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美学研究(第2辑)
内容
编辑推荐

本文在对马克思实践观的重新解读、对国内实践派美学重新审视以及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借鉴的基础上,指出传统的认识论即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限制了当代中国美学的创新和发展,认为把实践范畴局限于物质生产劳动是狭隘的,实践活动还包括道德、政治、经济等活动,以及人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认为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存在论的“人生在世”有着契合点,从而提出实践存在论美学观,这也反映了当今中国美学的发展现实,即认为实践是我们人存在的基本方式;认为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

目录

【实践美学】

情本体在今日(李泽厚)

实践本体论的关系性与美和审美(张玉能)

审美活动与政治诉求——中西马克思主义者对《巴黎手稿》的演绎(阎国忠)

主体间性:从信仰主义到审美主义(杨春时)

现代性视野中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张海涛)

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的发展与困境——评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林朝霞)

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的反思与突破——与林朝霞同志商榷(刘 阳)

新实践美学与日常生活批判——从实践内涵的拓展看新实践美学的现实性(陈全黎)

论实践美学延伸生态的学理基础(季芳)

【中国美学】

欲催老树出新枝——中国古典文艺学仍有可为(胡经之)

庄子美学思想发微(王明居)

“琳琅珠玉”——《世说新语》的形体之美(徐碧辉郭 丽)

胡寅《题酒边词》义考(祁志祥)

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刘成纪)

中国传统意境理论的生成(莫先武)

论情物关系与文学意象的生成(杜瑞华)

“清静”说及其构成态势与文化根源(李天道)

禅悟与空灵之境(王柯平)

先秦社会转型时期的审美时间体悟(亓元)

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朱志荣)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张泽鸿吴家荣)

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皮朝纲先生的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王宗峰)

论汪裕雄的审美意象研究(周礼朱志荣)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争论(姚鹤鸣)

【艺术美学】

作家的根在哪里?——从《如焉》的讨论谈起(邓晓芒)

灵感三题议(夏之放)

艺术活动的审美价值(宋生贵)

中国舞蹈动律形态与太极意象(缘一荷)

论朱光潜的书法美学思想(毛万宝)

论昆剧舞台美术的审美特征(管骑)

艺海步步生莲花——浅论佛教艺术影响下的莲花及其纹饰(李晶晶) 

从墓葬绘画看汉代构筑的神仙世界(纪竞)

唐代壁画中的胡风(李琰)

悲剧审美心理研究的空白原由(彭彦琴张莉莉)

中西园林美学的本源性差异(曹林娣)

论中国古代小说与园林艺术交融互渗的历程(张婕)

论“生态美学”的缺陷及东方美学的生态观(李文斌)

【西方美学】

艺术:事件([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陶国山译)

用心灵去体验神秘——柏拉图的审美经验观(张宝贵)

论海德格尔的美学概念(王昌树)

萨特的阅读理论(鲍俊晓)

对德里达“解构”的解读(伏爱华岳介先)

对文学经典消解说的几点思考(程镇海)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回顾与反思(孙士聪)

《文学的艺术品》(选译)([波兰]罗曼·英伽登张旭曙译)

解析艺术的终结([美]约恩·K·布莱曼 王春辰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美学研究(第2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志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5090
开本 16开
页数 3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60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53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60
187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