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
内容
编辑推荐

什么是比知识、智能更高的状态?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达生死而出于生死?种种我们面对生命的处境和疑惑,《心经》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

星云大师讲《心经》,透过一则又一则生动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义,让我们了解《心经》、活用《心经》,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内容推荐

《心经》是流传最广、大众最耳熟能详的佛教经典,几乎人人都可背诵全篇,至少是几句经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感受到《心经》的文字和观念影响深远,可以说无所不在。

《心经》总共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字,为何能够涵盖人间乃至于宇宙的道理?星云大师透过一则则的生动故事,阐释佛法的真义,让我们了解并活用《心经》,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我们最珍贵的心正是此生最艰难的课题、最巨大的秘密。

目录

《般若心经》全文

序言 人间大自在

【上卷】了解般若与心

摩诃:大、多、胜

般若:超越知识与智慧

波罗蜜多:从此岸渡到彼岸

心经:心的道路

关于《般若心经》的译者:玄奘大师

【下卷】透过故事读《心经》

自在最难得

因缘如花开花谢

无我的状态

超越身心的限制

没有烦恼的人生

“真空”才得“妙有”

“无”最快乐

心的大自由

附录 《心经》关键词

试读章节

《心经》的名称叫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味着有了“般若”就能“波罗蜜多”。所以,般若有这么多的用处。

什么叫作“波罗蜜多”?这是古梵语,“波罗蜜多”是他们的一句口头语,这句口头语在中国话的意思就是“事已成办”,也就是“事情完成了”的意思。“多”是语助词,没有什么意义,等于人家问:“你吃过饭了吗?”回答:“我吃过‘了’!”多就是“了”,“了”也就是过去完成了。

比方人家问:“你吃过饭了没有?”你回答:“波罗蜜多!”就是吃饱了。“今天睡觉睡得好吗?”“波罗蜜多!”表示睡得很好。“你跟某人话都谈好了吗?”“波罗蜜多!”表示谈好了。

“波罗蜜多”就是“度”,也就是“从此岸渡到彼岸”的意思。有了般若,就能把我们从“迷”度到“悟”,把我们从“痛苦”度到“快乐”,把我们从“动”度到“静”。有了般若,人生没有苦只有乐,没有动乱只有寂静,没有愚痴只有觉悟。有了般若就能得度,就能波罗蜜多了。

有一个趣谈是这么说的:有一位日本音乐家,带了一个学生到外面去表演。由于日本音乐家的穿着与和尚穿的衣服一样,当他们住到一个乡镇的小旅馆时,半夜隔壁有一位妇人难产,小孩生不下来,肚子痛得大喊大叫,后来有人就说,隔壁好像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来投宿,就请他们来念经消灾吧。

音乐家一听,就说:“我不是和尚啊!我们是唱歌的。”但是家属仍然一再拜托:“哎呀!你不要这样,请你发个慈悲心,这是个要紧的时刻,请你务必来念个经啊!”

这个音乐家给他这么一讲,心里想:“这怎么办呢?我又不会念经。”但是看妇人在那里哭叫,又不忍心。于是音乐家就跟学生说:“算了!我们干脆唱个歌吧。”学生问道:“生小孩的歌怎么唱?老师你先来。”

音乐家就这样开始唱了,但是唱到“摩诃般若”时就唱不下去了,赶紧要一旁的学生接下去。学生随口就唱:“一时二时已过,三时就要生下来。”没想到,小孩真的在三时就生下来了。当小孩子哇哇叫时,他们一家人都好高兴,认为师父好慈悲,好有功德,好伟大,经过他们的一消灾一念经,小孩就平安出生了。

这是一个巧合。不过从这当中就可以知道,般若就是一个巧合,有了般若,处处都有巧合。

所以,“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是我们生活的心要;追求般若,得到般若,就能心无罣碍,自由自在!

P34-36

序言

我们经常听人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仔细想来,一点也不错;所以我们能够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佛经浩瀚似海,我们一般最常听闻的正是《般若心经》,也简称《心经》。

《般若心经》在佛法里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里,《华严经》有“经中之王”的称誉,共有八十卷。其实,比《华严经》更长的一部经称为《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不容易一一深入研究。所幸有《般若心经》,是佛经里经文最短的一部,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可是它却代表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所以《般若心经》正是《大般若经》的中心和宗要。

“般若”二字,在佛法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听到,佛陀为一大事因缘来到人间,他“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在这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有二十二年,接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讲说《大般若经》,可见“般若”的重要。

《般若心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呢?

《阿弥陀经》是一部描述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殊胜庄严的经典;《维摩诘经》是藉由维摩诘居士证得的境界,来阐扬大乘菩萨道;《般若心经》讲的则是每一个人最切身紧要的一部经,要认识自己,就要用《般若心经》。我们听过很多道理,拥有很多常识,但曾深入了解“讲自己的经”吗?曾深入了解自己的心吗?

我们看到世间的众生,猫狗要吃肉,鸡鸭要吃米,牛马要吃草,人当然也要吃饭。不同的是,牛和马除了吃草之外就没有别的要求了,而人除了吃以外,还有思想和见解。

所以,人在吃饭,可是各人吃出的味道都不一样。拿喝茶来说,不会喝茶的人感觉到茶好苦,会喝茶的人却是早晚非来点茶不可。人间之事,譬如饮茶,有人好苦,有人好甘;有人牺惶,有人却无比自在!

般若就是让我们在这个人间更自在的法门!吃饭有了般若,饭的味道就不一样;睡觉有了般若,睡觉的味道就不一样。大家都在求功名富贵,但是有了般若,即使是求功名富贵,境界、看法也会不一样。有了般若,人的生活、思想、境界都会跟着改观。有了般若,不要说证悟到般若可以成佛作祖,哪怕有一点般若的气息,人生的情况就会改变。

我不想讲深奥的妙理,我只想传达般若如何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般若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人生境界。有一首诗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平常时,我们每天看月亮,看惯了就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但有了梅花点缀,意境就不一样了。所以说,一样的生活,有了般若就有不同的体会。佛法应该和我们的生活、人生结合在一起。我想让人理解《般若心经》,理解之后,吃饭、睡觉、穿衣、教育儿女、到社会工作,都能用得着、很好用,那么,这个佛法才是大家所需要的。  佛法对现世人生的帮助,属“入世法”的范畴。人活在世间终不免三苦八难,遇到挫折与风浪时,如果没有般若作舟,沉浮其中焉能自在?因此以《般若心经》为智慧之母,时时以心念护持,反身观照自我,自然在行住坐卧之间,身心自在轻安,处处结得善缘、佛缘,得到修行的大方便、大利益。

除此之外,般若同时也是解脱之法、常乐之法,包含在佛法的“出世法”中。在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快乐,没有永远盛开的花朵,人的生老病死无可避免,事物的生住异灭、成住坏空都无法逃避,只有觅得生命永恒的归宿,出离短暂变异的世间,才能真正离苦得乐,到达极乐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解脱之法是究竟的佛法。

玄奘大师西行取经之时,也曾得观世音菩萨化身指点,在遭遇险阻时诵念《般若心经》,得到诸佛菩萨的护持,屡屡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也有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意思就是,证道之后,他终于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么了。而惠能大师能证得自性本不生灭、圆满具足的存在,般若的指引功不可没,所以说“般若是诸佛之母”。

《般若心经》是为观世音菩萨所述修行般若的心法概要。有了它作为修行般若波罗蜜的总纲要,或者“去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或者“直指本心,见性成佛”,或渐或顿,依此真修实证。人生在苦海中的航行,就有了般若作为灯塔的指引,终能解脱成佛,远离轮回之苦,到达极乐的彼岸。

因此在现代社会,能有一卷《般若心经》,深解其义,不管在世间或出世间,信受活用,真是胜过一切法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云大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46789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2.1-49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