水、一群游来游去的鱼儿、和一个沉思的老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石破天惊的亮光强烈地撞击着姜子牙。他忽然惊讶地发现,鱼儿在快乐地游动,小鸟在快乐地鸣叫,柳树的枝条在快乐地随风摇曳……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在快乐地成长。他问自己:既然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是快乐的,为什么我不快乐呢? 各位同学,你们也可以去看一看,到没有被文明污染的大自然中去看一看,你们也会发现: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是快乐的,只有人会不快乐。 鱼儿们在随意地游动着,小鸟们在自由地飞翔着,柳树们在快乐地成长着,它们的生活透露了一种神秘的暗示。在渭水之滨垂钓的姜子牙终于读懂了这种暗示,终于在心领神会中理解了生命的本来意义。还是那一身蓑衣,还是那一头白发,还是那一个姜太公,但他却在顿悟中成了一位得道的高人。 在野心和阴谋诡计消失的这个地方,姜子牙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不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渔夫,而是一个觉悟者。战争消失了,权谋消失了,噩梦消失了,而那种对于生命的爱,就像第一缕晨光照亮了黑暗的心灵。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一个渔夫式的企业家终于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尽管他现在并没有领导一个企业,但他可以让自己快乐地生活,可以让自己用爱的方式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忽然懂得了很多,他是那样有智慧,以至于他总是能够帮助别人解决人生的难题。渐渐地,他成了人们争相传说的圣人。 有一天,周文王也带着他的难题来到了他的跟前,向他求教,请他做自己的老师。于是,姜太公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职的管理顾问。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33、渔夫的管理学意味着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对抗,也意味着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对抗,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没完没了的难题。 34、当我们对渔夫的管理学进行反思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正确的开始 P37-43 后记 建立一种五行相生的管理系统 我一边讲学,一边整理讲义和录音资料,于是就有了这部《管理三国志》。在这个过程中,时常有人向我谈到平衡计分卡。他们告诉我,平衡计分卡刚刚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技术之一”。所以,在刚刚完成《管理三国志》之后,我就立即向国内外的朋友们搜集那次评选活动的详细资料,以及平衡计分卡的成功案例。令我多少感到意外的是,我得到的几乎全是负面的消息。 平衡计分卡是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发明的一种绩效管理技术,传人中国也已有数年的时间。之所以被命名为平衡计分卡,据说是因为它“兼顾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基于对长期赢利的考虑,它不主张片面的财务指标考核,而认为应该用战略性的眼光来全面考核公司的财务管理、客户管理、运营流程管理,以及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1.财务管理方面:卡普兰先生认为,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为股东创造利润,但人们更需要关注的,不是短期赢利,而是长期赢利。卡普兰先生说,只有战略性的财务管理,才能够让企业获得可持续性的赢利能力。 2.客户服务方面:企业是否能够获得可持续性的赢利机会,在于是否向市场提供了客户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卡普兰先生说,我们可以从产品的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来考量企业的表现。 3.运营流程方面:如何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于是否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健全的组织结构、运营流程和管理机制。卡普兰先生说,企业应该为此制订合理的考核指标,来分析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改进。 4.学习与创新方面:卡普兰先生说,员工们应该在学习与创新方面保持能力上的成长,以支持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赢利和发展。 作为一种战略性的绩效管理技术,平衡计分卡赢得了一片叫好。然而,与叫好声相对应的是,它似乎并不叫座。我了解的情况是,有一些企业曾经满怀期待地实施过平衡计分卡,却由此引发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员工们常质疑某些考核指标的合理性,这样就造成了数据收集和指标分解上的困难,并最终造成人们对战略设计的否定。所以,平衡计分卡虽然能够从理论上描绘出一种持续赢利的愿景,事实上却总是遭遇到实施方案的流产。 尽管平衡计分卡遭到了现实的否定,但卡普兰先生却认为,管理技术没有过错,有过错的是那些使用管理技术的人。他说,关起门来设计表格是容易的,但更重要的是怎样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得到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呢?卡普兰先生并没有给出具体和奏效的回答。有人不无调侃地评论说:“卡普兰狡猾地回避了平衡计分卡在具体实施中出现的一些关键性的细节问题,却把麻烦留给了他的信徒。” 在我看来,平衡计分卡并不像卡普兰先生所描述的那样完美无缺。中国有一句老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是,平衡计分卡却仅仅关注到了公司管理的四个方面。作为一项全面考核公司管理的技术,它存在着一个极为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忽略了对企业文化的评估。 尽管平衡计分卡非常强调公司的战略,但它似乎并不知道,战略其实是企业文化的衍生物。不同的组织文化,就会衍生出不同的战略。与其说员工们在质疑公司的考核指标和战略设计,不如说他们在质疑公司的企业文化。 事实上,平衡计分卡与其他的绩效管理技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名为平衡计分卡,但它所追求的目标,依然是财务上的利益。企业中的人,不过是用来获取财务利益的工具。如此一来,它就必然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员工们之所以质疑战略设计和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平衡计分卡应该在财务管理、客户服务、运营流程以及学习与创新的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评估之外,增加一个方面的评估,即:对企业文化的评估。与此同时,把它所追求的目标,从财务方面向人的方面转移。只有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可能得到员工们的拥护和支持,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组织结构,都包含着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形态。五种物质形态的运行和变化规律,被称之为五行。这就是我们在中医、风水和命理中常常看到的五行学说。 以人体为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的身体也是如此。在我们的身体内部,肝脏(包括肝和胆)对应的是木,心脏对应的是火,脾脏(包括脾和胃)对应的是土,肺脏对应的是金,肾脏对应的是水。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员工属木,相当于人体的肝胆,承担着企业的造血职能。木生火者,木性温暖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也。意思是说,在员工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潜伏的木性似的能量,如果你能够把那种能量激发出来,员工们就会满怀热情地投人到工作中去,使得公司的运营流程充满活力和生机。这就是木生火。 公司的运营流程属火,相当于人体的心脏,承担着血液循环的职能。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焚而成灰土,故火生土也。意思是说,在那种火热的运营流程中,员工们在尽情地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于是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组织文化。这就是火生土。 公司的企业文化属土,相当于人体的脾胃。脾胃越好,吸收营养的功能就越好。土生金者,聚土成山,而金生乎其中,故土生金也。意思是说,公司的组织文化就像土壤一样,越是厚实,就越有吸收和蕴藏的能力,于是就有一些类于金矿的物质生乎其中。少阴之气亦属金,所谓土生金,也意味着土壤的质量越好,地面上的气候就越好。这就是土生金。 公司的客户服务属金,相当于人体的肺部,承担着呼吸的职能。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故金生水也。少阴之气,指的是天空中的大气。意思是说,为客户服务是一个价值转换的过程,会像天空中的大气一样形成降水。这就是金生水。 公司的财务属水,相当于人体的肾脏,承担着滋养生命的职能。水生木者,因水润而生,故水生木也。意思是说,财务系统就像水一样滋润着员工和企业的成长。这就是水生木。 作为一项全面考核公司管理的技术,平衡计分卡并没有覆盖到公司所有的组织结构。按照五行学说的理论,平衡计分卡应该针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运营流程、客户服务、员工成长、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做出全面的评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建立一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组织结构。 五行之间,有时候是相生的关系。所谓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员工属木,木生火。公司的运营属火,火生土。组织文化属土,土生金。客户服务属金,金生水。财务属水,水生木。所谓五行相生,就好像亲子之间那种爱与感恩的关系。 但是,如果五行之间相克,那就会演变成互相制约、彼此残杀的敌对关系。我们的身体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五行之间的相克。金克木,会导致肝胆的疾病。木克土,会导致脾胃的疾病。土克水,会导致肾脏的疾病。水克火,会导致心脏的疾病。火克金,会导致肺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样地,我们的企业之所以出现管理上的难题,也是因为五行之间的相克。 让我们关注企业中的人,他们在五行之中属木。木赖水土而生,人们之所以能够在企业中存活,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一个是财务状况,另一个是公司的组织文化。 我反对用低薪酬对待员工,但也不赞成为了某种目的向员工支付过高的薪酬。水与木之间,虽然是一种相生的关系,但水弱则木枯,水多则木漂。所以,在薪酬制度方面,应该有一个适度的有益于员工健康成长的标准。我们知道,老板们总是喜欢苛刻地对待员工,让员工们的日子过得很拮据;有时候,他们又喜欢用高薪待遇来收买员工,这两种做法对员工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我常常开玩笑地说,现代企业很容易出现肝脏上的毛病。为什么?因为我们缺少一种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结果导致员工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公司的企业文化属土。最初的企业文化,来自老板和主管的价值观。作为老板、或者部门的主管,你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壤,你就会种出什么样的树。土壤越肥沃,树木就越茂盛。土壤越贫瘠,树木也会变得枯萎而又稀疏。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就是一个土壤问题。同样的人才,在这个公司和在那个公司的状况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一个土壤问题。所以,不同的组织文化会对员工的影响也非常大。 公司的运营流程属火。火赖木生,木多则火炽。然而,木虽能生火,火多却会导致木焚。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可是如果劳动强度过大,就会发生火克木的问题。 还有客户的问题。客户属金,金赖土生,却能克木。弱木逢强金,必然遭到砍折。所谓金克木,就是指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员工和企业受到的伤害。反过来,如果是强木逢金,就会出现木强金缺的现象。凡此种种,都是五行之间的相克问题。 至于卡普兰先生的平衡计分卡,之所以总是遭遇到员工们的质疑,则是一种木克土的现象。 管理学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生的问题。让我们回到人生的立场上来,去理解人,以及由人组成的企业组织。 从业于管理和管理咨询10余年来,我和我的同行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管理难题,就像医生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疾病一样。我们采用过一系列的现代管理技术,例如末位淘汰制、目标管理法、360度评估、平衡记分卡,以及其他各种花样的薪酬激励技巧等等。从短期来看,这些管理技术有时候有效,有时候没效,有时候反而把事情弄得很糟。如果从比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则几乎没有一个值得称道的成功案例。仿佛西医似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时候也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但却无法根除病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眼里只有疾病,却并不懂得健康的内涵。 健康只有一种,而疾病却千奇百怪。如果五行之间是相生的关系,生命就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如果五行之间是相克的关系,就会出现各种奇怪的病症。怎么办呢?与西医不同的是,真正高明的中医不是帮你治疗疾病,而是帮你恢复健康。当你的身体内部恢复了那种五行相生的关系之后,所有的疑难杂症都会消失。 我要向中医学习五行相生的健康哲学。就像健康的身体组织一样,健康的企业组织也应该是五行相生的关系。管理学的真正奥秘就在于,你是否能够建立起那种五行相生的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作为管理者的你,应该具备的是土壤一样肥沃和宽广的胸怀,能够去包容你的员工,爱护你的员工,栽培你的员工。 2007年3月6日,看山川与田野之间春暖花开,水汽氤氲,颇有一些神秘的美感。归来即写下面的文字,附录于此,是为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管理三国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成君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1795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3-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