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路
内容
试读章节

(在激情的战争交响乐中,送出深沉的男女声画外音,并叠印出相应的历史画面)

(男声画外音)“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广州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举行北伐誓师典礼,遂分三路大军正式出师北伐:第一路为第四、第七、第八军,攻入湖南,直取湖北,以消灭吴佩孚部为主要目标;第二路为第二、第六军,攻人江西,以消灭孙传芳部为目标;第三路为第一军,进入福建,向浙江进军。在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北伐军第一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克湖南、湖北,占长沙、武汉;第二路横扫江西,下南昌、九江;第三路连下福建、浙江、江苏。待到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三日占领南京,长江以南地区完全变成了北伐军的天下!”

(女声画外音)“如果说工农群众运动助推了北伐军的胜利进军,而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又促进了农村大革命的澎湃展开,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农村最顽固的封建势力。与此同时,大江南北的城市罢工、起义风起云涌,蓬勃高涨,待到革命党人相继收回武昌、九江英租界,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和市政府诞生之后。遂引起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极度恐慌,担心第二个十月革命再现于东方冒险家的乐园上海。恰在这时,蒋介石于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到达上海,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中,积极密谋一场反革命政变……”

上海街头外日

(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中推出)

一队队工人、学生、市民打着“庆祝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等横幅.高喊着“打倒新老军阀”、“收回外国租界”、“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万岁”、“劳工阶级万岁”等口号行进在上海街头。

游行队伍的两边站着持枪的工人纠察队,他们警惕地保护着游行队伍。

大街两边站着看热闹的各界人士,他们舞动着手中的三角彩旗。随着游行队伍呼喊着口号。

在大街两边围观的群众中还有少数外国男女,他们惊恐地看着,有的还小声议论着。

身着中山装的周恩来、赵世炎沿街走来,他们望着游行队伍兴奋地交谈着。

周恩来:“世炎,有何感想?”

赵世炎:“使我想起了你我在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望着巴黎公社墙.幻想着当年巴黎工人起义的壮举。”  周恩来:“我记得你发誓般地说:我们这些来法国取革命经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发动中国的工人阶级搞它一个巴黎公社起义!”

赵世炎:“对!我记得你还说:可惜啊,巴黎公社起义失败了,只留下这段不足二十米长的巴黎公社墙,让后来的共产党人都记着:这是法国工人阶级用鲜血铸成的!”

周恩来:“更重要的是,巴黎公社是一盏革命的明灯,她必将指引全世界无产者走向胜利!”

赵世炎微微地点了点头,遂与周恩来并肩向前走去。

上海闸北湖州会馆内日

室外传来“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以及“庆祝上海工人阶级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等口号声。

罗亦农兴奋地:“寿华!当年我在苏联留学,十月革命才刚刚胜利不久。那时,苏联老师对我们这些中国留学生说:苏联十月革命是法国巴黎公社的继续.是全世界无产者翻身解放的唯一正确的途径,那就是以城市为革命中心!”

汪寿华:“苏联老师说得对啊!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才九年。我们上海的工人阶级就取得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

罗亦农:“这说明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所开创的革命道路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这时,顾顺章快步跑进,激动地:“亦农、寿华,蒋总司令派人给工人纠察队授旗来了!”

罗亦农:“寿华,你是上海出了名的工人领袖,又是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的委员,就与我们工人纠察队顾顺章队长一起去受旗吧!”

湖州会馆大院外日

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好一派欢庆的局面。

数十名全身戎装的纠察队员分列两排,严肃地看着大门。

汪寿华身着中山装,顾顺章着纠察队衣服,二人并排站在大院中间,看着洞开的大门。

一位身着北伐军戎装的军官昂首走进大院。

接着。两个士兵拿着一面锦旗走进大院。

北伐军官立正站在汪寿华、顾顺章的旁边,大声吆喝:“蒋总司令亲自授‘奋斗到底’锦旗仪式开始!”

大院中的工人纠察队转身立正,注视锦旗。

两个士兵恭敬地打开锦旗。

(特写)一面长方形红色锦旗,上绣“奋斗到底”四个黄色大字。  汪寿华、顾顺章双手接过锦旗。

汪寿华严肃地:“请问:蒋总司令为何给工人纠察队授这面‘奋斗到底’的锦旗?”

北伐军官:“无可奉告!”随之一挥右手,带领两个士兵走出大院。

汪寿华、顾顺章震愕地望着走去的军官和士兵。

上海枫林桥交涉使署大厅内夜

这是一间西式的会客大厅,屋顶上的玻璃吊灯射出柔和的灯光。

侧面的墙上挂着一张上海地图,因远离灯光有些模糊。

蒋介石身着长衫驻足大墙下面,他拿着一支吐着银光的蜡烛在用心地察看上海地图。

陈立夫引全身戎装的白崇禧走进:“报告!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白崇禧将军晋见!”

蒋介石转过身来,随手把手中的蜡烛吹熄,交给陈立夫,指着沙发:“健生,请坐!”他边说边坐在主人的沙发上。

接着.白崇禧坐在蒋介石对面的沙发上。

蒋介石:“健生,上海方方面面的情况如何?”

白崇禧:“万事俱备,只欠您下令的东风了!”

蒋介石微然一笑:“说得详细些。”

白崇禧:“从政治上讲……”

蒋介石摆了摆手:“不用说了,关于汪、陈会谈,党国元老们力主分共等事我都一清二楚了。”

白崇禧:“那总司令……”

蒋介石:“主要讲讲军事方面的事情。”

白崇禧:“您于四月九日颁布《战时戒严条例》十二条之后,又公开成立淞沪戒严司令部.并任命我与二十六军军长周凤岐为正副司令。再者,我们的嫡系部队业已奉命开进上海,且部署到位,只要您下令开枪,不消两日,这几千名新成立的工人纠察队就会束手就擒,或倒在血泊中。”

蒋介石笑着摇了摇头:“不行,不行……”

白崇禧怔住了。

蒋介石:“你想过没有,我们一开枪,上海几十万工人的心就倒向共产党了!”

白崇禧:“那开进上海的北伐军呢?”

蒋介石:“为安抚这动乱的民心,先按兵不动。”

白崇禧茫然自语:“先按兵不动……”

蒋介石:“对!”他转身取来一纸命令,“这是我亲自制订的命令,你看后即知。”P1-3

书评(媒体评论)

逄先知:《寻路》总顾问,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寻路》这部巨作的诞生,是王朝柱文学创作生涯的又一个高度!看完剧本之后,我意识到这部剧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又有高超的艺术性,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李准:《寻路》艺术顾问,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

《寻路》这部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具有很高的史诗品格和美学品格的力作,值得我们期待。

仲呈祥:《寻路》艺术顾问,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

《寻路》是一部为了明天,站在今天,表现昨天的精品力作,一定能够成为一部反映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激励大家奋力前行的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序言

几句想说的话

《寻路》,顾名思义,探寻中国革命之路。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及其志士仁人为探寻中国革命之路前仆后继,用生命铺就了一条革命之路,用鲜血染红了一条红色之路。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她就继承了中华民族这一光荣的革命传统,用生命将这条革命之路铺得更宽,用鲜血将这条革命之路染得更红。

为此,成千上万的中国共产党人无怨无悔地倒在了这条革命的大道上,是他们的鲜血把这条革命大道染得更红。

长篇电视连续剧《寻路》,就是这条长长的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的一段:自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大屠杀至宁都会议,短短的五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终于探寻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大道——尽管在前进中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阻力和反复。

这五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启示,是一笔了不起的精神财富。我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童生,只想用一颗真诚之心去认识、歌颂这段历史,还有带领人民创造这段历史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贤。

毛泽东从小学教员到政治、军事战略家是寻路的结果:

周恩来“顾全大局,相忍为党”的品质是寻路的结果:

朱德从军阀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统帅是寻路的结果……

因此,这部电视剧《寻路》要求做到:真实地再现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客观地写出这些领袖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他们在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的缺点和错误。让今天的观众从这段繁杂的历史中、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中认识过去,鉴知今天,在新时期的寻路中能少走一些弯路。

作为编剧,深知《寻路》是很难驾驭的历史题材。为此,我要感谢:

主管部门的领导听取了我的汇报,并给予了支持;

中央文献的老领导逄先知、金冲及以及冯蕙、黄允升、廖心文、熊华源等专家不仅给予档案资料的支持,而且还就一些历史疑点多次沟通、指导。其中,逄先知、金冲及二位师长贡献尤多。还有李琦老已经仙逝,他对我的帮助我铭记在心。

为了准确地写出中央特科在这段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和作用,十七年前我在创作《周恩来在上海》的时候,安全部的老领导罗青长、李凯、朱玉琳、隗有天等鼎力相助。写《寻路》的时候,安全部的领导邱进、刘丽、余放、王金和、刘月明等以及上海、天津、江苏等安全局的领导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我的老朋友王兆海、李准、仲呈祥、郑伯农、李硕儒等则更是从生活到创作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天津的肖怀远、成其圣、万克、倪祖铭、杨君毅等领导多方关怀,力促《寻路》早日问世。

对此,我感恩在心,一并谢谢!

屈子曾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亲爱的祖国在继续探寻中国革命之路,我也将在创作的道路上继续求索。

二0一二年九月五日于香山

内容推荐

大型史诗电视剧《寻路》讲述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2年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转折点,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历经千难万险,在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顽强坚持斗争,于艰难困苦中奋斗求索。终于为中国革命闯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道路。王朝柱所著的《寻路》热情讴歌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寻求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路浴血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强意志,深情赞颂了蔡和森、恽代英、罗亦农、彭湃等一批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

编辑推荐

王朝柱所著的《寻路》实地再现近中国革命这段错综复杂的历史,客观地写出这些领袖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及他们在探寻中国革命之路中的缺点和错误。让今天的观众从这段繁杂的历史中、这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中认识过去,鉴知今天,在新时期的寻路中能少走一些弯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朝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62816
开本 16开
页数 6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2
丛书名
印张 38.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7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7: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