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又何必矜持
内容
编辑推荐

“早知道你会看上他那种人,当初就追你了。”“谁让你不早追?我等你已经等太久了。”千百年来,这是多少人心底的喟叹!爱,又何必矜持?矜持掉这一生的缘。爱真是永远解不开的难题,有人用一辈子去解一题,有人解不了这题就看下一题,又有人虽然解不开,却守在那儿,看着题目,而且一守就是一辈子。

内容推荐

既然爱,何必等?何不说出来?守一颗心,别像守一只猫。它冷了,来偎你;它饿了,来叫你;它痒了,来摩你;它厌了,便偷偷地走掉。如果那纯情的女生早一刻表态,那书呆子能早一点示爱,使可能不再有终身的遗憾。是真爱就要勇敢表白,无需矜持!

作为著名的青春心理畅销书作家,刘墉在本书中讲述了一个个情感小故事,春风化雨般温馨、感人。

目录

[序]

 爱又何必矜持

[守一颗心]

 当她赶你走的时候

 上帝、天使、魔鬼

 为什么你变了

 大老婆兼小老婆

 不忍回头见君面

[守一个缘]

 在美丽爱情的背后

 爱的保鲜期

 我们都爱流浪

 爱他怨他恨他

 难解爱的习题

[守一个人]

 换一种心情

 男人背后的女人

 回到老女人身边

 爱他就为他炖一锅汤

[守一个家]

 做做爱的回忆

 大男人与小女人

 当我行有余力的时候

 守一个人!守一个家

[守你一生]

 把白花留在脚边

 以世界为家

 当灾难发生的时候

 打他骂他爱他

 床头吵,床尾和

 你依然选择了我

[附录]

 刘墉的著作

试读章节

在电梯里听到两位女士的对话——

“我刚才去眼镜店,店里的小姐说我很像小老婆吔!”

“你明明是大老婆,她说你像小老婆,你怎么还很得意似的?”

“她说像我这个年岁的大老婆,多半不讲究打扮,穿着也不会像我这么时髦,连配副老花眼镜都要挑最新的款式。只有没保障的小老婆,生怕人老珠黄,老公就跑了,才会尽力保持年轻。”得意地笑起来,“所以啊,我是大老婆的‘命’,小老婆的‘韵’。”在《讲义杂志》里看到一篇特别报导——

全民投票选情妇:某节目单元进行街头票选“哪一位艺人最像情妇”,结果气质美女萧蔷得票数遥遥领先,原因是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她温柔、可爱、漂亮,她觉得能被选上表示自己受欢迎,是同样的元素,满足不同需求而已。同为第二名的罗璧玲、田丽反应不同。罗璧玲很高兴地说:“我本来就是大老婆的命。凶巴巴、爱花钱的样子根本不像情妇。”田丽则说:“其实我只是看起来像情妇,现实生活中的情妇通常很普通。”

在宴会上一位商场的朋友对我说:

“台湾的妈妈桑文化,承继了日本,她们棒透了,不但会招呼你,让你觉得宾至如归,而且知道怎么帮你作生意。举个例子,你上厕所,走开了。妈妈桑会对你的客户说:‘某某先生常提到您,说您做事认真,人够义气。’又会对你的部属说:‘你老板常赞美你,说你是他最倚重的人。’那些人一听,会想你真不错,在背后都说他们好,接着几杯下肚,原来谈不成的生意,也一句话,谈成了,所以谈生意,不能带回家,要带到酒廊。”

“这种事,老婆也可以做啊!”我说,“何必去酒廊?”

“大概只有‘没结婚的老婆’可以做吧!”他笑起来,“每次我带老婆出去应酬,我说笑话,唯一不笑的就是我老婆。”

他的话让我想起美国人口中的JAP。

JAP是Jewish American Princess的简称,专指那些生长在美国的犹太裔女孩子。

犹太人像中国人,很要求儿子,很纵容女儿,加上美国的犹太人多半比较富有,所以养出一批十分自以为是“公主”的JAP。

“你别以为JAP难对付哟!”我的美国朋友说,“她们可怕的地方,就在是小姐的时候,甜得要死,既会为你烧饭,又会陪你打球,这是她们的老妈特别教的,目的就是钓个金龟婿。等到结了婚。可就不一样了。”朋友伸伸舌头。“那时候你才知道JAP的功力,她们的小姐脾气是到成为太太之后才发挥的。”

也让我想起前几年离婚的一对中国朋友。

好好的夫妻,一起打拼半辈子,丈夫突然交了年轻的女朋友。

“看到她,就想跟她上床,”那男人说,“她让我重新找到活力。”

我没见过他再婚的那个“性感女生”。倒是十分好奇,所以每当朋友提起,我都会问那“新人”如何。

“很年轻”、“很性感”、“很会打扮”、“会穿豹纹的衣服”。起初两年,见过她的人都这么说。

可是这一年来,大家改了。说已经变得像他的前妻,粗头乱发地不再是以前的样子。

倒是最近跟他前妻同桌吃饭。发现那离了婚的女人,皮肤颜色更健康了,衣服更时髦了,人更漂亮了,连发型都更年轻了。

提到发型,使我回到三十年前。

那时候我住在台北市林森北路的二条通,对门公寓里住了一批在附近上班的舞小姐,后面隔三尺,住了一群在日本餐厅打工的小妹。

我当时在电视公司上班。虽然公司距我家不近,却有好几位女同事,总到我家附近洗头。  “何必跑那么远呢?”有一天我好奇地问,“而且去那边美发的常常都是酒廊小姐。”(P29-33)

序言

几个朋友聊天,谈到前些时很轰动的电视剧从间四月天》。

“徐志摩真是艳福不浅,周旋在三个爱他的女人之间。”一人说。

“你怎么知道她们爱他?”有人问。

“当然!《小脚与西服》书里写了,张幼仪到晚年都讲她是最爱徐志摩的。”

第一人说:“陆小曼爱到在临终前一心念着要葬在徐志摩身旁。林徽因更不用谈了,她是从情窦初开一直爱到老、爱到死啊!”

“可不是吗?”有人把话接过,“戏里演了,在康桥的桥下,徐志摩吻了林徽因。”

“那是戏,不是真事。”第二人还是不服。“你没听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说吗,他妈妈跟徐志摩只是朋友,不是爱人。”

“得了吧!只怕早发生关系了。”

此话一出,大家都有了意见——

“恐怕没有!”“我看只是神交、心仪。”“要是没有,徐为什么非跟张幼仪离婚去娶林徽因不可?”

正争论,男主人说话了:

“我知道没有。在那个时代,如果徐志摩真做了,林徽因就非嫁给他不可。”笑笑。“所以不得不佩服徐志摩够绅士,但是话说回来,要是他不矜持,事情倒也简单了!”

徐志摩与林徽因到底有没有发生关系?我不知道,却想起同时代,他们的好朋友胡适。

胡适的情况跟徐志摩不是很相似吗?

同样是父母之命,胡娶了江冬秀,也同样经过一番抗拒,到头来还是同了房、生了孩子,又同样出了国,在国外有了心仪的女子。

林徽因是外交官的女儿,韦莲司是教授的掌珠。他们同样成为心灵的伴侣,一对在康河,一对在哈德逊河。

然后是分离,却不断地通信。胡适远比徐志摩长寿,所以和韦莲司一通信就是五十年。

胡和韦有没有发生关系,也成为许多史家探索的目标。唐德刚曾在《胡适杂忆》里把他们定为“异国情侣”。而且说胡适曾在“二人”相聚时“显有所求而为韦女所峻拒”。

夏志清的看法则相反,认为当时“有所求”,想要“欢爱”的应该是韦莲司,胡适后来甚至为那时自己不解风情的举动向韦莲司解释。

于是我想:如果当天的约会中,胡适或韦莲司放松了防线,他们后来的发展不知会如何?

他们会通信半世纪,还是会白首一生?想起大学时班上的一对情侣。不,应该说“像胡适与韦莲司那样的朋友”。

下课后常见他们两人一起离开教室,一起往罗斯福路走去。

两个人都在那儿搭车回家,由起初的同路,到后来的作伴,到后来可以一人等着另一人上车,车来了不上,又等对方的车来,一等再等,便是几个钟头。

但是他们错过了一件事。

有一句话他们始终没对对方说。

直到有一天,杀出个程咬金,另一个女生主动对那男孩子示好,而且居然大胆地直说“我爱你”。

那男生放学之后,就不再与他“心灵的女友”同行,而去与那个“热情的女友”相偎。

大家都看得出,挂单的女孩失落了,仿佛一下子跌人冰窖。

更可悲的是,她连失恋都谈不上,因为他们并没有恋爱过。

只是,她也深深地恋爱过了。  于是我想:如果她能壮起胆子,早一天,早一刻,对男生说出自己的爱情,后来的发展会不会完全不一样?

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里,我写过一个“无耻老豆”。当公司旅游的时候,硬闯进年轻女同事的房里,发生了关系。

那女同事虽然早有男朋友,但仍然是处子,她的男朋友不知发生了事,也依然那么矜持、那么绅士,却不知自己女朋友和无耻老豆的关系还在继续中。

那故事有真实的背景。记得当我初听说这件事的时候,真是吃惊极了。

“请您把它写出来,告诉大家。”女主角在电话中对我说,“该表达的时候就要表达,别太矜持。”

我永远不会忘,她忿恨地说:“我恨他!”

“恨那无耻老豆?”我问。

“不!”她居然回答,“我恨我的男朋友,虽然他现在已经成为我的丈夫,但是我仍恨他,他毁了我一生美好的记忆,他是一个懦夫!”

想起在美国教育电视台看过一部生物影片。

一群坦桑尼亚的黑猩猩聚在一起,公猩猩各自表现,希望吸引一只母猩猩的注意,又争风吃醋地追逐打斗。

镜头由那群公猩猩的地方转开,向右拍躲在树后的母猩猩。

天哪!它居然正在交配,跟一个最不起眼的,又瘦又小的“外来”的猩猩交欢。

也想起在二000年五月号《自然历史(Nat-urd History)》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插图上印着许多“地道”,每个地道的入口处都守着一只雄性的“圣甲虫”(Dung Beetle),地道的深处都藏着一只雌虫。

地道口的雄虫,身体都很巨大,长着长长的角。防备其他雄虫来夺它所爱。岂知在那些地道不远处,竟然有些无角,而且体型小得多的雄虫,偷偷挖了地道,斜斜地通向前者的“家”。

插图画得很讽刺——

那雄虫守在门口,家里的雌虫正和外来的雄虫交配。

多讽刺的猩猩世界、甲虫世界和人的世界啊!

既然爱,何必等?何不说出来?

矜持是对的,但是如果矜持成为无限期的等待和不确定的未来,就难免有那更“实际行动”的人捷足先登。

如果徐志摩胆子再大一些,如果胡适和韦莲司不曾那么矜持……我不知道他们的情史将如伺改写,改写得对或错。

只晓得如果那纯情的女生早一刻表态,那书呆子能早一天示爱,便可能不再有终身的遗憾。“早知道你会看上他那种人,当初就追你了。”“谁让你不早追?我等你已经等太久了。”千百年来,这是多少人心底的喟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又何必矜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刘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38969
开本 32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7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65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2
出版地 广西
210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38:35